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對政績考核提出了新要求、新標準,政績考核應在"高"上著力。
認識高。各級領導幹部要切實提高認識,充分認識形時代、新形勢下,高質量發展對幹部的素質、水平、作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認真對標,迅速提高工作能力建設、思想認識。"認識不提高,作風必然飄",不能用過去粗放式的標準來要求自己,須用推動高質量的"新標準"來檢視、對照工作中存在的不正確的政績觀,主動積極用新政績觀來嚴格要求、引導自己的工作,牢樹"以人民為中心"、"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理念。思想認識提高到位,才能適應新的要求,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標準高,用考核推動工作,使工作朝"高質量"邁進。改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要高標準、嚴要求,緊緊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這一主題,通過考核幹部,更好地建設一支德才兼備、推動工作,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具有高素質、高水平、高能力的幹部隊伍。標準高,就是要按照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幹部政績要求、標準來嚴格幹部工作考核。各地要結合實際在"標準"、"要求"上細化、具體化,在可操作上、精準上下功夫,使幹部有"標"可對、有"準"可行。用考核推動工作,使工作朝"高質量"邁進。
實效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貴在取得實際效果,有力推動工作。作為幹部,持別是領導幹部,不能認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是應付、走過場、走形式,而應深刻認識到這是一場大變革,必須適應新要求,按新標準來提升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工作水平,改進工作方式方法,不斷提高自身政治、業務素質,以政確的考核觀,來迎接考核,在考核中不斷提升自己,推動工作開展、促進事業發展。考核部門,要對照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優化考核內容,改進考核方式,實行分級分類考核,精準、科學考核領導幹部工作實績,讓考核激勵廣大幹部,勇於擔當作為、努力工作。通過政績考核,更加提高識人、選人、用人,獎優淘劣、獎勤罰懶,推動高質量發展。
【篇二】
治國先治吏,治吏重考核。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改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的通知》(以下稱《通知》),明確規定了政績考核的目的、要求和重點,引導領導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十四五」的航程即將開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需要用政績考核校準「中國號」巨輪前行的新徵程,乘風破浪、百裡風}。
校準虛應故事、虛有其表的誤差,對準科學合理刻度。科學的考核標準是考評幹部政績的基礎,高質量發展政績考核應貫徹新發展理念,既體現嚴謹性又不失科學性。精確考核是首要之義,把政績考核實化為看得見、摸得著、可操作的具體指標,實現「考人」向「考事」、「定性評價」向「定量印證」、「順向了解」向「逆向測評」、「單純考核」向「綜合研判」的轉變。同時,又要兼顧差異化考核,「量體裁衣」「對症下藥」,把普遍要求和職位職責結合,主觀努力和客觀條件結合,「擠水分」與「增權重」相結合。既考出實績,也要體現業績,發揮好政績考核校準的功能,為幹部幹事創業指明努力方向。
校準急拿現用、走馬觀花的視差,瞄向日常高效刻度。指出,要建立日常考核、分類考核、近距離考核的知事識人體系。政績考核不能「平時不聞不問,用時一錘定音」,應注重日常考察,突出「考在日常,做在經常」導向,讓考核方式從年終考核向日常考核、定期考核、階段考核轉變,在日常考核中摸實情、建檔案、畫「肖像」。同時要注重實效、直觀簡便,不能「增次數,加任務」,通過統籌兼顧、同類合併的方式,將平時考核、幹部考核、任職回訪等結合起來,簡化流程、優化標準,為日常考核「減肥瘦身」,減輕幹部應對政績考核負擔。
校準架空民意、虛有其表的偏差,標定民心民意刻度。幹部好不好,群眾來監考,群眾利益是最根本的政績,政績考核自然應由群眾心中的「秤桿」掂量。把政績考核做到群眾的心坎上,要剔除「數出幹部,幹部出數」的詬病,杜絕「花架子」「放盆景」的思想,側重「群眾滿意度」,體現群眾感受、反映群眾評價,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更要增強政績考核群眾參與度,把考核幹部政績大小的權力交給群眾,讓群眾為幹部的服務成效「打分」,增強群眾評價在政績考核中的權重,充分重視民心、反映民意。讓群眾滿意與否、認可與否、擁護與否成為政績考核的「重要刻度」。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審舉,審舉在核真」,《通知》的出臺必將為「中國號」巨輪在新徵程中校準前行的方向劈波斬浪,永向前方。
【篇三】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改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要充分發揮政績考核指揮棒作用,引導領導幹部以推動高質量發展工作實績踐行「兩個維護」。為政之要,首在得人;知事識人,重在考核。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各級各地組織部門在政績考核中要注重「四性」原則,激勵廣大幹部主動擔當作為、積極幹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要注重考核內容上的全面性。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考核幹部不能盲人摸象,摸到一小部分就認為到全部了。識人不全就不能知人深,知人不深就很難識人準,就容易出現用人不當、用人失誤。要對應五大發展理念要求,合理設置考核內容,做到既考核經濟發展、城鄉建設指標,又考核黨的建設、文化建設、生態環境、人民生活等指標,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既考經濟發展速度,又考群眾滿意度;要聚焦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全面考核領導幹部德、能、勤、績、廉等工作實績的標準,讓「多駕馬車牽著跑」,防止「一把尺子量到底」,考出幹部正確政績觀。
要注重考核標準上的科學性。「尺子」好才能量得準,同樣,科學的考核標準才能量準幹部實績。要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引導幹部自覺對照政治標準來檢查自己,自覺做到對黨忠誠、服務人民,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根據不同部門、不同層級、不同崗位,在考核對象分類上體現差異化,避免「一刀切」「一鍋煮」;要對幹部幹事創業的客觀環境、工作基礎和工作條件進行比較分析,綜合考慮上級認可與群眾滿意程度、近期效益與遠期效益等關係,在考核分值權重上體現差異化;要根據各地各單位發展定位和目標任務,科學設置個性指標,既考特色強項,又考短板弱項,避免「踢足球的跟打籃球的比、跳水的跟遊泳的比」,引導幹部主動補短板、鍛長板。
