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資30億元!AI公司雲天勵飛IPO

2020-12-17 騰訊網

繼依圖科技、雲從科技之後,科創板又迎來一名人工智慧領域的獨角獸。

12月8日晚間,證監會官網披露深圳雲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天勵飛」)的首次公開發行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成為科創板又一家公開招股的AI公司。

雲天勵飛成立於2014年8月,是一家專注於計算機視覺領域的人工智慧企業,也是AI+安防賽道的獨角獸公司。

陳寧

2018年、2019年雲天勵飛均入選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以人工智慧算法和晶片技術為核心,具備算法晶片化能力,研發和銷售面向數字城市、人居生活應用場景的人工智慧產品和解決方案,例如AI警務、口岸旅檢、行人闖紅燈取證、機場防控、地鐵防控等,業務已經落地深圳、上海、成都、青島、杭州等數十個大中型城市,預計發行股票後總市值不低於150億元。

雖然成立時間較短,但云天勵飛於9月25日在深圳證監局備案輔導材料,11月19日即公示輔導總結報告,並於11月26日完成輔導,總持續時間不足3個月。在寒武紀成功上市的先例下,雲天勵飛有望成為科創板中最快上市的AI晶片股。

與同期火熱推進IPO的"AI四小龍"不同,雲天勵飛更多主打"算法晶片化"技術。在招股書中,雲天勵飛這樣描述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算法晶片化的底層技術能力以及基於"端雲協同"技術路線所成功落地的大型解決方案經驗和系統落地工程能力。

陳寧也曾在媒體採訪時進一步解釋,"算法晶片化"是一套"算法和晶片設計流程深度融合"的理念,"算法晶片化"不等於"算法+晶片",它是一個設計理念和流程,是基於設計者對算法的深刻的理解,把裡面共性的這些操作提煉出來去設計你的晶片的架構。

募資30億元

雲天勵飛招股書申報稿披露,本次發行股票擬募資30億元,計劃投向4個項目。

一是城市AI計算中樞及智慧應用研發項目,計劃投資8億元;二是面向場景的下一代AI 技術研發項目,計劃投資3億元;三是基於神經網絡處理器的視覺計算AI晶片項目,計劃投資5億元,四是用於補充流動資金,計劃投資14億元。

作為一家還在持續「燒錢」的企業,雲天勵飛的現金流緊張,2017年-2020年前三季度期間,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為-6.89億元。

雲天勵飛認為,未來公司發展戰略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堅定「端雲協同」的技術路線,做強算法、晶片方面的技術護城河;二是拓寬、拓深AI解決方案的服務廣度、服務深度,讓AI技術解決更多場景問題,在國內完善解決方案的基礎上,跟隨「一帶一路」戰略出海;三是構建AI算力、算法服務平臺,讓AI技術產品化,產品平臺化。

雲天勵飛處在高速發展期。招股書申報稿顯示,2017年-2019年期間,雲天勵飛分別實現營收5023.33萬元、1.33億元、2.3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67億元。但與依圖科技和雲從科技類似,雲天勵飛還處在虧損狀態。

2017年-2019年期間,雲天勵飛分別虧損5479.63萬元、1.98億元、5.09億元,2020年前三季度虧損8.62億元。截至2020年9月末,雲天勵飛合併口徑累計未分配利潤為-1.6億元。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合計3.89億元,佔近三年累計營收的比例為94.11%。

截至2020年9月末,公司合併口徑累計未分配利潤為-16,083.62 萬元。

研發費用率較高

對於虧損規模,雲天勵飛表示,這主要原因是公司尚處於快速成長期,相對收入規模較小,報告期內持續增大對技術研發及市場開拓的投入,研發支出及股份支付等金額較大,導致公司存在較大的累計未彌補虧損。

而且,2018年雲天勵飛加大對研發團隊的建設投入,研發費用增速較高,導致虧損增大。

在研發投入方面,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9月,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4,355.73萬元、1.458億元、2億元和1.3億元,合計5.19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6.71%、109.57%、86.79%及48.79%。公司研發費用率顯著高於曠視科技、科大訊飛、當虹科技及虹軟科技。

雲天勵飛的研發投入主要集中在自研晶片、AI算法平臺、大數據平臺等方面。公司的研發主要分為兩個維度,包括AI底層能力研發和AI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研發。

