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獨居的生活狀態下,老人該如何安全養老?

2020-12-13 益養老

近日看到一條特殊的熱搜,某藝人在獨居的生活狀態下,因在浴室不慎摔倒無人及時發現不幸去世。目前事實已定,雖然很惋惜,但這也給很多獨居的人提了個醒。

相比大多數決定單身一輩子的人,開始重新思考尋找伴侶的問題。益養老今天想跟大家討論的是,作為獨居老人,應該如何避免出現類似的情況。希望大家分享給用得到的人。

一、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很多老人不願意被特殊對待,充滿了不服老的情況。偶爾為了證明自己還未老,會做出一些年輕人都汗顏的事情來,但是這些都是極其危險的,益養老不建議老人嘗試危險動作。

生為老年人,身體新城代謝開始減慢,各器官隨年齡和體內自由基傷害的增加而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對外界和體內環境改變的適應能力減低,體力下降。因此,不能經受任何風險發生。

另外,根據科學研究,40歲以後骨密度逐漸降低,老年以後骨膠質減少,鈣含量降低,使骨質疏鬆和骨脆性增加,容易發生骨折。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老人骨質疏鬆症的患病率為24.6%。

因此,作為老年人,我們雖然可以在心態上保持年輕,但也要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已經是個老人的事實。必要的健身是合適的,但一些危險動作,不建議老人們大膽嘗試,畢竟風險無處不在。

二、消除安全隱患

作為獨居老人,接觸最多的就是孤獨了。時間久了倒也不是不可以忍受。但是一旦發生一些傷害事件,都將是嚴重的事態。為了避免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增大,最好的做法就是消除安全隱患。

目前,市面上有關於老年人生活環境的優化方案,叫適老化改造。所謂適老化改造,就是將老人生活的房間改造為適應老年人生活及便利的存在,這樣的一個過程簡稱為適老化改造。

適老化改造的目的是解決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方便,增強老人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改造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建築硬體改造、家具家裝改造、輔具配備,智能化用具配備。

1、建築硬體改造具體可分為:地面、出入口、通道的無障礙改造、扶手及抓杆安裝、地面防滑處理等。

2、家具家裝改造具體可分為:室內家具、裝飾的稜角防撞設計、推拉門改裝、馬桶增高設計、水龍頭扳手式改造等。

3、輔具可分為:輪椅,助行器,浴凳等。

4、智能化用具可分為:防走失手環,緊急呼叫設施,遠程斷電裝置等。

通過一整套的優化方案,將老年人的生活環境改變的更適合老人生活。這也將極大地避免危險發生。同時,即便是發生了危險,老人也可以很方便地向外界尋求幫助。

三、社區、鄰裡關心

俗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作為獨居老人可以主動向鄰居尋求幫助,請他們偶爾多上自己家來看看。就算一切安好,偶爾的打擾,也能乘機拉拉家常,排解獨居的孤獨感也是極好的。

一些社區也會主動提供這樣的上門活動,入戶居家安全摸查及宣傳安全知識工作,幫助老人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為老人打造更安全的居住環境。希望全國都能大力推行這樣的善舉。

四、主動學習居家安全知識

別小看居家安全這件事,其實大有內容可講,除了安全用火、用電以外,日常雜物堆放及習俗等問題也需要注意。安全無小事,老年人雖然身體機能下降得厲害,但家裡也得舒適才行。

