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土星系:怪異的62顆衛星和表面平靜內部恐怖的土星環!

2020-12-20 宇宙萬物說

土星是太陽系中最令人好奇的行星之一,它擁有多個太陽系之最:最多的衛星,目前發現的已有62顆;最大最明顯的星環,寬度達到20萬千米,可以並排放下十多個地球,且閃閃發亮。土星的衛星個個稀奇古怪,人們戲稱土星的衛星像是一群freak show(JI,形秀)。先來認識一下,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土星的衛星們吧。

先從正常一點的開始,土衛四,跟月球看起來很相似,表面布滿了隕石坑,不同的是它的表面不是巖石,而是被冷凍到像巖石般堅硬的水冰。這顆衛星3分之2都是水,氣溫低至零下190度。

卡西尼號拍攝的土衛四照片,來源:NASA

「陰陽星」土衛八,一面是純淨的水冰,另一面卻布滿了黝黑色的沉積物,像是一個被弄髒的雪球,讓人有想把它丟到洗衣機裡去洗一洗的衝動。

卡西尼號拍攝的土衛八照片,來源:NASA

土衛七,像一個馬蜂窩,表面布滿深且密的坑洞,形狀奇特,仿佛隨時會有一群馬蜂從裡面鑽出來,有點嚇人。

卡西尼號拍攝的土衛七照片,來源:NASA

土衛一,像一顆裸露的眼球,靜靜的注視著太空。眼球的「瞳孔」部分,是一個巨大的隕石坑,這次撞擊差點毀掉整顆衛星。

卡西尼號拍攝的土衛一照片,來源:NASA

太空「水餃」土衛十八,又名「PAN潘」。像極了一個餃子,周圍扁平的邊緣,是衛星的吸積盤在引力的長時間作用之後形成的,行星有吸積盤,星系有吸積盤,衛星同樣也有吸積盤。

卡西尼號拍攝的土衛十八照片,來源:NASA

「飛碟狀」的土衛十七阿特拉斯,形狀跟上面的木衛十八的太空餃子有點類似,形成這樣形狀的原因也是一樣。

卡西尼號拍攝的土衛十七照片,來源:NASA

非常漂亮的著名的土衛六「泰坦」星,泰坦是僅次於木衛三的太陽系第二大衛星,直徑比水星的直徑還要大一些,是月球的1.5倍。它是太陽系中唯一擁有大氣層的衛星,並且大氣密度竟然是地球的4倍之多,土衛六的大氣主要由氮構成,其地表還具有豐富的甲烷乙烷等有機化合物,因此,長時間以來,土衛六一直被認為是太陽系中除地球外最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之一。

卡西尼號拍攝的土衛六照片,來源:NASA

土衛六濃密的大氣層,來源:NASA

土衛六上發現了數百個湖泊,有著名的「安大略衛星湖」,其大小和加拿大的安大略湖差不多,不過裡面不是水而主要是液態乙烷和甲烷。

土衛六安大略衛星湖,來源:NASA

還有許多的河道,其中一條長約400公裡形狀很像尼羅河,裡面流淌的是液態烴。

土衛六地表河道,來源:NASA

還有堆滿「鵝卵石」的廣闊平原

卡西尼號發射的「惠更斯」探測器在土衛六表面拍攝的平原,布滿石塊和冰塊。來源:NASA

因為太陽對土衛六大氣的電離作用,從土衛六地表看上去,它的天空是橙色的,令人著迷。

土衛六天空效果圖

除此之外,土衛六上還有巖漿從地底上湧的現象,證明它有豐富的地質活動,大氣中也頻繁發生閃電雷暴。除了沒有地磁場之外,木衛六上其餘自然條件和45億年前的地球非常相似,就像是一個穿越回了45億年前的地球。因此,土衛六上被認為很有可能存在生命, 但因為沒有磁場防禦太陽風輻射,且表面溫度低至﹣180℃,這就限制了類地生命的形成,但科學家認為,土衛六的甲烷海洋裡,可能會存在一些奇特的生物,這些生物通過甲烷獲得能量,可以抵禦土衛六上極低的溫度而生存。

土衛六地面模擬圖

除了土衛六,土星還有另一顆大名鼎鼎的衛星,土衛二,土衛二同樣是一顆被認為很有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衛星。它雖然沒有大氣層,但是在它的表面冰層下,有一個深達幾百公裡的液態海洋,這個海洋中存在形成生命所需的基本元素,且海洋中存在豐富的地質活動,為生命的形成提供必需的能量。土衛二很漂亮,像一個純白的雪精靈。

