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故事背後 是獨居老人的養老問題

2020-12-13 遼寧頻道

85歲「老於太太」暈倒眾人接力救助

暖心故事背後是獨居老人的養老問題

為何這些老人選擇獨居?怎樣生活更安全?

老人(中)被扶起坐在石椅上休息

「在我們小區裡,上周四發生了一件感人的事:一位85歲的老人暈倒了,眾人接力救助,老人最終轉危為安。」5月27日,家住瀋陽市瀋河區望遠社區的居民劉女士向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表示,她請媒體表揚一下所有參與救助的好心人,也希望人們由此更加重視獨居老人的安全問題。

目擊者八旬獨居老人暈倒路邊大家合力救助

5月26日,記者採訪到老人的家屬、鄰居和社區人員,還原了事件的經過:5月21日10時許,望遠社區中心廣場內,一位在此休息的老人正與老鄰居們聊天。突然,她說想起來去打個電話。就在老人正要站起來的時候,身體一歪,直挺挺地向後倒了下去。

與之聊天的幾位老人一時不知所措。望遠社區副書記孟立新恰巧路過此地,他馬上讓這幾位老鄰居呼喊老人的名字,幾位老姐妹上前呼喊著「老於太太、老於太太」。同時,幾名路人和居民也過來幫忙,有的遞水,有的遞急救藥,有的拿毛巾,還有給老人扇風的。聽居民說,她兒子就在轄區供熱站上班,孟立新馬上聯繫供熱站,通過站長通知到了老人的兒子。

幾分鐘後,老人逐漸恢復了神志,大家幫忙將老人扶到社區石椅上休息。隨後,老人的兒子龐先生趕來,對現場所有參與救助的人表示深深感謝。龐先生說,在「扶不扶」的問題上,大家沒有任何猶豫,這種精神非常感人。他介紹,老母親今年85歲,有輕微的眩暈症,但從來沒有在戶外暈倒過。

老人醒來後從「主動空巢」變成「投奔兒女」

當天下午,兒女帶老人到醫院進行了全面檢查。醫生分析,老人已經85歲了,最近瀋陽的天氣忽冷忽熱,老人對溫度比較敏感,加上其本身患有眩暈症,所以導致暈倒。

鄰居們說,兒女對老人十分孝順,經常過來照看老人。龐先生告訴記者,自從3年前他的父親去世後,母親一直獨居。老人雖然年過八旬,但身體一直比較健康,加上她在這一帶生活了50多年,不願改變生活習慣,所以要求「主動空巢」。兒女們儘管牽掛老人的安全,但也只得順著,輪流過來給老人做飯。

經過這件事後,老人的態度也有所轉變,開始從「主動空巢」變成了「投奔兒女」。5月26日,兒女為老人租了房子,地點就在女兒家同一個單元的樓下。離得近了,兒女也更放心了,「以後她想老鄰居了,我們就送她回望遠社區坐坐。」

社區老人因為這些原因選擇「主動空巢」

近年來,全國各地老人獨自看病、發生意外時無法聯繫親人,甚至意外死亡的事件時有發生。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更讓「獨居老人」養老問題凸顯:如何在尊重父母生活習慣的同時,讓他們安全養老?

望遠社區書記段國會介紹,社區轄區內多為老舊小區,老齡人口多,10%以上的老人選擇了「主動空巢」,甚至有一些90多歲的老人也在獨居。「很多家庭的情況是兒女條件好了,想接走老人,接到『大房子』住,有的甚至帶到南方去養老,但老人並不願意。一是生活習慣了,不想改變,故土難離;二是難捨跟老鄰居的感情,怕到了新的環境圈子融不進去;三是怕跟兒女生活習慣不一致,產生新的矛盾。這種情況,還是建議兒女與老人不宜住得過遠,常到老人家裡看看是必要的,兒女電話要留給社區的網格員,方便及時聯繫。」段國會說。

心理諮詢師周莉表示,老人大半輩子的生活習慣的確很難改變,願意在老房子居住的心情可以理解。無論是獨居還是跟兒女離得近,老人都要學會規劃自己的晚年生活,培養興趣愛好,保持健康的心態十分重要。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寧玲望遠社區供圖

