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號準備挑戰7000米深海 衝擊世界紀錄-蛟龍號,7000米,深海,世界...

2020-12-13 快科技

上天、下海,這是人類千百年來探索廣袤未知空間的最大夢想。今年,神舟九號載人飛船將上天對接天宮一號,繼去年夏天成功完成5000米深潛後,中國潛入深海的計劃進展如何?

昨天,快報記者獨家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02研究所副所長兼總工程師顏開,他透露,按照計劃,再過兩三個月,即五六月份,「蛟龍號」就要赴太平洋,載人挑戰7000米深海,取得成功就意味著中國的深海載人潛水器將能在全球99.9%的海底「漫步」,領跑世界深潛俱樂部。

7000米,中國深潛將達世界之最

位於無錫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02所是「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主要研發單位之一,首席潛航員葉聰也來自這個所。

「葉聰不光是潛水器的駕駛員,也是『蛟龍號』的主任設計師。」顏開告訴記者,目前一共有3名潛航員,另兩名也是葉聰親手培訓出來的。去年,他們順利完成了5000米的海試,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到達全球70%以上海洋深處進行作業的能力。今年,又將挑戰7000米的深度,這意味著什麼?

顏開介紹,「蛟龍號」的設計能力就是深潛7000米,如果「蛟龍號」成功潛到7000米處,那麼,除了少數幾個海溝以外,世界上99.9%的海域,「蛟龍號」都可以載著人在海底「漫步」了。「我們是第五個掌握深潛器的國家,如果今年的7000米成功,這就標誌著中國掌握了世界上最大載人下潛能力的設計技術、總裝集成技術。」

據了解,目前國際上的載人深潛器還沒有到達這個深度的,現在日本是6500米,俄羅斯6000米。

沒空調,兩三個小時從夏穿越到冬

「蛟龍號」內部可以活動的空間狹小,「大概直徑2.1米。」顏開說。與神舟飛船不同的是,密閉艙裡是常壓的,因此對人體素質要求沒那麼高,但是讓人覺得不舒服的是溫差太大。海試一般在夏季,水面以上溫度30多攝氏度,隨著下沉,溫度也不斷降低,如果是到7000米的海底,只有2攝氏度左右,相當於在短短兩三小時內,從夏天穿越到了冬天,因此潛航人員要不斷往身上加衣服,他們的衣服要求必須是純棉防靜電材質,無論是什麼樣式,都有一個特點:沒有扣子。因為紐扣等硬物可能不小心破壞艙內的精密儀器。

這麼先進的深潛器裡,為何不能裝個空調呢?顏開解釋,這是為了節約能源。

壓力大,相當於700公斤壓在指甲上

越深海水產生的壓力越大。深潛的最大難題,就是深潛器必須非常耐壓。道理很簡單,不過,7000米深,究竟壓力有多大?

顏開說,這意味著「蛟龍號」要在水下承受700個大氣壓的壓力,相當於1平方米釐米也就是指甲蓋那麼大小的單位面積上,要承受700公斤!

巨大的水壓,不僅考驗著潛水器的耐壓能力,也考驗著它的密封性能。任何一個小缺陷或一條小縫隙,在這樣的環境下都會帶來致命的危險。

正因為如此,「蛟龍號」雖然設計能力就是7000米,但並沒有一下子讓它潛下去,而是花了幾年時間,進行一次次的海試。「2009年進行1000米海試,2010年是3000米海試,2011年5000米。」顏開說,經過前三次的海試,已經充分驗證設計沒有問題,應該可以滿足7000米的深潛要求。

當然前幾次的試驗,也分別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處。設計人員已經一一修正改進,確保萬無一失。顏開說,每次海試之前,都要做多次耐壓試驗,各個部件要做,整體也要做。

4小時,普通人訓練後也可以潛到海底

普通人也可以潛到海底嗎?顏開說,當然可以。「蛟龍號」就是為科學家、普通人提供探索的平臺。去年深潛5000米,一共9個人輪流下潛,除了3名專業的「司機」,還有6名專家、學者。今年的7000米深潛,也將有一些科學家跟著潛入海底。

據了解,只要沒心臟病、沒呼吸傳染病等疾病,年齡在26歲~56歲之間,經過申請,組織推薦,獲得批准後,經過4個小時培訓就能跟隨潛航員潛入海底。但對於「蛟龍號」的潛航員來說,選拔和專業訓練非常嚴格。

據了解,目前「蛟龍號」正在為7000米海試做各項準備工作。海試地點就在馬裡亞納海溝旁邊。時間預計在今年五六月份,具體還要根據當地的海洋氣象條件選擇最佳時機。(文/現代快報)

 

