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你們的眼睛,我又看到了我的孩子」

2020-12-24 大洋網

「透過你們的眼睛,我又看到了我的孩子!」12月21日,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的器官捐獻1000例感恩會暨2020年移友會上,出現了感人至深的一幕:三位小朋友代表重獲新生的器官移植受者,登臺向器官捐獻者的家屬送上鮮花和擁抱,表達對逝去生命的致敬和感恩之情。

一位捐獻者的媽媽含著眼淚說,孩子雖然離去,但她還活著,「在別人身上,在很多人心中。」

「沒有器官捐獻就沒有器官移植,感謝捐獻者和他們的家屬,是他們支撐起中國器官捐獻和移植事業。」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表示,中國器官移植事業告別灰色地帶,走到陽光下,得益於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也離不開紅十字會的支持和醫務人員的努力,「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我們成功的原因。」

他們來過這世上 留在人們的心裡

作為中國器官移植的發源地之一,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迄今已實現1000例公民捐獻。在一個生命獲得重啟的背後,是另一個生命的不幸離去,但他們並未被遺忘。在現場致敬捐獻者環節,大屏幕上一一閃現捐獻者的照片,他們中有天真可愛的孩子,有正當壯年的家庭「頂梁柱」。記者身旁的兩位女士默默擦去眼淚,觀眾席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2018年10月28日,我女兒因感染化膿性腦膜炎離開了我,回想這些記憶和細節讓我很痛苦。」清遠女孩妮妮的媽媽講述著對3歲女兒的思念。當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告訴她,器官捐獻可以幫助更多人,為更多人帶來希望,也讓妮妮的生命在其他人的身上延續下去時,她當場決定捐獻孩子的器官和眼角膜。

傳遞「生命禮物」的妮妮小朋友

「我不想讓其他家庭也像我們一樣經歷生離死別的痛苦。妮妮的眼角膜可以在別人眼睛裡看到這個世界,她的心依舊會跳動。」妮妮媽媽說,人的真正消亡,是直到最後一個記得她的人也離開世上了,那麼這個人才是真正的在人世裡消失了,才是真正的死,「只要我們想著她念著她,她就還活著。這是對妮妮最好的紀念和愛。」

「10月28日早上,人生最後一次抱我的女兒。現在,我常常去器官捐獻者的墓園去看她。那裡鐫刻著許多器官捐獻者的名字,有孩子有年輕人,我不知道他們來自哪裡,性格是文靜的還是活潑的。」妮妮媽媽說,他們來過這世上,有著各種故事和遭遇,他們還活著,在別人身上,在很多人心中,「將來我也會像我的女兒一樣,變成上面的一個名字。」

受助孩子隔空表達謝意 

根據國際慣例,器官捐獻是採取雙盲原則的,捐獻者和移植受者不能見面,也互相不知道對方是誰。然而,一些重獲新生的家長希望能以某種形式,向奉獻大愛的家庭表達謝意。

「剛才在大屏幕上看見我兒子的照片時,我的眼淚就忍不住了。」三歲男孩樂樂去世後,爸爸媽媽將他的器官捐出,救助了六人。受邀上臺分享捐獻故事時,樂樂媽媽從大屏幕上第一次看到其中三個可愛寶寶戴著口罩的照片。他們都是樂樂送出的「生命禮物」的受益者,孩子們的爸媽借這個場合向樂樂媽媽轉達全家人的感恩之情,讓想念兒子的樂樂媽媽現場飆淚,激動地哽咽難語。

一對4歲雙胞胎男孩歡歡、笑笑,作為器官移植受者的代表,在媽媽的帶領下向三位器官捐獻者的家屬獻花。「我的兩個孩子出生六個月時查出有多囊腎,先後出現腎衰竭,當時感到天都要塌下來了。」雙胞胎的媽媽阮女士說,幸運的是,弟弟和哥哥分別在今年8月、11月等到了腎源。

「捐獻者一個是3歲多的寶寶,一個是1歲多的寶寶。我們心裡萬分感激他們的父母!」阮女士說,得知有機會向捐獻者家屬代表獻花,儘管不能見到救了兩個孩子一命的家長,她還是特意帶著兩個孩子提前從重慶來到廣州,把這份感激傳遞給臺上臺下的捐獻者家屬代表。「我們會教育孩子多做善事,多幫助別人!」阮女士說,會把這份愛心傳遞下去,久久不忘。

