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柏可林1月5日報導:1月5日,城投控股與上海建工共同組成的聯合體以176億元成功獲取黃浦豫園社區(露香園二期)地塊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露香園位處市中心,緊鄰豫園、新天地,面臨城市商業功能升級定位的要求。上海城投表示,將進一步引領和輻射舊區改造先進理念,推動區域城市功能升級,重塑露香園歷史記憶。
二期效果圖
露香園二期地塊坐落於黃浦區豫園街道515街坊,東至河南南路、獅子街,南至大境路、方浜中路、晝錦路,西至露香園路,北至高墩街、福佑路,地上出讓宗地總面積5.7657萬平方米,綜合容積率3.41,總建築面積約34萬平方米,100%全裝修,業態包括高層住宅、風貌住宅、保障房、商業(100%自持)、保護保留建築、社區服務設施等。
十八年前,露香園一期地塊率先啟動動遷。上海城投協同聯動了置業板塊中保障房建設和舊區改造兩大業務領域,共計改善了5000餘戶常年居住在棚戶簡屋的老百姓的生活困難問題。歷時五年有餘,這塊上海地域規模最大、戶籍人口最多、居住密度最高的地塊,完成了動遷安置工作,露香園區域內除保留建築外的其他老舊建築全部被拆除。
露香園一期
去年6月,露香園歷史文化中心(萬竹街41號)與陳望道舊居、武康大樓等15個保護修繕工程一起被評為首屆上海市建築遺產保護利用示範項目。這背後,是老城廂歷史文化風貌的傳承:在修繕時遵循「保留歷史原物的可識別性」「最低限度、可逆性幹預」「合理、適度、協調的增補」「保證安全」等原則,將保存現狀相對完好的七組建築予以保存,對發現的一段明代老城牆殘段作為歷史遺蹟保留下來。從城市肌理上還原老城廂海派氣息,通過保留原有的道路街巷格局和肌理,繼承原有街巷風貌,延續裡弄空間特徵。
萬竹街41號
露香園歷經數百年始終煥發著迷人的生機活力。早在明嘉靖年間,露香園內充滿著名族士紳精緻華麗的生活風尚;1923年,第一家刊印《共產黨宣言》、傳播黨的理論的上海書店在民國路振業裡11號(今人民路1025號)開業;「九畝地」曾經是華界最繁盛之地之一;新舞臺落地,帶動戲劇業和商業繁榮;冠生園老闆冼冠生在這裡發跡……上海城投表示,要充分挖掘活力的根源,傳承文化基因、再現商業基因,使露香園的建築可閱讀、街道可漫步、社區有溫度。通過露香園一二期聯動,在露香園400多年悠長的時間軸上,煥發舊時光芒、再築現代美好,持續打造承載人民夢想的歷史、文化、生態魅力社區,展現城市社會經濟文化交流的新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