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選課走班高一孩子為何這麼累,12點前睡覺成奢望,家長揪心

2020-12-12 新高考前沿

面對新高考,作為家長的你,面對孩子的挑燈夜讀,是否覺得揪心?作為考生的你,是否因自己的睡眠嚴重不足,感到壓力過大?讓我們一起走進新高考下家長與考生的內心世界,來傾聽他們的訴說,從他們的日常中感受新高考的世界!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無法阻擋它的腳步!新高考真的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首先讓我們一起走進家長的內心世界

1.新高考下爸爸媽媽訴說孩子的日常,你是否感同身受?

高一開始,我的孩子每天晚上9點40時下課,9點45-50出校門,孩子要收拾書包,整理晚上到家要寫的作業,到家差不多10點到10點5分。給孩子準備了宵夜,也可以說是晚飯,學校的餐廳的飯不能說,孩子都是少吃點,墊墊肚子,晚上回家了再吃點。10點半以後差不多40左右,開始完成學校沒有完成的作業,和當天要背的內容。快的話,12點睡覺,題難的話,差不多要到1點,每天大概7-9科有作業!估計未來3年,除了假期很難10點前睡覺!

我兒子也是上高一,孩子確實很累,休息不夠,壓力大,甚至有了厭學的心理,每次看著兒子很心疼,干著急,又不知道怎麼辦!

我家女孩,1點睡覺,5:25起床,看著孩子上學,是真替她累得慌。而且我發現,很多孩子都出現月考不理想的問題。做家長的,只能儘量做好後勤保障工作,不再給孩子壓力!

我家孩子也在我們縣高一讀書,上了重點班,每天晚上十點鐘晚自習下課,回來寫作業平均每天晚上都要寫到一點鐘左右,早晨六點鐘起床,吃中午飯的時間也會帶些作業回來寫,每天都睡不好覺,看著孩子疲倦的樣子,我們大人心疼但也沒有辦法!

我也是一位高一的媽媽,我家兒子剛入學還不錯,可是月考下來就沒信心了,孩子打擊很大,而且還會出現不及格,我每天陪他,早上5點起,晚上十一二點睡,成績也沒大的提高,鬱悶啊!

我孩子剛上高一,離家遠住宿,周六下午6點回來住一晚,周日下午6點左右去學校,聽孩子講每天的課程很緊,很累,晚上晚自習上到十點半下課,回到宿舍後8個室友一個一個排隊充涼,還要洗衣服掛好後才能上床睡覺,每晚都是十二點多鐘才能睡覺,早上六點半起床鈴聲一響,馬上要起床洗漱後去食堂排隊吃早餐,快快吃了又上早讀課了,一節課連著一節課,課間休息15分鐘,每天就這樣反反覆覆的上一科接著一科的課,上課上得頭暈腦脹,累死了!

2.再讓我們一起看看孩子們的現狀

我剛上高一,感覺的確挺累的,初中基礎不好,數學英語特別差……中考簡單沒反映出來,上了高中月考馬上就出差距了。高中優秀的人太多了,就不免著急自卑。以前想學理的,結果現在數學就夠我倒騰得了,物理是真的不想提了,可能沒有學理科的思維……歷史政治都是第一,但是感覺不確定性很強,答案都不確定的,老師有時候都講不明白,還會改答案……唉。

我今年剛剛高一,學習壓力真的好大,我現在才剛剛做完作業明天早上又要5點半起床去上學晚上10點15分才下晚自習,每天熬夜熬到1點多都做不完作業,還要預習第二天的科目就開學到現在就兩個月的時間我瘦了十幾斤[不高興]。

我今年就是高一,偏偏在人口最多考學比較困難河南,我們學校是鄭州市出了名的抓得嚴的學校。在這待了一個多月每天都是過得很難吧!初中在一個管得很鬆的學校養成了好多惡習。在這一個月裡除了學習還要改掉壞習慣真的真的很難,我呢就是物理很差,我理科學起來比文科吃力很多,但是我數學很好,很多人給我說我高二選文科,但是我爸媽是老思想,覺得文科以後就是寫文章啥用沒有,非要我選理科,所以每天只能被迫學物理。

我每天4節晚自習,第一節要應付學校的各種活動,還要聽聽力,2.3節上課,不能做其他事,一般上新課,4節才能寫作業,真的寫不完。而且10點下晚自習,10點半熄燈,不能寫作業,宿管10分鐘查一次寢,被發現會收檯燈,而且還會告訴班主任,會被罵。前幾天隔壁寢室就經歷過,就因為月考前晚上複習,就被拉出去罵,被罵的一點尊嚴都沒有,我們在裡面還以為出什麼大事了,結果就是這個原因!

說得太對了,我是第一屆參加新高考改革的,剛上高一的時候,連續兩個多月每天都寫不完作業,每天基本上有7-8科留作業,一天三節晚自習只能寫完3-4科,快的同學能寫完5-6科,基本上抄作業成為了常態。不過後來到了高一下的時候基本上也都適應了!

