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生產出具有許多潛在應用的磁性納米晶體

2020-12-27 科技報告與資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尖晶石是化學式為AB2O4的氧化物,其中A是二價金屬陽離子(正離子),B是三價金屬陽離子,O是氧。尖晶石的價值在於其分子的美麗的空間構型,而三價陽離子B由鉻元素(Cr)組成的尖晶石,其有趣的原因與美學無關。它們具有磁性,具有豐富的潛在技術應用,包括氣體傳感器、藥物載體、數據存儲介質和電信系統的組件等。

巴西和印度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調查了一種特殊的尖晶石:摻鋅的錳鉻鐵礦。這種材料的納米粒子由公式Mn0.5Zn0.5Cr2O4[其中錳(Mn)和鋅(Zn)構成了A位點二價陽離子]描述,在實驗室裡合成了這種材料的納米粒子,並通過基於密度函數理論(DFT)的計算進行了表徵,密度函數理論是一種源於量子力學的方法,用於解決複雜晶體結構的固態物理和化學。

通過X射線衍射、中子衍射、X射線光電子能譜和拉曼光譜測定了該材料的結構、電子、振動和磁特性。該研究報告發表在《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雜誌上,題目是 "Structural, electronic, vibrational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Zn2+ substituted MnCr2O4 nanoparticles"。

參與該研究的巴西科學家隸屬於功能材料研究與開發中心(CDMF),該中心是聖保羅研究基金會-FAPESP支持的研究、創新與傳播中心(RIDCs)之一。

在19開爾文(-254.15攝氏度)下建立了順磁到反磁的相變。順磁材料被外部磁場吸引,因為它們的原子或分子中每個原子或分子都有一個自旋未配對的電子。磁性材料有多個有組織的未配對電子,這些電子的累積效應產生磁吸引力。在反磁或反鐵磁性材料中,所有電子的自旋是成對的,因此,每一個自旋向上的電子,就有一個自旋向下的電子。因此,它們對適度的外部磁場的存在沒有明顯的反應。

"我們之所以對這種材料感興趣,是因為它的磁特性,"該研究的作者之一Elson Longo說。Longo是巴西聖保羅州聖卡洛斯聯邦大學(UFSCar)化學系的名譽教授,也是CDMF的主要研究者。

"傳統的研究是從系統整體的角度出發,籠統地考慮磁特性,而我們開發出了一種量子力學方法,可以根據材料的晶體結構表面的形態來確定磁特性。"Longo說。"甚至在合成任何材料之前,我們就能從理論上預測出它的磁特性。在這個特定的情況下,我們期望鋅能促進表面具有磁性能的增加,而這確實發生了。"

根據Longo的說法,要想正確理解一個晶體,應該從三個不同的尺度上考慮。"在遠距離上,我們有整個晶體。在短距離上,我們擁有的是最小的原子團。在中距離上,我們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原子團相互作用。如果一個原子團是完全有序的,它不會顯示出順磁行為,更不用說磁行為了,因為每一個自旋上揚的電子,就會有一個偏移的自旋下揚電子。然而,如果發生任何變化,例如化學鍵角發生改變,則可能會出現未配對的電子,材料可能會變得順磁甚至磁性,"他說。

這種幹擾也可能是中距離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中短距離和中距離的變化都會產生磁性。同一種材料會因為某些參數的變化而表現出不同的特性,這與材料的合成方式有關。

