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跟我國雖然有著歷史上的隔閡,但日本確實有不少的地方值得我們去借鑑,在清朝步入晚清時,日本就開始「明治維新」國力迅速發展,迅速走向強國之列,即便日本在二戰之後,也是迅速恢復經濟。
1973年,全球爆發了第一次石油危機,日本在泡沫經濟的影響下,股票和房價開始暴跌,日本經濟陷入一片混亂,在這種泡沫經濟的影響下,日本開始大力發展實業經濟,不炒房、不炒股,1980年,日本經濟開始恢復。
如今日本人均TGP為36285美元,居於亞洲首位,日本能夠在二戰之後迅速發展,也是有著一套自己經濟發展優勢,特別是日本高度完善的養老制度,日本養老制度是在二戰之後建立起來「日本年金制度」。
日本「年金制度」分為「公的年金」和「私的年金」兩種,「公的年金」是指國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濟年金,這三種不同的年金制度,也分別對應不同的人群,國民年金,是指20歲到60歲以下的國民都必須加入的一種年金,也就是基礎年金。
國民年金參與的對象分為三種,第一種就是自營業者、農業人員、學生等,第二種就是厚生年金的私營企業,第三種是20歲以上60歲以下,年收入不滿130萬日元(8萬人民幣)的人群不需要繳納年金。
以上兩種需要繳納國民年金的人,每年需要繳納16260日元(997元人民幣),在退休之後,包括第三種沒有繳納過年金的人也可以每月領取57000日元(3494元人民幣),年收入8年以下在日本算是相對貧困人口了,因此各方面都會開一開綠燈。
厚生年金是面向私營企業、工廠、商店、事務所等企業,只要一個單位有5人以上的正式職工就必須加入厚生年金,厚生年金每個月都需要繳納個人所得工資的18%作為保險金,勞動者和公司各自負擔一半,也就是說只要交工資的9%就可以了。
參與這種年金的人,在65歲退休之後,每個月都可以從政府那裡領取154000日元(9440元)的退休金,這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
第三種共濟年金,這主要是指公務員繳納的一種年金,但這種年金主要為了用來增加國民年金,等於是替一些沒有收入沒有工作的家庭主婦來繳納年金,不過退休之後,他們年金也相對偏高。
目前日本已經發展成為了「國民皆保險,國民皆年金」,人人都有退休金拿,不過隨著老齡化增加日本財團也是面臨著很大一筆養老金支出,為了不垮臺,日本將原本60歲退休拿年金改成了65歲。
但日本退休是在60歲,因此這5年,日本老人都得自給自足,等過了這五年,就有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