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不一定多敗兒,真正耽誤孩子未來的,多半是這3種類型的媽媽

2020-09-12 小雪媽媽育兒經

古時候有個人,小的時候備受母親寵愛,和別人打架,母親也不責備他,偷了別人東西,也不批評他還回去。結果這個人長大後,變成了一個作惡多端的強盜,被官府抓捕行刑前,他請求最後見母親一面,母子見面後相擁在一起嚎嚎大哭。

不想突然,他一口將母親的耳朵咬了下來,痛斥母親:「全都是你的錯,小時候做錯了那麼多事情,都不教育責備我,這才有了我現在的下場」。

這個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自古以來經常會有人拿這個典故,提醒著家長們「慈母多敗兒」。但嚴格意義上來講,「慈母」並不是貶義詞,也並不是所有慈母都敗兒,真正耽誤孩子未來的,多半是這三種類型的慈母。

第一, 什麼都要替孩子管的媽媽

有的媽媽責任心比較強,從孩子出生就開始為他規劃人生,但是責任心太強不是什麼好事,意味著控制欲比較強,不允許孩子違逆自己的意見和命令。如果孩子有了不同的想法和意見,就會感覺脫離自己的控制,威嚴受到了挑戰。

於是採取更加嚴格的控制,讓孩子繼續在自己計劃好的道路走下去。可我們也知道,一昧的強壓控制,會對孩子性格心理造成影響,孩子失去主見,嚴重依賴父母。

什麼都要替孩子管的媽媽,總是一邊喊累,但另一邊不捨得放棄對孩子的控制,非常享受孩子在自己教育下做出成績的榮譽感。可結果往往是磨滅了孩子的個性,只會亦步亦趨跟在父母后邊,成為人們口中的媽寶男或者巨嬰。

第二, 以自我為中心的媽媽

有的媽媽責任心太重,而有的媽媽卻是沒啥責任心,孩子出生後並不上心,沒有按照既定的規律,去呵護培養孩子健康成長,甚至還會將孩子當做「賺錢工具」,滿足一己私利。

生活中,我們有見到過媽媽把孩子送去當「童模」,不顧孩子的勞累,硬拉著孩子給家裡賺錢,當其他孩子享受幼兒園的歡樂時光時,自己卻一天換幾十件衣服,強忍微笑成為父母的搖錢樹,妥妥的「啃小族」。

對於這種自私的媽媽來講,只顧著眼前的利益,卻看不到孩子的未來,「幸福的孩子一生都是童年,不幸的孩子用一生彌補童年」。孩子是屬於父母的,但也屬於他自己,媽媽不應該過度控制著孩子,而是給予他每個年齡應有的權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第三, 只知道付出,卻不知道找外援的媽媽

也有的媽媽她們對孩子很上心,也很重視孩子教育,但是只知道自己付出,卻不知道尋找外援。累的時候經常在孩子面前吐槽爸爸的不是,給孩子灌輸爸爸的罪行。但卻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讓另一方幫忙,這是很傻的行為。

很多時候並不是爸爸不想幫忙,而是做的時候被媽媽指責批評笨手笨腳,不做了就被吐槽懶惰不顧家,最後乾脆什麼都不管,喪失了信心也厭煩了嘮叨。

孩子在這樣媽媽的教育上,對於人生另一半會產生非常大的誤會,容易學會媽媽的霸道,也容易學會爸爸的無能,今後自己的婚姻也很不幸福。

聰明的媽媽不怕老公做不好,用一點耐心去鼓勵和教他,讓他從照顧孩子身上獲取成就感,你會發現爸爸能做的事情一點也不差。

優秀的媽媽,是在掌控孩子成長大致方向的時候,懂得適當給孩子一些權力,培養孩子自己的性格和做事能力的人;

優秀的媽媽,是愛自己孩子但不寵溺孩子,有堅持有底線,教給孩子正確的人生導向的人;