老人通過主動學習居家安全知識,從小事,從習慣上就將安全放在第一位,這樣也能夠極大地避免不必要的風險。讓老人生活得更舒適才是。

五、注重健康的飲食習慣

勤儉節約是我大中國的文化傳統,老年人在這方面可以說是榜樣。但對於一些獨居老人而言,他們勤儉節約的有些過了頭了。

作為一個獨居的老人,自己煮飯並不是很方便,因此,經常是煮一次要食用好幾頓。這極大地造成了食品安全的風險存在。希望老年人也能重視起來,食的健康才是。

總結

上述內容的分享,其實根本問題還是再說,獨居老人要安全養老,還是要從生活中去主動避免安全隱患。方才能讓養老生活更舒適,更安全。

獨居的日子確實是不那麼好過,老人但凡有其他養老方式選擇,益養老都不建議自己一個人獨居。相比較而言,住養老院或是對於獨居老人來說較好的選擇。

當然,沒有人喜歡一個人獨居,除非迫不得已。因此,益養老小編也在此倡議,作為青年人及壯年人,應該善待這個群體,主動給予獨居老人關懷才是呢,大家一起努力呀。

相關焦點

  • 智慧養老系統深度解析:無兒無女的獨居老人該如何養老?
    其實這樣獨居老人的悲慘案例還有很多,隨著國內老齡化日益加劇,許多無兒無女無老伴或是兒女不在身旁的孤寡、獨居老人的老年生活讓人擔心。他們的生活該如何養老?怎麼樣才能讓他們老有所依呢?,安全情況和日常活動進行有效監控,及時滿足老人在生活、健康、安全、娛樂等各方面的需求。
  • 老人家中摔倒4天無人知曉!「獨居老人」的生命安全該如何保障?
    有相關數據顯示,到2050年我國60歲以上老人將達到4.87億,約佔據總人口數的三分之一,面對這個龐大特殊群體,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守護?這些熙攘都市裡的留守老人的安全又該如何保障?獨居老人的生命安全該如何有效保障?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科技人性化,養老很溫暖!
    此外,該街道還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也會響起預警。 當下,獨居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可獨居的老人又該如何養老呢? 2017年,有文件指出,預計到2020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高齡老年人將增加到2900萬人左右,獨居和空巢老年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
  • 空巢老人、獨居老人與日俱增,老年人如何健康養老
    老齡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們的養老問題就成了社會的一大擔憂。社會把子女外出就業、留守故居的老人稱為空巢老人;把喪偶、離異、長期無子女陪伴或無子女的老人稱為獨居老人。這兩類老人面臨著類似的養老困境,他們的生活水平、心理健康、衣食住行都需要關注。
  • 暖心故事背後 是獨居老人的養老問題
    85歲「老於太太」暈倒眾人接力救助暖心故事背後是獨居老人的養老問題為何這些老人選擇獨居?怎樣生活更安全?5月27日,家住瀋陽市瀋河區望遠社區的居民劉女士向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表示,她請媒體表揚一下所有參與救助的好心人,也希望人們由此更加重視獨居老人的安全問題。目擊者八旬獨居老人暈倒路邊大家合力救助5月26日,記者採訪到老人的家屬、鄰居和社區人員,還原了事件的經過:5月21日10時許,望遠社區中心廣場內,一位在此休息的老人正與老鄰居們聊天。突然,她說想起來去打個電話。
  • 如何保護獨居老人的安全? 獨居老人居家安全注意事項
    如何保護獨居老人的安全? 獨居老人居家安全注意事項時間:2017-08-11 08:55   來源:學習啦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保護獨居老人的安全? 獨居老人居家安全注意事項 現在很多兒女忙於工作,無暇照顧家裡的老人,只剩下上了歲數的老人獨自在家。
  • 獨居老人、空巢老人護理服務體系與對策
    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末,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3086萬,佔總人口的16.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達15003萬,佔總人口的10.8%,中國在「邊富邊老」的狀態下進入老齡化社會。與世界人口老齡化相比,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具有老齡人口規模大、老齡化速度較快、高齡老年人口急劇增長、老齡化超前於現代化、城鄉分布不均衡等特點。
  • 如何更好地為獨居老人服務
    [嘉賓王振華]答:目前我們上海的獨居老人關愛活動主要做法是5+X,5是5個1既廣泛告知、經常問候、熱線諮詢、安全檢查、應急救助。X是根據獨居老人的不同需要按照社區實際提供有關的養老服務項目。  [網友老王]問:贏了官司拿不到錢.債主賴帳怎麼辦一個66歲的獨居老人.  [嘉賓吳幼敏]答:贏了官司是不怕債主賴帳的,可以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 獨居老人水錶自動預警 智慧「惠民」就該這樣
    近日,「上海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引發廣泛熱議。這個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此外,江蘇路街道還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就會響起預警。
  • 88歲的獨居老人,送房約定養老的靈魂拷問!
