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的若干思考

2020-12-17 騰訊網

關於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的若干思考

高 鴻

在培育過程中,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職業院校存在著對教學成果獎的真正內涵、意義和作用理解不深,沒有構建起完善、科學、有效的培育機制,獲獎優秀教學成果的示範引領和支撐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等問題。筆者結合多年參與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評審的經驗,對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的培育談幾點體會。

一、充分認識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的意義,把教學成果獎培育作為服務並引領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支撐

教育教學改革是職業教育發展的主旋律,而服務並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是教學成果獎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培育過程實質上也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教學成果的培育,是從職業院校改革實踐中總結經驗、形成有效的模式和機制的過程,是檢驗改革實踐,將成熟、有效的教育教學成果反饋到教育教學中的過程。

在教學成果獎總結推薦過程中,有著很多寶貴的經驗和成功的作法,但也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一是一些教育行政部門和職業院校功利性過強,平時重視不夠,沒有把教學成果獎培育與學校日常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緊密結合,臨時抱佛腳;二是培育過程缺乏系統、科學的規劃,重評獎結果輕培育過程的現象較為普遍。

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的培育是一項涉及多部門、多方面、多環節的系統工程,培育的成果獲得省級或國家級獎項是對成果培育的一種肯定,但卻不能作為判斷教學成果培育項目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教學成果獲得相應獎勵固然可喜,但是教學成果培育過程是否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真正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是否對育人和教學起到促進作用,更是評價教學改革成功與否、教學成果是否有意義的重要標誌。避免陷入為了獲獎而培育的誤區,以充分發揮教學成果獎對教育教學改革的引領示範作用,促進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二、圍繞職業教育改革的重點、熱點領域確定選題,提高成果的針對性與實效性

職業教育教學成果選題要基於工作、指導工作,要立足於職業教育改革現狀,基於紮實的教育教學實踐。在實踐中,職業院校對於培育成果的選擇重點要體現針對性、科學性和創新性。

所謂針對性是指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培育的教學成果應契合當前職業院校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如人才培養模式、專業(群)建設、教學管理、師資隊伍建設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領域中的實際操作問題,同時還要兼顧教育教學技術發展以及院校自身發展的現狀條件,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使教學成果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所謂科學性是指培育成果必須符合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與政策、有紮實的理論依據、符合教育教學發展實際、遵循教育教學規律以及學生的認知與職業成長規律等。

所謂創新性是指培育成果在理論、模式、方法和應用等方面有所創新,對提高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此外,培育成果的題目要主旨明確、新穎醒目、定位準確、特色鮮明,突出成果的核心內容,包括研究對象、需解決的問題、解決方式等。

三、強化對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的總結凝練,提升成果的可應用性與可推廣性

教學成果培育的最終目標是通過成果應用和推廣來推動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實踐,培育過程也是不斷應用於實踐並形成「實踐—完善—提升—推廣」的過程。強化對於將要培育教學成果的總結與凝練,應特別關注以下幾點:

1.突出邏輯性與系統性

對於教學成果的總結要有一條清晰的邏輯主線:要解決的教學問題——為什麼要解決這一教學問題——解決教學問題的方式、方法——改革取得的成效。環環相扣,同時,要闡明該教學成果的理論與實踐依據,可輔以具體的實踐數據作為支撐。在教學成果總結時還要強化調研意識、數據意識、比較意識,對於體現教學改革過程的素材,如人才培養效果、科研專利、總結報告、實施情況、調查問卷、典型範例、企業意見反饋和學生作品等,要在整個培育過程中注意積累,並能夠分階段進行分析總結。要將教學成果凝練打造成為一定的模式或體系,明確教學改革成果的重點、核心、支撐、落腳點、突破點等核心要素,為教學成果的進一步應用與推廣奠定基礎。

2.突出特色性與創新性

教學成果的特色與創新,主要體現職業院校在創新理念與模式方面所取得的獨具本院校特色的改革成果,如在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人才培養與教學理念等方面,源於實踐層面的特色、突破與創新,同時,也可體現在對職業教育教學理論層面的創新。

