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實發育過程中外觀品質的形成:果實大小及其影響因素有哪些?

2020-12-11 果樹種植助手

蘋果果實發育與品質管理蘋果果實發育過程中,伴隨著品質的形成。當前,對蘋果果實品質的著眼點,主要集中在果實的外觀品質(果個大小、果形、色澤、果面光潔度),果實的食用品質(肉質脆綿、風味甜酸、香氣濃淡、果汁豐欠),以及果實的貯藏品質(耐貯性的高低、貯藏生理障害的發生程度)3個方面。我們主要闡述果實發育過程中外觀品質的形成以及與之相關的管理技術。

一、果實發育的一般過程

蘋果果實是由子房和花託發育而來的。果實的可食部分,大部分是由花託的皮層構成的。蘋果果實的全部發育過程,可概分為細胞分裂和細胞膨大兩個階段。

(一)果實細胞的分裂階段

這一階段果實細胞進行旺盛分裂,細胞數量急劇增加。蘋果果實的細胞分裂,從開花前已經開始,到開花期暫時中止,授粉、受精後繼續進行。多數品種可一直延續到花後3~4周。由於蘋果果實的分生組織中沒有形成層,因此,在細胞分裂階段,外觀上果實以縱向生長為主,果實為長圓形。

(二)果實細胞的膨大階段

在果實細胞分裂階段結束之後,即開始了細胞容積和細胞間隙的增大過程。果實細胞容積的增大,主要是液泡體積的增大。在果實細胞膨大階段,隨著細胞容積和細胞間隙的增大,果實橫徑迅速增長。在外觀上,果實以橫向生長為主,由長圓形變為橢圓形或近圓形。

二、果形與果實大小

(一)果形發育及其影響因素

果形是果實的外觀品質指標之一。為了說明果形的優劣,通常是以果形指數(即果實縱徑與最大橫徑之比)來表示。一般認為,果形指數大的,果實較美觀,外觀品質較好。

果形指數既然是由果實的縱徑與最大橫徑決定的,那麼促進果實的縱徑生長,就成為提高果形指數的關鍵。因此,促進幼果細胞的旺盛分裂,又是提高果形指數的細胞學基礎。研究認為,蘋果果實的細胞分裂,是依靠樹體貯藏養分得以進行的。果實細胞分裂的結果,是細胞數量的增多實,質上也是蛋白質增加的過程。從營養學上,多叫做蛋白質營養期。因此任何能夠提高貯藏氮水平的措施(如秋季施肥等),都有助於促進細胞分裂,並進而提高果形指數。另外,坐果後適度的低溫,及幼果中充足的赤黴素含量,也都有助於促進細胞分裂,獲得果形指數大的高樁果實。

(二)果實大小及其影響因素

1、單果重的增長動態

有人對6個蘋果品種的觀察表明,果實發育期間,在前後接續相等的時間間隔內,單果重的實際增長量是不相等的,表現出一種不等時增長的特性。不同品種果實的最大增重期(或產量構成關鍵期),出現的時間先後有別。以紅富士蘋果為例,在果實年周期發育過程中,果實的增大,以8~9月中旬比較迅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已基本處於停止增長狀態。觀察表明,在9月2~19日的17天內,長富2果實橫徑增長0.61釐米,日平均增長量0.36毫米,縱徑增長0.25釐米,日平均增長量0.147毫米,橫徑增長比縱徑增長快1倍以上。9月底果實基本停止生長。9月26日至10月19日的21天中,果實縱徑增長0.23釐米,日平均增長量僅為0.1毫米;橫徑增長0.15釐米,日平均增長量為0.07毫米。這段時間裡單果重增長不大,僅增重7.04克。

遼寧省果樹研究所在1983-1985年進行的分期採收試驗結果同樣表明,8月25日至9月9日,果實體積增長快,增長量為18.0釐米3,10月15~25日果實體積增長慢,增長量僅為4.6釐米。因此,在生產實踐中,要根據果實重量不等時增長的特性,在果實的最大增重期(或產量構成關鍵期),抓緊實施相應的技術措施,對於增加單果重,並進而提高果實的產量和品質,無疑都是有積極意義的。

