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曾悅
「大家快來看,門口貼了好大一張紅紙!」2月4日,國網邵東市供電公司九龍供電所大門口的牆上貼了一張「大紅榜」,是一封用毛筆書寫的感謝信,落款是「紫雲村村民」。
「只要老百姓認可,什麼都值了!」九龍供電所所長吳擁軍看到了貼在大門口的那封感謝信,心裡有說不出的暖意。故事還得從正月初二的那次搶修說起……
「吳同志,我們家裡停電了,十多口人用不上電!這大過年的又趕上發生疫情,你們能不能過來看看?」家住邵東市九龍鎮紫雲村的鄭老伯今年80歲,春節假期和兒女孫子外孫熱熱鬧鬧地一家團圓,1月26日(農曆正月初二)下午4點半正準備做晚飯,家裡突然停了電,這才著急忙慌地給供電所打了電話。
「我們馬上到!」電話這頭的答覆清晰又堅定。「吳同志」是九龍供電所的所長吳擁軍,平時村民們誰家有供用電的需求都找他。
20分鐘後,電力搶修車駛進了鄭老伯家的院子,現在的九龍村已有200餘名外地返鄉人員隔離。3位搶修人員下了車,儘管他們頭戴安全帽口罩緊緊地捂住口鼻,鄭老伯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吳擁軍」。
「沒想到你們這麼快就來了,大過年的給你們添麻煩了!」鄭老伯顫顫巍巍地迎了出來。
「我們正巧在附近搶修,村裡疫情比較嚴重,您讓家裡人把口罩戴上我們再進屋。」
經過仔細檢查,因為過年用電負荷猛增,電錶配件燒壞了。吳擁軍和同事處理好電錶故障後,吳擁軍發現室內線路有幾處老化比較嚴重,存在安全隱患。徵得鄭老同意後,有幫忙把老化嚴重室內線路更換了。
「太謝謝了,太謝謝了!」下午5點半,鄭老伯家裡順利送電。一家人想留3位工作人員吃晚飯以表謝意,「就算不在這吃飯也喝杯茶再走吧」。
「不了鄭老,我們還有別的工作,兒女不常回來,你們好好團聚,最近儘量別外出了,注意防疫!」他吳擁軍婉言謝絕了鄭老伯的好意,帶著事們又緊急趕往下一個工作現場。
吳擁軍有個外號叫「眼鏡」,平時工作認真細緻,說話前他總習慣性地推推他的近視眼鏡。2013年擔任供電所所長以來,春節假期他總是帶頭值班。今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嚴重,吳擁軍和同事們嚴陣以待,每天雷打不動地到供電所值班,一邊布控防疫工作,一邊保電搶修。臘月二十九晚上,因雷雨天氣導致線路跳閘,凌晨3點,他帶領7位共產黨員服務隊員冒雨搶修,至成功復電已是大年三十的早晨7點。
「你上次說要做好防疫,感謝信不方便當面送到你手上。感謝信是他讓女兒代寫的。」吳擁軍打電話回訪時,鄭老伯說,感謝信是女兒和外孫女清早開車去供電所貼的,除了表達一家人的感激之情,還想給正在讀大學的外孫女上一堂課,讓她明白做人做事要無私奉獻、勇於擔當!
「我是共產黨,這是我應該做的!」電話裡他和鄭老伯約好:等疫情過去,就一起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