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個人,小的時候備受母親寵愛,和別人打架,母親也不責備他,偷了別人東西,也不批評他還回去。結果這個人長大後,變成了一個作惡多端的強盜,被官府抓捕行刑前,他請求最後見母親一面,母子見面後相擁在一起嚎嚎大哭。
不想突然,他一口將母親的耳朵咬了下來,痛斥母親:「全都是你的錯,小時候做錯了那麼多事情,都不教育責備我,這才有了我現在的下場」。
這個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自古以來經常會有人拿這個典故,提醒著家長們「慈母多敗兒」。但嚴格意義上來講,「慈母」並不是貶義詞,也並不是所有慈母都敗兒,真正耽誤孩子未來的,多半是這三種類型的慈母。
第一, 什麼都要替孩子管的媽媽
有的媽媽責任心比較強,從孩子出生就開始為他規劃人生,但是責任心太強不是什麼好事,意味著控制欲比較強,不允許孩子違逆自己的意見和命令。如果孩子有了不同的想法和意見,就會感覺脫離自己的控制,威嚴受到了挑戰。
於是採取更加嚴格的控制,讓孩子繼續在自己計劃好的道路走下去。可我們也知道,一昧的強壓控制,會對孩子性格心理造成影響,孩子失去主見,嚴重依賴父母。
什麼都要替孩子管的媽媽,總是一邊喊累,但另一邊不捨得放棄對孩子的控制,非常享受孩子在自己教育下做出成績的榮譽感。可結果往往是磨滅了孩子的個性,只會亦步亦趨跟在父母后邊,成為人們口中的媽寶男或者巨嬰。
第二, 以自我為中心的媽媽
有的媽媽責任心太重,而有的媽媽卻是沒啥責任心,孩子出生後並不上心,沒有按照既定的規律,去呵護培養孩子健康成長,甚至還會將孩子當做「賺錢工具」,滿足一己私利。
生活中,我們有見到過媽媽把孩子送去當「童模」,不顧孩子的勞累,硬拉著孩子給家裡賺錢,當其他孩子享受幼兒園的歡樂時光時,自己卻一天換幾十件衣服,強忍微笑成為父母的搖錢樹,妥妥的「啃小族」。
對於這種自私的媽媽來講,只顧著眼前的利益,卻看不到孩子的未來,「幸福的孩子一生都是童年,不幸的孩子用一生彌補童年」。孩子是屬於父母的,但也屬於他自己,媽媽不應該過度控制著孩子,而是給予他每個年齡應有的權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第三, 只知道付出,卻不知道找外援的媽媽
也有的媽媽她們對孩子很上心,也很重視孩子教育,但是只知道自己付出,卻不知道尋找外援。累的時候經常在孩子面前吐槽爸爸的不是,給孩子灌輸爸爸的罪行。但卻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讓另一方幫忙,這是很傻的行為。
很多時候並不是爸爸不想幫忙,而是做的時候被媽媽指責批評笨手笨腳,不做了就被吐槽懶惰不顧家,最後乾脆什麼都不管,喪失了信心也厭煩了嘮叨。
孩子在這樣媽媽的教育上,對於人生另一半會產生非常大的誤會,容易學會媽媽的霸道,也容易學會爸爸的無能,今後自己的婚姻也很不幸福。
聰明的媽媽不怕老公做不好,用一點耐心去鼓勵和教他,讓他從照顧孩子身上獲取成就感,你會發現爸爸能做的事情一點也不差。
優秀的媽媽,是在掌控孩子成長大致方向的時候,懂得適當給孩子一些權力,培養孩子自己的性格和做事能力的人;
優秀的媽媽,是愛自己孩子但不寵溺孩子,有堅持有底線,教給孩子正確的人生導向的人;
優秀的媽媽,是會偶爾偷偷懶讓爸爸參與到孩子成長,懂得維繫家庭關係平衡,親情關係穩定,給孩子提供一個溫馨家庭氛圍的人。
我是小雪媽媽,一名90後寶媽,關注我,每天分享科學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