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中國家長的傳統價值觀,而讀書,則是擺脫貧窮走向成功的最好通道。對於大部分家庭而言,孩子也是最基本的「消費項目」之一,就算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讀書。
供一個孩子讀書到底要花費多少呢?小編大致算了下,就鄭州而言普通幼兒園一個月一般在1000~1500,其它雜費在200~500元左右,每個月按1500算,三年下來要五萬多元;小學和初中雖說是義務教育書費學費是少了,但像什麼試題呀,課外書呀,筆呀,練習本呀啥的錢卻不能少,還要有什麼興趣班,補習班什麼的,保守估計九年教育下來也要小十萬吧,如果是擇校生的話花費就要翻倍了;高中的話住宿費夥食費等按一萬來算,三年的話就是三萬,大學按普通大學來算的話,學費5000元/年,四年20000元,住宿費1200元/年,四年4800元;書費400元/年,四年書費1600元;生活費1000元/月,四年48000元。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啊!
俗話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承擔的是一個家庭的未來,但是「砸鍋賣鐵也要供你讀書」,這樣真的好嗎?
網友一
這句話在父母看來是在向孩子表決心,要不惜一切代價供孩子讀書,但在孩子看來,聽到這句話後的壓力會非常大。父母經常對孩子這樣說會在孩子內心種下容易愧疚的種子,甚至在孩子有比較好的機會時,也會選擇放棄,因為那樣會花錢,為了少花錢,為了讓家裡不到砸鍋賣鐵的地步,孩子會選擇退而求其次。與其說「砸鍋賣鐵也要供你讀書」,不如說「會努力奮鬥支持你讀書」,要讓孩子看到你努力的樣子,看到奮鬥的希望,而不是生活的艱難與無奈。
網友一
我們要懂得感恩,這些父母是值得我們心疼和理解的,其實這個問題歸根結底是教育的問題,雖說即使義務教育使得學生擁有了九年的學習生涯,但僅憑此很難使自己在社會中生存。特別是天賦不高,又相對經濟條件較弱的孩子。因此,各式各樣的補習班、教科書、套題為學生們提供了加強自己能力的途徑,也間接成為父母砸鍋賣鐵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