整體觀察目前的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無論是國家級還是省級都存在著一種令人擔憂的普遍傾向,即過於程式化,亮點不足,更多的是千篇一律,像流水線生產出的產品。作為教學成果的一種表徵形式,這一問題在成果申報材料中體現得較為突出。

就申報材料而言,規範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緣於教育教學實踐的創新是更高標準的要求,是教學成果獎評審的初衷。規範表明的是態度,創新則是能力與水平,規範的是形式,創新才是硬核,我們更關注也是更需要的是規範基礎上的創新。教學成果培育要把握優勢,突出創新。職業院校教學成果獎培育項目要精心選取學校的優勢領域和特色經驗,有針對性地結合當前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進展,找準定位,凝練特色與創新點,總結成為一定的具有特色與創新性的教育教學改革模式或範式,這是教學成果的核心價值體現。

3.突出應用性和可推廣性

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的應用與推廣價值是一項優秀教學成果所應具備的關鍵要素,也是成果獲獎的重要條件。職業院校教學改革必須具有推廣應用價值,能夠在區域或全國範圍起到示範作用。教學成果的推廣示範作用首先要體現在育人方面,要用學生就業、技能大賽獲獎、職業發展、成人成才等領域的案例典型來彰顯;其次還要在校企合作開展技術研發、科研專利、社會服務能力提升方面有所體現。教學成果推廣應包括校內推廣、區域推廣、行業推廣、全國推廣等層次。教學成果的推廣與評價是相輔相成的,必須做好成果的推廣應用,才能獲得好的評價,提煉成果價值。

四、加強職業教育教學成果培育的組織與管理,凝聚多方合力打造優秀教學成果

對於優秀教學成果的總結、提升和推廣不僅是職業院校的責任,也需要來自教育行政部門、行業企業等多方面的支持,以保證優秀教學成果應用與推廣的深度、廣度,並最終通過優秀教學成果的引領、示範作用,帶動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

1.建設高水平、多元合作的項目團隊,提升教學成果質量

從2018年獲國家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的完成單位來看,多數獲獎成果都由多家單位共同完成。從牽頭單位的分布來看,多集中在高職院校、科研機構和國家改革示範中職學校。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這些院校和機構重視教學成果獎培育的組織管理,經費投入較大,教學改革資源寬裕,而且能夠抓住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要義和關鍵環節。

隨著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深入,政行校企多元參與正在成為普遍趨勢,政府、職業院校、行業企業和科研機構協同合作,發揮各自在政策、資源、實踐等方面的專長,確保教育教學改革的資金、人力、場地、設備等因素的落實,職業院校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大幅提升,獲得教學成果獎的機會也隨之增大。但是,也有許多職業院校還存在對教學成果培育缺乏規劃和組織,重自發輕規劃、重申報輕培育的現象,沒有很好結合學校的特色和優勢系統規劃教育教學改革著力點,以及應形成的特點、亮點,導致教學成果總結處於自然、無序、低水平的狀態,改革成效不大,所形成的成果不夠顯著,更缺少作為教學成果應有的影響力。

因此,職業院校應合理組織教學改革項目團隊,有針對性地加強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要以教學改革項目為切入點,科學、合理地組建項目團隊,把教學成果培育重心轉向一線教學工作人員,組建包括學校管理人員、教學人員、企業人員等多元結構的教學改革團隊。要以重大工作項目和研究項目為載體,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紮實推進,在教育教學理念創新、專業(群)建設、人才培養模式、教學管理模式、創新創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等方面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改革與探索。要整合校內外資源為教學改革項目服務,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等各種資源,在學校教改立項、課程建設、教材建設等領域圍繞教學成果培育項目優先進行。同時,在教學成果項目培育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去總結、宣傳項目已經取得的教學成效,擴大成果的社會影響,才能有助於教學成果培育項目最終轉化為教學成果獎。

2.構建完善的培育機制,保證教學成果培育的有序和高質量

首先,省、市教育行政部門應根據區域職業教育發展特色亮點,在教育教學成果培育和項目組織方面建立完善的運行機制,引導職業院校圍繞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主旨,加強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體現職業教育服務發展的特點。

