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日,你知道自己的母語有多美嗎?!

2021-02-19 央廣網

今天(2月21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定的國際母語日,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

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是我們每個人從學會說話開始就在使用的語言,你覺得你已經熟練掌握了?

漢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之一。一首英文詩,用中文翻譯一下,瞬間變得「高大上」起來。來感受一下~

原文: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shine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blows...

This is why I am afraid;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普通版:

你說你喜歡雨,但是下雨的時候你卻撐開了傘;

你說你喜歡陽光,但當陽光播撒的時候,你卻躲在陰涼之地;

你說你喜歡風,但清風撲面的時候,你卻關上了窗戶。

我害怕你對我也是如此之愛。

詩經版:

子言慕雨,啟傘避之。

子言好陽,尋蔭拒之。

子言喜風,闔戶離之。

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離騷版:

君樂雨兮啟傘枝,

君樂晝兮林蔽日,

君樂風兮欄帳起,

君樂吾兮吾心噬。

七律版:

江南三月雨微茫,羅傘疊煙溼幽香。

夏日微醺正可人,卻傍佳木趁蔭涼。

霜風清和更初霽,輕蹙蛾眉鎖朱窗。

憐卿一片相思意,猶恐流年拆鴛鴦。

平時你掛在嘴邊的詞,可能你一直讀錯了。

不信?來看看這幾個詞的正確讀音:

結束的「束」--shu 四聲(同「樹」),而不讀——結「素」;

強勁的「勁」--jing 四聲(同「淨」),而不讀——強「禁」;

粗獷的「獷」--guang 三聲(同「廣」),而不讀——粗「礦」;

良莠不齊的「莠」--you三聲(同「有」),而不讀——良「又」不齊。

看到這裡,大家不妨一起補節語文課,看看有哪些容易讀錯的字吧!試一試這些字你能讀對幾個。

這麼多詞語,你讀對了幾個呢?

漢語,還是一門神奇的語言。看起來相互矛盾的詞,居然可以表達同一個意思。

來看一組新聞報導:

歪果仁:反正都是你們贏了!

去朋友家做客:

歪果仁:到底是讓我坐在哪兒?

家長對熊孩子說:

熊孩子:反正我是要挨揍了……

方言,承載著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唐代詩人賀知章在《回鄉偶書》中有「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詩句,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溫馨的畫面。

伴隨著中國人口流動速度的加快、規模的加大,這樣的畫面正在減少。當下大多數年輕人雖然還會說方言,但不少已經把家鄉話說得南腔北調,串味兒了;更有很多父母不願意教孩子說家鄉話。

有人甚至感概:方言還不如英語說得溜……這很危險!

專家認為,方言不僅具有語言研究方面的學術價值,更具有民俗、歷史、人文理念方面的價值,傳承好方言就是保護好文化的多樣性。

2015年,央廣推出了《致我們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記》,第一季就是關於方言系列,回味精品請戳

來看看各地方言「你幹什麼呢」怎麼說?

說好中國話,我驕傲!

氣溫「大跳崖」!是時候把脫掉的衣服一件件穿回來了.

