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發現更多精彩。
「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與申報培訓會」 繼續開講!
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是高校內涵式發展的根本要求,教學成果獎是高校教育教學成果的深度凝練和最佳表達。為進一步提升高校教師教學研究與改革能力,及時總結交流先進的教育改革創新實踐經驗,引導高校培育更多高質量的教學成果,2020年12月19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指導,中國高等教育培訓中心主辦,杭州簡學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培育與申報培訓班」在杭州繼續進行。第二天的報告涵蓋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成果獎申報經驗精髓,分別由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獲得者孔令桂教授、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獲得者馬林才教授和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獲得者邵輝教授分享。
孔令桂教授分別從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再認識、培育、申報和體會四個方面跟與會者進行了深度交流,指出教學成果要與教改項目、科研課題、工作總結區分開來,有其獨特的魅力;指出教學成果要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體現獨創性、新穎性和實用性;跟與會者細細解讀與分享了他對2018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標準的理解和把握,並且以詞彙雲的方式形象生動地分享了歷屆成果獎評獎側重點,給與會者帶來全新的理解和體會。
馬林才教授則側重於大家分享近兩屆成果獎獲獎的機構、合作方式等特點,結合其所申報的國家級職業教育成果獎一等獎的案例,與大家解說成果培育、凝練、申報過程的各個細節,其中特別剖析了成果獎未來新熱點:援疆與教育扶貧,職業教育國際化,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文化傳承與文化育人,「1+X」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信息技術,育訓結合,勞動教育,教學團隊建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1+X, 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孫春蘭副總理提出的「3+2」,「三教改革」等等,引起與會的職業院校教師的共鳴,並給他們帶來很多啟發。
邵輝教授首先分享了對高等教育成果獎的理解,指出培育成果獎的最終目標是培育一流的本科人才,必須關注學生中心,並以此優化教育過程,在優化的過程中,必須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優化的側重點可以是培育模式,也可以是教育方法、教學資源、教學環境、教師隊伍、工程實踐等,由此構成主題內容不同的教育教學成果。並且提出了高等教育成果獎培育的三角基礎,分別為專業是基礎、課程是抓手、科研是引擎,並以常州大學安全工程專業為例,分別從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研究三個方面與大家一起回顧了成果獎培育的點點滴滴。
本次成果獎培育與凝練培訓班歷時兩天,雖然杭州這兩天的天氣受寒潮來襲氣溫較低,但培訓班現場氣氛熱烈,專家講得投入,講得細緻;學員學得認真,提問積極,收穫滿滿!
成果獎培訓會現場
根據老師們的需要,我們還會繼續徵集培訓主題,圍繞高校教師教學發展6+1模塊,推出更多更高質量的培訓活動,敬請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