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養老金迎來「十五連漲」。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聯合發文,宣布從2019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增幅為2018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左右,預計將有1.18億名退休人員受益。
很多人年年都在交社保,但恐怕沒多少人知道退休後到底能領多少錢吧。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得知道養老金是怎麼計算的。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1/Al+a2/A2+ ....+an/An)/N
(註:a1、a2 .....an 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A1、A2 ……An 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當地職工平均工資;N為企業和職工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個人帳戶養老金=個人帳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註: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可以看出,職工的繳費年限長、繳費基數高,基礎養老金就高,反之就低;個人帳戶儲存額越高,養老金就高,反之就低。
咋一看似乎有點複雜,舉個例子看看就簡單了。
假設小明月薪8000元,他的指數化月平繳費工資也是8000元,繳費30年,60歲退休後小明每月大概能拿多少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8000+8000)/2]*30*1%=2400元
個人帳戶累計儲存額=8000*8%*12*30=230400元
個人帳戶養老金=230400÷139=1657元
養老金=2400+1657=4057元
大家快用公式算算看你能拿多少養老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