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如何從小縣城崛起為世界級城市的?

2020-10-18 環球情報員

上海崛起

作者:德克薩斯紅狼   編輯:Thomas

雖然一般認為自鴉片戰爭後,1843年上海開埠以來,上海便開始邁向了成為世界級大都會的歷程。特殊的出海口地位,使得上海能在開埠之後,能夠逐漸將內河、長江、沿海和遠洋的航運貿易聯繫在一起,形成了一張以上海為中心的世界性貿易網。僅十年,上海便取代了廣州,成為全國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進出口貨值佔全國進出口貨值的50%以上。至今仍然商業貿易繁榮無比。

▲上海陸家嘴,如今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最繁華的地帶之一

然而上海的發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一個小鎮,再到普通的縣城,再到當今的直轄市,上海的崛起無疑是國內外政治經濟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江南口岸

儘管上海現在的發展如此強勢,集各種光環於一身,但是直到唐宋以前卻一直籍籍無名,鮮有文獻史料涉及。唐宋以前的中國,政治、經濟中心都集中在中原一帶,不但長時間內上海沒有獨立的行政建置,而且由於處於中國的邊緣地帶。

雖然上海長時間內未得開發,但是上海所處的江南地區卻擁有十分優秀的地理條件。首先,它正好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帶,溫和溼潤、四季分明、熱量充分、雨水充沛的氣候條件,非常有利於農業活動的開展,而這也是在古代形成人口聚集地的重要因素。

▲公元3世紀末開始,西晉國內政局日益崩壞,隨後引發了禍及整個北方中國的八王之亂和永嘉之亂。不少西晉皇族和北方世家大族為避亂,選擇了南遷江東,史稱「衣冠南渡」

公元4世紀,北方漢人為了躲避戰亂,紛紛南遷,並給南方帶來了北方的先進技術文化,由此顯著提高了江南的生產力發展。另一方面,江南地區由於魏晉南北朝時期遠離中原政治戰爭衝突,而有了穩定的經濟發展環境。這些因素,都使得江南地區能夠承接魏晉以來不斷南移的經濟重心。

江南憑藉著優秀的地理條件,到唐代中期,其經濟發展水平幾乎已和北方不相上下。上海境內的首個縣級行政區——華亭縣(治今上海市松江區),便是在公元751年設立的,這無疑也是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的一個反應。安史之亂後,維持唐朝長安政府日常開銷的賦稅,更是大部分都轉運自江南。在這一階段的上海,因為暫時還沒得到獨立設州立府的標準,因此長時間歸屬隔壁的吳郡(蘇州)管轄。

▲唐天寶十載上海地圖

然而上海的崛起,卻也與運河另外兩座商貿重鎮——蘇州、杭州息息相關,僅憑政治因素是無法讓它從普通貿易商埠成長為世界級都市的。晚唐時代,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已經居於全國前列。此後的宋元明清時期,城市發展都與內河貿易有著密切聯繫,尤其是長江沿線的貿易和京杭大運河沿線的貿易,更是催生了一批貿易商埠,蘇州和杭州便是其中典型。

平原為主的江南地區,水網密布、河港交錯,四通八達的河道和湖泊以蘇州為核心聯絡在了一起。因此適合南北商船往來停泊的蘇州,其內河航運十分發達,這也給蘇州帶來了眾多的貿易機會。而杭州自從成為南宋臨時首都以來,也一躍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特大城市。

▲含有沙船和螺旋槳的上海市市標,這些元素體現了上海興起的重要航運因素

處於兩地之間的上海,也得力於這兩座城市的影響,而在宋元時期得到了初步發展,隸屬於秀州(嘉興府)的華亭縣,出現了重要對外貿易商埠——青龍鎮。青龍鎮周邊地區河道縱橫,極為方便水路運輸。青龍鎮就是憑藉著交通便利的優勢,才一躍成為東南貿易重鎮,海內外商賈雲集之所。

▲上海處於衝積平原,至今其陸地面積還因泥沙堆積在不斷擴大

然而由於長三角衝積平原的特性,吳淞江日益淤塞和海岸線的東移在當時根本難以避免。出海口越來越遠、河道越來越淤塞,青龍鎮逐漸變得商船鮮至。就在青龍鎮衰落的同時,吳淞江和黃浦江兩條河流匯合處的上海鎮開始異軍突起。


二、衣被天下

約13世紀中期,南宋政府在上海鎮設置了市舶分司後,「上海」一詞在文獻史料文獻中的記載日益增多起來。彼時的上海鎮正好位於吳淞江與黃浦江下遊的上海浦交界處,不但江面開闊,還有利於海船進出。因此在青龍鎮衰落後,迅速接過了承擔對外貿易通商的重任。

