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累計虧損超16億元,卻拿9.27億元激勵員工,哪家公司?

2020-12-22 騰訊網

監測體溫是我們快速發現並判斷人員是否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有效途徑。隨著企業復工,學生開學,大規模人員開始流動,人工核驗體溫顯然跟不上大眾出行的速度。

為了快速、高效、準確地檢驗大眾體溫,人像識別測溫閘機、測溫攝像機、測溫黑體等人工智慧機器應運而生。

在進出火車站、汽車站、飛機場等人員流動較多的地方,我們會經常看到一塊大屏幕檢測我們的體溫。而大屏幕實際上通過人像識別、人像大數據分析等AI技術,來達到監測大眾體溫的效果。

近日,生產上述產品的深圳雲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天勵飛」)向上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書,計劃在科創板上市。

雲天勵飛作為人工智慧企業還擁有哪些AI產品?效益如何?讓我們一探究竟。

近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了雲天勵飛遞交的上市申請書。公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8878.34萬股股票,募資30億元。其中,近一半的募集資金即14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雲天勵飛於9月25日在深圳證監局進行上市輔導備案,11月26日完成輔導。前後歷時短短3個月,繼寒武紀在科創板上市之後,雲天勵飛有望成為科創板最快上市的AI企業。

1、四年累計虧損超16億元

雲天勵飛是一家人工智慧企業,公司通過人工智慧算法和晶片技術,研發和銷售面向公共安全、城市治理等領域的人工智慧產品及解決方案。

其自主研發的DeepEye100晶片於2019年實現獨立商用,並與海康威視、阿里巴巴等龍頭企業建立合作。

此外,其研發的智慧安防AI解決方案主要是通過運用人工智慧技術,從而實現對公共區域的監測。

曾服務了2016年杭州G20峰會、全國雙創周主會場、2018年博鰲論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多場國家級重要活動,並在多個省級公安單位應用相關產品。

然而,風雲資本界發現,雲天勵飛營收雖然連續三年實現增長,但公司掙錢的速度沒能趕上花錢的速度,公司存在連續虧損的狀態。

具體來看,雲天勵飛2017年營收為0.5億元,淨利潤-0.55億元;2018年公司營收雖然增長至1.33億元,但公司淨利潤為-1.99億元。2019年雲天勵飛依舊沒能實現盈利,公司營收為2.3億元,淨利潤-5.1億元。

截至2020年9月30日,雲天勵飛營收2.67億元,淨利潤-8.62億元。也就是說,2017年-2020年9月30日,雲天勵飛累計虧損超16億元。

(截圖來源於招股書)

對此,雲天勵飛在招股書的風險提示中指出,截至2020年9月末,公司合併口徑累計未分配利潤為-1.61億元,公司存在尚未盈利及累計未彌補虧損的風險。人工智慧行業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需要較高的研發投入,公司營收可能無法支撐大規模的研發和市場開拓等活動。公司可能面臨持續虧損的風險。同時指出,公司上市後可能因無法盈利而面臨退市的風險。

除此之外,風雲資本界發現,雲天勵飛以整體變更的方式消除了公司此前虧損的14.58億元。

(截圖來源於招股書)

2、連續多年現金流為負,靠融資支撐經營?

雲天勵飛業績持續虧損,公司的現金流也不容樂觀。

2017年雲天勵飛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0.7億元,2018年擴大至-2.34億元,公司現金流沒有得到改善。隨後,2019年雲天勵飛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88億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現金流為-1.99億元。雲天勵飛報告期內,現金流均為負數。

對此,雲天勵飛在招股書中指出,公司在核心技術研發方面進行持續投入,研發投入金額較大且持續增長。未來,公司預計仍將持續保持較高的研發強度,研發投入金額可能持續增長。而公司盈利水平與研發投入無法同時實現較快增長,導致公司存在經營性現金流量持續為負的風險。

業績持續虧損,現金流為負,雲天勵飛如何支撐日常運營?

