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網友:我今年30歲了,開始自費交社保,繳納20年後退休,養老金大概能領多少錢?目前關於這類問題比較多,大家由於對社保知識不了解,所以關心自己繳費以後今後能領多少錢,這也是人之常情,不過還是要首先糾正一下你的提法,繳費20年從30歲開始計算,無論男女都是不能在50周歲辦理退休的。
按照目前的退休年齡,男性60歲,是幹部職工是,女性差別比較大,如果是女在職職工,退休年齡是50歲,女幹部是55歲。如果你自己付錢,你是一個靈活的僱員。如果你是女人,你需要55歲,而男性是60歲。從你描述的情況來看,你應該是個女性。你應該從30歲開始付錢。如果你能付20年的錢,你50歲就不能退休。如果你能付25年,你就55歲了,退休後養老金可能很高。
職工養老保險繳納的養老金是根據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帳戶餘額、職工上一年度退休時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綜合計算的。一般來說,繳費基數高,繳費期限較長的人就高。付了20年錢的人,付款期限一般較短。雖然比交了15年的人長了一點,但養老金要比交了15年的人高出幾百元。長期不繳費的,可以通過提高繳費基數,彌補短繳費年限的不足。
參保人員按本人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繳納養老保險費。他們可以在60%到300%之間自由選擇支付指數。所謂支付指數實際上是支付的基礎。比如當地員工的月平均工資是6000元。按60%繳費,每月繳費基數為3600元。如果100%支付,支付基數為6000元。如果支付300%,則支付基數為18000元。繳費基數不同,在相同繳費年限的情況下,養老金缺口相對較大。
按基本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計算。基礎養老金以職工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與參保人員平均繳費指數工資之和的平均值作為計算發放基礎養老金的基數,每繳費年度發放1%的基礎養老金。比如退休後,上一年職工月平均工資為8000元,繳費指標平均工資為4000元。兩者的平均價值是6000元。按照每個繳費年度1%的基礎養老金計算,每個繳費年度的基礎養老金為60元,繳費年限為20年,每月基本養老金為1200元。
比如繳費20年,個人帳戶基金餘額為6萬元,55歲退休,計算繳費月數為170個月,個人帳戶養老金月數為6萬元170個月,個人帳戶月養老金為353元。如果60歲退休,月數是139個月,每月個人帳戶養老金是6萬元139個月老金是432元。每月養老金總額是基本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的總和。
從30歲起,自費繳納20年的養老保險。女性可以在55歲退休,男性需要60歲。如果沒有基本的繳費數據,你就無法準確計算每個月能拿到多少養老金。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社保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