雲天勵飛2017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2月31日、2020年9月30日籤署勞動合同的員工人數分別為219人、743人、752人和736人。截至2020年9月30日,研發人員415人,佔比超過50%,達56.39%。

雲天勵飛表示,未來一段時間,由於人工智慧行業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存在持續進行高強度研發的需求,公司收入規模有可能無法支撐公司進行持續大規模研發投入和市場開拓等活動,公司可能將面臨持續虧損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雲天勵飛在招股書中將公司競爭對手劃分兩大領域:視覺人工智慧領域和AI晶片領域。

在視覺人工智慧領域,雲天勵飛提到的業內企業包括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雲從科技等。雲天勵飛在招股書內寫到:"上述企業都擁有相對成熟的 AI 賦能解決方案,而雲天勵飛全產業鏈的服務能力和豐富的項目落地經驗與之產生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在人工智慧晶片領域,雲天勵飛提到的同行包括業內企業有國外的英偉達、Graphcore,國內的寒武紀、地平線。

具體業務方面,雲天勵飛主要採取直銷的銷售模式,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數字城市運營管理AI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人居生活智慧化升級AI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AI晶片銷售及IP授權三個板塊。2017至2019 年,雲天勵飛各版塊業務增長較快,數字城市運營管理收入從4994.60萬元增長至約2.01億元;人居生活智慧化升級收入從28.73萬元增長至2841.35萬元。

由於該公司自研AI晶片DeepEye1000於2019年起實現獨立商用,目前已和海康威視、阿里巴巴平頭哥等建立了業務合作關係,因此,晶片業務部分營收直到去年才有較大增長。招股書顯示,2020年1-9月,公司AI晶片銷售及IP授權業務收入達到209.90萬元。

報告期各期,數字城市運營管理銷售收入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在85%以上,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

目前,該公司主要售賣的硬體產品包括:面向邊緣和端側視覺應用的DeepEye1000 AI晶片、人像識別邊緣計算設備、人車非邊緣計算NVR設備、交通OD分析邊緣計算設備、以及用於邊緣推理計算的mini-PCIE加速卡。

雲天勵飛在招股書中稱,如果按產品及服務類型來看,公司收入主要分為綜合項目收入及產品銷售收入兩類。對於綜合項目類合同,方案中一般含有軟硬體及安裝、調試等服務,客戶需對整體方案進行驗收;對於產品銷售類合同,方案中一般約定交付軟體及硬體產品,客戶對相關產品進行籤收。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按產品及服務類型構成分類

客戶集中度較高

由於雲天勵飛是從安防賽道起家,因此,其核心客戶主要包括中國電信、青島公安局嶗山分局、深圳龍崗投資控股等。

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9月,公司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合計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92.00%、78.43%、52.11%和71.44%,客戶集中度較高且呈現波動趨勢。

2017年第一大客戶深圳市信義科技有限公司收入佔比達到50.74%,超過50%的原因主要系公司業務當年處於爆發初期,當年收入金額相對較少所致。報告期內,隨著公司業務規模及客戶數量的快速增長,後續不存在其他年份單一客戶收入佔比超過50%的情形。除2017年以外,公司不存在收入嚴重依賴於少數客戶的情形。

目前,雲天勵飛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套動態人像識別系統——雲天"深目"已經在深圳、青島、成都、長沙、南京、杭州、上海、北京等國內外100多個城市落地應用。

當前,雲天勵飛正利用自研AI晶片能力,以及其在AI+安防賽道上的優勢,將更多業務收入轉到智慧城市建設層面。據報導,今年11月14日的第二十二屆中國高交會上,雲天勵飛發布以"應用驅動、端雲協同、全棧演進、開放生態"為理念的自進化城市智能體。並且,該公司與特建發集團、中國系統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基礎設施領域的"AI大腦"、現代數字城市等。

