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對應《繼承法》,事關家產繼承的主要修訂

2020-09-09 道禮法務

2021年元月,新的《民法典》正式實施,原《繼承法》將結束歷史使命,取而代之的是《民法典》中的繼承編。

今天,我們聊聊《民法典》對應《繼承法》,涉及家產繼承方面有哪些主要地方進行了修訂。

01、遺產範圍

在《繼承法》中,遺產的範圍闡述是有較為細緻的劃分。

在《民法典》中,修訂為:個人合法財產。看似籠統,實際上更加貼合時代發展。意味著,隨著科技突飛猛進,網絡帳戶、物聯網虛擬AI編號、數字貨幣等等資產,只要合法,都可以繼承。

02、訴訟時效

在《繼承法》中,繼承權糾紛提取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而民事訴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

在《民法典》中,訴訟時間進行了統一,與民事訴訟保持一致。

03、代位繼承的範圍

在《繼承法》中,作為第二順序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不涉及「代位繼承」問題。

在《民法典》中,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這個確實是一個重大的調整。

04、遺囑形式的多樣性及法律效力

在《繼承法》的規定來看,並沒有對列印遺囑的有效性做出闡述。這個與當時立法時的社會發達程度密切相關,當時是很少有印表機的。

在《民法典》中,已經與時俱進了,列印遺囑、錄像遺囑的有效性得到了認可。

在《繼承法》中,公證遺囑是最有效的訂立遺囑形式,並在數份遺囑中法律效力優先。

在《民法典》中,公證遺囑的法律效力不再優先,是以立遺囑人最後訂立的那一份有效遺囑為準。

相關焦點

  • 《民法典》全文修訂梳理匯總
    《民法典》總則編共10章、204個法條。所有法條均從《民法總則》承襲或修訂而來。其中,有183個法條完全沿用了《民法總則》的規定,有21個法條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修訂而來,其中絕大多數修訂均為非實質性修訂,包括標點符號、純粹文字表述的修訂,或者是根據條內所引用的法條在體系位置上的變化而作出的相應調整。《民法典》物權編共5個分編、20章、258條。
  • 最新條文對照:《民法典》繼承篇 VS《繼承法》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民法典》繼承編 VS《繼承法》《民法典》第六編「繼承」以現行繼承法為基礎進行了修改完善,並增加了若干新規定。第六編共4章、45條。
  • 【以案說法】《民法典》—養老繼承
    關於繼承,《民法典》的這些新規你需要了解繼承,關係著自然人死亡後財產的傳承,事關千家萬戶。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後,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從妥善管理遺產,到減少遺產糾紛,《民法典》在繼承編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規定。
  • 民法典學習心得 | 繼承編
    民法典繼承編共4章,45條,其中共29個法條進行了修訂,其中13個法條為非實質性修訂,主要是標點符號、文字表述的修訂或調整,16個法條為實質性修訂。另有關於遺產管理人制度的7個法條為新增法條。現就對司法實踐影響較大的實質性修改條文和新增條文的主要內容做簡單提示,便於在司法實踐中準確適用。
  • 民法典PDF全解析:新增與實質修訂共佔31.2% | iCourt
    例如《民法典》第 231 條規定,「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設立或者消滅物權的,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生效力」,該規定系《物權法》第 30 條原文移植而來。從數量來看,《民法典》原文保留的條文主要來源於《民法總則》《物權法》以及《合同法》。
  • 民法典丨關於民法分則繼承編的修訂問題——楊立新
    下面我介紹一下繼承法課題組討論的民法分則繼承編修訂的指導思想:楊立新 / 文 第一,總體的繼承制度應該與社會發展狀況相一致。1985年制定實施的《繼承法》,是一個計劃經濟的繼承法,計劃經濟時代的典型特徵,是經濟工作完全納入國家計劃,個人不得擁有生產資料,因為生產資料個個人所擁有,就會發生剝削,因而限制個人的收入,。
  • 《民法典》對《繼承法》的修改你該知道的(一)
    按語:去年五月,全國人大十三屆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是新中國歷史上首次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囊括了公民從出生到死亡全部的法律相關事項。民法典的出臺,意味著過往的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收養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都隨之「消亡」,作為一部完整的法典,涵蓋了人們生活與法律相關的方方面面,心願傳承遺囑庫就《民法典》繼承編對《繼承法》的修改,再次向大家宣導,以利於公民更好地運用法律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廢除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原則,防止出現限制被繼承人遺囑自由的可能性。
  • 《民法典》帶來繼承新變化
    《民法典》對現行《民法總則》、《物權法》、《合同法》、《婚姻法》、《繼承法》等均進行了整合和部分修改。今天小編就先帶大家對於《民法典》中繼承方面的修改部分一起學習一下吧!;但是按照《民法典》中對於繼承的規定,老王大哥的女兒有代位繼承權,則可以繼承老王大哥的遺產份額。
  • 《民法典》新規之「繼承編」
    民法典第1122條: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分析:現行的繼承法用「列舉+兜底式」的方式來定義遺產,《民法典》則刪除例舉,對遺產範圍採取概括式規定。隨著人民生產方式不斷豐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擁有的合法財產越來越多樣化。
  • 民法典 繼承篇 1125條
    魯衡三分鐘,走進民法典2020年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並由2020年1月1日施行。繼承人有前款第三項至第五項行為,確有悔改表現,被繼承人表示寬恕或者事後在遺囑中將其列為繼承 人的,該繼承人不喪失繼承權。受遺贈人有本條第一款規 定行為的,喪失受遺贈權。《民法典》同民法典草案變動對比 1.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增加一項。2.增加規定:被繼承人寬恕行為和繼承權恢復的情形。3.增加規定:受遺贈人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的,喪失受遺贈權。
