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芑南:「蛟龍號」有什麼用?這些方面很重要

2020-12-1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8月19日電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的載人深潛從無到有、從淺海到深海,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作為我國7000米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徐芑南研製了多型載人深潛器和水下機器人。16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論壇第一場論壇在京舉行。「蛟龍號」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徐芑南在回答網友提問時表示,載人潛水器的最大特點就是載人,可以把人的腦袋、眼睛、手帶到你需要了解的那個地方去。

  以下為文字實錄:

  網友:「蛟龍號」應用在哪些領域,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徐芑南:「蛟龍號」的應用的例子,第一,開創了我們國家在深海開礦的高效工作模式。以前開礦工作,海底那麼深,很多海底情況的了解往往是從水面上做一系列的操作和探測的工具來做的,不能面對面像陸地上的調查一樣。現在有了載人潛水器以後,特別是「蛟龍號」,99.8%的海域都可以去做。所以講載人潛水器的最大特點就是載人,也就是說把人的腦袋、眼睛、手帶到你需要了解的那個地方去。

  這樣對整個海底礦的資源可以直接進行一些工作了,我們叫它直接觀察、直接取樣、直接測繪。所以這個新的模式產生以後,使得我們探礦的效率大大提高,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手段,所以國際海底管理局批准給我們國家專屬礦區,這個礦區我國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沒有國際海底管理局批准自己不能開採的,這就大大提高了我國在國際深海空間治理的話語權,這是「蛟龍號」在這五年裡面做的第一個方面。

  第二,「蛟龍號」通過下潛到6500米到7000米範圍深度進行作業,這個試驗在馬裡亞納海溝海深最深的地方,大於6500米到11000米的深淵,「蛟龍號」在這裡進行了16次考察。它在國際上第一次在馬裡亞納海溝發現了活動的泥火山,我們錄像錄下來了,它就像火山噴發一樣的,但它噴出來的不是火,這是地質現象,在旁邊的雅浦海溝找到了瓷海星的新的海底物種,所有這些使我國拓展了深淵研究的領域,在「蛟龍號」以前我國沒有這方面的工作,現在做了大量的這方面的工作,同樣也大大助推了國際上深淵科學研究的進展。

  第三,我們也可以應用在深海打撈、深海考古。深海考古我們用深海「勇士號」進行了考古,在南海1000多米的地方對沉船進行打撈,撈上來的有陶瓷罐等,具體的也在做一些鑑定。

  最後一點可能也是大家比較感興趣的,就是大大加速了深海生物基因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對抗癌、抗菌,深海生物基因的新產品將來會有很大的發展,這就可以大大提高人類生命健康水平。

