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難能可貴的友誼」(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2020-12-22 大洋網

正值泰國榴槤等水果的收穫季節,來自中國的大量訂單讓泰國果農喜上眉梢。泰國商業部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發往中國的新鮮榴槤和冷凍榴槤佔出口總額的66.94%。泰國新鮮水果貿易商和出口商協會主席派苯表示,中國市場需求旺盛,預計今年泰國水果出口總額將同比增長10%。

距離泰國首都曼谷東南200多公裡的尖竹汶府是泰國著名的水果之鄉,龍眼是當地盛產的水果之一。這裡的龍眼肉質好、水分足,幾乎全部出口中國。日前,記者來到尖竹汶府龍眼主產區賽道縣的中國金果源進出口(泰國)有限公司(簡稱金果源)。每天傍晚,果農把採摘的水果送到金果源,經過篩選、包裝後,再由貨櫃貨車運往廉差邦港口。

金果源主要經營生鮮龍眼出口,現已發展成泰國東部最大的龍眼生產基地,每年約有8萬—10萬噸龍眼銷往中國、新加坡等地。

每年採摘季,公司需要3000—4000名工人,多以外籍勞工為主,而這類人群是泰國政府在疫情期間重點監控對象。為此,公司在2月初成立疫情防控小組,對所有進廠員工進行體溫監測,並要求戴口罩、採取消毒措施等。「員工集中就餐改為分餐制。此外,我們主動為客戶提供上門服務,結算貨款、籤訂合同,儘量降低外來人員進入工廠的機率。」公司生產部經理饒志剛說。

來自柬埔寨的員工班通和一些同伴在疫情發生後選擇留下來繼續工作:「我們相信公司一定會做得很好。事實證明,我們的選擇是對的:沒有一個員工感染,幾個月來公司照常給我們發工資和獎金。疫情期間不少工廠停工、工人失業,我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我的家人都特別高興。」

猜叻是尖竹汶府一家龍眼園的老闆,擁有800棵龍眼樹,年產量40—50噸。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有的公司倒閉,一些果園把採摘的龍眼扔掉。他也一度擔心自家果園的銷售,「沒想到,中國公司不僅幫助我們採摘,而且價格也按籤訂的合同來,這幫我和其他果農渡過了難關」。

尖竹汶府巴儂榴槤園果農威謙說,今年尖竹汶府的大部分榴槤都已被中國採購商預訂。「中國採購商採購數量多,果農、收購商、出口商都掙到了錢。」

據悉,為使泰國水果更便捷地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出臺了不少便利政策。近日,中國廣西新增憑祥鐵路口岸、東興口岸作為泰國水果經第三國輸華入境口岸,加上原有的友誼關口岸,共有3個口岸可開展泰國水果經第三國輸華貿易。

泰國農業部副部長塔瑪納告訴本報記者,疫情給泰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在這個困難時刻,中國企業與泰國果農不離不棄、共渡難關,這是難能可貴的友誼」。

