許多人在聊起來畫畫的時候,會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沒有天賦學畫畫合適嗎?其實對於現在的美術生而言,大多數人都是為了考個好大學而學畫畫,並不是因為天賦好和熱愛畫畫而選擇當一名美術生。很多人心裡也非常明白現在這種情況,但是每年仍有很多人去轉行學美術,沒有畫畫天賦和興趣,反而應試的教育普遍存在。
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都逐漸開始意識到讓自己孩子去接觸一門藝術的重要性。而畫畫作為藝術的其中一種,備受各位家長的青睞和喜歡。
有人說畫畫需要有天賦,那麼沒有天賦畫畫又是怎樣的呢?在一個畫室中,大部分人對於畫畫都是從零基礎開始學的,有一些畫的好的並不一定是因為有天賦,還有可能是因為跟著老師學習得比較用功。同樣,有天賦的如果不認真學習也是畫得不會好。因此,有天賦固然是好,但是需要把天賦激發出來;如果沒有,認真學習那也是不會對畫畫影響太多的。
藝術大師畢卡索曾經說過一句話:「我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學習像兒童一樣去畫畫」。大家很多人對他的作品看不懂,這其實也是藝術的一種形式,有時候畫的像不一定代表畫的好。天賦只是讓你對畫畫的興趣比別人更濃厚了一些,而不是說有天賦畫畫就一定特別好,如果不進行學習一樣等於零。
現在在高中很多人去轉學美術,到最後一樣考得不錯的成績。其實在教育上有著很大的關係,在全國各地都會有存在的地方,現在教育的很多都是應試美術,具體應該怎麼說呢?
就是說現在大部分學生畫的只有「術」,而沒有「美」,美術這是一個整體,缺少了任何一個那都不叫美術,只是說是一種技術。美術應試化,模式化教育和考試越來越廣泛,過於死板,使得美術的創造性越來越少,像是機器一樣,沒有了靈感。因此,這也是不被大多數人們認可的美術,缺少了靈性。
現如今,考生越來越多,競爭壓力非常大。在往些年,美術生相對於文化課生而言,考一個好的本科大學還是比較容易的,這似乎被人們發現了這個秘密,導致越來越多文化課成績不好的人轉行學美術來考大學。本身美術生人數就是比較多的,這樣一來無疑增加了更多的人數和考學競爭壓力。
高中學習時間比較短,美術生要一邊學習文化課一邊學習畫畫,而藝考競爭壓力比較大,那麼,如何在短時間內學習美術讓自己在藝考中取得一個好成績呢?隨著這個問題的出現,許多美術教育機構為了提高成績,應試美術教育由此逐漸誕生了,之後越來越普遍起來。
巧合的是,這種教育模式下出來的美術作品大多數成績還是比較不錯的,因此越來越多的學校和教育機構效仿,讓學生短時間內提高成績,他們並不在乎是否學生能夠學習到真正的藝術,他們只是知道這樣教學會讓學生有一個好的成績,可以報考一所好大學。
在我看來,這種教育模式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在一些畫室教育機構成了一種體系化。但是,為什麼沒有人願意去改變這種套路的教學方式呢?
我認為,想要改變不是一個人或者一些人能決定的,要想改變需要整體都有這種意識。那麼,沒有人在考試中嘗試不用套路的方法嗎?答案是有的,這些人的水平都是非常高的,對於繪畫有很高的造詣,能夠靈活處理畫面,善於創作,所以在畫的時候能夠靈活自如,這樣真正的繪畫水平同樣會取得比較高的分數。
但是,這種情況是比較少的,如果自己水平不夠,很少人會這樣冒險去做。想要對繪畫有一個很高的造詣,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形成的,所以現在的美術應試模式恰巧也是速成的一種方法。如果沒有很高的水平,一般不會去嘗試改變。畫室現在都為了自己有個好成績而方便招生,一貫採用這樣方式,形成一種對峙的狀態,因此也很難有去改變的。
對於這個問題,有一部分人對中國的美術教育前景不免堪憂,但也有人坦然面對,把直接的應試教育作為教學規律來看待,在教學中也嚴格執行起來。這是一個過程,現在的人學習的東西將來也會灌輸到下一代,如果不去改變,只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其實,真正熱愛繪畫藝術的人是不會隨波逐流的,儘管現在是這種情況,但是他們仍然會堅持自己內心的想法,在藝術的創作上堅持走下去。
大家覺得現在的美術教育好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