廣州醫生殉職 妻子代為捐獻器官

丘醫生妻子含淚回憶丈夫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醫學界面臨大考之時,我的丈夫倒在了他的工作崗位上,是突發的腦幹出血。」廣州正骨醫院丘遠軍醫生的遺孀梁曉寧動情地回憶丈夫四十歲的年華。

她與丘醫生是湖北中醫藥大學的同班同學,在學醫路上相知相愛。她回憶在丈夫生命的最後時刻,她坐在ICU門外,隔牆守著丈夫,「不能相信一個晚上8點告訴我10點下夜班的人,即將天人永隔,感覺丈夫的生命在我手指縫裡,一點一點地流逝。」悲痛之餘,她記得17年前與丈夫一同實習時,遇到一個搶救無效、不幸離世的病人。當時,她為病人的離去傷心哭泣,丘遠軍卻安慰她:「作為醫生,我們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人的生命,但我們可以通過有限的一生,儘可能地拓展生命的寬度,讓更多人知道生命的可貴。」

梁曉寧流著眼淚,打通了紅十字會器官捐贈熱線,為丈夫完成作為醫者的最後心願。「我們的孩子只有9歲,見到爸爸的機會不多。因為工作忙碌,我丈夫常常在孩子睡著後才踏入家門。」 梁曉寧說,當兒子知道爸爸的器官捐贈結果的那一刻,用手指很認真一個一個地數著,他的父親能救多少人,能讓多少人重見光明。「孩子為他父親感到驕傲,他說:我的爸爸只是四處去體驗不同的人生去了,他的眼睛依然是最漂亮的。他立刻就能『重見光明』,他是我的英雄!」孩子的話,讓她覺得捐獻的決定是對的,丘醫生永遠是全家人心中的那盞暖燈,「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站出來,為器官捐獻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更多有需要的家庭重新點亮那心中的暖燈!」

「一千個捐獻者背後就有一千個感人的故事,一千個平凡的人,做了同樣一件不平凡的事:在他們離開這個世界之際,將珍貴的器官留在了人間,使三千多位患者重獲新生,給三千多個家庭帶來了希望。」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器官移植專家何曉順教授動情地說,這種無私奉獻的善舉,既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更是新時代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詮釋。

一個逝去的生命因此而得到另一種形式的延續,一個普通的靈魂也因此而升華得挺拔、偉岸,讓我們向偉大的器官捐獻者及其家屬致敬!

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明年7月遷入廣州生物島

「2020年中國器官捐獻總數將達到五千多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表示,為了進一步規範並推動器官移植工作的發展,國家衛健委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部署,將對器官移植進行為期兩年的專項整改工作。

廣州領銜的廣東醫學界,對中國器官捐獻移植事業的發展貢獻巨大。黃潔夫透露,在廣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明年七月,國家人體組織器官移植和醫療大數據中心項目將落戶廣州生物島。該項目即 「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COTRS)」。這一系統自問世以來嚴格遵循國家的器官分配政策,對器官移植等待者進行排序,對每一個完成捐獻的器官,以患者病情緊急度和供受者匹配程度等客觀醫學指標,執行自動化、無人為幹預的分配,保障器官分配的科學、高效、公正和透明。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彭福祥 潘曼琪 劉星亮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任珊珊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任珊珊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李津

