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稅罪,是否一定要坐牢?

2020-12-17 善言法務

最近火熱的關於明星稅務被處罰的事情可謂是鬧得沸沸揚揚,對於為什麼有的明星不交稅不用坐牢,當年有的明星卻需要坐牢等問題瓜友們都表示出了極大的關心;

今天善言法小妹就和大家來說一說,到底不交稅這件看上去感覺沒有傷人,沒有動火的事情,是怎樣違背了國家的法律的呢?

逃稅罪

【刑法條文】(根據刑法修正案七修改)

刑法第二百零一條:

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佔應納稅額10%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佔應納稅額30%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

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善言法小妹建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六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

稅收是國家組織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工具,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其用途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偷逃稅款的行為,不但違反了《憲法》所規定的基本義務,且其實質是侵吞公眾財產,擾亂正常經濟秩序,踐踏公平競爭原則,因此要受到法律的嚴懲。

抗稅罪

抗稅罪是負有納稅義務的人或者企業、事業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故意違反國家稅收法規,採取公開抵制、對抗的方法,拒不繳納稅款,情節嚴重的行為。

中國刑法中破壞社會主義經濟秩序罪的一種。主要特徵是:

(1)犯罪客體是國家的稅收管理制度;

(2)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稅收法規,採取公開對抗的方法,抗拒納稅,情節嚴重的行為。認定情節是否嚴重,主要看抗稅的數額、手段及造成的後果;

(3)犯罪主觀方面是出於故意,且具有逃避納稅非法獲利的目的;

(4)犯罪主體可以是負有納稅義務的一般公民、也可以是企業、事業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

對於抗稅罪的處罰,根據情節輕重,《刑法》第202條規定了兩檔處罰:

(1)對情節輕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拒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金;

(2)有下列嚴重情節的:a.聚眾抗稅的首要分子;b.抗稅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c.多次抗稅的;d.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e.具有其他嚴重情節。

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拒繳稅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罰金。

(3)實施抗稅行為致人重傷、死亡,構成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零二條 以暴力、威脅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拒繳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第二百一十二條 犯本節第二百零一條至第二百零五條規定之罪,被判處罰金、沒收財產的,在執行前,應當先由稅務機關追繳稅款和所騙取的出口退稅款。

善言法小妹建議:

抗稅罪是負有納稅義務的人或者企業、事業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故意違反國家稅收法規,採取公開抵制、對抗的方法,拒不繳納稅款,納稅是公民義務,不要用非法手段觸及法律紅線。

因此,若你仔細閱讀了上面的法律規定就會知道,最近火熱的明星逃稅沒有坐牢的的原因就是:2009年2月《刑法修正案(七)》對逃稅罪作出了修改,在刑法第二百零一條中增加了初次違法免罪規定,只要按稅務機關要求補繳了應納稅款、滯納金、罰款,已受到行政處罰,就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中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有五項內容,分別是:

1、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這是我國公民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之一。國家的統一和全國各民族的團結,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勝利的基本保證,也是實現公民基本權利的保證。

2、遵守憲法和法律,尊重社會公德:我國憲法和法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共同意志和利益的集中體現和反映,遵守憲法和法律就是尊重人民的意志,維護人民的利益;尊重社會公德,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是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需要。

3、維護祖國安全、榮譽和利益:這是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順利進行的需要,任何公民不得為一己私利或小集團的利益而有損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4、保衛祖國,抵抗侵略,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每一個公民應盡的職責,也是維護國家獨立和安全的需要,是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保衛人民的幸福生活的需要。

5、依法納稅: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公民依法納稅,對於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保證國家經濟建設資金的需要,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都具有重要意義。