相關焦點

  • 空巢老人、獨居老人與日俱增,老年人如何健康養老
    老齡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們的養老問題就成了社會的一大擔憂。社會把子女外出就業、留守故居的老人稱為空巢老人;把喪偶、離異、長期無子女陪伴或無子女的老人稱為獨居老人。這兩類老人面臨著類似的養老困境,他們的生活水平、心理健康、衣食住行都需要關注。
  • 88歲的獨居老人,送房約定養老的靈魂拷問!
    近日,上海一88歲獨居老人,價值300萬《房產贈與和約定養老協議》,此協議經過了普陀區的公證處的社會調查後籤署,但此事件在社會上掀起了一波驚濤駭浪。故事主角之一:一個遊姓男人,拖家帶口在上海務工,在普陀轄區內的一個小區門口擺水果攤謀生。下圖為此次事件的房產受贈人故事主角之二:一個獨居的88歲的老年男人,老伴早逝,也喪子,居住於該水果攤販所在的小區內。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科技人性化,養老很溫暖!
    此外,該街道還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也會響起預警。 當下,獨居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可獨居的老人又該如何養老呢? 2017年,有文件指出,預計到2020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高齡老年人將增加到2900萬人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
  • 智慧養老系統深度解析:無兒無女的獨居老人該如何養老?
    其實這樣獨居老人的悲慘案例還有很多,隨著國內老齡化日益加劇,許多無兒無女無老伴或是兒女不在身旁的孤寡、獨居老人的老年生活讓人擔心。他們的生活該如何養老?怎麼樣才能讓他們老有所依呢?如今,為了讓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網際網路+」養老模式的利好,許多養老機構紛紛引進智慧養老系統,智慧養老系統運用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智能呼叫、GPS定位技術等先進信息技術,創建 「系統+服務+老人+終端」的智慧養老服務模式,並且涵蓋機構養老、居家養老、社區日間照料等多種養老形式,通過跨終端的數據互聯及同步,實現老人與子女、服務機構、醫護人員的信息交互,對老人的身體狀態
  • 在獨居的生活狀態下,老人該如何安全養老?
    近日看到一條特殊的熱搜,某藝人在獨居的生活狀態下,因在浴室不慎摔倒無人及時發現不幸去世。目前事實已定,雖然很惋惜,但這也給很多獨居的人提了個醒。相比大多數決定單身一輩子的人,開始重新思考尋找伴侶的問題。益養老今天想跟大家討論的是,作為獨居老人,應該如何避免出現類似的情況。
  • 養老難困局顛覆血緣認知——獨居老人送300萬房產輿情觀察
    近日,上海一八旬老人將自己的全部身家,贈予一位日常照料自己的水果攤攤主,其中包括一套價值300萬元的房產的消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老人為何「遠親屬」而「近外人」? 300萬元房產贈水果攤主複雜利益糾葛背後,老年人養老困境究竟有哪些問題?
  • 深夜暖心救助獨居老人 四川廣元醫生獲阿里天天正...
    李康 封面新聞記者劉彥谷寒冷冬夜,獨居老人突發疾病,命懸一線。痛苦慌亂中,萬幸的是,他隨機撥出的一個求救電話,被一名醫生接到。接到這通陌生電話,這名醫生耐心詢問,第一時間報警,千方百計查詢家屬電話……最終讓老人得到及時救治,脫離生命危險。
  • 獨居老人,有想過當你老了,會是怎麼養老呢!
    家庭養老的功能日益削弱,原來由家庭承擔的老人贍養功能轉向社會養老服務,獨居老人成為一類社會問題而倍受關注。1.子女工作繁忙,平時都不在身邊,基本上沒時間回來看望他們。而老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多少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有的身體甚至更遭。2.獨居無伴。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可是他們因過早失去老伴,平時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 獨居老人和城管的暖心故事
    (來源:包頭市青山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老人拉著任遠不停地說:「昨晚屋裡可好了,你放心吧。」張樹果,草原道上很多人都認識的一位獨居老人,以配鑰匙為業。老人說,40年前跟丈夫從烏蘭察布市來到包頭,因為沒有文化,就在路邊靠修自行車、配鑰匙為生。很多年前,他們租了一個小麗花鐵棚,就把家安在了這裡。三年前,丈夫去世,修不動自行車的她只能靠配鑰匙的微薄收入維持生活。
  • 一個燈泡背後的居家養老故事
    >編者按 姊妹倆身在國外,3年未聯繫八旬老父,老人怕觸景生情搬進了老年公寓居住;一場化糞池糾紛背後,有一群獨居老人……近日,本報多篇報導聚焦獨居老人這一群體,展現他們的真實生活。時間流逝,我們都會變老,老何所依,無疑是我們共同需要面對的問題。部分探索較好的社區居家養老、醫養結合樣本,或許可以為我們提供參考之處。
