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大戰役,蔣介石反動政府已面臨全部崩潰的境地它為了進行垂死掙扎,一面組織殘餘軍事力量繼續頑抗;一面又由蔣介石親自出面求和,玩弄新的和平陰謀,以便爭取喘息時間,拼湊、擴充軍隊,在適當時機捲土重來,提出「兩分天下」、「劃江而治」的陰謀主張。蔣介石的這一主張,得到早就要搞「南方聯合」或「西南大聯合」的地方實力派的支持。資產階級右翼也想搞「三分天下」。美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反動派還企圖利用某些既同它們有聯繫,又同革命陣營有聯繫的人們在革命陣營內部組織所謂「反對派」,極力使革命就此止步,或者帶上溫和色彩,以便保存反動勢力,破壞革命勢力。
有一些冒充人民朋友的「自由主義人士」,則要我們對敵人「憐惜」、「仁慈」,「勸告」中國人民接受反動派的「和平」。還有些人士被美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策劃「劃江而治」的陰謀所迷惑,要我們革命就此止步,散布妥協思想,反對我們使用武力,說「不應該讓國民黨完全垮臺」;還有的以為共產黨雖然在軍事上佔優勢,但不應再打下去,說「兵猶火也」,「佳兵不祥」。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也有人不贊成我們打過長江,並從內部和外部對我黨施加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在即將奪取全國勝利的關鍵時刻,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一個尖銳的問題是:將革命進行到底?還是使革命半途而廢?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三十日,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一九四九年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深刻地回答了這個問題。獻詞總結了人民解放戰爭兩年半來的偉大勝利,分析了國內的政治形勢,指出:中國人民將要在偉大的解放戰爭中獲得最後勝利,這一點甚至連我們的敵人也不懷疑了。但是,「敵人是不會自行消滅的。無論是中國的反動派,或是美國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侵略勢力,都不會自行退出歷史舞臺。」
所以,現在敵人正在玩弄「和平」陰謀,並用在革命陣營內部組織「反對派」的辦法,妄圖阻止革命前進。獻詞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號召,提出了人民解放軍繼續向長江以南進軍,完成解放全中國的任務指出,必須徹底消滅一切反動勢力,並驅逐美帝國主義勢力出中國,不能使革命半途而廢。」獻詞告誡各民主黨派,要考慮選擇自己的道路。共產黨要的是真誠的合作,採取一致的意見,而不是建立什麼「反對派」,也不是走什麼「中間路線」。獻詞還指出,不管中外反動派變換什麼花樣來破壞革命勢力,可以斷定他們必然要失敗。「已經有了充分經驗的中國人民及其總參謀部中國共產黨,一定會像粉碎敵人的軍事進攻一樣,粉碎敵人的政治陰謀,把偉大的人民解放戰爭進行到底。一九四九年一月一日,蔣介石根據美帝國主義的旨意,發表了一篇虛偽狡詐的「求和」聲明。
為了徹底粉碎反動派的「和平」陰謀,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在十四日發表了《關於時局的聲明》。毛澤東在聲明中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蔣介石「和平」建議的虛偽性和反動性。蔣介石在這個「和平」建議中提出五項條件,其中他要「確保」其「憲法」、「法統」和「國體」,即是說要繼續保持蔣介石反動集團的反動統治地位;他要其「軍隊有確實的保障」,即是說國民黨反動派的命根子不能拔掉以便用來繼續鎮壓人民,搞反革命內戰。所以,毛澤東在聲明中嚴正揭露說:「這是繼續戰爭的條件,不是和平的條件。」同時毛澤東接著又指出:人民渴望早日獲得和平,但是不贊成戰爭罪犯們的所謂和平,不贊成他們的反動條件。在此種民意基礎之上,中國共產黨聲明:「雖然中國人民解放軍具有充足的力量和充足的理由,確有把握,在不要很久的時間之內,全部地消滅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殘餘軍事力量;但是,為了迅速結束戰爭,實現真正的和平,減少人民的痛苦,中國共產黨願意和南京國民黨反動政府及其他任何國民黨地方政府和軍事集團,在下列條件的基礎之上進行和平談判。