2、果實大小的細胞學基礎

研究表明,蘋果成熟果實的大小,與果實的細胞數量和細胞容積密切相關。早熟品種果實的生長期短,果實大小主要取決於細胞數量的多少。晚熟品種果實的生長期長,果實大小主要取決於細胞容積,也取決於細胞數量的多少。在生長期相同的情況下,不同品種果實大小的差異,則主要取決於細胞數量的多少。同一品種果實大小的差異,既取決於細胞數量的多少,也取決於細胞容積的大小。有時其中的一個因素起主導作用,有時兩個因素都起作用。

3、樹體營養與果實大小

前已述及,蘋果成熟果實的大小,主要取決於果實的細胞數量和細胞容積。細胞數量的多少,又與細胞分裂期間貯藏氮水平的高低有密切關係。因此,改善樹體的貯藏營養狀況,對增加細胞數量(以至細胞容積)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在按不同的枝果比疏、留果的情況下,由於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樹體貯藏營養的分配狀況,也會在紅富士果實的早期發育中表現出來。

據觀察,按不同的枝果比留果時,富士幼果在6月10日的大小為,枝果比6:1左右時,幼果縱徑為3.41~3.44釐米,橫徑為3.08~3.18釐米,枝果比為4:1左右時,幼果縱徑為3.28~3.39釐米,橫徑為3.05~3.13釐米;枝果比為3:1左右時,幼果縱徑為3.05~3.25釐米,橫徑為3.04~3.14釐米;枝果比為2:1左右時,幼果縱徑為3.02~3.05釐米,橫徑為280~286釐米。這一結果充分說明,隨著枝果比的增加,幼果所能獲得的貯藏營養分配量增多,有助於增加幼果的細胞數量,表現出更大的縱徑和橫徑。

細胞容積的增大,主要是液泡容積的增大。在液泡容積增大的過程中,水分含量大大增加,是果實增重的關鍵。這一時期,果實內碳水化合物的絕對量也呈直線上升。在果實細胞容積的膨大階段,土壤中適宜的水分狀況和有效水含量,對果實增大有著重要作用。望月等(1960)的研究表明,在土壤水分適宜的溼地,單果細胞數雖然與旱地果實相近,但細胞平均體積卻比旱地果實大,單果平均容積大43毫升,平均單果重高39克。望月等的進一步研究表明,在土壤水分適宜的條件下,細胞容積的增大和單果重的增加,與果實的含氮率較高有密切關係。

4、內源激素與果實大小

研究表明,發育中的果實內,存在有生長素、赤黴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以及乙烯等5類激素。果實中的生長素,主要是吲哚乙酸及其衍生長素生物。在蘋果幼果的早期發育中,胚乳是產生生長素的中心。蘋果種子產生生長素有兩次高峰:第一次出現在初生胚乳細胞分化期,第二次出現在受精後80天,次生胚乳最大的時期。這時,胚乳中的生長素濃度,要比胚中高7~8倍。生長素與果實發育之間,表現為間接關係,就是在有生長素存在的情況下,細胞分裂素才能發揮促進細胞分裂的作用。

蘋果果實中的赤黴素,在果肉和種子中均有存在。在有赤黴素存在的條件下,若增加細胞激動素的水平,就能夠促進幼果細胞分裂,提高果形指數,促使元帥系果實五稜突起,有利於增進果實的外觀品質。果實中的細胞分裂素,主要是由種子中的胚乳產生的。受精後,果實細胞分裂期含有大量細胞分裂素,其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分裂,有利於增大果個和提高果形指數。但其作用的前提條件,是必須有內源生長素的存在。果實中的乙烯,從幼果期直到成熟時均可發生。乙烯與蘋果果實之間,有兩個不同的生理階段:在第一階段,乙烯會誘致幼果生長的停止和脫落;在第二階段,即當果實內的碳水化合物累積到一定臨界水平之上時,具有促進果實生長和成熟的雙重作用。