"CDMF正在進行研究,集中在確定具有殺菌特性的非常廉價的材料。其中一個應用將是生產包裝,以延長食品的保質期。另一個重點是鑑定具有抗癌特性的無機材料。第三條研究路線是尋找能夠分解有機分子並將其轉化為碳氣和水的光降解材料。這些材料可以用來清理被汙染物汙染的河流。"Longo說。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通過加熱磁性納米粒子團簇來殺死癌細胞
    利用磁力加熱腫瘤內的納米顆粒以摧毀附近的癌細胞肯定屬於後者,但科學家們現在報告了這一領域的一個令人興奮的進展,並在小鼠身上取得了一些有希望的早期結果。這種實驗性癌症治療被稱為磁熱療,已經在涉及前列腺癌和腦癌患者的臨床試驗中進行了安全性和可行性測試。
  • 科學家使用磁性納米顆粒來澄清白葡萄酒 以減少浪費
    根據南澳大學科學家們的研究,這導致葡萄酒的產量損失約為3%,僅澳大利亞每年的經濟損失就達1億美元左右。在Agnieszka Mierczynska-Vasilev博士的帶領下,研究人員著手開發一種浪費較少的替代品。他們最終製造出了磁性納米顆粒,這些顆粒上塗有丙烯酸聚合物,後者與白酒中不需要的蛋白質顆粒結合在一起。
  • 成功預測:石墨烯覆蓋下擠壓納米晶體的形狀!
    博科園:本文為材料科學類在美國能源部埃姆斯實驗室和美國東北大學的合作中,科學家們開發了一個模型,用於預測夾在石墨烯等二維或二維以下材料之間的金屬納米晶體或「島嶼」的形狀。這一進展使二維量子材料更接近電子領域的應用。艾姆斯實驗室的科學家是二維材料方面的專家,最近發現了一種銅和石墨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是通過在高溫和超高真空環境下將銅沉積在離子轟擊的石墨上而產生。這就產生了銅島的分布,被埋在由幾層石墨烯組成的超薄「毯子」下。
  • 國外納米前沿最新動態(17年10—18年1月)
    納米顆粒沉積在二氧化矽塗覆的金納米棒上,製造出具有磁性和光學性質的多功能納米顆粒。這一新方法可能比傳統的製備工藝都要高效,成本更低,產生高度均勻的納米粒子。該方法增強了它們在生物醫學應用領域(例如診斷工具或光熱療法)中的潛在用途。
  • > 磁性面料生產廠家
    磁性面料生產廠家 2017-08-28 10:23:28 來源:全球紡織網 磁性面料生產廠家,磁性面料無毒、無味、不刺激皮膚、無硬塊磁性材料,因此穿著舒適
  • 金屬所有機-無機雜化磁體磁性調控研究取得進展
    不同於傳統的金屬、合金和氧化物磁體,有機磁體的磁性與合成過程密切相關。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科學家付出很多努力,嘗試發展部分含有或全部由有機分子構成的有機磁體,如分子磁體、磁性有機金屬框架和有機-無機雜化磁性材料。
  • 進展|新型二維原子晶體VSe2的製備及其準二維量子相干輸運
    具有本徵磁性的二維晶體材料及其磁性是新型二維原子晶體材料及其應用的重要研究方向,在下一代低功耗的信息處理與存儲及自旋器件等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理論計算及實驗表明,單層二硒化釩(VSe2)具有本徵鐵磁性,居裡溫度高於室溫。
  • 納米材料是指什麼材料_納米材料的特性
    納米材料具有一定的獨特性,當物質尺度小到一定程度時,則必須改用量子力學取代傳統力學的觀點來描述它的行為,當粉末粒子尺寸由10微米降至10納米時,其粒徑雖改變為1000倍,但換算成體積時則將有10的9次方倍之巨,所以二者行為上將產生明顯的差異。
  • 地質地球所等揭示趨磁細菌複雜磁性機制
    趨磁細菌(magnetotactic bacteria)是生物控制礦化研究的典範和古地磁學研究的新生長點,它們能夠在細胞內合成有生物膜包被的、納米尺寸、單磁疇磁鐵礦晶體顆粒,也稱為磁小體(magnetosome)。
  • 磁性傳感器的應用都有哪些?
    磁性傳感器的應用都有哪些?   1、電機   在無刷電動機中,用磁性傳感器來作轉子磁極位置傳感和定子電樞電流換向器,許多磁性傳感器,霍爾器件、威根德器件、磁阻器件等都可以使用,但當前大量使用的,主要還是霍爾器件。另外磁性傳感器還可以對電機進行過載保護及轉矩檢測;交流變頻器用於電機調速,節能效果極好。
  • 生物界中的「納米大師」大自然更早比人類掌握這個「技術」!
    它有5個觸角,沒有眼睛,儘管如此,海蛇尾卻能夠敏捷地感知遠處潛在的天敵,並及時將觸角縮進殼裡。海蛇尾這種靈敏的感覺,長期以來,一直令生物學家迷惑不解。近來,這個問題終於在其甲殼上找到了答案:海蛇尾身上長滿了「眼」,即數以萬計的完美的微型凸透鏡。這樣一來,整個毛茸茸的身體就構成了其眼觀六路的眼睛。