文字編輯:善言法小妹

每天學點法律知識

相關焦點

  • 「偷稅」、「逃稅」離「坐牢」有多遠?
    偷稅、逃稅,如何懲罰?一、兩個案例對比,發現「偷稅」、「逃稅」與「坐牢」之間多了一道「防火牆」。當時很多人都在納悶兩個問題:某明星偷稅金額如此巨大,讓人震驚,不是已經構成逃稅罪了嗎?同樣涉及偷稅,為什麼當年曉慶姐要坐牢,而某明星不用坐牢?本稅務律師想糾正一點:曉慶姐沒有被判刑,也沒有坐過牢!2002年7月,曉慶姐因涉嫌偷稅罪,被刑事羈押一年多,後取保候審。
  • 逃稅罪追訴時效,逃稅罪數額較大、巨大的具體數額指的是什麼
    偷稅漏稅——逃稅罪追訴時效逃稅罪追訴時效一、什麼是逃稅罪逃稅罪是指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佔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扣繳義務人採取欺騙三、逃稅罪的認定罪與非罪行為人偷稅數額要達到一定比例和數額或者具備法定情節,才構成犯罪。
  • 逃稅罪行政處罰程序前置爭議案
    2015年8月6日,天水市公安局麥積分局將被告人曹某等涉嫌逃稅一案立案偵查。2015年9月2日,甲公司向稅務機關補繳相應稅款,繳納滯納金。之後,麥積區人民檢察院以上述被告人涉嫌逃稅罪向麥積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一審判決五被告人構成逃稅罪,但免予刑事處罰。
  • 北京刑事律師劉高鋒:什麼是逃稅罪
    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佔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按照逃稅罪定罪處罰。一、偷稅罪與逃稅罪本罪是於2009年2月28日,由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七)》規定的罪名。
  • 正確理解逃稅罪的刑罰阻卻事由
    2009年的刑法修正案(七)第3條對1997年刑法中的偷稅罪作了重大修改,將之前的偷稅罪改為逃稅罪,並在第4款中規定了刑罰阻卻事由,即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關於這一刑罰阻卻事由的性質以及適用條件在實踐中存在較大爭議。
  • 不具備逃稅罪處罰阻卻事由,也能免予刑事處罰?
    ,如果具備逃稅罪處罰阻卻事由,則不構成逃稅罪,能夠不被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在實務中,對於逃稅案件納稅人及律師多從是否滿足逃稅罪處罰阻卻事由角度做無罪辯護。而實際上,對於逃稅行為,如果不具備阻卻事由,也並非完全無法避免受到刑事處罰,在案件滿足特定條件的情況下,雖不能獲得無罪處理,但卻能夠尋求到免予刑事處罰的結果。本文通過一則案例,探討在不具備逃稅罪處罰阻卻事由的情況下,如何實現免予刑事處罰的效果。
  • 準確把握逃稅罪內涵與外延 做好涉稅案件法律監督工作
    根據修訂後的規定,稅務機關對於涉嫌逃稅罪的違法行為應當先行行政處罰,即納稅人是否補繳稅款、繳納滯納金、接受稅務機關的行政處罰成為是否追究逃稅初犯刑事責任的先決條件。再加上逃稅罪的認定專業性很強,不僅涉及金額問題,還涉及逃稅金額佔據應納稅額的比例等稅法問題,這需要辦案人員具有專業的稅務知識和稅務稽查經驗。
  • 涉嫌逃稅罪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何種責任?
    第211條規定:「單位犯本節第201條、第203條、第204條、第207條、第208條、第209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因此,單位可以成為逃稅罪的犯罪主體,而且單位犯逃稅罪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同樣是犯罪主體,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 逃稅會不會判刑?逃稅罪如何處罰?
    >一、逃稅罪1.行為方式(1)採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的方式進行虛假納稅申報而逃稅。3.多次實施逃稅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未經處理」是指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在5年內多次實施逃稅行為,未受過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
  • 張明楷:逃稅罪的處罰阻卻事由——轉型中的刑法思潮
    要正確適用刑法第201條第4款的本文與但書,就必須正確理解本款規定的性質。筆者就此發表一點粗淺看法。  一、性質:處罰阻卻行為成立犯罪,就導致法律後果,承受相應的處罰。即使逃稅者與稅務機關的有關人員相勾結,導致稅務機關沒有依法下達追繳通知,也不能直接追究逃稅者的刑事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正確的做法是,首先由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處理決定,再根據行為人是否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接受行政處罰,決定是否追究刑事責任。在此意義上說,刑法第201條第4款的規定,也具有積極的客觀處罰條件的內容。
  • 逃稅罪案件證據不足不起訴案例及無罪辯點
