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總有許多生物,是超乎我們想像的。習慣了男女有別,雌雄各異的社會環境,當你突然看到能夠轉而變男,忽然變女的生物,你是不是會覺得非常神奇呢?能夠變身,改變自己性別,這樣的行為在自然環境中,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為了繁衍。如果周遭只有同性夥伴,那麼生物自然改變性別,這就是大自然的魔力。
事實上,當我說出我們生活中一些常吃的食材,你們就會發現,那些能夠「變雄變雌」的生物其實很常見,大家也都很熟悉。這些食材常常面臨著繁衍不下去的尷尬局面,為了這個種族能夠繼續生存下去,其中一部分生物改變性狀,轉換性別,繁衍生息,代代流傳。
1、鰻魚
日本人最喜歡的鰻魚,也許是為了躲避即將滅絕的命運,也許是自古以來就有著這種神奇的能力。鰻魚隨時可以變性,而且變性的次數不受限制。一般來說,當鰻魚生活的環境發生改變,比如食物不足,或是種族密度過高時,鰻魚就會變成「男性」,爭奪為數不多的食物。若是食物充足,種族密度較為平衡的時候,鰻魚變回「女性」,悠然自得的生活。
但鰻魚在小時候,是沒有性別的。幼年的鰻魚被人們稱為「柳葉鰻」,如同柳葉一般的長短,且是完全透明的狀態。透過柳葉鰻,人們看不見鰻魚的魚骨和血液,完全透明的身姿讓它們能在水底裡隱藏自己。西班牙人相當喜歡吃幼年的鰻魚,即使這些鰻魚吃起來並沒有什麼味道,但煮柳葉鰻的確是西班牙人公認的國菜之一。
2、黃鱔
中國人裡,最熟悉黃鱔的人,應該當屬江浙一帶的吃貨。鱔魚面是江浙一帶相當有名的美味,將鱔段加上醬汁煮過,澆在麵條上,就是一碗鮮美噴香的鱔魚面。揚州也有名菜響油鱔段,可見黃鱔在當地有這麼多麼廣闊的市場。
熟悉鱔魚的朋友都知道,鱔魚有大小之分。一般來說24cm以下的黃鱔是雌鱔,在這段期間,黃鱔正在經歷第一階段的成熟。之後隨著時間推移,黃鱔的體型逐漸變大,長到第二階段成熟的時候,黃鱔的體型一般已經40cm以上,這時候的鱔魚幾乎都是雄鱔,而在24cm-40cm這段期間的鱔魚則雌雄不分。雄鱔的味道更加鮮美可口,營養價值也更高。
3、鮟鱇魚
被認為深海魚中的卡西莫多,鮟鱇魚要不是因為魚肉實在太好吃,估計都不會成為人類餐桌上的食物。平日裡大家吃的鮟鱇魚,都是這種體型比較大的,長得醜陋的雌性鮟鱇魚,而雄性鮟鱇魚體型則小得可憐,實在沒辦法拿來做成美味。
鮟鱇魚的雄魚一生都比較悲慘,它們的使命就是找到雌魚,完成繁衍工作。然而,大部分雌魚都躲在深海底,加上雌魚比較兇猛,有時候雄魚找到了還沒辦法近身。實在找不到雌魚了怎麼辦?雄性鮟鱇魚只好自己變性,從雄性變成雌性,然後歡迎其他雄魚過來和它完成繁衍。當然了,變身後的雌魚味道那是相當的好。
【免責聲明:文中圖片引用至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