這些條件是:(一)懲辦戰爭罪犯;(二)廢除偽憲法;(三)廢除偽法統;(四)依據民主原則改編一切反動軍隊;(五)沒收官僚資本;(六)改革土地制度;(七)廢除賣國條約;(八)召開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接收南京國民黨反動政府及其所屬各級政府的一切權力。」這八項條件,反映了全國人民的公意,只有在這八項條件之下所建立的和平,才是真正的民主的和平。聲明中說,如果南京國民黨反動政府中的人們,願意實現真正的民主的和平,就要以這八個條件作為雙方和平談判的基礎。聲明中還告誡全體人民解放軍:「在南京國民黨反動政府接受並實現真正的民主的和平以前,你們絲毫也不應當鬆懈你們的戰鬥努力。對於任何敢於反抗的反動派,必須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殲滅之。」
毛澤東的這個聲明,是黨再一次成功地運用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方針來和國民党進行鬥爭,體現了革命的原則性和鬥爭策略的靈活性相結合八項條件的徹底實施,將完全打碎國民黨的反動國家機器,實現黨的民主革命的任務。如果國民黨加以拒絕,就會在革命人民面前暴露出他們假和平、真戰爭的嘴臉。聲明的發表,使我黨在當時或以後,不論是談,或是打,都完全掌握了鬥爭的主動權。毛澤東的聲明發表後,立即得到中國民主同盟、農工民主黨、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致公黨、國民黨民主促進會、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中國人民救國會等各民主黨派和愛國民主人士的熱烈響應與擁護,都紛紛發表聲明和談話,斥責蔣介石的假和平,贊成我黨提出的八項和平條件。
毛澤東的聲明,給蔣介石的「和平」陰謀以致命打擊。蔣介石為了擺脫困境,被迫於一月二十一日「引退」,由「副總統」李宗仁代理總統職務,蔣介石則退居幕後操縱。李宗仁表面上宣稱願意以我黨的八項條件為基礎進行談判,實際上是繼續執行蔣介石擬定的作戰計劃,妄圖利用「和談」爭取三個月至六個月的時間,擴充國民黨軍隊三百萬至五百萬人,以便時機成熟反撲過來扼殺革命。他繼續在各地捕殺要和平、要民主的革命人民。他還不顧中國人民的反對,釋放了二百六十多名日本重要戰犯。我黨對其陰謀和罪惡活動,及時進行了揭露,同時為了運用各種方式進行鬥爭,也同意和李宗仁政府進行談判一九四九年一月,以張治中為首的(包括邵力子、劉斐章士釗、黃紹竑)國民黨政府和平談判代表團到達北平,和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進行談判。中共派出周恩來、林伯渠、林彪、葉劍英、李維漢、聶榮臻為代表,周恩來為首席代表。經過半個月談判,擬定了國內和平協定。
四月十五日,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將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提交南京政府代表團。國內和平協定共有八條二十四款,是在我黨提出的八項條件的基礎上擬定的,其中心問題是接收國民黨政權,改編國民黨軍隊在懲辦戰爭罪犯問題上,我黨作了有原則的讓步,未將戰犯名單列入《協定》中,並且提出對「一切戰犯,不問何人,如能認清是非,翻然悔悟,出於真心實意,確有事實表現,因而有利於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之推進,有利於用和平方法解決國內問題者,準予取消戰犯罪名,給以寬大待遇。」顯然,這一條也適用於蔣介石。四月二十日,南京國民黨政府拒絕在這個國內和平協定(最後修正案)上簽字。這樣,就表明南京國民黨政府所謂承認以中共八項和平條件為談判基礎是完全虛偽的,是別有陰謀的一個和平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