    逃稅罪,是指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佔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扣繳義務人採取欺騙、隱瞞等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或者因逃稅受到兩次行政處罰又逃稅的行為。
  • 企業涉嫌逃稅罪,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何種責任?
    第211條規定:「單位犯本節第201條、第203條、第204條、第207條、第208條、第209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因此,單位可以成為逃稅罪的犯罪主體,而且單位犯逃稅罪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同樣是犯罪主體,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 律師告訴你:偷稅、漏稅、逃稅離「坐牢」有多遠?
    一、逃稅罪怎麼處罰?關於少繳或不繳納稅款的行為,我國刑法此前將其定義為偷稅罪,但是在2009年刑法修正案公布,將其改為逃稅罪,同時增加了&34;,即「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 用了這招就不會坐牢:女性犯了罪,只要懷孕,就不會坐牢!
    用了這招就不會坐牢:女性犯了罪,只要懷孕,就不會坐牢!如果真的犯罪被抓到,基本都難逃被判刑的結果。但是,女性犯了罪就不一樣了,畢竟女生有特殊性,可以得到特殊照顧,只要出現了一些情況,女性就不用坐牢,就算被判刑也會被判緩刑,或者監外執行。例如:懷孕了!
  • 「稅案評論」企業涉嫌逃稅罪,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何種責任?
    第211條規定:「單位犯本節第201條、第203條、第204條、第207條、第208條、第209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因此,單位可以成為逃稅罪的犯罪主體,而且單位犯逃稅罪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同樣是犯罪主體,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 用於逃稅的「陰陽合同」是否觸碰法律底線?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文章,是《用於逃稅的「陰陽合同」是否觸碰法律底線?》,是關於合同法的內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導讀:作為當事人意思自治的產物,只要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或涉稅公眾利益,合同通常自雙方籤字之日起生效。在影視行業,當事人之間存在就同一事項的兩份或多份合同約定,這與影視項目執行中情況經常多變也有直接關係,未必就是所謂的「陰陽合同」。
  • 範冰冰與穆曉光,一個負責罰款一個負責「坐牢」
    根據現行《刑法》,初次「逃稅」只需補繳稅款並不需要坐牢,這對範冰冰來說並非難事,那麼促使牟恩廣做出「犯罪」行為的動機是什麼?牟恩廣銷毀的「會計憑證」是否意味著更嚴重的「內幕」?範冰冰與牟恩廣的真實關係又是怎樣?  被銷毀的「會計帳簿」 對範冰冰有多大威脅?
  • 逃稅追繳欠稅罪案件8個無罪辯點
    何觀舒:廣強律師事務所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辯護律師、稅務犯罪辯護律師逃稅追繳欠稅罪,規定於《刑法》第二百零三條,是指納稅人違反國家稅收徵收管理法律法規,在欠繳應納稅款的情況下,故意採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致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欠繳的稅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 明星「陰陽合同」事件刷屏 法官告訴你關於逃稅罪應該知道的事兒
    偷稅和逃稅是一回事嗎?什麼樣的行為屬於逃稅?個人與單位逃稅有什麼差別?今天,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刑二庭法官撰文為網友們普法逃稅罪。   問題一:偷稅or逃稅?《刑法修正案(七)》第3條對本條作了如下修改:(1)修正了第1款罪狀;(2)修改了第2款的構罪標準;(3)增設了第4款內容。「兩高」《罪名補充規定(四)》將其解釋為:逃稅罪,取消偷稅罪罪名。   學習心得: 按照目前的法律規定,有逃稅罪,沒有偷稅罪的罪名了。
  • 外國人在中國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並驅逐出境,是否要在中國坐牢
    外國人在中國犯罪後,被中國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並驅逐出境,那麼是否意味著就不用在中國坐牢了呢,相信這個大家都不太了解,今天小編就具體給大家說說。對於外國人,在中國肯定是要遵守中國的法律的,犯罪也是要受到中國法律的懲罰的,刑事犯罪也是要坐牢的,但是對於一個外國人驅逐出境這個大家都知道就是把他趕回到他們國家去,那麼對於一個犯罪被判刑的外國人,比如說他被判了五年有期徒刑並驅逐出境,他是驅逐出境後在自己國家坐牢還是在中國坐牢五年後再驅逐出境呢,很明顯答案是後者,這是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