相關焦點

  • 「蛟龍號」母船「深海一號」在武漢下水 中國深海科考又添利器
    該船定位為綜合科考船,又服務於深潛,專門為我國7000米級「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定製,根據「蛟龍號」的特點專門設計,為「蛟龍號」潛水作業提供合適的水下、水面支持,還具備數據、樣品的現場處理和分析能力,同時配備「蛟龍號」專用吊放A架、運移軌道車、維護保養機庫,能極大提升「蛟龍號」有效下潛次數,持續高效地應用於深海資源勘察、深海研究等科考任務。
  • 蛟龍號繪製中國深海藏寶圖 1.1萬米版引進民資(圖)
    與已經達到萬米深度的無人潛水器和一次性的探險型載人潛水器相比,進行深海科研的作業類載人潛水器的技術要求更高。  在團隊的努力下,從2002年科技部蛟龍號立項,到2012年6月27日蛟龍號到達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7062米海底,僅用了10年時間,蛟龍號便刷新了作業類載人潛水器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
  • 深度與高度——7000米深海科考側記
    2012年6月30日,「蛟龍」號最終完成了7000米級的所有海試。本次海試共進行了6次下潛試驗,有3次下潛深度超過了7000米,最大下潛深度達到7062米。海試團隊對潛水器的各項功能逐一進行驗證,並進行了一系列的深海調查作業,首次獲取了這一海域7000米深度的動物影像和取樣。
  • 中國郵政成立「蛟龍號」深海郵局
    6月3日,山東青島郵政工作人員在為「蛟龍號」深海郵局的地面郵局掛牌。我國載人深潛7000米級海試3日正式起航之際,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在起航儀式現場宣布成立「蛟龍號」深海郵局。郵局設在位於海底7000米處的「蛟龍號」載人深潛器艙體內,目前主要開辦國際國內函件寄遞和集郵業務,郵政編碼為266066。深海郵局的地面郵局設在青島市嶗山區的金家嶺郵政支局,3日同時掛牌開業,用戶即可前往辦理業務。
  • 「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深海圓夢,在太湖之濱
    2017年的春天,「蛟龍號」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徐芑南在太湖之濱無錫,將自己與江蘇29年的情緣,向記者娓娓道來。徐芑南說,他深深地感謝江蘇,因為在這片沃土上,他堅守一生的深海強國夢,一步步變成了現實。
  • 蛟龍號深潛7020米 創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
    就在神州九號與天宮一號(微博)在太空實現手控對接的時候,中國另外一個探索空間的標誌,「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已經完成深海7000米探底正從海底返回的途中。 昨天,在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試驗海區,「蛟龍」號首次突破7000米,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7020米,開創了世界同類型的科學作業類載人潛水器的最大下潛深度。
  • 海軍專家:蛟龍號所獲突破可用於研製深海潛艇
    6月19日上午,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以6965米的深度創下中國海底深潛的最新紀錄。此前兩天,神舟九號飛船發射升空,並完成了與天宮一號的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   從蒼穹太空到幽冥海底,中國高新技術的成就碩果不斷呈現,令每一個中華兒女和海外僑胞臉上添光。半個多世紀來中國航天人艱苦卓絕的奮鬥換來了天宮一號與神九的交會對接成功,這無疑是我國航天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
  • 《足跡:共和國記憶》|「大國重器」蛟龍號
    「上天」「入地」均有斬獲,「下海」卻苦尋無功南極、北極、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三大極點。幾百年來,一代又一代探險勇士爬冰臥雪,挑戰極限,在人類探索地球奧秘中不斷取得新進展。然而,世界上還有一個「第四極」未被涉足——馬裡亞納海溝。它的深度超過珠穆朗瑪峰的海拔,是地球上最深之地。
  • 「深海一號」暨「蛟龍號」、「天鯤號」亮相深圳!它們究竟有何奧秘?
    「深海一號」暨「蛟龍號」、「天鯤號」亮相深圳!它們究竟有何奧秘?「深海一號」不僅能為「蛟龍號」深潛作業提供水下、水面支持,還具備數據、樣品的現場處理和分析能力,同時還擁有專門的維護保養機庫,極大提升有效下潛次數,提高作業效率。蛟龍號:下潛7062米創中國載人深潛紀錄
  • 蛟龍號潛航員揭秘海下作業:不喝水進食 尿不溼降溼
    資料圖:2012年6月3日上午,「向陽紅09」試驗母船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從無錫江陰蘇南國際碼頭起航,奔赴馬裡亞納海溝區域執行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任務,挑戰中國載人深潛歷史的新紀錄。中國是繼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中新社發 泱波 攝中新社廣州12月14日電 題:「蛟龍號」80後潛航員的中國深海夢想作者 程景偉「最過癮的是今年6月在世界聞名的馬裡亞納海溝,我們下潛到深海7000米處時,看到了千奇百怪的海底生物。」