關注 | 河南油畫院遭百餘人打砸,院名被塗「道士下山」

震驚 | 這書有毒!中學語文教材竟然出現黃色網站連結……

來源:綜合新華網、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光明網等

本期編輯:朱虹

相關焦點

  • 今天是母語日,你知道自己的母語有多美嗎?!(建議收藏)
    這個節日是在1999年11月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般性大會宣布從2000年起,國際母語日設定在每年的2月21日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以及多語種化 。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是我們每個人從學會說話開始就在使用的語言,你知道漢語有多美嗎?漢語之美,觀之形式多變,可豪放、可含蓄,讀之朗朗上口,意韻無窮。漢語之美,美在形體,亦美在風骨。沒學習漢語,那就不會直到「紅塵」是怎樣的紛紛攘攘難捨斷,「斷腸」又是怎樣的相思,「江南」又是怎樣的煙雨朦朧,「明月」又是怎樣一種鄉愁,「天涯」究竟有多遙遠。
  • 母語日,你知道自己的母語有多美嗎?
    今天(2月21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定的國際母語日,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是我們每個人從學會說話開始就在使用的語言,你覺得你已經熟練掌握了?有些同學出國後,會繼續沿用著自己的英文名。而有些同學,則堅持使用自己的中文名。最近,中國留學生拍的《說出我的名字》火了……漢語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之一。
  • 竇桂梅:丟了母語,你還知道自己是誰麼
    「別拿母語不當回事。丟了母語,你還知道自己是誰麼。母語現在越來越單調了,一看電視全在耍貧,不是調侃就是娛樂,把你娛樂至死,你就在那開心吧,但啥都得不到。畫面代替大腦,形象代替思考。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我為什麼把語文叫母語,這個我反反覆覆地講過。因為我們沒有權利不熱愛自己的母語。一個孩子從出生之日起就界定了他的民族語言和一生的精神格局。一個人語言的涵養,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他的文化素養。我們現在對語文的理解和敬畏,都還缺一點點。
  • 世界母語日 論母語
    母語是漢語好不好!那些都是你的母言,而非母語。1樓同學的見解是正確的,北大曉如老師也讚賞有加(哪位網友能告訴我他姓什麼?百人計劃那位)母語和民族身份認同緊密聯繫在一起。漢語是漢民族(很大程度上也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共同語。如果您的「母語」是上海話,那您的民族選啥涅?
  • 國際母語日:我愛我的母語
    今天是國際母語日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母語,即媽媽的話。你愛你的母語嗎?有人已經不會說了,有人羞愧於說起,還有人說著說著會留下眼淚。輕輕摸一下黑板,跟大家叨叨幾個小概念,有幾個我當時學到都覺得耳目一新呢:1 大多數中國人都已經是「雙語人群」只要你的家鄉話有很多人聽不懂,你就很有可能已經是」雙語「了,例如上海話+普通話,廣東話+普通話,諸如此類。
  • 世界母語日與母語政治的變遷
    2月18日的世界人類學日旨在鼓勵全世界的人類學家慶祝自己的學科,並通過邀請公共參與從而擴大這一學科的影響力。 這一節日的創製頗似學者們咖啡後桌遊。而在任何意義上對人類學和人類而言更重要的節日是2月21日的世界母語日。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行的文化類節日,每年的2月21日意味著一系列國際同步的母語權益倡導和母語教育實踐的推行。UNESCO世界母語日logo人類學日擇日所遵循的是歐美節日常見的「流動的盛宴」。
  • 國際母語日丨你的母語,其實美得不可方物
    今天是第21個國際母語日。據說這一節日的設立跟孟加拉國爭取獨立有關。1952年,當孟加拉還屬於巴基斯坦時,民眾為爭取把孟加拉語列為官方語言之一進行示威。2月21日當天,警察向一群示威者開槍,有五名示威者被殺。孟加拉獨立後,為這幾位"語言烈士" 建立紀念碑。
  • 今天是國際母語日,你的母語真的過關麼?
    今天(2月21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定的國際母語日,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是我們每個人從學會說話開始就在使用的語言,你覺得你已經熟練掌握了?(xuè)淋淋現在你還能確定自己知道這些字的讀音嗎?
  • 蔡英文鼓吹臺少數民族「講母語」 被懟:你母語是啥
    蔡英文訪問臺少數民族部落(來源:臺媒)海外網9月18日電 蔡英文當局上臺後,加緊推行文化「臺獨」。蔡當局日前力推將臺少數民族語言納入所謂「國家語言」之列,「去中國化」意圖昭然若揭。蔡英文昨日(17日)走訪臺東少數民族普悠瑪部落時稱,「希望能讓孩子們覺得,將母語是值得驕傲的事情。」據臺媒綜合報導,蔡英文稱,「臺少數民族語言發展法」通過後,透過相關資源推動文化傳承,希望讓孩子們覺得「講母語」是件驕傲的事。她還稱,希望未來能在臺少數民族的部落裡,聽到族群民眾用部落語言聊天。
  • 第21個「國際母語日」:你的家鄉話說的還溜嗎?