要注重考核方法上的民主性。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幹部好不好,老百姓是最直接的感受者,讓群眾滿意的政績才是好政績。政績考核要走實群眾路線,充分發揚民主。要堅持以人民滿意為基本尺度,構建「群眾評議」「上下互評」「左右互評」的縱橫評價體系,增強政績考核群眾參與度;要強化一線考察評價,多到民生項目現場、黨員幹部和群眾中,了解民生項目作用發揮的情況,傾聽發自群眾內心深處的聲音,充分發揮群眾「口碑能量」;要用好群眾監督「探頭」作用,通過「線上+線下」多形式開展民主測評,不斷拓寬監督渠道,在政績考核中充分反映群眾感受、體現群眾評價,增強政績考核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要注重考核結果上的導向性。考準考實幹部實績,是為了選好用好幹部,發揮考核「指揮棒」「風向標」作用,激勵幹部擔當作為。要把考核結果與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的機制結合起來,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導向。對敢於負責、勇於擔當、善於作為的表現好的幹部要大張旗鼓表揚,進行優先表彰、優先選拔重用,優先晉升職級,讓有為者為位;對於不敢為、不願為、不作為表現差的幹部,要「刮骨療毒」「開刀問診」,視情況「打板子」「挪位子」「摘帽子」;要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幹部在改革創新中的失誤錯誤,激勵幹部敢擔當敢作為、敢闖敢拼。
【篇四】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改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區各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改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就要對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要求,精準設置關鍵性、引領性指標,引導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抓重點破難題、補短板鍛長板。要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考人與考事相結合,綜合運用多種方式,考準考實領導幹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政績,以獎懲分明、獎優罰劣激勵領導幹部擔當作為、推動發展。
改進政績考核,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增進人民福祉,其效果的好壞,最終也要由人民群眾來評判。對此,《通知》強調,要在充分聽取群眾意見,要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評判領導幹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政績的重要標準。
一方面,注重考核民生保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有利於引導領導幹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切的實際問題。另一方面,把評判幹部政績的大小、優劣交給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將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幹部政績的根本標尺,增強政績考核的群眾參與度,在政績考核中充分反映群眾感受、體現群眾評價,防止考察失真、用人失誤。
政績考核關係到對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工作評價,關係到幹部選拔的價值導向。根據客觀實際科學制定考核標準並有效實施,對於選賢任能,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導向,引導各級領導幹部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制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加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工作組織協調。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把關作用,嚴格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加強對地區、單位考核和領導班子、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的統籌安排,增強綜合考核效應。強化組織部門主責主業意識,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的協同配合,做好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與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的工作銜接,力求簡便高效,力戒形式主義。推動用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整合歸併相關業務考核,努力做到多考合一,防止多頭考核,切實減輕幹部「迎考」負擔。探索務實管用、靈活便捷的平時考核、專項考核辦法,把考準考實幹部政績與加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日常管理、推進落實高質量發展工作任務更好結合起來。
【篇五】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關於改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的通知》,《通知》強調,引導領導幹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切的實際問題。要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評判領導幹部推動高質量發展政績的重要標準。
毛澤東同志講「不反映人民群眾的要求,哪一個人也不行。」因此政績考核要充分聽取和尊重群眾意見。要注重考核民生保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同時要對重點民生工作、精準脫貧任務、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等情況做到突出考核,以此來檢驗各級領導幹部是否真正解決了群眾關切的實際問題。同時還要在政績考核中增強群眾的參與度,用好政務服務「好差評」、社會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調查結果等,讓群眾感受、群眾評價在政績考核中充分反映。
人民群眾的利益永遠是第一位的,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在首位,切實做好人民群眾的勤務員,始終牢記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指揮棒導向要「牢」,牢記人民滿意才是最大政績。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選調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