  • 意研製納米噴霧 可使普通紙防水抗菌且帶磁性
    核心提示:義大利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研製出一種能夠製造出「超級紙張」的納米顆粒噴霧。據他們介紹,這種噴霧能夠使普通紙張具有防水抗菌的性能,還將使其帶有磁性,但這種「超級紙張」的價格可能會十分昂貴。
  • ┃室溫合成可列印的穩定Cs3Cu2X5 (X=I, Br/I,Br,Br/Cl,Cl)納米晶體
    Halpert全無機滷化銫鉛鈣鈦礦CsPbX3(X = Cl,Br,I)納米晶體由於其具有高光致發光量子產率、光學帶隙可調節、合成過程簡單等優異的性能在光電和光伏應用中受到了廣泛關注。但是,鉛的毒性限制了其大規模的商業應用前景。為了解決該問題,許多學者嘗試合成具有相似性質的無鉛金屬滷化物納米晶體。近日,香港科技大學Jonathan E.
  • 納米光子學中逆向設計的基礎及應用
    從太陽能轉換、熱能操控到片上集成,基於非線性和寬帶工藝的新型器件平臺的生產和評估能力將客觀地影響納米光子學的未來。如果一類特定問題的總體設計空間性能能夠被部分描述,那麼可以節省大量的研究工作並且可以出現一種研究納米光子器件基本極限的新方法。逆向設計背後的驅動動機已經存在了至少幾百年。
  • 光線的納米級操控取得新進展,有望帶來許多新應用
    導讀據美國新墨西哥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在對光線進行納米級操控方面取得了開創性的新進展。他們研究的系統可帶來不同的應用,從生動的、高解析度彩色印刷技術到可以變革醫療保健的生物感知技術。背景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追求控制光線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以開發並推進對於社會來說基礎性的大量技術。隨著近年來納米技術的爆發,納米級的光線操控,不僅變成了持續推進這一進展的有前途的途徑,也變成了一項獨特的挑戰,因為當結構的尺寸變得可以與光的波長相比時,新的行為出現了。
  • 納米金剛石在生物醫學的應用
    我們都知道,整個積極代謝的細胞內的溫度環境是不—樣的,像線粒體和中心粒這樣的細胞活動和局部細胞的熱點區密切相關的,甚至神經元都有明顯的熱剖面峰值,其峰值熱量首先被細胞吸收,然後再釋放出來。而利用納米金剛石出現的問題是一旦放到細胞內,就要保持原樣不動。然後用其它方法已經解決了溫度測量的困難,比如基因編碼熱傳感器。
  • 一種簡單製備磁性過渡金屬-多孔碳納米纖維催化材料的方法
    傳統貴金屬催化劑具有優異的電催化活性,但是,高成本和差穩定性限制了其規模化應用,因此,進一步開發優異催化活性和穩定性的非貴金屬催化劑成為重要挑戰。過渡金屬-多孔碳納米纖維材料孔隙和電子結構豐富,成本低、結構可調,催化活性位點多,在取代貴金屬催化劑方面顯示出巨大的應用前景。然而,多孔碳納米纖維合成複雜,過渡金屬易團聚,這使得其催化活性的進一步提升存在困難。
  • 凝聚態物理學的進展,對物質磁性的唯象研究,磁性物理的蓬勃發展
    後來,安培提出關於磁性分子電流的理論。按照這種學說,物質是由許多本來就具有磁矩的「磁性分子"構成的,而各個「分子」的磁矩則是由「分子」內部的某種「電流」引起的。但是,安培所說的「分子」不過是構成磁性物質的一些小單位,它不同於我們今天所理解的分子,而所謂「分子電流」也只不過是宏觀電流的某種等效物,與我們今天對物質的認識相去甚遠。
  • 氧化鐵有哪些應用
    四氧化三鐵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體,俗稱磁性氧化鐵,是一種複雜的氧化物,其中1/3是Fe2+、2/3是Fe3+,Fe3O4可看作是由FeO、Fe2O3形成的化合物。[實質是Fe(FeO2)2,偏鐵酸亞鐵鹽]。
  • 科學家發現第三種磁性:或是量子計算又一突破
    量子自旋液體將有可能消除量子位周圍物質中的汙點,而這些汙點有可能在量子計算中突然改變量子狀態。英國《自然》雜誌報導稱,液態自旋量子是一種固態晶體,但它的磁態卻呈液態。與其他兩種磁性不同,液態自旋量子的單個粒子磁性取向始終處於變化之中,與真正液體中的分子運動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