相關焦點

  • 「共抗疫情,非中友誼更穩固」(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共抗疫情,非中友誼更穩固」(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2020-06-29 17:29:20   來源:人民日報
  • 「患難見真情、共同抗疫情」 援非12勇士凱旋!
    5月14日19時許,中國赴布吉納法索、象牙海岸抗疫醫療專家組一行12人乘機抵達天津,結束了為期近一個月的援非抗疫任務。此次抗疫醫療專家組是以中國政府名義派出,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組建、天津市衛生健康委選派,自4月16日啟程赴布吉納法索,4月30日轉赴象牙海岸,協助當地開展抗擊新冠疫情工作。
  • 非洲政黨政要表示抗疫合作讓中非友誼更加牢固(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
    本報北京4月29日電  近日,非洲多國政黨政要致電致函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高度評價中國以實際行動支持非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非洲戰勝疫情注入了信心,認為中非人民心心相印,團結抗疫讓中非友誼更加牢固,願同中方一道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 「為老師鼓掌」(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疫情防控期間,儘管無法在教室裡授課,老師們的辛勞和奉獻卻未曾中斷。近日,10個巴西民間組織邀請家長、學生及各界人士在社交媒體通過視頻、照片或文字形式向老師致敬,發布帖子時都加上「為老師鼓掌」的標籤。這一活動得到了積極響應,越來越多人錄製視頻表達對老師的感謝。費爾南德斯表示:「學生和家長們的肯定確實溫暖了我們,並激發不斷向前的動力。」
  • 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讓更多烏茲別克斯坦人有機會學習漢語,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是我們夫婦的共同心願。   4月17日,中國政府赴烏茲別克斯坦聯合工作組飛抵塔什幹。我主動報名擔任翻譯志願者。疫情面前,國際社會都在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我能夠作為志願者參與其中,是一種無上榮譽,足以讓我戰勝一切疲累。   近日,烏茲別克斯坦錫爾河州水庫潰壩,中國駐烏大使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師生自發為當地捐贈物資。付出真心,就能收穫真心。兩國民眾書寫著守望相助的動人篇章。國際社會團結互助,也一定能克服疫情帶來的巨大挑戰。
  • 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劉國堅說,疫情防控中的我們改變了教學方式,也開始思考如何充分利用網絡課程擴大授課範圍、豐富學習體驗。劉國堅介紹說,目前孔院正在籌備一個名為《中國商務》的大規模線上課程,ESCP高等商學院歐洲6大校區都可以選修,通過這種方式實現教學資源的聯動和最大化利用。讓劉國堅難忘的,還有「共同抗疫」的信心和努力。今年2月,孔院與中國學生會合作舉辦了「支援武漢,共同抗擊新冠病毒」的義演義賣籌款活動。
  •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難見真情
    #英語豐富多彩的習語#相信大家對這句諺語已經耳熟能詳,在人的一生中,不缺少酒肉朋友,但是能患難見真情的真的是難能可貴。人生苦短,能得到幾個知己是非常幸福的事情,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意為「患難見真情」,它表示:indicate a person who helps at the time of a requirement is a true friend
  • 一課譯詞:患難見真情
    [Photo/Pixabay]「患難見真情」,意思是指只有經過共同的患難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與英文諺語「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意思相同,表示「A true friend is a person
  • 「南京好人」約翰·拉貝後人:「德中兩國人民患難見真情」
    中新社柏林10月20日電題:「南京好人」約翰·拉貝後人:「德中兩國人民患難見真情」
  • 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海外中國文化中心「雲端」傳遞守望相助...
    這首歌曲由開羅中國文化中心聯合埃及知名音樂人共同創作,以充滿阿拉伯風情的動人旋律、飽含深情的歌詞,講述了中埃兩國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感人故事,歌頌了兩國人民間的深厚友誼。  在這首歌發布前不久,另一首紀念中埃建交64周年的歌曲《攜手並肩》也在中心網站發布。兩首歌曲在埃及收穫好評,MV觀看量已超過60萬次。
  • 一課譯詞:患難見真情 - Chinadaily.com.cn
    一課譯詞:患難見真情 chinadaily.com.cn 2020-05-29 17:53
  • 團結互助 傳承中非友好(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中國與非洲傳統友誼深厚,是患難與共的好兄弟、好夥伴。在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中非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日前,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邀請多位在華學習工作的非洲青年進行座談。在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他們選擇留在中國,為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身力量。
  • 少兒英語故事:患難見真情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少兒英語故事:患難見真情 2012-04-24 10:29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新華國際時評:中阿攜手抗疫 真情跨越山海
    新華社安曼7月6日電  題:中阿攜手抗疫 真情跨越山海  新華社記者冀澤  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第九屆部長級會議6日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行。2018年,中國領導人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上宣布建立中阿戰略夥伴關係,倡議打造中阿命運共同體,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得到阿拉伯國家熱情響應。兩年來,全面合作、共同發展、面向未來的中阿戰略夥伴關係持續深化。雙方進一步鞏固政治互信、強化戰略協調、深化務實合作,也進一步造福著中阿人民。  患難見真情。
  • 守望與祝福,寫入難忘青春記憶(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在湖北...
    從新冠肺炎疫情洶湧而至的「嚴冬大考」,到4月8日武漢「解封」,4月26日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再到宣告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時節如流,決戰決勝之地史詩般的抗疫歷程,成為感動世界的人類共同記憶。
  • 「抗擊疫情,中國文化中心和我們在一起」(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講座在阿布賈大學舉行,袁安介紹了中國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的良好成效,並用中國疫情防控經驗向在座師生闡明,只要全社會高度重視並積極應對,疫情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除了舉辦講座,中國文化中心還安排中國赴尼防疫工作組專家們在線回答疫情防控問題。與會者紛紛表示,與醫療專家進行一對一深入交流,收穫了詳盡而專業的指導,對疫情防控有了更進一步認識,既增強了信心,又促進了工作。
  • 志願者服務發揮積極作用(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疫情防控期間,利比亞首都的黎寶萊塢躍著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身著橘黃色服裝,有的攜帶專業設備,為商店、餐廳、銀行、醫院等公共場所消毒;有的在街上向民眾分發宣傳冊及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資,解答相關防疫問題;還有人帶著大包小包的食物穿梭在大街小巷,為低收入者送去免費餐食;有醫護從業背景的人則在街頭為民眾測量體溫,初步判斷病情,儘早發現感染者……
  • 患難見真情,眾志成城,愛貝人精神
    愛貝的管理群也時刻溝通碰撞,針對此次疫情,大家隨時待命,竭盡所能去迎接這次挑戰。大家始終相信這場疫情會過去,也始終堅信經歷這場挑戰後,愛貝必將更加健康的成長。不知從何而起,愛貝人身上就有一種精神:堅忍不撥,勇於挑戰。無論外部挑戰多麼巨大,越是逆境,愛貝人都表現出一種空前的團結與凝聚力去直面挑戰。
  • 花蓮強震安倍喊「臺灣加油」,蔡英文「感動」回復「患難見真情」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面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中文寫下「臺灣加油」,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則以日文回復「患難見真情」。花蓮強震過後,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送上慰問。蔡英文在推特以日文稱,安倍晉三對花蓮地震的慰問,正是所謂「患難見真情」,在這時提供援助的是真正的朋友,體現了臺日雙方的友誼與價值。她透露,8日有7名日本專家來臺。有臺媒分析認為,日本給蔡英文的「特別禮遇」是因為日本海嘯時,臺灣曾給予大力援助,是所有援助國家和地區中捐款金額最多的。
  • 「我們要與中國朋友共同奮鬥」(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許多在華工作和生活的外國友人選擇留在中國,與中國人民共克時艱、共同抗擊疫情。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他們紛紛表示,中國政府採取了有力、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生活在中國很安心,相信堅韌勇敢的中國人民一定能戰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