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義代價1元,遠洋把長租公寓品牌「邦舍」給賣了

2020-12-18 騰訊網

頻道市場波動

來源中國經營報

記者餘燕明

攝影任書劍

過去幾年間,除以地產開發為核心主營業務之外,養老、長租公寓等新興板塊,成為不少上市房企尋找第二增長曲線的探索領域。

遠洋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上市房企之一。

它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椿萱茂」養老品牌,並先後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落地了多個養老項目;2017年,遠洋集團又推出了「邦舍」長租公寓品牌,也先後進入了北京、上海等城市。

持續的巨資投入,但盈利難解。2019年上半年,遠洋集團開始將養老、長租公寓等新業務從上市公司剝離。

根據遠洋集團最新披露的財務資料,今年5月份,遠洋集團集中出售了北京邦舍置業有限公司(下稱「北京邦舍」)100%股權,以及北京椿萱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椿萱茂」)30%股權。

北京邦舍是遠洋集團名下長租公寓業務的投資主體之一,而北京椿萱茂則是該公司名下養老業務的投資主體之一。

遠洋集團出售北京邦舍100%股權僅為名義代價1元,但由於標的企業為資不抵債狀態,因此遠洋集團反而確認了1.31億元出售收益。

更為重要的是,接盤方代替北京邦舍向遠洋集團償還了其欠付的3.21億元股東借款。

遠洋集團出售北京椿萱茂30%股權的轉讓代價為900萬元,同樣由於標的企業處於資不抵債狀態,其淨資產為-1.69億元,因此遠洋集團反而從這筆交易裡確認了1.78億元投資收益。

同樣,北京椿萱茂30%股權的接盤方,也代替標的企業向遠洋集團償還了其欠付的2.49億元股東借款。

北京邦舍100%股權、北京椿萱茂30%股權的接盤方為同一家企業,即北京旭達置業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旭達」)。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查詢獲悉,北京旭達由設立在香港的日傑有限公司全資間接持股,日傑有限公司的唯一自然人股東為潘慧中。日傑有限公司通過設立在中國境內的北京百德盛博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下稱「百德盛博」)持有北京旭達的全部股權。

目前,北京旭達、百德盛博這兩家境內企業的唯一董事兼總經理為黃裕橋。根據工商系統信息,早年黃裕橋在遠洋集團設立於遼寧瀋陽、大連等至少5家附屬企業有過任職履歷。

記者向遠洋集團方面核實了解黃裕橋目前是否仍在遠洋集團及其關聯企業任職,或與遠洋集團存有潛在利益安排,該公司未作進一步解釋。

作為北京邦舍100%股權、北京椿萱茂30%股權的接盤方,北京旭達與遠洋集團可能存有的潛在關聯不止於此。

儘管北京旭達目前由百德盛博直接全資持股,但是在2015年6月份,北京旭達進行過一次股權變更,北京博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博灝」)向百德盛博轉讓了所持北京旭達的股權。

目前,北京博灝的法人股東穿透後指向設立在香港的遠洋置業投資(香港)有限公司(下稱「香港遠洋」)。

根據香港公司網上查冊中心的工商備案記錄,香港遠洋由設立在英屬維京群島的「Real Profit Investments Limited」實際控制,其兩名董事為中國內地居民崔月明、梁萌。

在遠洋集團,同名的「崔月明」曾在該公司長期任職,並出任了較高級別的管理崗位。而且在上述黃裕橋任職過的遠洋集團5家附屬企業裡,崔月明亦有過任職,且兩人履歷存在時間交集。

截至目前,香港遠洋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企業除了北京博灝之外,還有北京博灝的直接股東——深圳遠坤置地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深圳遠坤」)。

據悉,深圳遠坤、北京博灝的唯一董事兼總經理、唯一監事均為朱曉星、王興濤。同樣在遠洋集團,同名的「朱曉星」是該公司一名高級管理人員,同名的「王興濤」也是該公司僱員。

