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改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加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工作組織協調。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把關作用,強化組織部門主責主業意識,做好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與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的工作銜接,力求簡便高效,力戒形式主義。《通知》的印發,既是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策保障和重要舉措,也是對組織部門落實主業主責的更高要求,其核心目的是力求簡便高效。
在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全面打贏脫貧決勝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國上下全面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重要節點上,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既是新時代的要求,也是一項重大任務。在這個關鍵節點上,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改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的通知》,強調加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工作組織協調,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把關作用,強化組織部門主責主業意識。這是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工作的組織領導、組織協調領導把關、落實主責主業責任的進一步強調和明確,對我們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組織層面工作提出了更高要請求,也是從組織上、從根本上、從源頭上解決高質量發展組織領導和政績考核有關問題的基本遵循,從「協調」、「把關」、「銜接」、「簡便高效」等表述中,不難看出中央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的科學性、合理性、協調性的高度重視,也明確強調了充分表明了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奮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
【篇二】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改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的通知》,為各級領導幹部政績考核指明了方向。組織部門要抓好貫徹落實,發揮政績考核指揮棒作用,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立好政治標準「高標杆」,考出政治過硬的「老實人」。政治能力是新時代黨員幹部的第一能力,政治標準始終是衡量幹部的第一標準。幹部政績考核要立好政治標準這一「標杆」,為幹部幹事創業提供「方向標」「指明燈」,讓政治過硬的規矩人、正派人、老實人脫穎而出。要通過考核「標杆」引導黨員幹部涵養「政德」,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落實工作不偏不倚、不打折扣,不搞「政績工程」「面子工程」,不在政績上「抖機靈」,確保各級領導幹部政治上過得硬、靠得住,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政治責任。
立好多種考核「長節杆」,考出改革攻堅的「開路人」。考核識別幹部是一個綜合的、系統的、環環相扣的過程,要將幹部考準、考實、考細,就要用好平時考核、專項考核、年度考核、任期考核等多種方式,將幹部考核的觸角延伸到工作一線、延伸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方方面面,幹部工作到哪裡,考核的「長節杆」就要跟到哪裡。幹部考核不僅要注重幹部短期的「顯績」,更要將考核之「杆」拉長到高質量發展的歷史進程之中,為肯為高質量發展打基礎、做「隱績」的幹部搭建起幹事創業的平臺,為幹部擔當作為保駕護航。
立好群眾評價「華表木」,考出群眾擁護「貼心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把人民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檢驗工作的標準。古代堯舜為了能經常聽到老百姓的意見,在宮外和路口設立一根木柱,方便百姓在上面書寫對為政者的意見建議,這便是「華表木」。立起政績考核「華表木」,就要引導廣大幹部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農村人居環境等民生方面將工作做實做細,用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做人民擁護的好幹部。
立好獎優罰劣「硬槓桿」,用好高質量發展「帶頭人」。幹部考核結果運用的「槓桿作用」要硬起來,讓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為幹部管理使用立起獎罰單、警示牌。通過幹部考核結果的運用,充分激勵先進、鞭策落後,讓優者更優,劣者變優。而這樣獎罰分明、能上能下的「硬槓桿」,給大部分「不優不劣」的中間幹部、年輕幹部以鮮明的用人導向,激發乾部隊伍內生動力,引導幹部素質不斷優化。