卡西尼號拍攝的土衛二,來源:NASA

非常奇怪的是,土衛二的北極區域布滿了數十億年來形成的隕石坑,而它的南極區域,卻異常光滑,這證明,土衛二南極區域的地表是「新鮮」形成的。在土衛二的南極區域,我們可以看到四條非常明顯的「虎皮條紋」,這四條條紋,長約130公裡,深約幾百米。

土衛二上的「虎皮條紋」

這些條紋,像極了地球上的地殼斷層線,其形成原因也跟地球上的地表裂縫一樣,是由於地底熱液湧上地表,推開地表地殼而成。

圖一:土衛二虎皮條紋

圖二:地表地殼裂縫

圖一跟圖一如出一轍。通過「卡西尼號」傳回的數據,我們驚奇的發現土衛二虎皮條紋下方的地層深處,發生著劇烈的地質運動,產生大量的熱量。

因為土衛二地表冰層下是大片的海洋,因此這些熱量,促成了太陽系中一大奇觀的形成,土衛二的超級宇宙噴泉,這是土衛二獨有的大奇觀,太陽系中獨一無二。

土衛二地表噴泉動圖,由NASA卡西尼號提供的多張照片合成。

它的形成原理與地球上的間歇性噴泉一樣,是因為地底的熱能噴發,使得液體噴湧而出。不同的是,地球上的間歇性噴泉噴出的是水,而這個噴泉噴出的是冰粒,地球上的噴泉通常只能噴幾米高,而土衛二上的噴泉,因為引力束縛小,它的高度沒有限制,可以達到幾百甚至幾千幾萬千米,可以噴到土星表面上去。而且地球上的間歇泉幾分鐘才噴發一次,而土衛二上的噴泉,卻一直持續不斷的在噴發!這說明,土衛二地心中溫度很高,具有非常多的能量。這就非常奇怪了,土衛二離太陽那麼遠,它本來應該是一顆冷冰冰的石頭,怎麼會有這麼多的能量,是什麼在一直給土衛二加熱?

原來土衛二圍繞土星旋轉的軌道是橢圓形,這導致土衛二受到土星的引力作用時大時小,在離土星近時受力比較大,在離土星遠時受力比較小,正是這種引力差異,使得土衛二不斷被揉捏擠壓,就像你手裡拿著一個橡皮球,假如你不斷的揉捏它,它的內部就會產生熱量。因為有這些地質活動,土衛二的海底應該也存在像原始地球海底一樣的熱液噴口,而形成地球原始生命的基石胺基酸正是在這些熱液噴口形成的,所以,土衛二的地底海洋裡,是有可能存在類地生命的。

土衛二海底熱液噴口示意圖,來源:維基百科

地球海底熱液噴口「黑煙囪」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土星目前發現的衛星共有62顆,而這62顆衛星像太空中的建築師一樣,利用各自的引力所形成的軌道共振,「修築」起了太陽系中最美麗的奇觀,土星環。

土星環在太空中極為醒目,美麗壯觀,雖然太陽系中除了土星之外也有其他行星有光環,但是跟土星環比起來就不值一提了。比如木星的光環和天王星海王星的光環。

土星光環的寬度達20萬千米,但是厚度卻只有30米左右!30米,這麼薄如蟬翼的一個環,是如何能在太空中穩固的維持它的形狀的,是不是很神奇?這都要歸功於土星的大大小小的衛星群,其他行星沒有土星這樣的光環,也正是因為他們沒有土星的這樣的衛星群。土星的衛星就像是「牧羊犬」,他們利用自身的引力,把土星環中的物質,固定在他們應該在的範圍內,一旦有「羊」跑出來,就把它們趕回去。

土星環按區域,分為ABCDEFG共7環,最大最明亮的是B環,其次是A環;D環和C環在最內側,EFG環在外側。

我們可以看到A環和B環之間,有一條明顯的「裂縫」,被稱為「卡西尼縫」,這條縫的形成是因為距離它很遠的土衛一的軌道共振導致的。而在A環之上,還有一條明顯的縫,比卡西尼縫細一些,這條縫叫恩克縫,他是被體積極小的土衛18(就是前面提到的太空餃子)推出來的,土衛18就在恩克縫中運行。

卡西尼縫和恩克縫,紅箭頭指向卡西尼縫,黃箭頭指向恩克縫

除了這些明顯的縫隙外,我們發現土星環上還有許多深淺不一密密麻麻像唱片一樣的分界線,這些現象,全部都是由於土星的龐大衛星群的軌道共振而引起的。衛星在經過土星環時,會把土星環推出細小的漣漪。