其次,職業院校自身要加大教育教學成果培育力度,立足職業院校教學改革中的實際問題,強化校級層面教學成果獎培育的頂層設計,將教學成果培育具體落實到日常教育教學和實習實訓的每一個環節,核心是要在教學形式、內容和方法上下功夫。要從學校教育教學一線實踐中去培育、去凝練,將職業院校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具有實效性、改革性的教育教學方法進行總結提升,形成具有特色的方法和模式,進而提升為教育理念,打造成為可向區域、全國進一步推廣的教學改革典範。

第三,要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等各種資源,在教學成果培育政策上要有傾斜措施,鼓勵教師結合教學成果培育開展相關改革與研究,加強對一線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理念、實踐、方法和經驗的交流與學習,確立並落實教學中心地位,全面提升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師教育教學能力;要鼓勵教師積極參與並努力掌握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的產生規律,遵循教育教學改革的規律,不斷地開展教學改革,重視一點一滴教學成果的積累和總結。

五、提升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的申報質量,充分體現優秀教學成果的自身價值

教學成果獎申報是使培育成果的價值得以體現的重要途徑。為使培育成果的全貌在申報中得以完美呈現,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學成果簡介要「亮點突出」

好的成果簡介是獲獎的關鍵要素之一。成果簡介是對申報教學成果的主題和主要內容進行概括和總結,字數一般在500字以內,要經過多輪的提煉、總結與濃縮,重點講清成果針對的教學中的問題或者教學成果的背景、支持的項目和成果的起止時間等。詳細闡述教學成果在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的內容、實施的效果和成果的推廣及應用情況。通過簡介要清楚展示成果的來源、成果的內容、成果的意義和價值,說明成果想要解決的問題以及展現成果的推廣。切記在簡介中說「大話」或「套話」,不要喊「口號」,也不要重複地說亮點。

2.教學成果所解決的教學問題要「清晰準確」

教學成果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目的是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效率。教學成果獎申報的一個重點就是要說明解決的教學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目前,教學成果獎申報中普遍存在著所要解決的問題不準確,問題過於寬泛,針對性不強,或問題流於形式、不夠具體。職業教育教學成果項目應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立足於職業教育改革現狀,致力於解決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如以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化,專業和實訓教學體系構建,課程體系建設與改革,專業(群)建設等領域的實際問題。

3.教學成果創新點要「獨創新穎」

對職業教育教學成果創新點的總結不超過600字,一般為3~4條。重點要對教學成果在創新職業教育理念、改革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規範學校教學管理、優化教學評價、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進行歸納、總結和提煉。著眼於教學成果的「創新」,在邏輯關係上要與成果內容對應,堅持獨創和新穎,不要杜撰或捏造、也不要編造。

一定要聚焦問題,對應評審標準的「點」,如:推進專業建設與課程改革、改進教學方法、推動教學改革和科學管理、改革教學質量評價模式、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推進產教融合與校企合作、促進教育教學與行業企業實際相吻合等方面,要落在提高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上,但不能面面俱到。要從理念創新、模式創新、方法創新、實踐創新等維度總結提煉;同時,也要體現在職業教育教學理論的創新、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的突破或示範作用,以及提高教學水平、教育質量和實現培養目標等方面。

4.教學成果的示範作用要「廣泛有效」

對於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的推廣應用價值,要明確教學成果到底要推廣什麼,讓其他學校從教學成果中學什麼,以及其他學校能從教學成果中學到什麼,在更大範圍內發揮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的示範推廣作用。另外,要注重多方評價,教學成果應重視媒體報導與第三方評價,突出社會反響。

5.教學成果申報的佐證材料要「支撐有力」

佐證材料也稱為支撐材料,要對成果產生的來源、實施過程、育人成效、推廣應用等起到有力的支撐作用。因此,佐證材料必須要有針對性和說服力,有效體現「支撐作用」「展示成效」和「推廣應用」等。佐證材料要包括能支持證明該成果的理論觀點、解決的教學問題、解決教學問題的方法、成果的創新點、成果應用效果與推廣效果等方面的相關證明。