風雲資本界注意到,光是今年,雲天勵飛便先後進行了三次融資,累計金額超20億元。

其中,最近一次融資發生在9月28日。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以下簡稱「特區建發」),以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下屬的中國中電國際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和中電金投控股有限公司為投資方,投資金額超10億元。

融資完成後,特區建發為雲天勵飛第一大機構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雲天勵飛本次計劃募集30億元資金。其中,14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對此,雲天勵飛對風雲資本界表示,「補充流動資金項目能夠滿足由公司業務規模持續增長帶來的日常營運資金及技術研發投入資金需求,同時減少公司債務性融資,優化資本結構,降低利息支出和財務費用,提高抗風險能力,為公司未來的戰略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公司將嚴格按照中國證監會、證券交易所的有關規定及募集資金管理制度對補充的流動資金進行管理,做到合理、合規使用。」

3、一次性拿出9.27億元激勵員工

雲天勵飛業績雖然持續虧損,但公司對員工從不吝嗇。

雲天勵飛分別在2019年和2020年1-9月,拿出2.08億元和7.19億元(合計9.27億元),對員工進行股權激勵。

雲天勵飛表示,確保人才和管理團隊是公司長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公司實施員工激勵有利於吸引和留住人才。未來公司可能會繼續實施激勵措施,同時公司將產生大額股份支付費用,延遲公司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雲天勵飛對員工進行的股權激勵不存在期限,屬於一次性支付。

(截圖來源於招股書)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向風雲資本界表示「,不是真拿錢,帳面上而已,這種情況很常見。」

雲天勵飛告訴風雲資本界,「人工智慧行業是人才和技術密集型行業,技術創新是公司賴以發展的根本,人才是公司的關鍵資源,核心團隊的穩定性對公司至關重要。所以,確保人才和管理團隊的穩定是公司長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實施持續、有效的員工激勵有利於公司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

此次股權激勵使得公司、員工、股東三方利益有效結合,充分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有利於公司經營成果的提升及公司的長遠穩定發展。此操作方式屬於市場常見方式,符合相關會計準則的規定。」

雲天勵飛如此重視人才,公司的員工分配如何?

截至2020年9月30日,雲天勵飛共有736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415人,佔公司總人數的56.39%,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研發人員的數量佔總研發人員的36.14%。

此外,雲天勵飛在研發投入方面也持續增加。風雲資本界縱觀雲天勵飛近年的研發投入,2017年-2020年9月30日,雲天勵飛累計拿出5.2億元用於研發。

2017年雲天勵飛的研發費用為0.44億元,佔當期營收86.71%。一年後,雲天勵飛的研發費用增長至1.46億元,佔當期營收109.57%,為上一年的3倍。

隨後,雲天勵飛繼續加大投入,2019年研發費用為2億元,佔當期營收86.79%。截至2020年9月30日,雲天勵飛的研發費用為1.3億元,佔當期營收48.79%。

然而,人工智慧行業高研發投入屬於正常現象。

風雲資本界對比寒武紀(688256.SH)、當虹科技(688039.SH)、虹軟科技(688088.SH)、科大訊飛(002230.SZ)等6家企業的平均值發現,2017年雲天勵飛的研發費用率為86.71%,低於業內平均水平。

2018年、2019年雲天勵飛加大研發投入,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109.57%、86.79%,遠超業內69.45%、57.56%平均水平。

2020年1-9月,業內研發費用的平均值為88.49%,而雲天勵飛的研發費用為48.79%,低於業內平均水平。

(截圖來源於招股書)

你注意到AI檢測體溫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了嗎?你喜歡哪些人工智慧產品?歡迎留言發表你的意見。