如此種種,還有很多,無法盡言……

面對新高考,九科都要努力學,因為學業水平測試必須過,如果選的科目不過,高考不能報名!沒選的科目不過,沒有高中畢業證!

3.結束語:新高考前沿的建議

面對新高考,筆者建議:高一開始,明確自己適合哪幾個科目,然後重點學!不要每科都想著抓,都想著學到最優,除了少數的學霸!自己一定要有清晰的定位,一定要清楚自己需要什麼,高中一定要有取捨,不要擔心學業水平測試,根據經驗,只要正常聽課學習都能過!

該抓的抓,該放的放,早做準備,早做抉擇!

一切新高考最新資訊,盡在新高考前沿!

相關焦點

  • 廣東新高考選課走班怎麼「走」?
    編者按 9月2日,剛開學的普通高中二年級學生正式開始選課走班。這意味著,廣東新高考進入實操階段。選課走班怎樣操作?中學和大學又如何應對?今起,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深入採訪省內外中學和大學,推出「備戰新高考」系列報導,聚焦廣東新高考改革,敬請垂注。
  • 新高考「6選3」選課走班「定2走1」 小走班唱主角
    「選課走班以來,孩子說感覺比上學期要累,他選了物理、化學和歷史這三科,班裡只有14個學生選了歷史,所以這一科需要走班,對他又是一個考驗。」家長趙紅告訴記者,作為家長她並不願意讓孩子選那種需要走班的學科,「我覺得孩子還是要在固定班上課,走班的話沒有了固定班級老師的嚴格要求,孩子在學習自覺性上可能會受影響。」
  • 新高考「6選3」選課走班「定2走1」
    「選課走班以來,孩子說感覺比上學期要累,他選了物理、化學和歷史這三科,班裡只有14個學生選了歷史,所以這一科需要走班,對他又是一個考驗。」家長趙紅告訴記者,作為家長她並不願意讓孩子選那種需要走班的學科,「我覺得孩子還是要在固定班上課,走班的話沒有了固定班級老師的嚴格要求,孩子在學習自覺性上可能會受影響。」
  • 選課走班 走出一條陽關大道——新高考背景下慈中書院選課走班紀實
    新高考政策的實行,選課走班是每所高中必然的選擇。作為一所年輕的高中,慈中書院只有十年的辦學歷史;學校規模也不大,僅有15個教學班。為此,有人會疑惑,慈中書院在選課走班的過程中,如果某門學科選擇的人很少,開課是否會有困難;是否會採用定製的固定的「套餐」去限制,甚至一定程度上剝奪學生選課的自主權;是否會用新瓶裝舊酒,以致導致教學質量的下降?答案是否定的。
  • 山東新高考「6選3」選課走班「定2走1」 小走班唱主角
    「選課走班以來,孩子說感覺比上學期要累,他選了物理、化學和歷史這三科,班裡只有14個學生選了歷史,所以這一科需要走班,對他又是一個考驗。」家長趙紅告訴記者,作為家長她並不願意讓孩子選那種需要走班的學科,「我覺得孩子還是要在固定班上課,走班的話沒有了固定班級老師的嚴格要求,孩子在學習自覺性上可能會受影響。」
  • 保定一中舉行新高考選課走班宣講會
    為了讓學生和家長深入了解新高考政策、更好地進行自主選課,近日,保定一中召開高一學生大會和開設高一家長學校課程,進行新高考選課走班宣講指導,副校長胡海濱致辭,教務處副主任潘敏主講,大會由高一年級副主任王麗皓主持。
  • 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如何進行選課系列(一)什麼是選課走班
    目前,一些地區如山東省,現在高三的同學明年(2020年)高考將不再是分文理考試,而是按照全新的3+3模式,高二的同學也已經完成選課,開始走班上課,剛入學的新高一同學也即將面臨選課然後開始走班。除了山東省,其它省市也在陸陸續續按照新高考改革的要求落實選課走班教學制度。
  • 新高考!選課走班與生涯規劃
    新高考改革後,選課走班成為必然趨勢。從浙江和上海實行新高考改革後的高中教學情況看,要讓選課走班順利推進,並發揮培養學生個性、興趣的作用,除學校要給予學生足夠課程選擇之外,還需重視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結合興趣、實力、大學升學規劃與職業發展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目、課程組合,同時,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與自主規劃能力。
  • 新高考改革新高考選課選課軟體走班教務系統_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新高考改革後,取消了文理分班,由於選的課程不一樣,就存在走班的情況。到了高二,就要正式選課走班了。那麼,選的最多的科目是什麼呢?這個班又如何「走」呢?  「選課走班」成為實現育人目標的有效路徑。所謂「選課走班」,就是根據學生的未來發展需求進行專業分類,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進行水平分層,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內容分項。
  • 高一要開生涯教育課!廣東省新高考下如何選課走班?
    結合自身辦學傳統、特色、優勢和高考「3+1+2」模式對選擇性考試的新要求,探索和構建適應本校學生發展需要和軟硬體資源實際的選課走班方式,規範有序實施選課走班和分類分層教學。 ·鼓勵各地統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服務平臺,開發排課系統和走班管理系統,加大學生管理、班級編排、資源配置、質量評價等方面的統籌力度。