在日常培育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積累體現教學改革過程的素材,如人才培養效果、科研專利、總結報告、實施情況、調查問卷、典型範例、企業意見反饋和學生作品等;要展現成果的推廣應用價值,如社會反響、社會認可、教材使用、會議報告等。佐證材料要有目錄,既要自成體系也要便於查證;要分模塊,與成果正文結構對應、可讀性強;要充分,對成果的支持力度大,可信度也要高;要緊密,與成果的主題和創新點聯繫緊密,相關性高。切記不要隨意堆砌,材料太多太雜反而會淹沒關鍵的素材。在教學成果中要區分直接成果、間接成果和過程性成果,分清普通成果與標誌性成果。要區分教學成果、改革效果、教改工作和教改成績佐證材料等。

本文摘自《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年第25期,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溫科院職業農民培育項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溫科院職業農民培育項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2018/10/19 07:33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王一川 瀏覽:4995
  • 「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與申報」專家報告精彩繼續「下篇」
    「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與申報培訓會」 繼續開講!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是高校內涵式發展的根本要求,教學成果獎是高校教育教學成果的深度凝練和最佳表達。為進一步提升高校教師教學研究與改革能力,及時總結交流先進的教育改革創新實踐經驗,引導高校培育更多高質量的教學成果,2020年12月19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指導,中國高等教育培訓中心主辦,杭州簡學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與申報培訓班」在杭州繼續進行。
  • 關於2020年福建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申報項目的公示
    根據《福建省教育廳關於開展2020年省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工作的通知》(閩教師〔2020〕24號)部署,截止7月31日,經學校(單位)申報、設區市教育局推薦,共收到申報項目168項。現將經形式審查「通過」的167項2020年福建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申報項目予以公示。
  • 鄭永進 黃海燕:近兩屆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情況分析
    摘  要  通過對2014年和2018年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公布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和比較研究,發現東部地區獲獎能力呈現「一家獨大」,馬太效應值得思考;高職教育類型的成果獎數量呈現增多趨勢,中職學校出現「擠壓現象」;國家示範(骨幹)高職院校是職業教育成果獎獲獎的主體,但獲獎優勢呈現減弱趨勢;獲獎成果所屬專業基本一致,專業改革力度有待加強
  • 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舉行基礎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成果培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14日5時12分訊(王小洪)  昨(13)日,由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的重慶市基礎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成果培育專項培訓會在南開中學和沙坪垻區樹人景瑞學校舉行,來自全市各區縣教委、教研機構、中小學、職業學校和部分高校的800多名幹部、教師參加培訓會。
  • 鹹陽職業技術學院3項成果榮獲2019年陝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
    近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了《關於表彰2019年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的通報》(陝政辦函〔2020〕137號),鹹陽職業技術學院3項成果榮獲省級教學成果獎。其中楊衛軍教授主持《賽教融合 六新融入:高職教育時代工匠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榮獲特等獎,朱小甫副教授主持的《校企協同 產研結合 研教融通,高職畜牧獸醫專業技術服務體系的研究與實踐》、陳剛副教授主持的《全實踐融通: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園校共同體建設的創新與實踐》等2項成果榮獲二等獎。這是鹹陽職業技術學院首次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陝西省教學成果獎每兩年評選一次。
  • 「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與申報」開講啦「上篇」
    「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與申報培訓會」在杭州正式開講!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是高校內涵式發展的根本要求,教學成果獎是高校教育教學成果的深度凝練和最佳表達。為進一步提升高校教師教學研究與改革能力,及時總結交流先進的教育改革創新實踐經驗,引導高校培育更多高質量的教學成果,2020年12月18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指導,中國高等教育培訓中心主辦,杭州簡學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與申報培訓會」在杭州正式開講,近300名高校教師參與培訓,首日為兩位國家級高等教育國家級成果獎一等獎
  • 教育部就《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就《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答記者問    日前,教育部印發了《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教育部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
