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號潛航員揭秘海下作業:不喝水進食 尿不溼降溼

2020-12-20 環球網

資料圖:2012年6月3日上午,「向陽紅09」試驗母船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從無錫江陰蘇南國際碼頭起航,奔赴馬裡亞納海溝區域執行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任務,挑戰中國載人深潛歷史的新紀錄。中國是繼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中新社發 泱波 攝

中新社廣州12月14日電 題:「蛟龍號」80後潛航員的中國深海夢想

作者 程景偉

「最過癮的是今年6月在世界聞名的馬裡亞納海溝,我們下潛到深海7000米處時,看到了千奇百怪的海底生物。」中國「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最年輕的潛航員唐嘉陵13日在廣州舉行的2012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上對中新社記者侃侃而談。

中國「蛟龍」於今年6月再次出徵,三度穿越馬裡亞納海溝7000米的深海,創下了7062米人類深海作業的極限紀錄,今年28歲的唐嘉陵是其中的主駕駛之一。唐嘉陵當天現身博覽會國家展館,現場與市民互動,幫助市民了解海洋知識。與他一同亮相的,還有一架「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模型,供市民觀賞。

「那年快畢業的時候,因為一次全國性潛航員選拔的機會,我通過層層篩選,成為了一名中國『海洋人』。」唐嘉陵如是說。在2007年初,年僅23歲的唐嘉陵尚在哈爾濱工程大學就讀本科四年級,便通過中國首批「7000米載人潛水器潛航員」的公開選拔考核,成為中國第一批潛航學員。

唐嘉陵的深海探秘之路並不像外人想像中那麼順風順水。經過近3年時間的訓練後,2009年8月,唐嘉陵作為試航員第一次操作「蛟龍號」,僅潛入海下38米。唐嘉陵坦言,當時心裡緊張,每進行一個動作都要先在腦海裡進行兩到三次的確認。由於已經積累數年深潛經驗,唐嘉陵又自豪地說,「現在駕駛『蛟龍號』底氣更足了,下潛也比較順利」。

「我們在艙內會儘量少喝水,下潛作業前吃的是巧克力、壓縮餅乾、維生素水等高熱量食物,作業過程中基本上不進食。」唐嘉陵表示,這麼做的目的是盡最大可能地減少人體新陳代謝。

雖然下潛至壓力巨大的深海底下,但「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艙內卻是常壓環境,有專門的供氧環境,也可以吸收異味氣體,不過潮溼問題沒有辦法解決。唐嘉陵指出,在深海,潛水器艙內與海水的內外溫差高達十幾攝氏度,導致艙內潮溼,潛航員只能用類似尿不溼的東西降低溼度。

「蛟龍號」載人深潛器作業過程中有時候會遇到各種故障,特別是下潛到較大深度的時候,會有小器件、電纜等出現滲水狀況,這時候深潛器便自動報警。唐嘉陵稱,潛航員一般會現場實施隔離措施,保證下潛繼續進行,不會因為一些小障礙而中斷,況且「蛟龍號」的安全性非常可靠,我們對它很有信心。

「通過與海洋的接觸,真的覺得國家變強大了。」唐嘉陵談到參與深海潛航最大的感受時說,能夠駕馭「蛟龍號」這樣世界先進的載人潛水器,完成大深度下潛任務,這背後是國家實力的支撐,他非常幸運趕上了好時代。

在與海洋打交道的過程中,這位懷揣著深海夢想的中國80後青年不僅學會了忍受海底下的寂寞,也學會了對海洋常懷敬畏之心。唐嘉陵說,「海洋蘊藏了太多的未解之謎,深海裡的資源、未知生物等等,都需要我們繼續去追尋、探索。」(完)