  • 「深海一號」暨蛟龍號抵深 將參加2020中國海博會
    「深海一號」不僅為「蛟龍號」深潛作業提供合適的水下、水面支持,還具備數據、樣品的現場處理和分析能力,同時還擁有專門的「蛟龍號」維護保養機庫,可在室內完成維護維修   除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深海一號」還可同時搭載「海龍」系列無人纜控潛水器和「潛龍」系列無人無纜潛水器,發揮其在深海科學考察、海底資源勘查、深海生物基因研究領域的技術優勢。
  • 「蛟龍號」專用母船「深海一號」下水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12月8日,我國大洋調查利器,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在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下水。圖片:屠暢 攝「深海一號」是我國首艘按照綠色化、信息化、模塊化、便捷化、舒適化和國際化原則設計建造的國際先進水平的全球級特種調查船。
  • 潛水器「三大頂尖技術」,中國的蛟龍號到底多厲害?
    2010年5月至7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中國南海中進行了多次下潛任務,2012年6月,在馬裡亞納海溝創造了下潛7062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也是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馬裡亞納海溝,又稱"馬裡亞納群島海溝",是目前地球上最深的海溝,海溝地處北太平洋西部海床,靠近關島的馬裡亞納群島的東方。
  • 「蛟龍號」主駕駛員葉聰:到過深海「龍宮」的人
    當天宮一號在太空遨遊時,「蛟龍號」也在向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進軍。年僅34歲的葉聰,就是我國海洋深潛「龍之隊」中的傑出一員。  眼前的葉聰,身材有些發胖,個頭中等,說話的時候總是會笑,但就是這個「宅男」,見證了「蛟龍號」的出生,還親自駕駛它深入大海。十年磨一劍,我國向海洋深處進軍的中國夢,就通過葉聰和他所在的「龍之隊」成為現實。
  •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宣布成立「蛟龍號」深海郵局
    新華社江蘇江陰6月3日電(記者張旭東、羅沙)我國載人深潛7000米級海試3日正式起航之際,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在起航儀式現場宣布成立「蛟龍號」深海郵局。郵局設在位於海底7000米處的「蛟龍號」載人深潛器艙體內,目前主要開辦國際國內函件寄遞和集郵業務,郵政編碼為266066。
  • 蛟龍號下潛深度7000多米有一發現,也許揭開了一個深海秘密!
    先說說世界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這個海溝處於北太平洋,臨近關島的東邊,據說它的深度足以裝得下一個珠穆朗瑪峰。徵服珠穆朗瑪峰也許不少人都能辦到,徵服馬裡亞納海溝卻沒什麼人敢挑戰。探測馬裡亞納海溝非常難,因為這裡的深海不但高壓,而且黑漆漆的,溫度也很低。但是這些情況不能阻止科學家探測馬裡亞納海溝的決心。
  • 蛟龍號曾潛7000米,為何核潛艇只潛幾百米?美國:連人帶艇都沒了
    說到潛艇大家肯定能想到藏在深海大洋各處的戰略級的「盤龍隱蛟」會在戰爭來臨時悄無聲息來到敵方近海給予致命一擊的場景。核潛艇作為戰略級武器的載體常年在深海裡「藏身」,每次補給完畢能在深海裡執行任務長達2-3個月。
  • 徐芑南:「蛟龍號」有什麼用?這些方面很重要
    新華網北京8月19日電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的載人深潛從無到有、從淺海到深海,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作為我國7000米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徐芑南研製了多型載人深潛器和水下機器人。16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論壇第一場論壇在京舉行。
  • 獨家|深海超級戰隊,向萬米海底出徵……|海洋|馬裡亞納海溝|潛水器...
    根據統計,世界海洋的平均水深約3700米。我國科學家一步步走向深海,從十年前的1000米到3000米、5000米、7000米,今天將挑戰萬米。每下潛一米都是人類科技在縮小我們與自然力量之間的極限距離。近年來,我國快速發展深潛設備,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如今的「奮鬥者」號,它們已經成為深海探索的尖兵。
  • 蛟龍號曾潛7000米,核潛艇為何不追求下潛深度?美:人和艇都沒了
    提到深海潛水器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國的蛟龍號。蛟龍號下潛深度能達到7000,米。而美國的迪利亞斯特號深潛器可以達到近萬米的馬裡亞納海溝。這個下潛深度也是令人震驚,但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已經擁有下潛技術了,而核潛艇還是只能下潛幾百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