相關焦點

  • 透過窗戶看到孩子眼裡的淚水,很慶幸這一刻我讀懂了孩子的眼淚
    ,抱著我的脖子眯著眼睛等園車。每天的約定,他坐在園車的最後一排靠窗戶的座位,我要在窗外用比心+飛吻方式和他做告別儀式。透過車窗,我又一次看到孩子眼裡的淚水,我感覺到自己內心緊緊的心疼,孩子成長中總在不斷的被爸爸媽媽推向前方。孩子知道自己要往前走,爸爸媽媽知道自己要學會放手,孩子的背影是孩子成長中映入父母眼帘的風景。
  • 「值得驕傲的是:透過愛你,我看到了我自己」來自父母愛的告白
    「你愛你的孩子嗎?」「當然!」「為什麼?」「這不是應該的嗎?誰不愛自己的孩子?」是的,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有些時候,你們以為的愛孩子是真的對孩子的愛嗎?孩子是每個家庭的生活重心,有的父母甚至一天24小時都必須讓孩子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安心。
  • 透過我們的眼睛去看到的世界,讓人如痴如醉,美的各有千秋
    好像是有人在前面捂住了眼睛,我和自己的好友,自然的魅力,其實真正意義上的放鬆,但是像圖中的這種景色卻少之又少,不妨出來遊玩一下,透過我們的眼睛去看到的世界,我們不經意間看到的這種景色才是最美的,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面前的景色疊疊復重重從來有驚醒過
  • 在愛的面前,我很渺小,當我愛你們的時候,我感覺到無力與無助
    你們的召喚,就是我展翅高空的飛翔;我在空中會看到你們期待我而來的焦灼的眼神,我是你們驕傲的孩子或愛人,仰望是你們虛空靈魂的一種習慣性的寄託,我看到一種力量的種子,分給我摯愛的親人,讓你們不在水深火熱之中,不在顛沛流離之中。在大地上,你們為何匆匆的勞作,匆匆的離去,難道永恆只是留給我遠去的背影?難道想念只是黃昏後凝重的彩霞?終不會明白,我要看見你們,除非是借一雙虛偽的羽翼,在高空久久地迴旋。
  • 動漫界中5雙最美的眼睛,熱門動漫女主角的眼睛我只看到了初音!
    大家好,我是少年君,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我們來說說《動漫中最美的眼睛》。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眼睛能夠看到一個人的內心深處。現實生活中,一雙迷人的眼睛能夠為自己加分不少,在二次元世界中,眼睛多種多樣,今天我們挑選了動漫界中最美的五雙眼睛,一起來看看畫師手上的心靈之窗吧。
  • 《星星的孩子自述》:我心裡有座圍城,你們想進來,我卻不想出去
    01星星的孩子:我的心裡有座圍城我們是「星星的孩子」,來自遙遠的星球。名字充滿詩情畫意,我們很喜歡這個名字。我們有目光卻從不曾與你對視,我們的眼神撲朔迷離,有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你要想透過這扇窗戶「窺探」我們的世界,確實有點兒難並不簡單;我們有語言卻不能跟你很好的交流,常常答非所問,或者重複你的話,或者自言自語,更多的時候就是不吭聲;我們有聽力卻經常充耳不聞,我們只聽我們喜歡聽的,也常常厭煩嘈雜的聲音,經常想逃離人多的地方,呆在安靜的角落------我們就像星星一樣遙不可及
  • 看到孩子聽課時眼睛發亮,我覺得我就像站在世界之巔~
    面試時提到孩子雨純就眉飛色舞,那種發自內心對孩子的熱愛,一下子就擊中了HR的心臟……愛笑愛鬧愛跑愛跳,她在孩子堆兒裡就是個孩子。但是如果誰反覆違反了課堂規則,屯屯也會馬上變成嚴厲星人,分分鐘讓教室裡安靜到只能聽到每個人的呼吸。營地裡孩子們也特別喜歡她。大男孩想保護她,小年齡的男孩和女孩想要更多的親近她。營地裡能搶到雨純胳膊的孩子們,通常都是一臉的滿足~
  • 【戰疫情】有一種感恩叫:平時你們照顧我,現在換我「心疼」你們
    我就想讓醫護人員多休息一會, 哪怕是幾分鐘都可以…… 7月24日,在經開區(頭區)海濱社區轄區一居民小區內,腿腳不便的張永萍老人本可以在家等著醫護人員上門做核酸檢測,但她執意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走向小區內的檢測點。
  • 透過攝影師的眼睛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那時候我還在外地讀書,並且自己在外地也工作了一段時間。」馮華說,2010年自己才回到連州工作、生活。2010年,第六屆中國連州國際攝影年展的主題為「這個世界存在嗎?」,馮華記憶得很清楚,自己首次觀展就是在這一年,是和家人一起去看的。「當時自己純粹是個外行,觀展純粹就是湊熱鬧。」
