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體溫是我們快速發現並判斷人員是否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有效途徑。隨著企業復工,學生開學,大規模人員開始流動,人工核驗體溫顯然跟不上大眾出行的速度。
為了快速、高效、準確地檢驗大眾體溫,人像識別測溫閘機、測溫攝像機、測溫黑體等人工智慧機器應運而生。
在進出火車站、汽車站、飛機場等人員流動較多的地方,我們會經常看到一塊大屏幕檢測我們的體溫。而大屏幕實際上通過人像識別、人像大數據分析等AI技術,來達到監測大眾體溫的效果。
近日,生產上述產品的深圳雲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天勵飛」)向上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書,計劃在科創板上市。
雲天勵飛作為人工智慧企業還擁有哪些AI產品?效益如何?讓我們一探究竟。
近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了雲天勵飛遞交的上市申請書。公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8878.34萬股股票,募資30億元。其中,近一半的募集資金即14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雲天勵飛於9月25日在深圳證監局進行上市輔導備案,11月26日完成輔導。前後歷時短短3個月,繼寒武紀在科創板上市之後,雲天勵飛有望成為科創板最快上市的AI企業。
1、四年累計虧損超16億元
雲天勵飛是一家人工智慧企業,公司通過人工智慧算法和晶片技術,研發和銷售面向公共安全、城市治理等領域的人工智慧產品及解決方案。
其自主研發的DeepEye100晶片於2019年實現獨立商用,並與海康威視、阿里巴巴等龍頭企業建立合作。
此外,其研發的智慧安防AI解決方案主要是通過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從而實現對公共區域的監測。
曾服務了2016年杭州G20峰會、全國雙創周主會場、2018年博鰲論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多場國家級重要活動,並在多個省級公安單位應用相關產品。
然而,風雲資本界發現,雲天勵飛營收雖然連續三年實現增長,但公司掙錢的速度沒能趕上花錢的速度,公司存在連續虧損的狀態。
具體來看,雲天勵飛2017年營收為0.5億元,淨利潤-0.55億元;2018年公司營收雖然增長至1.33億元,但公司淨利潤為-1.99億元。2019年雲天勵飛依舊沒能實現盈利,公司營收為2.3億元,淨利潤-5.1億元。
截至2020年9月30日,雲天勵飛營收2.67億元,淨利潤-8.62億元。也就是說,2017年-2020年9月30日,雲天勵飛累計虧損超16億元。
(截圖來源於招股書)
對此,雲天勵飛在招股書的風險提示中指出,截至2020年9月末,公司合併口徑累計未分配利潤為-1.61億元,公司存在尚未盈利及累計未彌補虧損的風險。人工智慧行業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需要較高的研發投入,公司營收可能無法支撐大規模的研發和市場開拓等活動。公司可能面臨持續虧損的風險。同時指出,公司上市後可能因無法盈利而面臨退市的風險。
除此之外,風雲資本界發現,雲天勵飛以整體變更的方式消除了公司此前虧損的14.58億元。
(截圖來源於招股書)
2、連續多年現金流為負,靠融資支撐經營?
雲天勵飛業績持續虧損,公司的現金流也不容樂觀。
2017年雲天勵飛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0.7億元,2018年擴大至-2.34億元,公司現金流沒有得到改善。隨後,2019年雲天勵飛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88億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現金流為-1.99億元。雲天勵飛報告期內,現金流均為負數。
對此,雲天勵飛在招股書中指出,公司在核心技術研發方面進行持續投入,研發投入金額較大且持續增長。未來,公司預計仍將持續保持較高的研發強度,研發投入金額可能持續增長。而公司盈利水平與研發投入無法同時實現較快增長,導致公司存在經營性現金流量持續為負的風險。
業績持續虧損,現金流為負,雲天勵飛如何支撐日常運營?
風雲資本界注意到,光是今年,雲天勵飛便先後進行了三次融資,累計金額超20億元。
其中,最近一次融資發生在9月28日。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以下簡稱「特區建發」),以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下屬的中國中電國際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和中電金投控股有限公司為投資方,投資金額超10億元。
融資完成後,特區建發為雲天勵飛第一大機構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雲天勵飛本次計劃募集30億元資金。其中,14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對此,雲天勵飛對風雲資本界表示,「補充流動資金項目能夠滿足由公司業務規模持續增長帶來的日常營運資金及技術研發投入資金需求,同時減少公司債務性融資,優化資本結構,降低利息支出和財務費用,提高抗風險能力,為公司未來的戰略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公司將嚴格按照中國證監會、證券交易所的有關規定及募集資金管理制度對補充的流動資金進行管理,做到合理、合規使用。」
3、一次性拿出9.27億元激勵員工
雲天勵飛業績雖然持續虧損,但公司對員工從不吝嗇。
雲天勵飛分別在2019年和2020年1-9月,拿出2.08億元和7.19億元(合計9.27億元),對員工進行股權激勵。
雲天勵飛表示,確保人才和管理團隊是公司長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司實施員工激勵有利於吸引和留住人才。未來公司可能會繼續實施激勵措施,同時公司將產生大額股份支付費用,延遲公司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雲天勵飛對員工進行的股權激勵不存在期限,屬於一次性支付。
(截圖來源於招股書)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向風雲資本界表示「,不是真拿錢,帳面上而已,這種情況很常見。」
雲天勵飛告訴風雲資本界,「人工智慧行業是人才和技術密集型行業,技術創新是公司賴以發展的根本,人才是公司的關鍵資源,核心團隊的穩定性對公司至關重要。所以,確保人才和管理團隊的穩定是公司長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實施持續、有效的員工激勵有利於公司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
此次股權激勵使得公司、員工、股東三方利益有效結合,充分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有利於公司經營成果的提升及公司的長遠穩定發展。此操作方式屬於市場常見方式,符合相關會計準則的規定。」
雲天勵飛如此重視人才,公司的員工分配如何?
截至2020年9月30日,雲天勵飛共有736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415人,佔公司總人數的56.39%,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研發人員的數量佔總研發人員的36.14%。
此外,雲天勵飛在研發投入方面也持續增加。風雲資本界縱觀雲天勵飛近年的研發投入,2017年-2020年9月30日,雲天勵飛累計拿出5.2億元用於研發。
2017年雲天勵飛的研發費用為0.44億元,佔當期營收86.71%。一年後,雲天勵飛的研發費用增長至1.46億元,佔當期營收109.57%,為上一年的3倍。
隨後,雲天勵飛繼續加大投入,2019年研發費用為2億元,佔當期營收86.79%。截至2020年9月30日,雲天勵飛的研發費用為1.3億元,佔當期營收48.79%。
然而,人工智慧行業高研發投入屬於正常現象。
風雲資本界對比寒武紀(688256.SH)、當虹科技(688039.SH)、虹軟科技(688088.SH)、科大訊飛(002230.SZ)等6家企業的平均值發現,2017年雲天勵飛的研發費用率為86.71%,低於業內平均水平。
2018年、2019年雲天勵飛加大研發投入,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109.57%、86.79%,遠超業內69.45%、57.56%平均水平。
2020年1-9月,業內研發費用的平均值為88.49%,而雲天勵飛的研發費用為48.79%,低於業內平均水平。
(截圖來源於招股書)
你注意到AI檢測體溫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了嗎?你喜歡哪些人工智慧產品?歡迎留言發表你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