優秀的媽媽,是會偶爾偷偷懶讓爸爸參與到孩子成長,懂得維繫家庭關係平衡,親情關係穩定,給孩子提供一個溫馨家庭氛圍的人

我是小雪媽媽,一名90後寶媽,關注我,每天分享科學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慈母不一定「多敗兒」,真正毀掉孩子的,是這3種性格的媽媽
    導讀:慈母不一定「多敗兒」,真正毀掉孩子的,是這3種性格的媽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慈母不一定「多敗兒」,真正毀掉孩子的,是這3種性格的媽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慈母不一定「多敗兒」,真正毀掉娃的,是這3種性格的媽
    都說「慈母多敗兒」、「慣子如殺子」,這是古人的經驗和智慧留給我們的觀念。所以,在很多人的育兒觀裡,一定要當一個「嚴厲」的父母,讓孩子時常感到畏懼才更好管理。
  • 說慈母多敗兒,不要誤解了,真正毀掉孩子的是這3種母親
    既然慈母的作用這麼大,為什麼還會有「慈母多敗兒」的說法呢?最近和朋友聊到教育問題,她提到去大姨家吃飯的經歷:朋友的大姨只有一個兒子,今年上初一。朋友的表弟因為是家中獨子,他媽媽便寵溺無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受到任何行為約束和語言苛責,脾氣急躁,不尊重長輩也不講禮貌,這樣性格的形成和他媽媽的縱容脫不了關係,可以說這就是慈母多敗兒的典型案例,但是真的所有慈母都會出現敗兒嗎?
  • 「慈母多敗兒」?事實上毀掉孩子的並非慈母,而是這3種母親
    自古老話說的好:慈母多敗兒。意思是:越是慈祥的媽媽,越容易養出失敗的兒女。不過,難道兒女失敗的原因真的是「慈母」嗎?由於大家對這句話的誤解,讓很多媽媽走上了「嚴母」的道路。曾經就有人告訴羽羽,孩子不能這麼寵著,當母親的要嚴厲一些,小心出現「慈母多敗兒」的情況。
  • 「慈母不一定敗兒」,真正毀孩子的,是這幾種母親
    導讀:「慈母不一定敗兒」,真正毀孩子的,是這幾種母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慈母不一定敗兒」,真正毀孩子的,是這幾種母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慈母「多敗兒」?其實真正「毀掉」孩子的,是這3種性格的媽媽
    如果說世界上有一種愛是最無私最不求回報的,那麼必然會是母愛。母親對孩子的愛真的體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他們恨不得替孩子扛下所有的疼痛,只是希望孩子能夠開心快樂。只是這份愛如果太過沉重,那麼也許反而適得其反,正如有句話說的慈母多敗兒一樣,就是這個道理。
  • 「慈母多敗兒」不一定是真的,真正帶壞孩子的,很可能是這種母親
    那麼,「慈母」到底會不會「多敗兒」呢?,而孩子就會在母親的給予中一次次索取,挑戰做母親的底線,而母親疼愛孩子就會想著順從,所以,才有了「慈母多敗兒」那句話,只不過,世事無絕對,疼愛孩子也要講究方式方法,只要用對了方法,父母即使再疼愛孩子也不會將孩子給寵成「敗兒」。
  • 「慈母」一定多「敗兒」嗎?真正毀掉孩子的是這種母親,中招了嗎
    文/月月媽媽育兒記中國有一句古話:「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這種觀念流傳至今,是有很多歷史故事作為根基的,但是現代孩子的教育,會不會也是如此呢?「慈母」不一定多「敗兒」,都說「百善孝為先」,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應該尊重老人,將我們養大,這是最起碼的做人準則,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自己都不孝順,為什麼要要求自己的孩子孝順自己,有的時候孩子的行為會耳濡目染,所以想要孩子孝順自己,首先就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 「慈母」一定多「敗兒」嗎?未必,最「坑娃」的可能是這4種媽媽
    俗話說,慈母多敗兒。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溺愛孩子的母親,往往都很容易培養出一個「敗家孩子」。雖然說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但真正培養出「敗家孩子」的不見得就是這種媽媽。「慈母」一定多「敗兒」嗎?未必,最「坑娃」的可能是這些媽媽:1.
  • 俗話說「慈母多敗兒」?真正毀掉一個孩子的,往往是這幾類母親
    教育一直以來都是為人父母的一大難題,家長對孩子教育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直接影響著孩子未來的人生方向的。每一個父母都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可以揚眉吐氣,幹出一番事業來。為此,父母們用盡渾身解數,希望孩子可以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啟蒙老師」,而母親在其中所起到的影響佔到85%。這就應證了古人的一句話:「慈母多敗兒」。