    近日,上海一88歲獨居老人,價值300萬《房產贈與和約定養老協議》,此協議經過了普陀區的公證處的社會調查後籤署,但此事件在社會上掀起了一波驚濤駭浪。下圖為此次事件的房產受贈人故事主角之二:一個獨居的88歲的老年男人,老伴早逝,也喪子,居住於該水果攤販所在的小區內。下圖為此次房產贈與人,獨居的88歲老人。
  • 又有幾位獨居老人家中身亡,如何避免?
    獨居老人、空巢老人是個社會問題。現在有許多這樣的老人,大半輩子為工作,為子女奔忙。等到兒女們都工作了、成家了,他們卻成了無人照顧的獨居老人。歲月讓他們越走越老,越走越孤單……這些喪偶的老人們不同程度都患有各種老年病,兒女們畢竟有自己的家庭,加上工作、生活壓力都很大,陪他們的時間也有限。很多時候以為離我們很遠,其實很近。不只農村,就在大城市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幾天前,一個中部省份大城市,蕪湖市內一小區,,物業發現住在14樓的獨居老人李師傅死在家中。
  • 88歲老人把300萬房產送給樓下水果攤店主,獨居老人如何養老?3個...
    成了獨居老人以後,難免引來一些動歪腦筋的人,家裡的親戚除了覬覦房產、叫他早點寫遺囑外,從不來看望他,於是也都不來往了。 小遊,35歲,河南人。幾年前帶著妻子和三個孩子來上海賣水果,一家人住在水果攤旁邊的簡易棚裡。老先生每天沒事就去他水果店裡坐一會兒,小遊也經常給老人幫些小忙。
  • 獨居老人,有想過當你老了,會是怎麼養老呢!
    家庭養老的功能日益削弱,原來由家庭承擔的老人贍養功能轉向社會養老服務,獨居老人成為一類社會問題而倍受關注。1.子女工作繁忙,平時都不在身邊,基本上沒時間回來看望他們。而老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多少都有這樣那樣的毛病,有的身體甚至更遭。2.獨居無伴。俗話說"少年夫妻老來伴"。可是他們因過早失去老伴,平時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 鄭州養老床位存一半缺口 獨居老人去世數天無人知
    一組數據最能說明問題:鄭州市現有100萬老人,但養老機構僅39家,床位也只有區區8000張。  專家認為,如不及時緩解養老機構及床位的供需矛盾,家庭問題將上升至社會問題。  鄭州的養老院存在哪些問題?有哪些發展瓶頸?你認為該如何解決?歡迎繼續撥打熱線電話13298181917跟我們聊聊,或加入QQ群101116468和我們互動。
  • 「獨居老人」現象加劇 建公共養老服務大勢所趨
    主持人:本報記者 龔丹韻  嘉 賓:彭希哲(復旦大學社會學系人口學 教授)  龔丹韻:如果不是小區正在進行整修工程,獨居老人胡某可能仍將被繼續遺忘。直到近日,施工人員意外發現,一戶居民家中有一堆骨骸。排除他殺可能後,這才明白,胡某已於兩年前獨死於家中,家人卻一直以為她外出。類似的情況並非首例。作為專家,您對此有什麼感觸?
  • 養老難困局顛覆血緣認知——獨居老人送300萬房產輿情觀察
    老人表示,只有自己樓下的一個水果攤攤主,經常會在關鍵時刻出手幫助自己。 一次,水果攤攤主發現老人昏迷在家,將老人及時送去醫院醫治,其間沒有一個親戚前來照看。攤主日復一日的照看老人,久而久之就相處出了感情。三年前,經老人邀請,水果攤攤主一家人搬到了老人的家中,與老人一起生活,組建了一個特殊的家庭。
  • 獨居老人:靠兒女不如靠鄰居?
    近日,五棵松附近一小區內,一名獨居老人被發現死於家中。僅在3個月前,勁松附近亦發生過類似的悲劇。實際上,這只是獨居老人生活困境的極端反映——隨著老齡化的進展,獨居老人該由誰、如何照料,漸成社會問題。這回犯病恰好有旁人,可萬一下回自己獨處時出了事怎麼辦?「其實之前社區發過一個用來呼叫的裝置,但我從來沒按過,怕按錯了給人添麻煩。現在我也不知道那東西還能不能用。」在這次住院之後,譚華總結出了深刻的教訓——做事不逞強,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責:「獨居的老人一定得是能自理生活的。」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會自動報警 「單身狗」不淡定了:求同步!
    從事街道志願者工作5年,李春習慣了平時上門探望獨居老人。一個人負責五戶老人的生活安全,有時也分身乏術。她告訴記者,前幾日一直沒見到阿婆,敲門也無人應答,由於擔心阿婆有意外,她通過系統後臺數據確認了老人家中仍有用水,暫時放下心來。
  • 高齡獨居老人的生活照料怎麼辦?「物業服務+養老服務」來了
    ,充分發揮物業服務企業常駐社區、貼近居民、響應快速等優勢,推動和支持物業服務企業積極探索「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模式,切實增加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更好滿足廣大老年人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著力破解高齡、空巢、獨居、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長期照護難題,促進家庭幸福、鄰裡和睦、社區和諧,現就推動物業服務企業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提出以下意見。
  • 如何老有所依成世界難題 看看各國如何關愛獨居老人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英國當局啟動了一項將獨居老人拉入社會的戰略,該方案由負責體育、社會事務的文化副大臣監督執行。她現在被稱為「孤獨大臣」,儘管她並沒有「孤獨部」。新戰略要求相關各部委、基金會和民間組織通力協作,而這位副大臣被委派從中進行協調。例如,英國皇家郵政公司的郵遞員應當在派送信件和報紙時順路看望獨居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