相關焦點

  • 一生情系深藍夢 記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
    蛟龍號初次下水,在海面打出漂亮的蝴蝶水花;蛟龍號用機械臂靈活地把一面鈦合金五星紅旗插到了海底;1000米、5000米,直到7062米,蛟龍號成為世界下潛深度最大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當人們為蛟龍號的每一次進步歡呼雀躍時,有位老人都默默流下了喜悅的淚水。他是徐芑南,中國工程院院士、蛟龍號總設計師。
  • 聽「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講述大洋深處的秘密
    退休後,徐芑南終於有了閒暇時間,他與夫人來到大洋彼岸的美國,與兒孫共享天倫之樂,也藉機開始調養身體。2001年,載人深潛器項目峰迴路轉,得以初步通過。這個消息讓徐芑南激動不已。他很希望自己能為項目建設提提意見,做些顧問工作。因為,儘管徐芑南有著多年項目總師的經驗,但按國家「863」重大專項總設計師年齡不應超過55歲的要求,他已超齡太多。
  • 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我只是團隊中的一員」
    12月14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徐芑南,獲得中國科協評選的「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已經數不清這是徐芑南獲得的第幾個獎了。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全國海洋行業優秀代表人物等眾多榮譽,先後被他收入囊中。
  • 蛟龍號團隊總設計師徐芑南:「十年磨一劍」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現場看到,「神舟九號」飛船航天員景海鵬、劉旺把創新獎的獎盃頒發給了蛟龍號團隊。
  • 「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深海圓夢,在太湖之濱
    「我這一生裡,有三個地標,一個是我的祖籍浙江鎮海,一個是出生、成長的上海,還有一個就是江蘇無錫。在江蘇,我待的時間不是最長,但寄託的感情最深,因為,這裡是我圓夢的地方。」  2017年的春天,「蛟龍號」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徐芑南在太湖之濱無錫,將自己與江蘇29年的情緣,向記者娓娓道來。徐芑南說,他深深地感謝江蘇,因為在這片沃土上,他堅守一生的深海強國夢,一步步變成了現實。
  • 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揭曉 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獲獎
    上海交大1958屆校友、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所在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團隊」獲得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創新獎。1985屆校友、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陸益民,1986屆校友、上海綠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張玉良,1997年博士畢業校友、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董事長閻東升獲得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評選·年度人物獎。
  • 潛水器專家徐芑南:退休6年後擔任蛟龍號總師
    資料圖:專家徐芑南與蛟龍號試航員握手他一生與海結緣,用歲月丈量海洋的深度,探索那未知世界的故事;他將經驗鍛造成一座階梯,供後來者攀登。在已經同海打了55年交道的徐芑南演繹的也是這樣一個故事。他說自己一生的工作就是為了到深海去,他的夢想就是創造一個讓科學家們感覺真正好用的深海科研平臺,「我對海洋是有感情的」,是他最喜歡說的一句話。
  • 中國蛟龍號深潛細節曝光 海底插國旗無政治含義
    「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介紹,「蛟龍號」具有貼近海面穩定的自動航行功能,以及針對作業目標出色的懸停定位能力。 「蛟龍號」還具有高速水聲通訊功能,可以將圖像、語音和數據從深海實時傳輸到地面,實現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測。此外,「小胖」的水下「乾糧」——水下蓄電池容量大,水下作業能力和持續時間優於國外。
  • 蛟龍號"總師徐芑南: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起航
    那年17歲的徐芑南,剛剛參加完高考,也同樣對未來充滿著熱血。「當時國家最需要發展的,一個是航空事業,一個是航海事業,我又從小身在海邊,所以就很自然地選擇了船舶專業。」如今,談起這段經歷,徐芑南仍然非常驕傲。「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句話號召了幾十年。對我來說,到祖國發展需要的第一線工作,就是最大的成功。」
  • 「蛟龍號」主駕駛員葉聰:到過深海「龍宮」的人
    當天宮一號在太空遨遊時,「蛟龍號」也在向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進軍。年僅34歲的葉聰,就是我國海洋深潛「龍之隊」中的傑出一員。  眼前的葉聰,身材有些發胖,個頭中等,說話的時候總是會笑,但就是這個「宅男」,見證了「蛟龍號」的出生,還親自駕駛它深入大海。十年磨一劍,我國向海洋深處進軍的中國夢,就通過葉聰和他所在的「龍之隊」成為現實。
  • 蛟龍號繪製中國深海藏寶圖 1.1萬米版引進民資(圖)
    在吸金能力方面,前者瞄準的就是市場需求,而後者已經顯現出商業運作的潛力,並將吸納巨量的民間資本進入海工領域。  為了實現海洋強國,一大批科研學者、企業家已經意識到,經略海洋要提前出發、超前謀劃,這就要求中國的深海技術能早日成熟起來。  蛟龍號研發團隊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2研究所所長翁震平說:「什麼叫海洋強國?一個『深』字,一個『遠』字。
  • 無錫中船重工702所蛟龍號青春團隊鑄就"中國驕傲"
    東方網8月13日消息:在「蛟龍號」科研團隊,擔綱12個分系統副主任以上的設計師,平均年齡只有32歲,一大半是30歲左右的「70末」、「80後」。  10年前,科研團隊組建之初,承擔研製任務的19人中有14人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其中9人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
  • 與「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等有合作,這個共同體不簡單
    明石創新技術集團是以先進位造業為主線的產業與創投集團,旗下多家企業為高端裝備、醫療裝備、環保裝備、水工裝備、陶瓷新材料等製造業細分領域龍頭企業;明石投資是國內創投百強機構,管理「藍基金」、明石旅遊兩支國家級產業基金;明石創新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了6所專業研究院,為在製造業領域開展微納傳感技術創新與智能應用集聚了產業、技術、資本各方面資源要素。
  • 海軍專家:蛟龍號所獲突破可用於研製深海潛艇
    6月19日上午,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以6965米的深度創下中國海底深潛的最新紀錄。此前兩天,神舟九號飛船發射升空,並完成了與天宮一號的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   從蒼穹太空到幽冥海底,中國高新技術的成就碩果不斷呈現,令每一個中華兒女和海外僑胞臉上添光。半個多世紀來中國航天人艱苦卓絕的奮鬥換來了天宮一號與神九的交會對接成功,這無疑是我國航天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
  • 蛟龍號準備挑戰7000米深海 衝擊世界紀錄-蛟龍號,7000米,深海,世界...
    7000米,中國深潛將達世界之最位於無錫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02所是「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主要研發單位之一,首席潛航員葉聰也來自這個所。「葉聰不光是潛水器的駕駛員,也是『蛟龍號』的主任設計師。」顏開告訴記者,目前一共有3名潛航員,另兩名也是葉聰親手培訓出來的。
  • 「深海一號」暨「蛟龍號」、「天鯤號」亮相深圳!它們究竟有何奧秘?
    「深海一號」暨「蛟龍號」、「天鯤號」亮相深圳!它們究竟有何奧秘?「天鯤號」黨支部書記霍宗傑告訴記者,在絞吸船的開發方面,與深圳頗有淵源,比如說上一代的挖泥船「天鯨號」,就是在深圳招商局造的。
  • 蛟龍號有一項技術能夠軍用:可大大提高中國潛艇戰鬥力
    蛟龍號在神州飛天的同時進入大眾視野,它超過7000米的下潛深度幾次打破國內潛水器的記錄,西方媒體驚呼「中國龍的爪子不僅伸向天空,還伸向了深海」,我們的話是「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在2012年蛟龍號的新聞價值僅次於神州飛船。
  • 潛水器「三大頂尖技術」,中國的蛟龍號到底多厲害?
    潛水器「三大頂尖技術」,蛟龍號到底多厲害? 什麼是蛟龍號 蛟龍號」的研製單位就在江南勝地無錫——中船重工集團公司七〇二所。七〇二所歷經3年多時間,萬米級的載人潛水器也研製成功了!
  • 《足跡:共和國記憶》|「大國重器」蛟龍號
    「上天」「入地」均有斬獲,「下海」卻苦尋無功南極、北極、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三大極點。幾百年來,一代又一代探險勇士爬冰臥雪,挑戰極限,在人類探索地球奧秘中不斷取得新進展。然而,世界上還有一個「第四極」未被涉足——馬裡亞納海溝。它的深度超過珠穆朗瑪峰的海拔,是地球上最深之地。
  • 「蛟龍號」母船「深海一號」在武漢下水 中國深海科考又添利器
    設計單位中船工業第七〇八所副所長沈偉平介紹說,「深海一號」在重量重心控制、減振降噪控制、內裝整體建造、水線下船體結構精度控制等方面,均按照國際先進理念和跨學科技術合作進行設計、建造,可同時搭載「蛟龍」「潛龍」和「海龍」號3臺潛水器開展深潛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