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近現代史培養眾多名將的黃埔軍校一共開辦了幾期?

2020-12-27 鬼說天下

眾所周知,黃埔軍校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上影響最大的軍事院校。不過社會上對於黃埔軍校的開辦期數存在各種說法,有六期、七期、二十三期、七十八期等等說法。那麼黃埔軍校共開辦了幾期呢?

首先要說明的是,黃埔軍校的正式名稱分別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至1926年)」和「中央軍事政治學校(1926年至1927年)」。1929年到1931年,蔣介石新建了「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

國共第一次合作開始後,國共兩黨決定合辦一所培養革命軍官的軍校,即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因為該軍校位於廣州黃埔島,所以簡稱為「黃埔軍校」。對近代史產生巨大影響的就是這所軍校。

國共合辦的「黃埔軍校」從1924年開辦到1927年,共有六期。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背叛革命,國共第一次合作結束,黃埔五期和六期的學生在沒有完成學業的情況下就要面臨決定一生命運的選擇。

國共合作結束後,象徵革命進步的黃埔軍校就不復存在了。雖然蔣介石後來「掛著羊頭賣狗肉」地建立了所謂繼承「黃埔軍校」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南京),但這所軍校不過是失去靈魂的行屍走肉而已。

蔣介石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在大陸開辦了二十三期了,這也是有些人認為「黃埔軍校」辦了二十三期的理由。1949年,敗退的國民黨反動派在我國臺灣省建立了號稱繼承黃埔軍校的「鳳山陸軍軍官學校」。

「鳳山陸軍軍官學校」在臺灣省已經開辦了幾十期,至今仍在為臺灣偽軍培養軍官。有些人將臺灣省這座偽軍校當做黃埔軍校的正統後繼,所以才出現了「黃埔軍校開辦了七十八期」的說法,可謂無知無恥。