相關焦點

  • 螞蟻員工激勵達1376.9億元,人均超800萬;羅永浩將上A股
    胡潤中國10強金融科技企業公布:第一超其它九強價值總和 10月27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中國10強金融科技企業》。螞蟻集團以2.1萬億價值排名第一,其餘九強企業價值合計12335億元。
  • 美康生物實控人鄒炳德擬套現8億元 公司去年虧損5.6億
    根據6月16日美康生物收盤價18.90元計算,鄒炳德擬減持市值約為7.83億元。時間財經注意到,在去年業績虧損5.6億元的背景下,鄒炳德去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120萬元,對比2018年的78萬年薪,漲幅逾50%。
  • 奧飛娛樂2018年出現上市首虧 虧損額超16億元
    4月29日,奧飛娛樂(002292.SZ)公告了2018年年報,年報顯示,奧飛娛樂實現營業收入28.39億元,同比下降22.04%,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為-16.3億元,同比下滑1908.72%。這是奧飛娛樂自2009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虧損。超過16億元的虧損,也將奧飛娛樂2017年和2016年積累的淨利潤全部賠了進去。
  • 股權激勵被深交所質疑利益輸送,中文在線兩年虧損超20億元
    藍鯨教育3月10日訊,今日,中文在線收到深交所問詢函,問詢函中質疑中文在線的股權激勵計劃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的情況。2020年3月6日,中文在線披露了《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擬向激勵對象授予股票期權3636.48萬份,約為公司總股本的5%,其中張帆、謝廣才、王京京三名激勵對象本次獲授股份均佔公司股本總額的1%。其中,張帆為中文在線董事,謝廣才為中文在線常務副總經理,王京京為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
  • 哈藥股份投的外資保健品公司將重整 投資虧損或超11億元
    原標題:哈藥股份投的外資保健品公司將重整,投資虧損或超11億元   24日,南都記者留意到,A股上市
  • 累計虧損近2億元,大商新瑪特中原新城店即將閉店
    河南商報記者從該店辦公區域張貼的「新城大事記」上看到,該店開業當天銷售231萬元、一周年店慶累計銷售1496萬元、三周年店慶累計銷售1291萬元、2018年開門紅任務銷售6048萬元。據上述大商人士透露,虧損是大商決定關閉此店的核心原因,同時這一店面和金博大店同是大商在鄭虧損較為嚴重的主要店面。具體虧損有多少?據該人士透露,大商在鄭州地區2019年累計虧損約2億元,其中金博大店面虧損尤為嚴重,超過一億元,中原新城店虧損達到4800萬元,後者從開業至今累計虧損近2億元。
  • 順發恆業將花不超9.8億元回購公司股份 用於股權激勵
    挖貝網 3月31日消息,順發恆業(證券代碼:000631)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金額上限9.8億元、回購價格上限4.03元/股,回購期限不超12個月,本次回購股份將用於公司後期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所必需,擬用於出售。
  • 臺民航業者前3季度累計虧損近85億元新臺幣
    中新社臺北11月27日電 臺灣方面最新統計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前三季度全臺6家民用航空業者稅後淨利潤累計虧損近85億元(新臺幣,下同)。據官方統計,臺灣前兩大航空公司華航、長榮今年前三季分別虧損20.21億元和36.42億元。分析其原因,第二季度全球疫情雖嚴峻,華航、長榮加開貨運班機運輸防疫物資和醫療用品,加上當時油價偏低、艙位不足、運價上漲等因素,航空公司仍能獲利。進入第三季度,全球疫情已成常態,非緊急物品的運輸大量改走海運途徑,致使兩家公司第3季營收無法延續獲利態勢,呈現虧損。
  • 營收145.54億元 傳化智聯發布股權激勵計劃名單
    11月,傳化智聯發布了2020年股權激勵計劃名單。表面上看,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升,核心人員也得到了一定的激勵,公司前景一片光明,但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自2016年重組以來,傳化智聯業績嚴重依賴政府補貼、投資收益以及公允價值變動;另外,公司將大部分固定資產列為投資性房地產,在一定程度上增厚了公司的業績。
  • 燃石醫學在納斯達克上市:4年淨虧損5億元,營銷費用高企
    6月12日,國內腫瘤基因檢測公司燃石醫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BNR,以發行價16.5美元計算,燃石醫學的市值達到16.8億美元。上市首日,燃石醫學收漲49.27%。2015年,燃石醫學獲得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的A+輪投資,2016年獲得紅杉資本、招銀國際、聯想之星等參與的B輪3億融資,2019年再獲8.5億元的C輪融資。燃石醫學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燃石醫學收入分別為1.112億元、2.089億元和3.817億元,其2018年、2019年的同比漲幅分別為87.9%、82.7%。
