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改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的通知》。通知作為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重要舉措,是引導各級領導幹部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更是做好新形勢下幹部政績考核工作的基本遵循。新形勢下,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如同風向標一般,是指引黨政領導幹部奮發前進的方向指南。正是如此,把穩政績考核「風向標」,引導黨政領導幹部旗幟鮮明講政治,勇挑重擔敢擔當,對推動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講政治,出實績,搭好政績考核「擾流板」。「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擾流板是風向標的關鍵部件,能抵擋外界因素幹擾,保持內部整體運行的穩定性。政治力源於內,更應行於外,講政治就如同風向標的擾流板一般,能讓政績考核具備穩定運行條件。政績考核的主要目的重在考核黨政領導幹部是否能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牢記初心使命,把握髮展規律,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能力和水平,提高制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搭好政績考核「擾流板」,讓黨政領導幹部堅定理想信念,腳下更有力量,以更高的思想站位助力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扛重活、打硬仗,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以推動高質量發展工作實績踐行「兩個維護」。
心愛民,事為民,立穩政績考核「指向杆」。民心所向,政之所行。豎向杆能使整體穩穩與基座相契合,保證風向標的主體不受風力而搖擺不定。以人民為中心就是這樣的「指向杆」,能指引幹部立穩基礎,紮實走好群眾路線。大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的「蒙面」幹部,終將迷失自我,荒廢仕途。誠然,立穩政績考核「指向杆」,指引黨政領導幹部走好正道尤為重要,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是作為評判領導幹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政績的重要標準。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重在民心,需要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其更注重考核黨政領導幹部是否把為民造福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在解決群眾關切的實際問題上,把改進作風、敢於擔當的責任心融入到開展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等重點民生項目中。
看指標,定方式,扭好政績考核「轉動軸」。轉動軸是風向標的重要部件,輪軸動則有力,有力才能促發展。扭好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轉動軸」,能源與動力是關鍵。當以優化政績考核內容指標為能源,結合運用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精準設置關鍵性、引領性指標,實行分級分類考核,引導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抓重點破難題、補短板鍛長板;以綜合運用多種方式考準考實領導幹部為動力,一方面依據高質量發展年度綜合績效評價,結合平時考核、專項考核結果,對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進行考評,確定出年度考核等次。另一方面,深入基層一線進行實地核查考評,依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崗位職責,突出對任期內本人分工負責的高質量發展相關指標完成情況進行深入考核。
明獎懲,強效應,落好政績考核「平衡錘」。正所謂「賞不足勸善,刑不足禁非,而政不成」。平衡錘牢牢固定在豎向杆中央,方能保持風向標的整體平衡。推行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亦尋求平衡,講究獎懲分明,激勵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發揮出實質效應。如何落好政績考核的「平衡錘」,重在綜合考核效應與考核結果運用相融相促,以加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工作組織協調,把考準考實幹部政績與加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日常管理、推進落實高質量發展工作任務更好結合起來,切實減輕幹部「迎考」負擔;同時,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導向,完善容錯糾錯機制,以獎懲分明、獎優罰劣激勵領導幹部擔當作為、推動發展,對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有作為、有成績、有貢獻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進行榮譽、物質、晉升職級獎勵。相反者,依據黨規法紀進行懲罰處理。
「知賢之近途,莫急於考功。」政績考核只是手段,根本目的是推動高質量發展。把穩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風向標」,關鍵在於引導領導幹部樹立正確政績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凝心聚力推動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