到元初,上海成功升縣,而設縣則意味著上海有了滿足了最基本的設縣標準——眾多的人口和繁榮的城鎮,並且名列在元朝政府在江南設置的四處市舶司之一。而在此前,上海鎮所屬的華亭縣也因為社會經濟的發展而躍升為松江府。雖然此時的上海,初步獲得了與蘇州杭州平起平坐的地位,但要想完全超過仍然存在著不小的難度。

▲明代為解決吳淞江長期淤積、通航不暢的問題,多次整頓江南水系。經過兩次疏浚,原來吳淞江的下遊反過來成為了黃浦江的入海水道

宋末元初,由於松江府近海的優勢,棉花也因為外貿而得以進入江南腹地。到明初,而松江府也已經成為全國知名的棉紡織業基地,而棉布對明朝政府來說也已經成為重要的實物稅種,而松江府出產的布也以「松江布」之稱名揚天下

明洪武三年,戶部請求在浙西四府所應繳秋糧內改繳30萬匹布,但在朱元璋看來,30萬匹布,區區一個松江府便能輕鬆應對。據學者推算,明代後期松江府的棉布年產量就可高達3000萬匹,以至於有「滬瀆梭布,衣被天下,良賈賴以此起家」的說法。

1684年,清朝開放海禁,上海縣正好是清朝政府在沿海地區設置的四處海關之一的「江海關」所在地,專門收舶閩粵商船。18世紀上半葉,清政府畏懼西方商船在長三角地區的活動,怕其圖謀不軌,於是只保留廣州的粵海關一處對外通商,使得廣州成為清朝全國的主要對外貿易商埠。

▲江海常關界碑

但無論怎樣,雖然上海位於長江出海口、東部海岸線中間、背靠富庶的江南,但開埠之前的上海,仍然無法和同屬江蘇省的蘇州相比肩。相反,蘇州駐有多個省級衙門(如江蘇巡撫、江蘇布政使),上海的行政地位相比之下,明顯不足。正如英國人所言,當時的清政府並沒有意識到上海適合遠洋貿易的優秀地理條件,沒有主動去推動上海的興起,這無疑給了英國人可趁之機。而後者在1842年的中英《南京條約》中明確要求清政府開放上海通商。


三、東方巴黎

▲近代上海租界區

深處江南腹地的蘇州,無疑對開展海洋貿易並不友好,尤其是太倉劉家港逐漸淤塞之後,更是如此。開埠後的上海,各國列強紛紛在上海設立租界和領事館。而上海也因此憑藉其中立的地位以及便利的交通航運條件,吸引了國內外大量商人前往貿易。原本蘇州和杭州的經濟貿易流量,逐漸被上海所虹吸而去。19世紀50年代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無疑加快了江南地區中心從蘇杭轉向上海的過程。

太平運動時期,上海外籍人士了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益免遭兵燹之禍,特地將各國僑民集結為了一個民兵組織——萬國商團。萬國商團是外國列強在上海境內的準軍事化組織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使得清軍和太平軍交戰之處,變得荒蔽凋零,原本富庶的江南諸府如常州、蘇州等,社會經濟發展程度也大幅下滑。而此時的上海,憑藉著外國租界所在之處,成功逃過一劫,並因此吸引了大量士紳富商以及難民前往上海避難。江南內地的人口逃亡,加速了江南腹地經濟秩序解體的過程,蘇州、杭州遭到的破壞尤其嚴重。

▲上海公共租界最高行政機構「工部局」紋章,是外國在中國進行殖民侵略的一個重要標誌

避難的士紳富商給上海帶來了大量發展的資本,而外來移民則給上海提供了豐富充足的市場勞動力。同時也因為太平天國運動,京杭大運河變得更加封閉,清朝南方賦稅不再能從運河北上,只能經上海中轉,通過海運送到北京。在這一過程中,大量的江南腹地人口和資本湧向了上海,促進了這個新興商埠的經濟發展。再加上運河不暢的因素,全國經濟貿易格局從原來的內河貿易格局便逐漸轉向了海洋貿易,而上海便是全國貨物的集散中心,迅速成為中外商人匯聚之地。

▲19世紀90年代的外灘是遠東地區最重要的金融貿易中心

另一方面,由於上海是外國人云集之地,所以在戊戌變法以前,國內多加輸入西學的翻譯機構都位於上海,也因此,上海興起了眾多的出版和教育機構。大量西學就通過上海這個窗口進入中國,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國內社會廣泛存在的封建落後思想,推動了傳統中國社會的解體,促進了上海文化產業的發展,使得上海成為當時國內外知識分子的雲集之地。

▲原商務印書館的東方圖書館。一二八事變期間,日本為破壞中國文化,派飛機轟炸了商務印書館圖書館

因列強勢力的影響,上海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便進行了嚴格的市政化管理,城市建設遠超全國其他各地。不但英法兩國最早在上海租界區內建設近代化道路,而且為了滿足居住在上海境內的外國人和本地華人士紳的生活需要,外資企業也逐漸開設了煤氣廠、自來水廠、電氣廠等多個近代化企業。