  • 三一重工總市值突破3400億 四年累計投入研發超百億
    1月7日,繼公司總市值跨過3000億門檻兩天後,三一重工股價繼續上漲。截至當日下午收盤,三一重工股價報價40.39元,漲幅9.28%,再創復權後歷史新高,公司當日總市值達到3424億元。短短兩天時間,總市值增長近400億。記者注意到,三一重工股價持續走高的背後,一方面是公司連續上漲的經營業績,另一方面,來自三一重工多年強大的研發投入支撐。
  • 英語流利說Q3淨虧損2.14億元 同比虧損擴大
    【TechWeb】11月20日,英語流利說發布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財報,公司第三季度淨收入人民幣2.621億元(3670萬美元),同比增長45.2%;淨虧損為2.141億元人民幣(3000萬美元),去年同期為1.424億元人民幣,調整後淨虧損為2.097億元人民幣(2930萬美元),去年同期為
  • 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四周年盤點:虧多賺少
    ,到2018年9月中旬正好四年時間。這四年間,已經有566家上市公司實施了員工持股計劃,累計有32.22萬人次職工參與了員工持股計劃。其中,實施了兩期以上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司有120家,3期以上有31家,歐菲科技(002456.SZ)甚至已實施到了第7期。在眾多的持股計劃中,既有最受詬病的疑似大股東變相減持的現象,也有參與定增結果導致虧損嚴重,以至於員工持股計劃一再延期的現象。
  • 營業部員工上下聯手代客炒股 違規交易超7億元 證監局:罰!
    來源:東方財富網又一起券商員工違規炒股事件東窗事發。日前江西證監局公布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航證券三名存在密切工作聯繫的營業部員工,利用他人帳戶密碼登陸公司交易系統違規交易股票,並存在代客炒股行為,交易金額總計超7億元,三人最終合計被罰沒近580萬元。
  • 上市公司匯聯金融三季虧損超2億元 旗下P2P平臺欲轉型網際網路小貸
    2020年前三季度,匯聯金融錄得營業收入1500.2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4.4%;擁有人應佔虧損約為2.45億元,上年同期實現淨利潤2357.4萬元;每股基本虧損14.16分,不派息。該上市公司由盈轉虧。  財報顯示,匯聯金融營業額減少以及虧損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房地產的項目發展進度及銷售周期的影響。
  • 恆安標準人壽走入"死循環":四年虧損八個億
    迫於償付能力的壓力,恆安標準人壽於2011年再度增資,當年,該公司共進行了三輪增資過程,註冊資本由16.52億元先後增至17. 12億元、17.87億元、20.62億元;其2011年的增資額共為4.1億元。2011年年底,恆安標準人壽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升至185%。  2012年,該公司並未暫停增資步伐,股東這一年共增資3.2億元。
  • 晨光文具半年報:營收淨利增速放緩 晨光生活館三年累計虧損過億元
    中國網財經9月25日訊(記者 段思琦)近日,晨光文具(SH:603899)發布2019年半年報,報告顯示,期內公司實現營收48.39億元,同比增長27.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7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78%;基本每股收益為0.5122元,上年同期為0.4072元。
  • *ST凱迪(000939.SZ)發布半年報 淨虧損9.75億元
    格隆匯8月30日丨*ST凱迪(000939.SZ)發布2019年半年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11.92億元,同比下降14.6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9.75億元,上年同期虧損9.6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虧損9.74億元;基本每股虧損0.25元。
  • 募資30億元!AI公司雲天勵飛IPO
    招股書申報稿顯示,2017年-2019年期間,雲天勵飛分別實現營收5023.33萬元、1.33億元、2.3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67億元。但與依圖科技和雲從科技類似,雲天勵飛還處在虧損狀態。 2017年-2019年期間,雲天勵飛分別虧損5479.63萬元、1.98億元、5.09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虧損8.62億元。
  • 上海誼眾IPO存累計未彌補虧損超3億未來盈利受單一產品局限
    核心、單一產品仍處於新藥上市許可申請階段,報告期內累計虧損超3億元;現有產能不能滿足未來發展的情況下,新增產能預計2023年第二季度才竣工驗收;並且由於改良新藥研發資金需求大,公司現有營運資金若不能支撐到新藥上市,上海誼眾短期內難改虧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