留言區

相關焦點

  • 深圳AI企業雲天勵飛衝刺科創板IPO,擬募資30億元
    12月8日晚,證監會官網披露了深圳雲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天勵飛」)的首次公開發行並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此次IPO,雲天勵飛擬發行股份不超過8878.343萬股,擬募資30億元,中信證券擔任保薦機構。
  • 三年多營收6.8億元 AI獨角獸雲天勵飛將募資30億元
    隨著近幾個月來中國視覺AI產業迎來一波IPO小高峰,這家2014年從中國深圳特區走出的跨AI和半導體行業公司成為其中一匹「黑馬」。根據招股書可知,本次IPO雲天勵飛將募資30億元。在此前不到半年內,雲天勵飛已完成超20億元融資,並在9月啟動上市輔導。
  • 專注AI技術研發 獨角獸雲天勵飛IPO總募資30億元
    隨著近幾個月來中國視覺AI產業迎來一波IPO小高峰,這家2014年從中國深圳特區走出的跨AI和半導體行業公司成為其中一匹「黑馬」。 根據招股書可知,本次IPO雲天勵飛將募資30億元。在此前不到半年內,雲天勵飛已完成超20億元融資,並在9月啟動上市輔導。
  • 專注AI技術研發 獨角獸雲天勵飛IPO總募資30億元_行業綜合_行業...
    隨著近幾個月來中國視覺AI產業迎來一波IPO小高峰,這家2014年從中國深圳特區走出的跨AI和半導體行業公司成為其中一匹「黑馬」。  根據招股書可知,本次IPO雲天勵飛將募資30億元。在此前不到半年內,雲天勵飛已完成超20億元融資,並在9月啟動上市輔導。
  • 解讀雲天勵飛IPO招股書!三年多營收6.8億元,晶片等研發投入超5億
    隨著近幾個月來中國視覺AI產業迎來一波IPO小高峰,這家2014年從中國深圳特區走出的跨AI和半導體行業公司成為其中一匹「黑馬」。根據招股書可知,本次IPO雲天勵飛將募資30億元。在此前不到半年內,雲天勵飛已完成超20億元融資,並在9月啟動上市輔導。
  • 衝刺「深圳 AI 第一股」,雲天勵飛招股書 8 大看點
    藉由其招股書,雷鋒網AI掘金志梳理出8大看點:1、雲天勵飛半年內融資超20億元,本次IPO擬募資30億元。其中,8億元用於城市AI計算中樞及智慧應用研發項目、3億元用於面向場景的下一代AI技術研發項目、5億元用於基於神經網絡處理器的視覺計算AI晶片項目,總計16億元,分四年進行投資。
  • AI公司雲天勵飛衝擊科創板,華大系華大智造擬募資超25億
    2020年上半年,華大智造實現營業收入17.40億元,淨利潤為1.62億元。雲天勵飛於12月8日披露招股書 擬登陸上交所科創板12月8日,深圳雲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雲天勵飛)的科創板IPO申請已獲受理,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
  • AI安防獨角獸雲天勵飛遞交招股書:總募資30億元,有望成為科創板最...
    雲天勵飛董事長兼執行長陳寧(來源:雲天勵飛官網)同時,陳寧博士也是中國第一款商用矢量處理器晶片設計者,手握近30項已授權國際專利,其中13項已被蘋果收購。主打「算法晶片化」技術,總募資30億公開資料顯示,雲天勵飛以人工智慧算法、晶片技術為核心,並具備算法晶片化能力,擁有Arctern算法、Moss晶片和Matrix大數據系列平臺,研發和銷售面向應用場景「端雲協同」的人工智慧產品及解決方案,聚焦公共安全、城市治理、新商業等三大產業方向,以AI技術驅動行業發展。
  • 四年累計虧損超16億元,卻拿9.27億元激勵員工,哪家公司?
    近日,生產上述產品的深圳雲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天勵飛」)向上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書,計劃在科創板上市。雲天勵飛作為人工智慧企業還擁有哪些AI產品?效益如何?讓我們一探究竟。近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了雲天勵飛遞交的上市申請書。公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8878.34萬股股票,募資30億元。其中,近一半的募集資金即14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 科創板IPO「帳單」:91家公司合計首發募資1087億元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3月19日,科創板上市公司有91家,合計首發募資1086.73億元。其中,民營企業71家,合計募資731.53億元,佔比分別為78.02%、67.31%。首發募資金額最高的是去年首批登陸科創板的中國通號(娓偂03969),募資超過百億元。此後再無募資超過50億元的公司,而過半科創板企業首發募資不超過10億元。
