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月月媽媽育兒記
中國有一句古話:「嚴父出孝子,慈母多敗兒」,這種觀念流傳至今,是有很多歷史故事作為根基的,但是現代孩子的教育,會不會也是如此呢?
首先我們對待孩子的教育要拿出忠實的態度,尤其新手父母,第一次踏上教育孩子的旅程,會在很多方面摸不準,到底如何教育孩子才會越來越好,今天我們就探討一下。
小李今年有個6歲的孩子,從小小李就對自己的寶貝兒子無比的疼愛,認為自己辛辛苦苦生下的兒子,應該好好的去對待,但是小李的丈夫可不這樣想,總是對待兒子一副嚴父的面孔,在孩子的心裡,父親就是一個審判官,管著自己,不讓自己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是媽媽就像自己的小太陽一樣,總是帶給自己溫暖。
最近一次考試,小李的兒子由於緊張,所以沒有取得自己理想中的成績,這可愁壞了小李的兒子,拿著自己的成績單放學後久久不敢走入家門,害怕自己的爸爸會責罰自己,等到一頓思想風暴過後,孩子還是鼓起了勇氣,敲開了家門。
父親知道兒子今天會將成績單拿回來,所以就質問兒子,成績到底怎麼樣?兒子發抖的將成績遞給了父親,父親接過成績單以後,看到成績大發雷霆,在書房裡面一頓訓斥著兒子,但是沒考好確實沒考好,自己也沒有任何的理由反駁父親,之後兒子眼淚婆娑的出了書房,這時小李看見兒子垂頭喪氣的走出來,上前立馬安慰兒子那顆受傷的心靈,並且用慈母的愛去溫暖了兒子的心窩。
小李也告訴兒子:「爸爸對你嚴厲是希望你能夠長大成為有用的人,媽媽也一樣你過得好」,小李抱著孩子安慰著他,有了媽媽的鼓勵與安慰,兒子在下一次的考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1.給孩子包辦一切
有的母親會給孩子包辦一切,從衣食住行到日常的起居,有的孩子到現在都沒有洗過自己的衣服,也不會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什麼事都要父母給自己拿主意,這種母親其實不是再愛孩子,而是再害了孩子,沒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沒有自理能力,以後離開自己的父母才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會做,這才是可怕的事情。
2.對老人不好,但是又要自己的孩子對自己好
這種母親其實大多數都是自私的,都說「百善孝為先」,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應該尊重老人,將我們養大,這是最起碼的做人準則,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自己都不孝順,為什麼要要求自己的孩子孝順自己,有的時候孩子的行為會耳濡目染,所以想要孩子孝順自己,首先就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3.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孩子
有的母親不會顧及孩子的感受,自以為很了解孩子,所以在孩子有什麼自己的想法的時候,母親不會支持,反而會找各種理由推辭,在孩子下定決心做好某件事情的時候,母親也會給孩子潑冷水,這都是不顧及孩子的感受,以自我為中心,讓孩子顧及自己的感受,這樣的母親也會毀掉孩子的。
母親是孩子的精神支柱,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陪伴我們時間最長的就是母親,給予我們希望最大的也是母親,所以母親的角色很重要,母親應該給孩子做一個榜樣,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因材施教,這樣才是個合格的母親。
今日話題:你認為母親如何做才能教出孝順的孩子?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