此外,深圳遠坤曾有一名指定聯繫人為諶祖元,同名的「諶祖元」現任遠洋集團的執行總裁。

北京博灝也進行過一系列的股權變更,包括崔月明、梁萌、王洪輝等自然人在內,逐漸從北京博灝的股東名單、董事會淡出,但始終與遠洋集團的同名高管及僱員存在重合的情形,並多有交集。

據記者查詢了解,2015年6月份,即北京旭達發生股權變更之前,北京博灝由崔月明、梁萌兩名自然人股東直接全資持有,而王洪輝則在當時出任了北京博灝的監事。

目前,在遠洋集團,同名的「王洪輝」的職務為上市公司副總裁。

記者已向遠洋集團方面核實了解北京旭達、日傑有限公司、香港遠洋、深圳遠坤、北京博灝,以及同名的自然人崔月明、梁萌、朱曉星、王興濤等,與公司是否存在關聯或潛在利益安排,該公司回應稱除了已披露的信息外,再無更多信息可以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注意到,遠洋集團披露已經出售了北京邦舍100%股權予北京旭達,但截至目前,根據工商備案信息,北京邦舍仍由遠洋集團間接全資持有。

而北京旭達實際從遠洋集團受讓的其實是北京邦舍公寓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而非上述北京邦舍置業有限公司。遠洋集團方面也沒有向記者解釋交易標的存在出入的原因。

除了接盤上述北京邦舍100%股權、北京椿萱茂30%股權之外,實際上,北京旭達已經受讓了遠洋集團名下多家附屬企業的股權。

據記者逐一比對查詢,目前,北京旭達名下直接或間接持有的企業股權,幾乎都是從遠洋集團受讓而來。

這其中包括了南京遠華利興房地產有限公司、上海遠鑫置業有限公司、上海遠正置業有限公司、句容遠融置業有限公司、杭州遠洋萊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武漢弘盛永泰置業有限公司、北京穎暉置業有限公司、武漢遠駿置業有限公司等標的企業股權。

儘管已經與北京旭達產生了廣泛的股權轉讓等交易,但遠洋集團不願向記者透露北京旭達的股東背景,以及向其出售上述附屬企業股權的原因。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份遠洋集團向北京旭達出售了北京椿萱茂30%股權,但仍保留了70%股權。不過,遠洋集團方面卻稱對北京椿萱茂失去了控制權,這意味著北京椿萱茂的債務將不會合併納入上市公司報表範圍。