蘋果果實內,還存在一些內源生長抑制物質。現已查明,蘋果謝花後30天內,果實中的脫落酸總含量急劇增加,但因這時果肉生長最快,致使單位重量果肉內的脫落酸含量下降。在果實速增期脫落酸總量增高的結果,表現出防止果實過度生長的生理作用。

綜上所述,蘋果果實產生的內源激素,對果實和種子的發育,具有一定的、相異的影響。因此,蘋果的果實發育過程,由多種激素的平衡關係制約著。明確這些關係,對於生產優質果品,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5、溫度狀況與果實大小

果實發育期間的溫度狀況,與果實的細胞分裂和細胞膨大都有著密切的關係。這種相互關係的外觀表現,是果實形狀和果個大小的不同。研究表明,多數蘋果品種果實發育期間的適宜溫度,一般為18~24°C,花後10~15天內,正值果實細胞分裂、細胞數量增加的高峰,此時氣溫冷涼,果實縱徑生長比橫徑生長快,易獲得高果實。而在果實生長初期和後期氣溫較高的情況下,橫徑生長比縱徑生長快,果實則呈扁圓形。

果實發育期間的晝夜溫差,對果實生長和品質等,都有著明顯的影響。過高的夜溫,對於蘋果果實的生長和發育都是不利的。 研究表明,在平均夜溫16~18°C的基礎上,隨著夜溫的增加,果實的日增長量漸次減少。當夜溫達到32°C時,到第41天,果實甚至還會脫落。因此,在日平均氣溫適宜的基礎上,較低的夜溫和較大的晝夜溫差,對於促進果實生長和提高果品質量等,無疑也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相關焦點