    中新網2月21日電 (李弘宇)從咿呀學語到齒落舌鈍,母語會陪伴我們的一生。每年的2月21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定的「國際母語日」,2020年的主題是「語言無國界」。對很多人而言,母語承載著族群歷史、風俗習慣和文化,象徵著族群身份認同,是遊子他鄉遠歸所感受到的那抹暖意,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也更是我們表達思想和感情、溝通你我、聯繫世界的工具。當地時間2020年2月21日,孟加拉達卡,人們用花環裝飾語言烈士紀念碑,慶祝國際母語日。
  • 國際母語日,訊飛翻譯機助你用母語走遍世界
    每年的 2 月 21 日,是「世界母語日」。即使只會一門母語,你也能走遍天下。只要帶上一帶訊飛翻譯機2.0,就可以實現用母語走遍全世界的美好願望。        為了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的 2 月 21 日,設為國際母語日(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有 5000 餘種語言,世界上語言之多讓人難以想像。僅在中國,就有 80 種以上語言, 30 種文字,也正是由於這些不同語言文化的魅力,才能組成繽紛多彩的大千世界。
  • 國際母語日:方言是我們的母語,需要偉大復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母語日」海報,方言是我們的母語,需要我們復興和珍惜。提要:方言是我們的母語,普通話不是我們的母語。對待母語,我們要熱愛、復興,不能止於保護。我要說,在現代公民社會的環境中,普通話推廣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卓有成效的。方言是母語,需要復興和熱愛。
  • 國際母語日
    據估算,世界上約6000種語言中,至少有43%瀕臨滅絕。在教育系統和公共領域中佔重要地位的語言,實際上只有幾百種;數字領域中使用的語言,更是不到100種。  自2000年2月以來,世界各國都每年慶祝國際母語日,以促進文化多樣性和語言多樣性。
  • 「世界母語日」的思考
    世界母語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9年通過決議,把每年的2月21日定為世界母語日,提倡使用母語,以保存語言和文化多樣性。
  • 【聚光燈】今天是母語日,你那麼愛國,就從用好母語開始吧!
    今天(2月21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定的國際母語日,旨在促進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   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是我們每個人從學會說話開始就在使用的語言,你覺得你已經熟練掌握了?   餛飩(tun),不讀餛飩(dùn)  芝麻糊(hù),不讀芝麻糊(hú)  血(xiě)淋淋,不讀血(xuè)淋淋   現在你還能確定自己知道這些字的讀音嗎
  • 首先,學好你的母語
    今天,是國際母語日。母語,穿過歷史的長河,穿過我們的記憶,嵌入每個人靈魂,成為塑造你表達、思維和情感的方式。
  • 母語會牽制外語學習嗎?
    在我早前的貼子中,我就對這種說法提出過質疑。那天聽壯媽的講座,壯媽也不贊同這種說法。至少是這個說法並不全面。打破天花板的目的,是告給人們,孩子從小學英語,是可行的,也是效果最好的。別錯過敏感期。母語和外語學習可以同時進行。 千萬別聽信什麼學好母語再來學英語的言論。 為什麼要說母語能力是外語學習的天花板呢?是用母語來學英語嗎?是要用翻譯式的方式來學英語嗎?
  • 國際母語日,聯合國都發話了,我們一道為母語做點什麼?
    2月21日就是國際母語日了。為了保護並促進人類非物質遺產的這一重要組成部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德蕾·阿祖萊在2019年的母語日致辭中表示:「每一門母語都應該在公共生活的所有領域中得到更多的認識、認可和重視;所有的母語都不容忽視,它們對於建設和平以及支持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當一門語言消逝,以其為載體的文化和知識遺產亦將湮滅。文化和語言多樣性是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的關鍵 !」
  • 母語如根!因為母語我們是一家人
    母語如根!因為母語我們是一家人 還記得初中我們學習的《最後一課》嗎?故事講的二戰時期,法國即將亡國時,一位老師跟法國的學生上的最後一堂法語課,也就是他們的母語,法語,我就覺得當時的場景很壓抑,即使學習表現不好的學生也會是一輩子記憶猶新的,因為母語一失,國家就等於滅亡了,還記得鈴聲敲響課堂結束,他們老師在黑板上寫上了一句話讓我很感動「法西斯萬歲」!
  • 國際母語日︱母語的前世今生
    【題記】每年2月21日是國際母語日,摘一篇錫伯族詩人阿蘇先生的《母語的前世今生》以志紀念並鐫刻於心,同時,延伸閱讀中系統介紹國際母語日的誕生背景、目的意義、國際現狀以及中國所做的努力。●發展歷史:2月21日定為「世界母語日」,同當年孟加拉國爭取獨立有關。1952年,當孟加拉還屬於巴基斯坦時,民眾為爭取把孟加拉語列為官方語文之一進行示威。2月21日當天,警察向一群示威者開槍,有五名示威者被殺。孟加拉獨立後,為這幾位「語言烈士」 (Language Martyrs) 建立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