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諮詢,自己交社保,一年繳費七八千元,距離退休還有15年,這樣交下去真的值得嗎? 很多人覺得自己交七八千元,也沒有單位給自己繳納一部分,大部分錢都進了統籌帳戶,只有8%計入個人帳戶裡面,不划算。 其實大家要注意到,養老金領取有兩大特點,一是根據當地社會工資水平調整,二是終身領取。
隨著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平均工資上漲,養老金上漲也是必然的。比如近16年我國養老金一直都是上漲的趨勢。 另外,養老金終身領取,一般來說60歲退休,個人帳戶養老金的計發月數都是139個月,不到12年的時間,也就是說72歲之後我們領取的養老金,更多來自當時年輕人繳納的統籌養老金部分。年紀大了的老人還可以領取高齡補貼。所以交養老金還是比較划算的。
我們在退休之後能領多少錢呢?
根據相關規定,男滿60周歲,女幹部滿55周歲,女職工滿50周歲就可以申請退休了,繳納滿15年的社保,退休之後就可以領取養老金了。
領取的養老金主要包括兩個帳戶:基本帳戶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
基本帳戶
基本帳戶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局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從這個公式裡我們可以看出:
退休之後我們可以領取的養老金主要由自己的繳費情況來決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則是我們社保的繳費期限、繳費基數,繳費基數決定了繳費指數,繳費基數越高,指數就越高,養老金也就越多。
目前,社保繳費基數是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因此,繳費指數也在0.6-3之間。
比如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是4000元,那麼職工社保繳納基數則是2400-12000。之後呢,我們計算一下個人歷史繳納養老金指數的平均值,就是退休時的指數了。
同時呢,從公式裡也可以看出,我們的繳費年限越長,我們的養老金也就越多。因此,建議大家有條件的話,按時繳納社保,不要繳滿15年就不繳納了。
而且退休的時間越晚,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就會越高,因為目前來看我國的社會平均工資每年都在漲。
個人帳戶
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累計儲蓄額/計發月數。
其中,個人帳戶養老金就是我們每個月自己繳納的那部分錢的累計存款額度以及每年的利息總和。很多人看到這裡想必很是疑惑:養老金還有利息?是的!實際上不僅僅把錢放在養老金帳戶有利息,我們的公積金也是由利息的。
根據相關規定,養老保險個人帳戶de 記帳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而且目前養老金帳戶的記帳利率跑贏了大多理財產品。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2019年之間,養老金帳戶的記帳利率分別為8.31% ,7.12%, 8.29%,7.61%,綜合來看,記帳的平均利率達到了7.8%。
而個人帳戶裡的儲蓄額度越高,我們最後領取到的養老金就越多。所以,養老金還是繳納得越多越好。
知道了養老金計算公式,我們最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老王今年60歲退休了,退休的時候社會平均工資為6000元,老王累計繳納社保30年,個人帳戶裡有20萬元,自己歷年來的繳費指數為2,那麼老王最終每個月可以拿到的養老金為:6000*(1+2)/2*20*1%+200000/139=3238元。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以來,養老金已經實現了16連漲,今年養老金再次上漲5%,也就是說在去年養老金的基礎上上漲5%,進一步保障了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
靈活就業人員自己交社保,繳納金額是和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掛鈎的。近年來社會平均工資不斷增長,很多低收入人士越來越負擔不起社保繳費金額了。一個月收入2000元,社保就要交800多,還要負擔生活開銷,壓力很大。
一般來說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是一起繳納的,如果實在負擔不起,可以選擇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金額比較低。 如果收入實在微博,可以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每年繳費金額從100元到幾千元不等,個人繳納費用和國家補貼會全部進入個人帳戶。
對於低保家庭或者重度殘疾人等特困群體,國家會代繳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這點大家要知道。對於4050人員,距離退休不足五年的,可以申請國家的社保補貼,個人只需要承擔1/3就行了,大大減輕靈活就業人員的困難。
綜自:度小滿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