【篇三】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改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強調,要注重考核民生保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引導領導幹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切的實際問題。要求各級黨組織要把考準考實幹部政績與加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日常管理、推進落實高質量發展工作任務更好結合起來,立好幹部「標尺」,改進考核方式,正向激勵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幹事創業、擔當作為。
立正有為有位「風向標」。幹部考核具有「指揮棒」和「監督器」作用,是一種剖析自我、監督自我、展示自我價值和能力的重要途徑。唯有將考用相結合,才能使廣大黨員幹部有想法、有幹勁、有奔頭,從而更好地激發廣大黨員幹部的內在動力,不斷前進。既要用好幹部考核「放大鏡」,把在急難險重之際「顯身手」的幹部辨出來、提上來、用起來,充分彰顯「選對一人,激勵一片」的風向標效應;又要用好幹部考核「顯微鏡」,細化考核指標,注重動態考核與實績有機結合,讓凌空蹈虛的「老油條」幹部「無立錐之地」,倒逼幹部履職盡責,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導向。
把準定性定量「度量衡」。評價一名幹部的業績和精神風貌,最根本的是看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唯有讓群眾參與到考核中來,幹部考核工作讓群眾「說了算」,用「群眾公認」評價幹部實績,才能從根本上避免幹部在成效考核上的陷入主觀性、片面性的「怪圈」。要注重擴面與分層,過濾篩選、去偽存真,注重聽取服務對象對於考核者「德、能、勤、績、廉」的評價,看共性也看個性、看點評也看綜評、看顯績也重潛績,謹防幹部考核過程中的「上下一樣粗」「橫豎一刀切」,定量和定性充分結合,為幹部精準畫像,考準考實每一名黨員幹部。
劃定獎優罰劣「硬槓槓」。考核的關鍵是請群眾閱卷、讓成效說話,以實績論英雄、憑實績用幹部。要劃出幹部考核的「硬槓槓」,把考核結果與選拔任用、培養教育、管理監督、激勵約束、追責問責等緊密結合起來,激發廣大幹部勇於擔當作為,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對那些想幹事、能幹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幹部要旗幟鮮明地撐腰鼓勁、大膽使用。對不宜擔任現職的幹部按規定進行調整,讓持有「幹與不幹、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一個樣」「不幹不錯」「多幹多錯」的「慵懶散浮」官員沒有位子、失去市場。
【篇四】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改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區各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水可載舟,亦能覆舟」,做一個好幹部,簡單;可是做一個人民的好幹部卻是難上加難。要想得到好民生,必須有一個好政績。好政績是什麼,好政績就是想人民所想,憂人民所憂,切實的解決好人民的問題。以往就有很多幹部,為了自己有一個好政績犧牲人民的利益,忽略人民的問題,讓人民沒有一個好民生,也沒有真實的得到好民「聲」,這就是虛!《通知》的印發,切實全面的解決了政績「虛」的問題,《通知》指出,要充分發揮政績考核指揮棒作用,引導領導幹部以推動高質量發展工作實績。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評判領導幹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政績的重要標準。作為一個優秀的領導幹部,首先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導向。其次「考」是基礎,「用」是關鍵,考核僅是過程,不是目的,重要的是為了有效調動各級黨政班子和領導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綜合分析研判,全面辯證地分析個人貢獻與集體作用,防止簡單以「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來確定考核結果。最後應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切的實際問題,增強政績考核群眾參與度,在政績考核中充分反映群眾感受、體現群眾評價,注重群眾的參與度。始終牢記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心中有一把「真標尺」,練就「實本領」,才能攜手人民共創祖國的輝煌,讓我們的祖國更加的繁榮昌盛。
【篇五】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改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的通知》。這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重要舉措,是組織工作向中心聚焦、朝大局聚力的重要體現,對於引導各級領導幹部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幹部業績在實踐,幹部聲名在民間。」幹部成長離不開實踐,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只有在實踐中經風雨、見世面,扛重活、挑重擔,才能不斷增長個人的能力和才幹。所以,實踐是幹部能力的體現,看重實踐、敢於實踐、自覺實踐,是幹部最基礎的東西。實踐是幹部大展身手的廣闊天地,是打磨淬鍊的火熱熔爐,看重實踐、敢於實踐、自覺實踐,是幹部須臾不可離的立身之本、建功之基。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實踐長才幹,實踐出政績。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也是檢驗認識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廣大幹部一定要積極實踐、勇於實踐,努力在實踐中建功立業。
#選調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