卡西尼號拍攝的衛星經過土星環時激起的漣漪,來源:NASA

這些衛星引力造成的漣漪,形成了螺旋狀,由卡西尼號拍攝,來源:NASA

表面上看,土星環安靜精緻又美麗,但其實,它的內部是十分混亂的。土星環的質量約1.54億億噸,由數十億個獨立的碎片組成,成分主要是冰,他們繞土星以8萬公裡/小時的速度運動,而因為內外運動速度的差異,這些碎片之間無時無刻不發生著碰撞。所以不要被土星環表面的安靜所蒙蔽了,它的內部可以用狂躁恐怖來形容。

土星環內部模擬圖

土星環內部和地球上冰島的浮冰原很像,只不過一個是漂浮在太空中的冰群,一個是漂浮在水上。

冰島的漂浮冰原,來源:維基百科

土星環中的冰群不斷相互碰撞,分裂,這使得不斷有新鮮的冰產生,所以土星環可以一直維持著閃閃發亮的狀態,而不像太空中其他物體,時間久了就會被灰濛濛的星際塵埃所遮蔽。而這些碰撞分裂的碎片,一旦脫離原先的範圍,就會在不久後衛星「牧羊犬」經過時,被老老實實的趕回羊圈裡去。

不斷碰撞產生的新鮮的冰,使得土星環可以長久保持光鮮明亮。

土星環的物質99%是冰,有1%的星際塵埃滲透其中,因此我們只要知道了土星環的準確質量,就可以推算出那1%的物質質量,就能知道這些物質用了多久的時間滲透到這些冰裡面去,繼而就可以推算出土星環形成的時間。在2017年卡西尼號燃料用盡之前,它圍繞土星,做了20圈從觀光點到土星環內的循環運動,通過這種運動軌跡所產生的電磁波的紅移和藍移效應(都卜勒效應),我們測得土星環的質量應是1.54億億噸。從而,有科學家推測,土星環的形成時間應該在距今1000萬到1億年之間。恐龍誕生於2.5億年前,滅絕於6500萬年前,假如對於土星環年齡的推測正確,那麼它甚至比某些恐龍化石還要年輕。

卡西尼號2017年「犧牲」前,繞土星運行軌道示意圖。

我們對土星的好奇,不僅僅因為它有太陽系最多的衛星和獨一無二的星環,更重要的是,它現在的狀態,像極了太陽系誕生之初的樣子,土星就像那時的太陽,土星環就像星際氣體塵埃雲,衛星就像行星。土星系就是一個初始太陽系的絕佳模型。因此研究土星環和土星衛星的運動規律和模式,對於幫助我們了解太陽系的起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上圖是計算機生成的太陽系早期背景模擬圖,是不是像極了土星和土星環?通過對土星系的研究,我們可以更好的了解,太陽系是如何從最初的一片混沌中建立起如今的秩序。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大家的支持,歡迎大家多多留言評論,還沒有關注小編的,記得點關注噢,小編專註解說人文天文科學小知識,每日更新。

本文由小編【宇宙萬物說】原創,轉載註明出處,謝謝!拒絕剽竊,發現必究!