  • 【IPO價值觀】 雲天勵飛巨虧16億現金流吃緊:造血能力不足恐難破...
    以上公司都擁有相對成熟的 AI 賦能解決方案,隨著各自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 產品線的不斷豐富、行業競爭將不斷加劇。從雲天勵飛公開的招股書中,我們可以一窺公司現狀,探究其發展路徑並預判其未來的發展態勢。連年巨虧16億,現金流吃緊成立三年多以來,雲天勵飛已經虧損超過16億元。
  • 22個項目、總投資 215億元,雲天勵飛、中興AI項目等落戶南京
    通過此次會議,南京江北新區吸引總投資215億元,成功籤約並促成合作項目共計22個,包括雲天勵飛人工智慧華東總部項目、中芯晶片項目等。(圖片來源:南京江北新區)雲天勵飛人工智慧華東總部項目據悉,雲天勵飛人工智慧華東總部項目將落地南京軟體園。
  • 博納影業ipo最新消息 博納影業借殼哪家公司上市
    據證監會網站消息,博納影業ipo說明書公布了,擬登陸深交所,募資14.25億元。博納影業ipo最新消息與360相同的是,博納影業老總於冬認為自家股票被低估了;不同的是,博納影業採取直接IPO方式上市。披露的資料顯示,納影業計劃登陸深交所中小板,籌集資金規模為14.25億元,主要用在博納電影及博納影院。
  • 安防界的「鯰魚」雲天勵飛:AI初創浪淘沙,開啟A股...
    雲天勵飛、寒武紀、依圖、雲從等AI企業,如今早已開啟各自的新徵程。2020年,雲天勵飛半年內累計完成超過20億元融資。並且,雲天勵飛進入了上市輔導期,即將登陸資本市場,而距離陳寧創立雲天勵飛僅僅過去六年。
  • 成大生物科創板IPO已提交註冊,公司擬募資20.4億元
    2017-2019 年,公司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產品銷量連續三年位列全球第一名。公司核心產品包括人用狂犬病疫苗及乙腦滅活疫苗。公司的乙腦滅活疫苗為目前中國唯一在售的國產乙腦滅活疫苗產品。據招股書,此次成大生物IPO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4165萬股,擬募資20.4億元。
  • 上半年前十大IPO項目規模均在30億元以上 主攻科創板和港股
    值得關注的是,前十大IPO項目集中在A股、港股,募資規模均在30億元以上,且與其餘IPO項目的平均融資額呈現兩極分化的態勢。據統計,網際網路、醫療健康、製造業類公司仍是吸金大戶,IPO募資規模佔據各行業募資總額的一半以上。  沒有出現投資回報激增  2020上半年,共計有188家中國企業在A股、港股以及美股成功IPO,募資總額2355億元。其中,有VC/PE背景的中企數量達到122家,VC/PE機構IPO滲透率達到65%,已超越此前統計的2019年國內VC/PE機構IPO滲透率的54%。
  • AI上市潮:解讀隱遁在AI公司造芯熱背後的機會和風險
    若論這些衝刺IPO的公司有什麼共同特點?晶片,顯然是不能避開的話題。 已披露科創板招股書的雲知聲和依圖科技,已啟動上市輔導的雲從科技、雲天勵飛,以及已啟動Pre-IPO輪融資的思必馳,均涉足AI晶片研發。 研發晶片,似乎成為此次AI上市潮的業務標配,也是AI創企吸引資本的一個關鍵閃光點。
  • 港股ipo#螞蟻金服06688:一手4000元定價,人人有份梭哈!
    公司簡介全球最大獨角獸,史上最大規模ipo 發售股份數目16.71億股 國際配售股份數目15.04億股 香港發售股份數目
  • IPO動態丨本周美股預告:7家公司2大獨角獸將上市 東方文化也在列
    募資規模 東方文化控股計劃本次IPO 的招股價為4美元/股,發行510萬股,募資約2040萬美元。 財務數據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東方文化控股的營收為250萬美元,上年同期為790萬美元,相應的淨收入為40萬美元,59萬美元。
  • 億騰景昂科創板IPO獲受理 擬募資13.16億元
    截至目前,億騰景昂尚無產品上市及商業化銷售,處於持續虧損且未盈利的狀態。本次擬採用科創板第5套標準申請上市,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II期臨床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據醫藥魔方InvestGo資料顯示,億騰景昂於2019年12月完成最新一次融資,募資近人民幣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