  • 高一學生提前「走班」 選課
    昨日,長沙市明德中學高一年級羅同學指著學校網站上公布的選修課「菜單」說。目前,明德中學正在為下學期全面實行「走班制」做準備,本學期期末前完成高一學生選課工作,屆時該校將成為全市第一批全面實行「走班制」的中學。  高一學生提前「走班」   明德中學教科室主任張健斌介紹,長沙市中學在今年9月開學全面實行新課程改革方案。
  • 新高考政策下,高一孩子怎選課?愁的豈只是孩子,家長更難吶!
    昨晚學校召開了高一學生網上家長會,會上表彰了優秀學生。家長會重點是校領導宣講高一學生選課政策,作為獨生子女的高一家長,是第一次面臨選課,怎麼選?選什麼?以後專業學什麼?選哪幾門對孩子高考最有利?這一連串的問題搞得家長暈頭轉向。學生讀書辛苦,那背後的家長又何嘗輕鬆?
  • 【生涯知識】新高考選課走班與生涯規劃
    新高考改革後,選課走班成為必然趨勢。從浙江和上海實行新高考改革後的高中教學情況看,要讓選課走班順利推進,並發揮培養學生個性、興趣的作用,除學校要給予學生足夠課程選擇之外,還需重視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結合興趣、實力、大學升學規劃與職業發展規劃選擇適合自己的科目、課程組合,同時,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管理與自主規劃能力。
  • 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如何進行選課?什麼是選課走班?
    這篇文章主要是為一年級的家長寫的。當然,高二的家長也可以看。目前,在山東等一些地區,明年(2020年)高三的高考不再是文理分開的考試,而是按照新的3+3模式,高二學生也完成了選課,開始上課,而剛剛入學的新一屆高中一年級學生很快將面臨選課,然後開始上課。除山東省外,其他省市繼續按照新高考改革的要求,實行選課教學制度。
  • 「定1走2」!廣東「新高二」開始選課走班了!
    南方日報2019年9月4日訊 9月2日,剛開學的普通高中二年級學生正式開始選課走班。這意味著,廣東新高考進入實操階段。選課走班怎樣操作?中學和大學又如何應對?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深入採訪省內外中學和大學,推出「備戰新高考」系列報導,聚焦廣東新高考改革。
  • 新高考下如何選課走班?
    海峽教育報訊  2021年起,福建省實施新的普通高等學校考試招生制度,簡稱為「3+1+2」模式。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滿分750分。實行新高考改革以後,福建省普通本科高校招生投檔調整為「院校+專業組」的錄取模式,即按照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兩類分列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錄取;考生志願也由「院校+專業組」組成。考生根據自己的意願可以直接選擇志願為某個院校的某個專業組,專業調劑限於同一專業組內調劑。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將成為迎接高考新方案的第一批考生。
  • 新高考背景下如何選課走班
    新高考背景下如何選課走班——浙江學習心得體會陽信縣第一中學吳玉華在陽信縣教育局的率領下,7月23日至28日我們陽信一中、二中、第二實驗中學的老師們,一行接近50人,來到了美麗的西湖湖畔,儘管天氣有點炎熱,但也擋不住我們學習的心情。
  • 北京2020年將實行「新高考」:高一第二學期末摸底 高二開始選課走班
    2018年5月15日訊,2020年,本市將實行「新高考」。屆時,考生的高考成績將由3門統一高考成績(語文、數學、外語)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昨日,北京市教委明確,在學生選課方面,學校要統籌師資、教室等資源,結合教學理念、優勢學科和辦學條件,制定走班教學工作方案。不得強制為學生確定選考科目。
  • 選課走班該怎麼「走」——德州一中校長教師權威解讀
    本期嘉賓李德民 德州一中校長張志軍 2017級年級主任遲建亮 地理教研組組長張 偉 2017級年級副主任韓良朋 2017級年級副主任2017年,山東省啟動新高考改革——傳統的文理分科不復存在,而是在語數外3科統考的基礎上,從其他6門學科 (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中自主選擇3門參加高考,選課走班成為適應新高考的有效方式
  • 2020年山東將迎新高考 今年新高一或難大規模「走班」
    2020年山東將迎來「新高考」,即「3+3」高考模式,今秋入學的高一新生將成為首批「吃螃蟹者」。面對「3+3」高考模式以及「6選3」選考科目,今年新高一的學生課程怎麼安排?選考科目怎麼選?近日,記者採訪部分高中學校得知,今年新高一年級暫不進行大規模的「選課走班」,高二時再確定選考科目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