  • 「獨居老人」現象加劇 建公共養老服務大勢所趨
    社會服務並不代表養老問題能夠全部解決,即使西方社會,他們也很重視家庭關係。我們不可能也無必要全部依賴養老機構。不妨多建設一些老年人社區,提供社區式的養老配套,或者一群要好的老人住在一起,等等。  老齡化將成為世界潮流,誰都不可阻擋。未來人類的養老將面臨更難以想像的挑戰,到底什麼方法最適合中國,只能按照我們的文化習慣慢慢摸索。
  • 獨居老人、空巢老人護理服務體系與對策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執行研究員 王橋編者按「獨居老人」「空巢老人」問題已不是簡單的個人問題,已經成為老齡化問題中亟待破解的社會命題。獨居老人、空巢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功能逐漸衰退,對他人幫助的依賴性越來越高,心理上也就越來越脆弱,對養老服務需求也日益迫切。
  • 鄭州養老床位存一半缺口 獨居老人去世數天無人知
    如今,很多養老機構床位緊缺,更傾向於挑選身體條件好的老人入住  一組數據能說明問題:鄭州現有100萬老人,但床位只有8000張  和十二五規劃要求相比,鄭州養老床位還有一半缺口  學者稱,現在如不著手解決養老難題,錯過時機再解決將難上加難
  • 你的未來是獨居老人還是空巢老人
    獨居老人與空巢老人的區別導語: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獨居老人問題日漸尖銳。作為老年人中的「弱勢群體」,獨居老人從生理到心理都承受著比普通老年人更為沉重的負擔。那麼獨居老人與空巢老人的區別是什麼呢?長日漫漫,一個人承受孤獨,百無聊賴,他們就是獨居老人。那麼獨居老人與空巢老人的區別是什麼呢?佰佰安全網小編為您解答。空巢老人 包括 獨居老人,空巢老人是子女離家後的中老年夫婦,獨居老人不僅子女離家,而且喪偶,是比空巢老人更弱勢的群體。空巢老人的定義,一般是指子女離家後的中老年人。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 新聞1+1丨智能水錶,怎樣「守護」獨居老人?
    如果發現了問題,會第一時間通過政務微信端把信息發送給聯繫人,就是這個獨居老人的聯繫人,還有居委幹部,包括他的家屬等等。這些聯繫人一般是所在的樓棟或者是小區裡面的一些志願者等等,他們會第一時間上門,如果發現一些情況,與我們的後臺聯繫, 120或者其他的相關部門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的想法從何而來?
  • 88歲老人把300萬房產送給樓下水果攤店主,獨居老人如何養老?3個...
    成了獨居老人以後,難免引來一些動歪腦筋的人,家裡的親戚除了覬覦房產、叫他早點寫遺囑外,從不來看望他,於是也都不來往了。 小遊,35歲,河南人。幾年前帶著妻子和三個孩子來上海賣水果,一家人住在水果攤旁邊的簡易棚裡。老先生每天沒事就去他水果店裡坐一會兒,小遊也經常給老人幫些小忙。
  • 上海寶山一個獨居老人過世,我整理了一些獨居老人故事
    今天看見上海寶山一個獨居老人去世了,看到好多獨居老人故事,整理了給大家看看:故事一:小時候小區門口有個老皮匠,修皮鞋包包陽傘補胎,一直穿著藍色布衣黑色圍裙,皮膚黝黑笑容和善。我們廈門一堆親戚去了漳州籤了放棄協議[呲牙]故事三:我門鄰六十多歲的阿姨,獨居一兒一女不在一起,但也沒多遠,騎車二十分種,兄妹倆樓上樓下,阿姨糖尿病合併病發症,雙目失明,一個人靜悄悄的,兩個孩子輪流一星期來一次買點日常用品,好多次都是她敲我家門,一般都是找不到什麼東西了,或者想吃饃頭讓我去幫她買一下,看著她總覺的可憐,又有點擔心怕她那天出事,所以有天女兒回來,
  • 暖心!園區家庭養老增加「夜間照護」模式!
    暖心!園區家庭養老增加「夜間照護」模式!☑打造黨建特色品牌「愛老直通車」,為高齡獨居和無子女照護的老年人家庭配備響應及時的煙感氣感報警設備、方便隨身攜帶的緊急呼叫設備,提供緊急援助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與家庭醫生籤約、巡診相結合,加快整合醫療、養老、康復、長期護理保險等資源,著力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 老人家中摔倒4天無人知曉!「獨居老人」的生命安全該如何保障?
    很多人都會感慨"獨居老人"生活孤獨、空守寂寞了此餘生……其實,老福更希望大家能夠發現"獨居老人"背後潛藏的危機。在安徽蚌埠一居民小區內,有一位獨居老人在家中陽臺上摔倒後便無法站起,在這個缺少溫情的房間裡,老人倒在"冰冷"的地上足足4天,滴水未進。
  • 如何更好地為獨居老人服務
    [嘉賓陸梅珍]答: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就獨居老人這一話題進行聊天,非常高興,對網民提出的一些問題,我們共同探討。  [嘉賓王振華]答:各位網友好。非常高興和大家一起來探討獨居老人關愛的問題。老年人是我們國家和社會的寶貴財富,獨居老人更需要我們全社會來關愛,也真誠的希望通過今天的網聊來更進一步推進上海獨居老人的關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