相關焦點

  • 「蛟龍號」年底再探深淵 新母船建設提上日程
    對該潛水器的考核指標顯示,其最大工作深度11000米,載員不少於2人,海底作業時間4-6小時。載人艙、浮力材料、水聲通信等核心部件將實現國產化,重量小於35噸,將具備巡航、定點、精細測量、取樣、布放回收、攝像等作業能力。
  • 《足跡:共和國記憶》|「大國重器」蛟龍號
    時過6年,2008年3月,蛟龍號完成總裝聯調和水池聯調試驗,第一次具備了出海試驗的技術條件。蛟龍號的母船是由一艘已有近30年船齡的老船「向陽紅09」船改造的。同時進行的是一場嚴苛的潛航員選拔。唐嘉陵、付文韜等經過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苦訓練和考核,從眾多競聘者中脫穎而出,成為我國第一批潛航員。
  • 中國蛟龍號深潛細節曝光 海底插國旗無政治含義
    海試期間,潛航員通過機械手,先後將一面五星紅旗和標誌物「龍宮」布放到南海海底,並完成一系列作業目標。 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和首席潛航員葉聰,揭秘「深海蛟龍」。「蛟龍號」外形似鯊魚上月底,中國科技部和國家海洋局宣布,「蛟龍號」載人深海潛水器海上試驗取得成功,最大下潛深度3759米。
  • 蛟龍號準備挑戰7000米深海 衝擊世界紀錄-蛟龍號,7000米,深海,世界...
    7000米,中國深潛將達世界之最位於無錫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02所是「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主要研發單位之一,首席潛航員葉聰也來自這個所。「葉聰不光是潛水器的駕駛員,也是『蛟龍號』的主任設計師。」顏開告訴記者,目前一共有3名潛航員,另兩名也是葉聰親手培訓出來的。
  • 無錫中船重工702所蛟龍號青春團隊鑄就"中國驕傲"
    設計正幹得得心應手,中美首次舉行聯合深潛行動,而此時的中國還沒有自己的潛航員。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葉聰在日記中寫到。2005年,葉聰赴美學習載人潛水器的技術和運行,成為參與美國Alvin工程下潛和駕駛員培訓的第一個中國人;蛟龍號水池試驗期間,他承擔了超過100小時的主駕駛任務,積累了大量實踐經驗;2009年蛟龍號研製成功進入海試階段,葉聰當仁不讓擔當起蛟龍號主駕駛的工作,從2009年到2012年,在蛟龍號51次下潛中,葉聰40次擔任潛航員,成功突破了從50米到7000米的所有深度,由此奠定「首席潛航員」地位。
  • 專家析蛟龍號「蛻變」 已登同類型潛水器深度榜首
    專家析蛟龍號「蛻變」 已登同類型潛水器深度榜首   「蛟龍」號潛航員葉聰表示,搭載科學家下潛,使得試驗性應用航次的挑戰性絕不低於以前的歷次海試。「以前的海試就像是高考,現在的『蛟龍』號相當於學生走出校門面對社會。潛水器要發揮真正的作用,要求潛航員跟科學家有良好的磨合過程,我們就是要在試驗性應用航次中把這方面的經驗逐漸積累起來。」  據介紹,經過安全教育、技能培訓和考核,已經有14名科學家具備了下潛條件。
  •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宣布成立「蛟龍號」深海郵局
    新華社江蘇江陰6月3日電(記者張旭東、羅沙)我國載人深潛7000米級海試3日正式起航之際,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在起航儀式現場宣布成立「蛟龍號」深海郵局。郵局設在位於海底7000米處的「蛟龍號」載人深潛器艙體內,目前主要開辦國際國內函件寄遞和集郵業務,郵政編碼為266066。
  • 蛟龍號下潛深度7000多米有一發現,也許揭開了一個深海秘密!
    而前段時間,中國蛟龍號成功潛水到海底7千米下的地方。潛航員在步入深海的過程就是從光明往漆黑的過程,前面說了海底深處和黑夜一樣,比在晚上開車更危險,因為除了沒有光線也沒有參照物。這還不說,深海的變化很奇怪,前一秒和後一秒的情況都完全不一樣。潛航員看到的深海跟白茫茫的沙堆一樣。而蛟龍號潛航員看到了一種奇怪的生物,揭開了海洋的一個大秘密。
  • 「蛟龍號」母船「深海一號」在武漢下水 中國深海科考又添利器
    該船定位為綜合科考船,又服務於深潛,專門為我國7000米級「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定製,根據「蛟龍號」的特點專門設計,為「蛟龍號」潛水作業提供合適的水下、水面支持,還具備數據、樣品的現場處理和分析能力,同時配備「蛟龍號」專用吊放A架、運移軌道車、維護保養機庫,能極大提升「蛟龍號」有效下潛次數,持續高效地應用於深海資源勘察、深海研究等科考任務。
  • 「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深海圓夢,在太湖之濱
    2017年的春天,「蛟龍號」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徐芑南在太湖之濱無錫,將自己與江蘇29年的情緣,向記者娓娓道來。徐芑南說,他深深地感謝江蘇,因為在這片沃土上,他堅守一生的深海強國夢,一步步變成了現實。
  • 潛水器「三大頂尖技術」,中國的蛟龍號到底多厲害?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由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是863計劃中的一個重大研究專項。2010年5月至7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中國南海中進行了多次下潛任務,2012年6月,在馬裡亞納海溝創造了下潛7062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也是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 男子喝水太急讓他嗆咳一年多:進食喝水別太急
    口述:杭州市一醫院胸外科馮興醫生時報訊 生活中,不少人吃飯喝水都圖個快,喜歡狼吞虎咽。殊不知這樣的習慣除了容易導致消化不良、肥胖外,還可能會導致食管氣管瘻,極易引起吸入性肺炎,且營養攝入無法滿足機體的需要,給患者生活及身體狀況帶來嚴重影響,甚至危及生命。
  • 搞笑,發生奇蹟了,尿不溼被尿溼了
    在地鐵上,我一直看著一個女的,移不開眼睛。那女的說:「你一直盯著我看啥呢?」我:「我覺得你很像我的前女友?」那女的說:「滾,我本來就是你的前女友。」我媽一不在你就這樣?」我憋得臉通紅:「快吃東西,少廢話,要不然以後不帶你出來玩了!」女兒嘟囔:「都說女兒是父親上輩子的情人,我就不明白了,我上輩子就怎麼看上了你?」女兒小的時候是奶奶帶大的,有一次奶奶給女兒換尿不溼,正好這時女兒撒尿了。
  • 蛟龍號繪製中國深海藏寶圖 1.1萬米版引進民資(圖)
    「我一思考潛水器的問題,頭就不疼,不思考就疼。接下這個任務,讓我感覺舒坦。」徐芑南說。  蛟龍號副總設計師、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02研究所(下稱「702所」)水下工程研究設計室主任胡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2002年項目立項之初,蛟龍號團隊老中青三代人團結協作,突破了超大潛深結構設計和密封技術等大量關鍵性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具備了世界先進技術水平。
  • 我國最大海下採煤工作面投產
    此次投產的H2303工作面是北皂煤礦進行海下採煤的第七個工作面,位於海平面以下200米,面長196米,推進長度1228米,設計可採儲量為122萬噸,是國內目前最大的海下採煤工作面。北皂煤礦副礦長、總工程師李恭建告訴記者,「別小看這海平面以下200米,這可是目前離海面最近的工作面。這一距離比該礦的第一個工作面整整提升了17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