相關焦點

  • 卡西尼飛船捕捉到土星衛星近距離特寫
    在太陽系中,土星是僅次於木星的第二大行星,體積是地球的100多倍,其巨大的引力場可達1300萬公裡以外,而地球的引力範圍僅為93萬公裡。正因如此,地球只有一個衛星——月亮,而土星卻有眾多大大小小的衛星圍繞它旋轉,形成了一個相當龐大的土星系;其衛星數量在太陽系中也僅次於木星,位居第二。以下是「卡西尼」飛船近距離拍攝的土衛一和土衛十四照片。
  • 土星新添二十顆新衛星,超越木星成為太陽系中衛星數量最多的行星
    太陽系中的行星有八顆,我們稱為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此外還有許多矮行星和小行星。衛星是指圍繞一顆行星軌道並按閉合軌道做周期性運行的天體,隨著人類宇宙探索的深入,太陽系的衛星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水星和金星是沒有衛星的,我們地球只有一顆天然衛星,那就是月球,火星擁有兩顆個頭比較小的衛星。
  • NASA首次公開土星環5顆小衛星 形似「懸浮的土豆」
    中新網3月30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太空總署的無人土星探測船「卡西尼號」,過去十多年圍繞土星執行任務。NASA 29日首次公布卡西尼號近距離觀測到土星環5顆小衛星,發現它們的外型酷似懸浮的土豆。該5顆小衛星分別為帕恩(Pan)、達夫尼斯(Daphnis)、阿特拉斯(Atlas)、潘多拉(Pandora)和埃庇米修斯(Epimetheus),它們的直徑介乎8至116公裡之間,嵌於土星環的隙縫中。報導稱,此次研究進一步鞏固土星環和衛星是源自同一個天體的理論,它們分裂是源於某種撞擊而成。
  • 這就是為什麼土星內部衛星的形狀像餛飩和土豆
    博科園:科學科普-天文學類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土星的內部衛星奇怪形狀可能是由小衛星的合併引起的,它們類似於從義大利餃子到土豆的各種物體。研究人員在一份描述這項工作的新論文中說,這一新發現可能有助於解釋一般的衛星是如何形成的。「卡西尼」號探測器在近13年的時間裡研究了環繞地球的行星,它揭示了與地球的球形衛星不同的是,離土星最近的小衛星有著奇怪的不規則形狀。這些奇怪的形狀從潘的和阿特拉斯的拉維奧利形狀到普羅米修斯的相似之處,就像莫比·迪克,一個土豆,和一名吉格爾的外星人頭骨。
  • 為什麼土星會有光環?科學家發現,原來是這顆衛星「惹的禍」!
    1787年,著名的天文學家喬瓦尼·卡西尼發現土星周圍的光環並非是一個整體結構,而是由許多小的星體所構成。這一發現也被後來NASA的卡西尼號宇宙探測器拍攝的驚人照片所證實。具體來看,土星光環主要有四個不同的環組,每一個環組下面還有更小的細分。但這些環組並不是實心的,它們都是由1釐米到10米大小的軌道冰碎片所構成的。
  • NASA公布5顆土星小衛星 外型似懸浮茶託和馬鈴薯
    中新網3月29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的土星探測器「卡西尼號」2017年近距離觀測到土星環中的5顆小衛星,天文學家和科學家28日首度將此發現發表在美國《科學》(Science)期刊上。
  • 「太陽系漫遊」土星 太陽系中最美麗的行星 密度比水還小
    土星有非常熱的內部,核心的溫度高達11700 ℃。輻射至太空中的能量,是它接受來自太陽的能量的2.5倍。如果我們通過紅外線觀測土星,我們會看到土星美麗的光芒。土星因為它美麗的行星環而出名,它也是人類最早發現具有光環的行星。土星環非常古老,極有可能是一顆遠古衛星被土星引力撕碎所形成。
  • 卡西尼號解開的那些土星衛星的謎團
    圖釋:這張令人驚嘆的土星衛星「海碧爾琳「(Hyperion,又稱土衛七)假色影像清晰地展現了這個奇形怪狀的衛星表面。2013年在土星環中新發現的天體「佩吉」(Peggy,非官方命名),尚未被確定是正在形成或解體的衛星還是非衛星天體。雖然已有四艘飛船訪問過了土衛系統,但只有卡西尼號真正環繞著土星進行探測。這使卡西尼號成為了第一個利用超過十年的時間來逗留在土衛系統並觀測六十多個土星衛星的飛船。卡西尼號對土星衛星進行了全方位的探測,其獲取的數據非比尋常,極有研究價值。
  • 土星——太陽系的璀璨瑰寶
    土星是距離太陽從近到遠的第六顆行星,也是太陽系第二大行星。土星被成千上萬美麗的細環點綴著,在行星中獨樹一幟。它並不是唯一一顆擁有行星環(由冰塊和巖石組成)的行星,但沒有誰的光環像土星環那麼繁複而壯觀。和同為氣態巨行星的木星一樣,土星也是一個大部分由氫和氦組成的巨大球體。
  • 土星為什麼恐怖?土星自轉速度快到令人恐怖
    土星是8大行星中體積第二大的,離太陽的距離排在第六位,而土星最奇特的地方在於它那些詭異的光環。以致於人類說土星是這些行星中最為恐怖的,那它又為什麼恐怖呢? 其實土星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氫,其次是氦與少許的微量元素,內部主要包含冰及巖石,而一些氣體及金屬氫組成了其外圍。它的最外層是一個大氣層,其一般情況下都是比較平淡的,有時也會出現長時間的奇特外觀。根據科學推測,土星上的風速可以達到恐怖的每小時1800公裡,而圍繞土星運轉的行量,其磁場比地球的強度高。
  • 科學微講堂,有深度的天文學:懸浮的土星!