    教育部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5〕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各計劃單列市教育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各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  為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要求,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現提出如下意見。
  • 2020年中科院教育教學成果獎!國科大29項!
    日前,中國科學院發布《中國科學院關於公布2020年中國科學院教育教學成果獎評審結果的通知》(科發函字〔2020〕410號),公布2020年中國科學院教育教學成果獎評審結果。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24項。
  • 我校百名教師參加廣西教學成果培育與申報經驗交流會
    交流會上,首先由榮獲2018年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和2019年廣西教學成果特等獎的5所高職學校代表分別作了教學成果經驗分享,代表們分別從成果簡介、解決問題及方法、成果創新點、推廣應用效果等四個方面進行了詳實的闡述,唐錫海教授就各校代表的發言分別作了精準到位而又極具指導性的點評。
  • 11月優質培訓: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編寫//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工作坊//'省級雙高'申報建設//科研能力教學成果獎//三教改革
    全國職業院校教師科研能力提升暨教學成果培育與申報高級研修班各職業院校、教育研究機構: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頒布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提高教師科研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升職業院校整體教學水平。
  • 關於表彰菏澤市第三十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獲獎成果的決定
    >   作者:季福田(菏澤市委黨校)《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53、針對我國現行土地管理的政策的若干思考   作者:汪麗英、劉 娟(菏澤市國土資源局牡丹區分局、菏澤市國土資源局土地監管中心)《科學導報·教育論壇》   54、唐莊百年梨園旅遊規劃土地流轉法律問題研究   作者:劉秀娟(菏澤學院)《邵陽學院學報》   55、關於創建魯西南華夏祖源文化旅遊園區
  • 教育部關於印發《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的通知
    一、目標任務總體目標:2019—2021年,服務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和「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簡稱1+X證書)制度試點需要,突出示範引領、建優扶強、協同創新、促進改革,按照「擇優遴選、培育建設一批,優中選優、考核認定一批」的總體思路,面向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學校和應用型本科高校,聚焦戰略性重點產業領域和民生緊缺領域專業,分年度、分批次
  • 校園裡的「創新實驗場」 | 教學成果獎推廣④
    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中國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的最高獎項。為充分發揮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示範引領作用,推動各地各校主動學習借鑑,積極推廣應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基礎教育質量,教育部啟動了「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計劃」,組織部分獲獎單位對成果進行了總結凝練。
  • 2020年全國煤炭行業教學成果獎公布
    原標題:2020年全國煤炭行業教學成果獎公布   12月1日,中國煤炭教育協會公布了2020年全國煤炭行業教學成果獎。
  • 關於表彰菏澤市第三十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獲獎成果的決定
    「移步異景」的內在邏輯——關於風景畫寫生創作的再思考   作者:徐曉偉(菏澤學院)《美術研究》  應用類6項   7.關於欠發達地區精準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調研報告——以菏澤市為例   作者:李存發(市委黨校)省社科聯課題結項   8.關於加快我市少數民族食品產業發展的調查與思考   作者:郭 慧、吳光煒、朱明燕、
  • 連續榮獲市區兩級教學成果獎
    近日,濰坊市第十八屆優秀教學成果獎、奎文區第十屆教學成果獎接連公布,奎文區德潤學校取得優異成績。市優秀教學成果獎中,《減負增效的中小學「生本」教學支持系統研究》榮獲市優秀教學成果獎重大問題研究一等獎。學校在全國中小學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複賽、省中小學創客大賽中表現優異,榮獲信息化創新類二等獎。
  • 清華大學發布關於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
    清華大學發布關於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   清華新聞網10月17日電 10月16日下午,清華大學第24次教育工作討論會閉幕式在主樓後廳舉行。會議發布了《清華大學關於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3項成果獲全國煤炭行業教育教學成果獎
    在全國煤炭行業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評選中,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獲特等獎2項(高等教育類)、一等獎9項(高等教育類8項、論文類1項)、二等獎11項(高等教育類10項、職工培訓類1項)、三等獎1項(論文類),累計23項成果獲獎,創歷史最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