  • 果實套袋對果實品質影響研究進展,看完之後,你就明白了!
    因此,探明果實內在品質和外在品質形成的機制,改進套袋技術以充分發揮套袋的有利影響,防止和減少套袋果實的不利影響,是目前果樹套袋生產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總結了套袋對果實內在和外在品質的影響,對其形成的機制進行探討和分析,以期為進一步開展相關研究和生產高品質果實提供依據。
  • 影響果實裂果、增甜、上色的因素有哪些?什麼樣的鈣肥效果好?
    為什麼果實裂果越來越多,卻無能為力,補鈣還是缺鈣,什麼原因造成的?影響果實防裂、膨果、增甜、上色的因素有哪些?怎麼選用鈣肥效果好?大家都知道鈣對果實的形成,如裂果,坐果等生理病害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果蔬一旦缺鈣,會影響其它元素的吸收,造成落花落果,裂果、上色慢、糖度低、產量與品質大幅下降等生理病害。正應為這樣,近來許多果農膨大補鈣、防裂果補鈣,防病補鈣等等。
  • 果實是怎樣形成的嗎? 花謝後是怎麼結出果實的?
    果實是怎樣形成的嗎? 花謝後是怎麼結出果實的?時間:2017-01-05 11:52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果實是怎樣形成的嗎? 花謝後是怎麼結出果實的? 那沉甸甸的玉米、黃橙橙的柿子、紅豔豔的蘋果、金燦燦的橘子帶給我們收穫的喜悅。
  • 遼寧省花序整形和無核處理對『陽光玫瑰』葡萄果實品質的影響
    葡萄品質決定了葡萄的商品性,葡萄品質主要分為外觀品質和內在品質。而果穗和果粒的大小、形狀、顏色是外觀品質的主要組成部分 。市場上的葡萄普遍存在穗形過長且不一致、果粒大小不均、疏密不勻、著色深淺各異等現象,嚴重影響果實的商品性。花序整形能夠改善葡萄果實品質,益於養分集中輸送到剩下的花序中,進而提高果實的內在品質 。
  • 果實成熟過程的奧秘值得探索
    原標題:果實成熟過程的奧秘值得探索  科技日報訊 (記者馬愛平)在生產、運輸和流通過程中,果實因成熟得不到有效地控制而腐爛變質,每年給我國果品生產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據了解,根據果實成熟的呼吸生理特點,果實可以分為呼吸躍變型果實和非呼吸躍變型果實,前者如蘋果、香蕉、芒果和番茄等在果實成熟過程中產生呼吸和乙烯高峰,而後者如葡萄、柑橘和草莓等在果實成熟過程中則不產生呼吸和乙烯高峰。   以乙烯受體及其信號轉導分子機制為基礎,呼吸躍變型果實成熟調控的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機理早已闡明。
  • 著色問題堪稱果實生產的「最後一公裡」?這些措施可提升果品質量
    在廣西這個種柑面積第一的地區,或者其他種柑大省,不是所有種果的都能賺得盆滿缽盈,也不是所有的果實都能賣得好價,同一個品種決定價格高低的主要還是品質。今年我們也一直在強調果實的品質問題,如何才能在大量的柑橘中脫穎而出,受到收購商的青睞呢? 想要讓收購商開高價,就要投其所好,知道收購商喜歡什麼類型的果。
  • 高三生物教學教案:果實和種子的形成2
    2理解果實和種子的形成過程,認識傳粉和受精是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的必要條件。   3通過本節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並樹立事物是發展變化的觀點。   教學重點   1雙受精的概念和過程。   2果實和種子的形成。   教學難點   雙受精和受精後子房和胚珠的發育。
  • 西瓜種植技術|西瓜果實的特性
    果實中的食用部分為果肉組織,由生長旺盛的胎座組織發育而成。典型西瓜子房為三心皮、一心室的多胎座果實,有3個側膜胎座,其中著生多數種子。果實成熟後,胎座細胞的中膠層分離,細胞間隙變大,形成大量充滿汁液的巨型薄壁細胞,果肉顏色由這些巨型薄壁細胞中所含色素種類和數量決定。
  • 研究揭示調控番茄果實硬度形成的分子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崔霞課題組克隆了番茄中果實硬度關鍵調控基因FIS1,並揭示了該基因在番茄果實硬度形成中的功能,解析了赤黴素通路介導的番茄果實硬度的調控機制,為改良果實硬度提供了新的位點和策略。
  • ...作物演化歷史和果實大小新機製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雜誌
    中國科技網:我科學家揭示瓜類作物演化歷史和果實大小新機製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雜誌 黃瓜、甜瓜、西瓜、葫蘆、冬瓜、南瓜、絲瓜等瓜類作物都屬於葫蘆科,起源於共同的祖先,其產品器官都是果實,但果實的形態和風味豐富多樣,冬瓜的果實長度甚至可長達1米之多。