END

相關焦點

  • 褒貶不一 長租公寓路在何方?-租公寓 租購 拎包 公寓路 入住-上海...
    鏈家研究顯示,2015年、2016年中國租房市場的規模大概在1.1萬億,預計到2025年,住房租賃市場租金總額將接近3萬億元,租賃人口將達2.3億人。  在政策和市場雙重利好之下,一線城市和重點二線城市出現了大量的機構房東。通過對租賃尤其是機構房東的扶持,來培育規模化、專業化的租賃市場。過去,長租公寓難以紅火,因為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只能依靠政府支持,或集中在毛利率高的高端市場。
  • 8月長租公寓遭遇「多事之秋」
    這是江蘇首個長租公寓項目,也是保險行業參與長租公寓的首次試水。作為中國保險行業首單擬通過保險私募基金投資的長租住房項目,「中再資本-協鑫長租公寓項目」總投資額約80億元,房源全部由項目公司長期自持並租賃,可提供超過4000餘套房源。7遠洋地產長租公寓ABS成功獲批!規模50億元!
  • 長租公寓行業深陷困局,FUNLIVE方隅如何突圍
    過去一年的長租公寓市場,猶如一個「圍城」。城外的人還在拼命湧入,城裡的人卻已經感受到了行業洗牌的寒意。諸多行業問題的爆出,將新興不久的長租公寓行業推到了生存邊緣。有人哭著離開,也有人仍在堅守。中駿集團旗下的長租公寓FUNLIVE方隅,正是堅守者中的一員。
  • 長租公寓「紅與黑」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走訪廣州長租公寓市場發現,租金貸現象仍較為盛行,多家長租公寓品牌表示租客若要押一付一則必須分期付款,否則需要押一付三、押一付六甚至是一次性交完整年房租,變相要求租客進行分期貸款。租金貸模式仍盛行租房平臺通過分期貸款等方式是希望在短期內快速回籠資金,為平臺進一步擴張作準備。
  • 長租公寓從神壇跌落:租賃運營商被約談 房企忙剝離
    租客小李則通過貝殼找房APP租下一套位於房山的公寓,無隔斷,與「房東」首創和寓直籤,比通過中介省下500元。不過小李說,租的是商水商電的loft,水電費較貴。小黃、小李們的租房經歷,勾勒出當下租賃市場的縮影。
  • 長租公寓:年輕人遭遇的第一坑?
    沒人知道,這場維權到底什麼時候才會結束,事件的背後,一場長租公寓的全面困局正在上演。2月,有長租公寓平臺要求業主降租金租客卻不降租金;4月青客公寓官方承認其資金困難;6月蛋殼公寓CEO高靖被調查,公司股價一度觸底...... 過去,依靠資本、租金貸的助推,長租公寓糟糕的盈利狀況被掩蓋。
  • 遠洋集團:提升盈利將是其面臨的主要問題
    【剝離養老、長租公寓業務】除去房地產開發主業,遠洋集團過去幾年也布局了物業投資、物業管理及房地產相關業務等多元化業務,但整體表現一般。在今年逐步剝離其養老業務,聚焦主業,期望優化上市板塊財務水平。 1
  • 西安多家中小長租公寓企業資金鍊斷裂 品牌公寓搶灘
    記者走訪了解到,西安市場上品牌長租公寓較少,在中小長租公寓頻出問題之際,房企經營的品牌公寓如龍湖冠寓、萬科泊寓等逆勢搶灘租房市場,部分門店一房難求。西安國資梯隊的長租公寓則起步較晚,提供房源數量極為有限。
  • 尋找長租公寓破局之路(三)從N+1到N+N,屢禁不止的長租公寓隔斷間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一面表態配合房管部門進行隔斷間有序清除的同時,部分長租公寓品牌運營商在從業主處收房時仍然心存僥倖、違規進行隔斷,使得現階段市場仍然有新增隔斷房源入市。以某長租公寓品牌位於東城區廣渠門片區的三居室合租房為例,該套房本為2室1廳1衛,經長租企業將客廳單獨隔出一間臥室後,一直以3居1廳1衛的形式對外出租。截至目前,隔斷間仍未拆除,處於在租中。
  • 尋找長租公寓破局之路特別報導(三)從N+1到N+N 屢禁不止的長租公寓...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一面表態配合房管部門進行隔斷間有序清除的同時,部分長租公寓品牌運營商在從業主處收房時仍然心存僥倖、違規進行隔斷,使得現階段市場仍然有新增隔斷房源入市。以某長租公寓品牌位於東城區廣渠門片區的三居室合租房為例,該套房本為2室1廳1衛,經長租企業將客廳單獨隔出一間臥室後,一直以3居1廳1衛的形式對外出租。截至目前,隔斷間仍未拆除,處於在租中。