黃埔軍校的歷史含義並不是所謂的「陸軍軍官學校」,而是國共合作的革命軍校。當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後,黃埔軍校的革命歷史也就結束了。所以黃埔軍校應該辦了六期,之後的反動派不配叫「黃埔軍校」。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四大軍校,黃埔軍校的名氣最大,抗戰大學乃革命核心
    大家都知道黃埔軍校出了很多名將,其實除了黃埔軍校中國還有其他優秀的軍校,也孕育了不是人才。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中國四大軍校排名,中國不止一個黃埔軍校,一起看看吧。1、黃埔軍校 - 名氣最大: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主要將領出自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軍校在創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
  • 世界十大著名軍校:中國黃埔軍校比美國西點軍校要強
    第4:伏龍芝軍事學院。提起前蘇聯的伏龍芝軍事學院,在中國幾乎無人不知。劉伯承、左權、劉亞樓這些中國的名將都曾受訓於這所學院。始建於1918年12月8日,原稱工農紅軍軍事學院。十月革命成功後,最高統帥率部決定在莫斯科成立自己的革命軍校,培養政治合格、軍事過硬的蘇維埃軍事幹部。1924年伏龍芝元帥任院長。1925年11月5日,在他逝世後,工農紅軍軍事學院正式被命名為伏龍芝軍事學院。
  • 黃埔軍校的學制才半年,為什麼還能培養出那麼多名將?
    現在我們在誇讚哪個學校或者教育機構不錯時,常常把它稱作是某個領域中的黃埔軍校。我國如今的陸軍新兵訓練從三個月增加到了半年,而黃埔軍校曾為中國抗戰培養了軍事人才,走出了多位名將,它的學制一共也才半年,但它的畢業生就能直接送到戰場上去。
  • 黃埔軍校學制僅半年,連中專都比不過,為何能培養出那麼多名將
    這所軍校培養出了不少名將,那麼它又是怎麼培養這些人的呢?倘若隊伍中的指揮官都不具備堅定的作戰信念,真誠為國奉獻的精神,那隊伍必定不會團結一致。因此,黃埔軍校的建立,就是希望尋求並培養出共同認定「三民主義」的革命軍人,大家必須在政治訴求上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並為之更加努力、奮進。否則就會如同二戰時期的日本陸軍和海軍,為各自的利益而戰,最終面臨慘敗的收尾。
  • 【往事】黃埔軍校走出了哪些國共名將?
    1924年6月,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於廣州黃埔長洲島創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他更沒有想到,後來他能當上國民黨的大官,1949年卻成了共產黨的俘虜,1964年又當選為人民共和國的政協委員……
  • 黃埔第四期共2654名畢業生,比前三期總和還多,這幾位最出色
    important}一代黃埔人,半部近代史。黃埔軍校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擁有很高的地位,甚至影響了近代中國革命的進程。因為在近代革命中有無數的黃埔師生活躍在政壇和戰場之上,可以說到處都他們的身影,黃埔師生是抗戰的中流砥柱和解放戰爭的主角,在長期的戰爭中湧現出來不少名將。其實黃埔軍校畢業的學生,在黃埔前六期中質量最高,後來的成就也最大,主要因為當時處於戰亂時期,這些將領在黃埔受到的教育幾乎全部是短期培訓性質的,畢業後基本上都立刻拉到了戰場之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名將和手握重權的不少。
  • 黃埔軍校第二期學員籍貫——湖南人居多
    黃埔軍校名將基本都在前6期,但是二期的名將相比並不是很多,只有幾位名將,其中邱清泉、鍾松二位是黃埔二期優秀將領的代表黃埔軍校二期開班時間1924年8月14日軍校舉行——1925年9月6日畢業,計449人其中在1924年11月19日,湘軍講武堂學生158人併入,所以黃埔二期學員以湖南人居多,黃埔軍校前幾期基本都是在南方各省招生,之後才延伸到黃河周邊省份以及邊塞省份,所以大家在看籍貫的時候沒有黃河以北的省份也是屬於正常的
  • 黃埔軍校從第五期遷離廣州後就很少出名將,和反覆更改校名有關嗎
    從1924年到1926年,黃埔軍校從創辦伊始就打下「短訓班」的烙印,兩年共畢業四期學生,差不多每期學制半年。而雲南陸軍講武學校自始至終都是正規軍事學校,正規學制2~3年。黃埔軍校校旗但是,由於黃埔前四期的學生,大部分時間都能安安穩穩、踏踏實實在學校學習,加之當時有大批蘇聯教官執教,所以這四期的畢業生,後來名將如雲。
  • 盤點:世界十大著名軍校,中國三所上榜,第一你絕對想不到!
    從這裡先後走出數百名將軍,中將以上的高級將領有數十人,他們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佔有極其重要位置。第9:俄羅斯總參謀軍事學院。這是俄軍的最高軍事學府。該學院又稱總參謀部伏羅希洛夫軍事學院,前身為1918年10月成立的工農紅軍總參謀學院。第8:英國克蘭韋爾軍學院。
  • 黃埔軍校學制最短僅半年,連中專都不如,為何能培養那麼多名將?
    歷史上有這麼一所學校,學制遠比專科短得多,卻具有相當高的教學質量,這所軍校裡培養出了眾多名將,那麼它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所以,在黃埔軍校創立之初,就是想要找到在「思想上」高度支持「三民主義」的革命戰士,大家一定要有相同的政治願景,才願意齊心協力、攻克難關。不然就會和二戰期間的日本陸軍和海軍那樣,矛盾不斷,最終只得走向滅亡的結局。
  • 黃埔軍校其實不是正式軍校,只是個短期培訓班?為什麼人才輩出?