  • 律師帶你看民法典,繼承編擴大遺產範圍,遊戲帳號也可以被繼承?
    此次《民法典》編纂,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共1260條。相較於之前的《民法總則》與各單行法而言,新增了600多條規定,涵蓋到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繼承制度是關於自然人死亡後財富傳承的基本制度,關係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對於親人的去世,相關的直系親屬是可以對其的遺產進行繼承。
  • 法官解說民法典 | 關於繼承,這些民法典上的新規定,您可知曉?
    民法典繼承編共4章,45條,其中共29個法條進行了修訂,其中13個法條為非實質性修訂,主要是標點符號、文字表述的修訂或調整,16個法條為實質性修訂。另有關於遺產管理人制度的7個法條為新增法條。現就對司法實踐影響較大的實質性修改條文和新增條文的主要內容做簡單提示,便於在司法實踐中準確適用。
  • 走進民法典|遺產繼承那些事兒
    社交帳戶、網絡財產、網遊裝備……隨著信息化的逐步普及,包羅萬象的虛擬財產能否作為遺產來繼承?《民法典》頒布後,繼承制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具體有哪些變化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隔壁老王的遺產繼承故事吧。《民法典》將遺產概括表述為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其中包括社交帳戶、網絡財產、網遊裝備等虛擬財產及其他新型財產。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條 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依照法律規定或者根據其性質不得繼承的遺產,不得繼承。
  • 萌妞普法|檢察官帶你走進《民法典》之繼承編
    聚焦民法典繼承編 2020年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的正式公布對我國法治建設而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其中繼承編對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以下簡稱「《繼承法》」)的內容進行了修訂與調整。此次民法典繼承編與《繼承法》相比,都做了哪些修改,增加了哪些與老百姓生活切身相關的內容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民法典》繼承新規下個月實施!侄子侄女都享有遺產繼承權,你是...
    如果說,憲法是萬法之父,那麼民法或可稱為萬法之母,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對遺產繼承也作出了不少新規定。 就在還有十幾天就要實行《民法典》的時候,一個話題衝上了熱搜榜引起了熱議:侄子侄女可以繼承叔伯遺產。
  • 《民法典》中關於繼承的新規定
    家庭財產繼承關係到每個家庭的財富傳承,也涉及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民法典》繼承編中對於繼承有哪些修訂?這些新變化對我們的生活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 民法典中的繼承篇
    中國青年網宜昌8月16日電(通訊員 汪俊傑)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其繼承篇中的亮點有:《民法典》刪除此前對遺產的列舉,以「合法的財產」一言概之,擴大了遺產的範圍。《民法典》新增喪失繼承權情形的同時補充規定了寬宥制度。被繼承人已知繼承人對其實施了相應的違法行為,卻願意對繼承人的過錯行為予以寬恕,恢復其已喪失的繼承權,應對其意願予以尊重。為了財產更多流轉在血親家族中,而非收歸國家,《民法典》將代位繼承擴大至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於被繼承人死亡的情形,使得被繼承人的侄、甥獲得第二順位法定繼承人資格,突破了原先晚輩直系血親的限制。
  • 《民法典》繼承法發生重大變化,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民法典》在養老、繼承等方面完善了相關規定,下面文章將對《民法典》關於繼承的相關規定進行簡單的介紹。接下來請跟著薛研律師來了解相關信息吧!提供給大家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歡迎大家的閱讀!1法定繼承人擴大範圍民法典草案增加了代位繼承權,根據現行繼承法,兄弟姐妹屬於第順位繼承人。
  •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後,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 題:關於繼承,民法典的這些新規你需要了解  新華社記者孫少龍、白陽、黃安琪繼承,關係著自然人死亡後財產的傳承,事關千家萬戶。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後,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從妥善管理遺產,到減少遺產糾紛,民法典在繼承編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規定。
  • 【青年幹警說法典第35期】程焱:民法典中繼承問題的新規定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後,現行的繼承法將會被替代,這其中有繼續沿用的規定,也有變更的新規定,那麼《民法典》繼承編都增設了哪些規定呢?《民法典》刪除此前對遺產的列舉,以「遺產是自然人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一言概之,這意味著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財產,都屬於遺產可以被繼承,科技時代產生的網絡財產、虛擬貨幣或未來可能出現的新型數據財產權等都概括其中。二、增添了遺囑形式現行《繼承法》關於遺囑的形式以及形成方式做了明確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