  • 魔方公寓CEO談:長租公寓需要品牌,更需要盈利
    隨消費升級、「租購併舉」、「租售同權」等發展,租賃行業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針對這一現狀,國內領先的長租公寓運營商魔方公寓於繁華時尚的上海舉辦品牌升級活動。
  • 陽光城深圳首個長租公寓遭變賣?地產系長租業務發生怎樣的驚天轉變
    而那時候在很多地產系高管的眼中,認為長租公寓是一件非常簡單的生意,滿懷著一腔熱血。 擁有龐大資金儲備的一些地產系便開始重金砸向租賃業務板塊,企圖在這「億萬級」的市場佔據一方天地,當時碧桂園更是打出了「3年100萬套長租公寓」的口號,今天再看,似乎也只剩下口號了。
  • 上海愛公寓被曝資金鍊斷裂 長租公寓難解盈利痛點?
    去年年底,新華社報導稱,通過實地調查長租公寓品牌「自如」正在掛牌出租的房屋,發現幾乎都不同程度存在著有刺鼻異味、令人頭暈等情況,部分租客入住後疑因甲醛超標緻身體不適。  有租客向本報記者反映,在與自如方面溝通維權的過程中,自如先是聲稱房屋對外出租時都經過空氣品質檢測。但當要求其出示檢測合格證明時,又稱得看該房屋當時是否經過檢測。
  • 兩年關閉20餘家 長租公寓寡頭之爭漸顯
    目前行業普遍前期投入較高,融資成本高,盈利周期長,資產收益率低,但一旦形成規模運營,長租公寓的盈利性是可觀的。規模會帶來效益,但也會帶來成本黑洞,單項目盈利能力是關鍵。虧損導致不少企業選擇剝離長租公寓業務,或選擇退出,但也有多家品牌藉此擴張。中駿集團便表示有通過收購擴大規模的想法,「目前還沒有準確的結果,但是這個方向是有的」。
  • 長租公寓品牌美麗屋被投訴遭「誘導式」騙租
    本報記者鄭炳巽童海華廣州報導自去年以來,包括北京、上海在內的多個城市相繼發布了對長租公寓的管控政策,就該行業內存在的租金貸、房間空氣品質等問題提出明確監管要求。《中國經營報》此前曾對長租公寓亂象進行報導,然而記者發現,行業內仍然存在亂象。
  • 從N+1到N+N 屢禁不止的長租公寓隔斷間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一面表態配合房管部門進行隔斷間有序清除的同時,部分長租公寓品牌運營商在從業主處收房時仍然心存僥倖、違規進行隔斷,使得現階段市場仍然有新增隔斷房源入市。長租企業通過「N+1」這一增加額外房源的手段,找補上述幾部分成本,並以此謀求盈利。以某長租公寓品牌位於東城區廣渠門片區的三居室合租房為例,該套房本為2室1廳1衛,經長租企業將客廳單獨隔出一間臥室後,一直以3居1廳1衛的形式對外出租。截至目前,隔斷間仍未拆除,處於在租中。
  • 滬長租公寓市場調查:資本玩家酣戰推高房租?
    8月19日,記者實地走訪了位於上海市昌裡路98弄117號上南七村的自如品牌長租公寓。記者了解到,該房整租押一付三,月租為3990元;如果要押一付一,則需在3990元的基礎上每個月多交5%,合同期為一年一籤,為線上簽訂,如果續租,系統會自動漲價,但該工作人員稱他們可以申請調價。8月20日,記者實地走訪了上海市嘉定區真南路和民主東街的蛋殼公寓。
  • 深圳首個長租公寓遭變賣,陽光城的長租生意折戟
    一紙公開信,牽出了陽光城集團變賣深圳首個長租公寓項目。 3月19日,一封《致陽光城集團及森帝公司的公開信》顯示,陽光城集團深圳公司與森帝木業(深圳)有限公司「一房二賣」。
  • 長租公寓進入強監管時代
    2017年以來,全國共有153家長租品牌「爆雷」,2020年1-11月就多達84家。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高進低出」「長收短付」、濫用「租金貸」等運營模式導致資金鍊斷裂。多家長租公寓爆雷,讓房東和租戶陷入「受害者」相爭的漫長博弈。  危機並非一朝一夕產生。
  • 長租公寓:快速發展背後的隱憂
    截至8月累計租賃備案超過了1萬套。  從起初十來家到現在幾十家據戴德梁行研究部數據顯示,紅璞、泊寓、魔方、城家和冠寓五大品牌長租公寓在全國門店數量超500家。就參與主體而言,房企系品牌在長租公寓市場中發展迅猛,根據各大品牌公布的發展計劃,龍頭房企旗下的公寓品牌還將進一步擴展,加速搶佔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