  • 我看到的東西是我的,我被你看到的東西,那都是你的
    媽媽也知道自己家的孩子是什麼脾氣,但她看到的是小孩的爺爺在耍霸道。男孩媽媽:「小孩子,不知道霸道是什麼意思,只知道東西好玩,看到了、摸著了就是他的,這是天性。"小孩再是什麼天性,平時要教嘛!"你怎麼知道我沒教,我教的時候用得著向你打報告,還是討要方法。」女孩的爺爺覺得有些理虧,抱著孫女走了。
  • 任教師講道文字-林前1-3-透過神看到別人的長處
    他也必堅固你們到底,叫你們在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日子無可責備。按照哥林多教會的實際情況,真的沒什麼可以稱讚的地方,保羅曾經稱讚過以弗所和腓立比這些教會,但我們對哥林多教會,最多的是看到他們的問題,但保羅今天仍然能夠透過哥林多人去感謝神,原因是保羅的眼目越過了人,他在看神,透過神來看哥林多人,所以他能夠向神來發出感謝。
  • 為什麼孩子總讓我操心,我來帶你看真相
    可是,當遊戲時間超出預期時,我就會瞬間失去優雅的慈母形象。「天天,你打了多久遊戲了!」然後把憤怒指向作業,書本,「你買那麼多書幹嘛?」。孩子被我從遊戲的世界裡突然拉回來,多數情況是牴觸的。看著他不配合的囧樣,我問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嗎?我開始用運動來緩解孩子眼睛的疲勞感。2晚上我騎著電瓶車穿過大馬路帶天天去鄉間田野裡走走。
  • 「媽媽,我的眼睛有點痛」,謹記3個貼士,保護孩子眼睛事半功倍
    但是最近,我發現孩子長大後就精明多了,會通過撒嬌、鬧哭的方式向其他大人求助,要求看多一點電視。我說,兒子,如果你現在看了,等下再看其他的,就時間太長了,眼睛會不舒服。兒子同意,但是外婆卻表達不同意見,說我簡直霸王條款,還說別的小孩在看電視,我兒子不看好可伶。我簡直氣炸,我說我們都談好了,您老這麼說有必要嗎?
  • 我那曾經優秀的孩子,居然對我說:「我不想活了!」
    我覺得是孩子的思想道德出了偏差,想糾正他打人的行為。無論怎麼講道理還是無效,不但沒有任何起色,做錯了事,還和我們頂嘴、對著幹!我感覺自己的權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終於有一次我在兒子反抗時舉起衣架抽了他,突然間他歇斯底裡、瞪著充滿紅血絲的眼睛朝我吼道:「你打死我吧!反正我也不想活了!」那一刻我僵住了,頭腦一片空白!那眼神讓我害怕,有一種深深的絕望。
  • 如何透過表象看到問題的本質?
    如何透過表象看到問題的本質?二;我們為什麼無法通過表象看到本質呢?1.認知的局限思維太老舊:你以為自己的產品質量好,功能強,效果棒,就滿心以為,客戶也這樣想,他也想買功能,效果,質量都很好的產品,結果。。。
  • 媽媽爸爸日記:女兒是我的眼睛(連載)
    (一)女兒的眼睛有些紅腫我是早在5月22日就發現女兒的眼睛有些紅腫,她爸爸出差,女兒照例跑過來跟我睡。早晨睡覺醒來,她說眼睛痛,我翻了眼皮看了一下,似乎象是麥粒腫,因為我小時候經常這樣(以至於經常用熱敷來解決,我的左邊眼皮雙眼皮都被燙成了三層),所以就沒怎麼在意,我說下午下課回來媽媽帶你看看醫生。
  • 恐怖故事:我看到一雙血紅的眼睛!要流出血的那種紅!
    嗯,先洗衣服,接著再寫我那篇構思了好幾天的文章吧! 到宿舍門口,下意識的一推,門竟然開著。可裡面沒人,關鍵是燈也沒開啊?我記得我可是鎖了門的呀!「什麼玩意?」我嘟囔著開了燈。然後換了衣服,拿齊了東西去洗手間。我再回來,沒有多想推門就進,突然發現不對,哪不對?我剛才沒關燈啊?可現在,燈卻關了!我一愣,當時就心裡發悚。是哪個傢伙剛才來過嗎?
  • 在春日的暖陽中,我在學生的眼睛中看到了自己曾經的影子
    他笑著說:「是真的,我今後真的想當一個語文老師。」他說,自己原來就挺喜歡語文,進入中學後,聽著我在課上給他們說起的一些小故事,特別是從課文中得到了一些新感覺與想法,更加讓他喜歡上了語文,就想當一個語文老師。孩子的眼睛清澈如水,從他的眼睛裡,我似乎看到了似曾相識的影子。
  • 有聲繪本:《眼睛的故事》讓孩子了解眼睛、愛護眼睛
    樂爸導讀今天分享的繪本故事叫《眼睛的故事》,眼睛,是我們最重要的感覺器官之一。透過眼睛,我們才能讀書、遊戲、創作,以及欣賞美麗的風景和圖畫。感受美,發現愛,啟迪智慧。孩子,我要給你最好的成長。
  • 「我要給你們領導寫信!」
    「我要給你們領導寫信!」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我要給你們領導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