    說起黃埔軍校,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絕對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名字,從這個名字中走出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後中國絕大多數軍事統帥名將。自辛亥革命以來,歷經了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漫長的革命戰爭中,黃埔軍校曾為國共兩黨培養出許多軍事家和將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位元帥中就有五位出自黃埔軍校,至於國民黨軍隊中的中上級將領更是無數。但是這樣一個在中國近代史上佔據了重要地位的黃埔軍校其實一開始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那樣的正規軍校,只是一個軍官速成班!
  • 二戰十大軍校排名,日本有兩所,中國僅有一所,西點軍校僅排第二
    領軍大將可以說萬裡都不一定挑的出一,因為天賦、機遇、後天環境等缺一不可,實在是難;但是中低層軍官的軍事素養也是極為重要的,但是中低層軍官可以通過軍校學習來培養,這就充分體現出軍校的重要性了;來看看二戰時期的十大軍校都有哪些吧。TOP、10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為日本發動侵略戰爭培養了大批高級將領,其中6人曾擔任內閣首相。
  • 黃埔軍校的畢業生,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你知道嗎
    提起黃埔軍校,大家都知道這是一所著名的軍事院校。許多我們所熟知的軍事人才,就是從這所學校畢業的。而黃埔軍校的教員,更是由當時最具分量的人才團隊組成,許多名將都曾經在黃埔軍校擔任要職。黃埔軍校從1924年創辦,直到1949年停辦,期間也曾開設多所分校,遷往武漢、南京、成都等地,這26年間,在大陸一共開設了23期,培養了30多萬的軍官,其中第一到七期的學生,是抗戰時期軍事資源重要的儲備人才。
  • 黃埔軍校與保定軍校和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區別與聯繫
    黃埔軍校舊址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正式成立於1874年,到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根據《和平憲法》被關停,期間總共開辦了61期,培養軍官36900餘名;它的招生制度非常嚴格,在早期辦學中因此,所謂的士官學校其實就是軍官學校,是日本陸軍培養基層軍官的主要搖籃,可以理解為專科學歷,學科建設也比較齊全,分為步、騎、炮、工、航空等(日本無獨立空軍)。其中還有來自中國的留日士官生,從1898年開始到1937年抗戰爆發,共有29期1600多人入校學習。
  • 男子因個矮被黃埔軍校淘汰,大哭驚動一人被錄取,後成為國軍名將
    近代歷史上,黃埔軍校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將領都畢業於黃埔軍校一至六期。在馬林等人的幫助下,國父當時在廣州親手創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學堂。「文」指的就是「國立廣東大學」,也就是現在的中山大學;「武」指的是「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即黃埔軍校。
  • 珍貴的《周至籍黃埔軍校英雄榜》
    作為中國現代歷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其影響之深遠,作用之巨大,名聲之顯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學校名將輩出,戰功顯赫,揚威中外,影響深遠,為中國革命培養了許多將帥之才,在中國現代史上佔有顯赫地位。
  • 世界四大著名軍校的「黃埔軍校」無憑無據
    儘管黃埔軍校在中國近代史上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黃埔軍校無疑是老蔣賴以起家的資本,黃埔畢業生又被稱為「天子門生」,如此無根無據的將「黃埔軍校」吹噓成「世界四大著名軍校」之一,甚至意淫排名為世界第一,還說什麼中國近代史就是某種意義的「黃埔軍校史」,這不是天大謊言?這不是居心叵測?這不該以正視聽?!
  • 讀懂黃埔軍校就基本讀懂中國近代史:20萬黃埔生,戰死19萬
    不誇張地說,讀懂了黃埔軍校,也就基本讀懂了中國現代史。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黃埔軍校成就了中國現代史;尤其是在抗戰中,總共20萬黃埔生中,戰死者高達19萬多人,僅萬人倖存。據《國民黨研究資料叢書: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戰場史料選編》:抗戰期間國軍一共陣亡132萬人。
  • 歐洲媒體公布上世紀全球十大軍校排名,中國一所軍校入選
    陸軍士官學校第九位:陸軍士官學校,於明治維新期間開辦,該學校主要教授軍事課程,以嚴格的軍事素養來培養學生,同時也為我國培育出不少名將:蔡鍔、蔣百裡等。但是在美國確與西點軍校齊名稱為南北兩強。辦學宗旨為:文武兼備(大概中文理解)。該校最重要的特色在於它並不是以培養軍官為第一任務,而是培養出來各種軍隊需要的複合人才,不過這所學校依舊是將星雲集。上世紀培育出代表性將領:馬歇爾(陸軍五星上將)美國陸軍參謀長、範德格裡夫特(陸戰隊上將)美海軍陸戰隊創始人、孫立人將軍。
  • 孫中山先生開辦黃埔軍校,改稱為陸軍軍官學校,培養軍事人才
    黃埔軍即陸軍軍官學校,位於廣東黃埔長洲島,是國共第一次合作時期,孫中山先生在中共和蘇聯的幫助下,為培養軍事幹部與1924年6月創辦的。1924年3月27日,黃埔軍校舉行第一期新生入學考試。4月28日,黃埔軍校放榜,正取350人,備取120人,錄取學生編成4個隊。這些人中有很多都是中共黨組織從各地選派來的黨團員和革命青年。1924年5月5日,黃埔軍校新生陸續入校。黃埔軍校第一任校長為蔣介石。關於校長人選,最初決定為程潛,而以蔣介石、李濟深為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