  • 俗話說「慈母多敗兒」,其實真的毀掉孩子的,多半是這2類母親
    現在很多虎爸虎媽的教育風靡教育圈就因為他們都認為老化說的沒錯:「慈母多敗兒」,只要自己嚴格起來,孩子就會教育的很好,但其實並不是這樣。俗話說「慈母多敗兒」,其實真的毀掉孩子的,是這3類母親1.,什麼也聽不進去,也不想聽,這就是你要考慮孩子的感受。
  • 「慈母多敗兒」or「母慈子孝」:我們該如何看待「慈母」?
    俗話說「慣子如殺子」,有位媽媽來信提問,她在信中描述說:我兒子比較淘氣,吃飯的時候總不端正地坐著,而且老是有很多問題問個不停。通常我都會儘量滿足他。親戚看到了說「慈母多敗兒」,這話很是讓人警醒。那麼,如何看待「慈母」這個詞語呢?中國還有一句話,叫「母慈子孝」。想想看,兩個「慈」到底有什麼不同?
  • 為何慈母多敗兒?
    嚴父慈母可謂是理想家庭的標配了,但為什麼俗話又有「慈母多敗兒」的說法呢?既然都影響下一代的家族大計了,慈母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又要這,又要那的,確定不是故意在為難女性嗎?慈母的心思總是細膩的,出於愛護孩子,因為貪玩或者挑食少吃一點,就揪心不已,於是攆著餵飯成為常態。在孩子認真學習時,出於愛護用吃喝拉撒一系列事情去幹擾,影響了孩子的專注力而不自知。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有一種愛是無微不至的「關懷」。孩子在這些瑣事上完全失去了決定權,對抗、拖拉時有發生,依賴心理日趨嚴重。沒有原則的迷之自信。孩子是自己的好,對父母都一樣。
  • 「慈母多敗兒」也不一定完全對,敗家媽媽做好四點,也能教好孩子
    古人有云:「慈母多敗兒」。這一說法從字面理解未免有失偏頗,但大多對孩子寵溺無度的母親,在教育孩子方面確實一塌糊塗。其實反觀現今,有些「敗家媽媽」反而是成功教育孩子的優秀典型。看來「敗家媽媽」多敗兒這一說法並無實質事例佐證,「敗家」也是一門值得深入研究學問。大家一定會發問如何通過「敗家」育兒呢?
  • 「慈母」真的「多敗兒」?只是你的方法沒用對
    在我們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意思是,一個家庭總要有一個「嚴父」,父親對孩子的教育要嚴厲,只有這樣,父親才能用自己的威壓教育出孝順的孩子,才能教育出一個人才,但是,如果家庭裡面有一個母親,並且母親對孩子比較溺愛,對兒子事事順從的話,那家裡面的孩子很有可能被養成一個「敗家子兒」,畢竟,因為母愛的原因,覺得自己去了一趟「鬼門關
  • 並非只有「慈母」多「敗兒」,有幾類母親,更易養出不成器的孩子
    執筆:張蒙定稿:蘇子後我國自古都有「慈母多敗兒」的說法,意思是說母親過於慈愛,往往容易教導出「敗家子」,但事實果真如此嗎?由此可見,並不是溫柔慈愛的母親才會養出不成器的孩子,有幾種類型的媽媽,有可能會真正毀了孩子。
  • 慈母未必會「敗兒」,真正可能毀掉孩子的是這三種媽媽,願你不是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她有一個「毀滅能力」一級的母親。古語云:「慈母多敗兒」,細思一下,這話說得太過絕對與片面。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能真正毀掉孩子母親,並慈母而是這三種性格的媽媽。她們只關心孩子是否優秀,是否讓自己有面子,她們對孩子的內心感受絲毫不在意。可以說,這樣的媽媽不僅自己是機器人,她們把孩子也當成了機器人。在媽媽這種「無情與否定」中成長的孩子,一生都迷失在尋找真實自我的世界裡,找不到出路,也看不到希望。
  • 慈母不一定敗兒,但媽媽的這3種性格,卻能毀掉孩子!
    「如果有下輩子,我就選擇不婚不嫁不生孩子,只做爸媽的乖乖女就好,孩子太折騰人啦!」「孩子沒人管,只有自己管,教得還好說,教育得不好全是媽媽的責任,要瘋啦!」……但凡有媽媽聚集的地方,就會有無數吐槽;但凡有人打開了教育子女的話題,就會哀嚎一片。「慈母多敗兒」幾乎是人盡皆知的俗語,所以為了不當慈母,不敗兒,現在很多家庭都是嚴母慈父的現狀。其實,慈母不一定敗兒,但有著以下三種性格的媽媽,卻定能毀掉孩子!
  • 話說今天的慈母多敗兒,窮人慣孩子
    慈母多敗兒是一句古訓,意思是慈愛的母親多不會嚴格要求,孩子在溺愛中長大,長大多一事無成。咱們老百姓的要求可能沒那麼高,在老百姓眼裡,不能養家,不能立業,也即一事無成,也並不是指多麼的出人頭地。 關於慈母多敗兒,我本沒有什麼也別要說的,但至於窮人慣孩子,我必須多說兩句。
  • 慈母多敗兒,諛民多禍國
    都說「祖國是我們的母親」,這是強調國家對國民的庇護。不過,比起母親來,國家更像是孩子。為什麼這麼說?道理很簡單,孩子需要我們去撫育,國家需要我們去建設;孩子能否出人頭地,在於我們的教育;國家能否繁榮富強,在於國民的努力;孩子有出息,我們跟著享福,至少可以少操些心;國家能富強,也是全體國民的福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