  • 南京農業大學揭示梨果實石細胞形成的表觀調控分子機制(圖)
    但是我國梨果的出口量和出口價格都遠低於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較弱,其主要原因是由於我國梨果的綜合品質較差。在眾多影響果實品質的因素中,石細胞是梨果實中特有的性狀,也是影響果實食用口感和加工品質的重要因素之一。消費者對梨果實石細胞的感知,就是吃到嘴裡有沙粒樣的口感,當石細胞含量多時就會感覺果實肉質粗糙。
  • 櫻桃樹開花、坐果及果實的發育特點
    一、開花及坐果甜櫻桃每個花芽發育成1個花序,每個花序可有1~5朵花,花一般有4種類型:雌蕊高於雄蕊、雌蕊雄蕊等長、雌蕊低於雄蕊、缺少雌蕊,前兩種可以正常坐果,後兩種不能坐果,為無效花。4℃以下的低溫嚴重影響受精過程,導致不能坐果。甜櫻桃落花一般有2次,第一次在花後2~3天,脫落的是發育畸形、先天不足的花。這次落花與植株營養水平密切相關,凡是栽培管理水平高,植株營養儲備充足,落花就輕。第二次在花後1周左右,脫落的主要原因是花未能受精。花期天氣條件惡劣,颳風、下雨、有霧、低溫或沒有授粉樹的情況下,此次落花較重。
  • 影響咖啡風味因素中,咖啡豆品質最重要。如何分辨咖啡豆的好壞?
    一杯咖啡是否好喝,其決定因素不在於製作者的技巧。即便你是專業咖啡師,遇到品質較低的咖啡豆,也很難通過調整製作參數製作出好喝的咖啡。在眾多影響咖啡風味的因素中,咖啡豆的品質最為重要,其次是合適的烘焙程度。如何分辨咖啡豆的好壞呢?
  • 果實膨大期是什麼時候?膨大劑有哪些?
    火龍果是市場上常見的一種低脂肪,低熱量水果,其果實紅豔奪目,果肉吃起來清甜而不膩,並且富含多種營養物質。那麼,種植火龍果時有哪些種植方法與栽培技巧呢?火龍果用什麼肥料果子可以膨大?一起往下看看吧!葉面肥金泰靚防止落花落果,能促進果實膨大,補充果實生長所需要的多種微量元素,防止裂果,提高果實糖度,促進提前上色,提高果品品質。選擇適宜的種植地,是火龍果高產的基礎。火龍果屬於熱帶水果,具有耐乾旱、耐高溫、喜光照的生長習性,所以種植地應選擇向陽、光照充足,土壤疏鬆透氣,排水良好的地塊種植較好。
  • 科研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綜合代謝組和轉錄組數據揭示蘋果果實發育和成熟過程中代謝組學變化的分子機制(國人佳作)
    綜上所述,上述有機酸是TCA循環的中間產物,在果實發育過程中,它們的含量通常會明顯降低。此外,莽草酸含量在果實發育過程中呈下降趨勢,在PS2時迅速下降。而酒石酸和抗壞血酸在PS4成熟期積累到較高水平。對於奎寧酸及其衍生物,四個時期的綠原酸和新綠原酸含量變化有限,而奎寧酸含量隨著果實發育而明顯下降(圖3A)。
  • 番茄果實開拉鏈、開天窗,看起來神秘,實則離不開這5點原因
    基於此,小編想著還是得為大家再來科普一下番茄裂果的症狀、影響因素和預防措施。種過西紅柿的人都知道,在西紅柿生長過程中,裂果是一種常見的生理性病害,會造成果實開裂、種子外露、畸形,大多發生在果實轉色期,尤其是紅熟期發生較為嚴重。
  • 果實裡有大學問
    河南商報訊(見習記者 張藝)「你家裡有種植水果嗎?你都知道哪些果實?」水果在生活中很常見,多吃水果可以補充維生素、增加各種營養,但你知道我們常吃的水果中,哪些吃的是果皮,哪些吃的是果實嗎?
  • 你知道影響西瓜甜味的因素是什麼嗎,帶你走進西瓜的知識
    那影響西瓜甜味的因素有哪些呢,瓜農應該從哪些方面注意才能培養出甜味高的瓜呢?從種植西瓜的各種因素分析,影響商品西瓜品質的因素主要有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西瓜吃起來甜不甜,是由西瓜果實中含糖量多少決定的。西瓜果實中的糖有兩類:一類是非還原糖,主要是蔗糖;另一類是還原糖,主要有葡萄糖和果糖。它們的口感甜度以果糖最高,葡萄糖最低,蔗糖居中。
  • 提高果實硬度的辦法有哪些?葡萄為什麼會出現軟粒?怎麼解決?
    提高果實硬度的辦法有哪些?葡萄成熟期為什麼會出現軟粒?怎麼解決?葡萄軟果不耐運輸怎麼解決?怎麼通過補硼補鈣提高果實硬度及葡萄軟粒?葡萄軟果用具有硼鈣的葉面肥 開金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品質的水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它們通過強大的運輸系統一上市就可以快速運送到我們大家身邊,但隨著複合肥的大量使用及其它因素
  • 鳳梨釋迦4-5月採收果實之品質調查
    鳳梨釋迦果實目前都採取自然後熟,放置果實之環境溫度會影響後熟的快慢及品質;果實生產之產季末期 (3-5 月 ),溫度逐漸上升 ( 表 1),影響鳳梨釋迦果實軟熟之品質。近年來觀察到 4-5 月採收之鳳梨釋迦果實採後會有嚴重裂果情形( 圖 1),影響果品價值,因此針對不同後熟溫度進行試驗,期能降低鳳梨釋迦採收後品質不佳現象。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