    如果說到土星的話,它最為顯著的特徵莫過於其標誌性的土星環了,由於它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你通過普通望遠鏡就能看到它,不過土星環雖然看起來很堅固,但實際上它是由許多大小不一的冰塊和巖石所構成的,而當太陽光照射到這些冰塊和巖石上的時候,便會被反射出來,從而使土星環看起來非常明亮。
  • NASA公布土星最大衛星全貌地質圖,科學家:與地球表面特徵相似
    據報導,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土星最大衛星「土衛六」的首張全球地質圖。科學家們根據NASA「卡西尼」號的探測器數據,繪製出了這張全貌地質圖。地質圖顯示,這顆衛星可能是太陽系中地質最多樣化的星體,存在大量有機物,甚至或許可以孕育生命。NASA宣布,將會在2026年派遣一架無人機探索「土衛六」。
  • NASA:發現土星新衛星,長得像餛飩
    在我們人類所處的太陽系中,不少行星擁有它的衛星系統,比如地球有在夜空中照亮人類夜晚的月球,火星則有兩顆衛星。質量和個頭更大的木星和土星則擁有更為複雜的衛星系統,比如木星已確定有79顆天然衛星,在這當中包括大家熟知的「冰衛星」木衛二歐羅巴。
  • 5分鐘帶你了解土星光環的秘密,每秒鐘下2噸冰塊,真恐怖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中存在著八大行星,大致可分為類地行星、氣態巨行星和冰巨行星。並且每顆行星都有著其獨一無二的特點。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和木星一樣,同為氣態巨行星的土星。按照相隔太陽距離的長短來說,土星在太陽系中位列第六位。因為其本身自帶的土星環被人們所熟知。同時,它也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帶星環的行星。那土星環到底是什麼呢?土星和木星一樣,主要是由氫元素構成。包裹著核心的氫、核心之上的金屬氫、最外圍的液態氫以及大氣層中的氫氣。
  • 在土星周圍發現新的部分環
    美國宇航局的卡西尼 號太空船在土星周圍發現了兩個新的部分環,每個環都伴隨著一個小月亮,揭示了決定部分或完整環與月球形成的因素。部分環稱為環弧,在小型土星衛星Anthe和Methone的軌道前後延伸。Anthe和Methone都 在稱為共振的位置上運行土星,其中附近較大的月亮Mimas的重力擾亂了它們的軌道。倫馬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尼克庫珀是卡西尼 成像團隊的成員,他說,每個月球上都有一個定期的引力拖曳,導致衛星在弧形區域內沿著軌道向前和向後跳躍。
  • 海王星衛星家族,共擁有十四顆衛星,海衛一和海衛八是最大的兩顆
    八大行星中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其餘六顆行星目前已知的衛星數量總共為205顆,其中地球只有一顆衛星,那就是月球,火星擁有兩顆衛星,木星擁有79顆衛星,土星擁有82顆衛星,天王星擁有27顆衛星,海王星擁有14顆衛星。
  • 太陽系八大行星,有的行星沒有衛星,最多的行星擁有超過69顆衛星
    目前,人類所發現的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衛星,總數量超過175顆,但是這些衛星並不是八大行星均勻分布的,他們彼此擁有衛星的數目差異極大。火星和它的衛星太陽系中另外兩顆固態行星,地球和火星,都擁有衛星。地球擁有1顆天然衛星,那就是月球,而且月球是被地球「潮汐鎖定」的衛星,也就是月球的自轉和公轉周期相同。
  • 木星到底有多恐怖?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和太陽)為什麼說木星恐怖哪?體積上來講比土星稍大,是地球的1300倍。接下來我們可以看一下模擬圖,八大行星擺放在一起會是什麼感覺。從上圖片中可以看出來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間差別有多大,四顆巖質星球要遠小於四顆氣態巨行星。看木星的真實圖片,它的表面上有著非常明顯的條紋,以下是由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拍攝的木星表面。
  • 科學家在這兩顆衛星上發現大量的神秘紅色線條,它們會是什麼?
    宇宙中很多的行星都有自己的衛星,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除了水星,金星沒有衛星之外,其它六大行星都有數量不等的衛星。地球只有一顆衛星月球,土星的衛星數量是最多的,約有60多顆。人類走出地球之後,探索太陽系的過程中,除了對八大行星感興趣之外,對這些行星的衛星自然也不會放過,其中土星和木星的衛星受到科學家的高度關注,這是因為土星和木星中有幾顆衛星是有大量的冰層,在厚厚的冰層之下可能會有液態海洋的存在,有液態水意味著可能會有生命,因此,它們受到了科學家的高度關注。
  • 天文學家剛剛發現了20顆環繞土星的新衛星
    最新消息:研究小組新發現的衛星使土星已知衛星總數達到82顆,超過了>木星的79顆。 關於衛星:它們很小,每個直徑大約5公裡。其中有17顆衛星繞土星的軌道是逆向的,即它們的運行方向與土星的自轉方向相反。每顆衛星繞土星一圈需要2到3年左右的時間,取決於這些衛星與土星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