租界內原有的縱橫交錯的陰溝,也被改建成新式的地下排汙工程。這些市政建設不僅使得上海租界區邁向了近代化,而且帶動了非租界區的城市建設,使得上海成為當時全國其他城市市政建設的效仿對象。

▲1920年代上海英租界區的城市路面軌道交通。近代人士稱讚天津市政建設先進優秀時,便曾把天津稱作是「小滬瀆」

不少外資企業也大多選擇上海作為其踏足中國的踏板。自19世紀40年代開始,上海地區湧現了諸多外資銀行,成為全國外資銀行最為集中的地方。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也選擇在上海作為其總部。眾多的銀行機構,使得當時全國的多達80%的對外貿易資金調撥,都得經過上海中轉。

民國建立後不久,歐洲便陷入了一戰囹圄,無暇東顧,再加上政府工商業政策的支持,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以棉紡織業為例,1914—1919年,上海華商紗廠的紗錠數便增加了34%,甚至在1920—1929年期間仍然保持著高速增長。一戰也給麵粉工業帶來了重大的國外市場,使得上海的某家麵粉廠在這一時期的盈利率高達127.63%。

▲1928年的外灘,圖右下角建築即為歐戰紀念碑

與此同時,上海的對外貿易也迅速發展,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對外貿易中心。憑藉著優秀的航運條件,當時國內進口的外國產品,基本都要通過上海分銷到全國各地;而國內的特產,如豬鬃、茶葉、桐油等,也大多經過上海集散再出口到世界。

隨著上海地位的顯著提升,南京國民政府也於1927年把上海市提升到「特別市」的地位,並把周邊等鄉併入,進一步擴大了其行政區劃範圍,由國民政府直接管轄,相當於當代的直轄市。這時候的上海,無論是政治地位,還是經濟地位,其地位都不是蘇州杭州所能比擬的了。

▲厚生紗廠及其華商紗布交易中心

1949年之後,由於國外帝國主義勢力對新中國的封鎖,大量外資企業和外國機構撤離了上海,導致原本作為遠東國際性大城市的上海一度衰落下去。但上海在1949年以後仍然是國內重要的工業基地,承擔了國內很大一部分的工業生產能力,也貢獻了大量的財政收入。

而隨著國家對上海的扶持,原屬江蘇的嘉定、松江、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崇明等縣,也於20世紀50年代劃歸上海市,進一步擴大了上海市域面積,奠定了當下上海市轄區範圍。而有了更多發展空間的上海市,其城區規模也進一步擴大。

世界最繁忙的貨櫃港口—上海洋山深水港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由於是眾多國企的所在地,因此中央並不敢在上海進行大量的改革試點工作,反而讓對外交涉頗有經驗的廣東承擔了這一任務,因此上海在改革開放初期,充當了全國的改革後衛,沒有得到足夠程度的開放。不過自浦東新區創設以來,上海終於再度成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前沿。

時至今日,上海仍然是擁有著2423萬名常住人口的全國第一大城市。無論是教育科研,還是社會保障、藝術文化、城市規劃,都處於全國領先位置,中國其他城市發展的重要參考對象。

上海自開埠以來,便吸引著大量人才前來工作、學習。大量的外來移民和本地居民,在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共同努力,才得以創就上海今日的輝煌。各種文化藝術互相交流衝擊形成的「海派文化」,正是促進上海不斷向前發展的「包容並蓄」的城市文化的體現。

作者:德克薩斯紅狼   編輯:Thomas (唐)

相關焦點

  • 中國這個省會的面積,還不如一個縣城大,卻是世界級一線城市
    一個沙子世界,一朵花,一個天堂,更何況世界也不是一個沙子一朵花的美麗,而是堆積著各種各樣的奇妙現象,我們懷著憧憬和好奇奔向新城市,不僅可以探索世界的美麗,還可以找到內心的休息,希望能有很多人在休息日訪問國內很多著名的旅遊景點,騰出心靈,開闊我們的視野,我國的地域範圍也很廣,有23個特色的省份,每個省份都有不同的經濟發展和不同的文化風格,各省都有能代表其形象的省會城市
  • 臺積電上海:造就世界級人才 成長為世界級公司
    首先,臺積電定位自己是國際性公司,希望整個公司的胸懷是看全世界的市場,而不只局限在上海、臺灣。其次,臺積電注意長期策略,追求永續經營,不會太過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  因此,臺積電進入上海第一年的目標和使命是訓練本地團隊,讓臺積電上海的生產技術水平、製造能力、生產效率上個臺階,同時發展與上海及內地其他城市的客戶關係,將臺積電在內地的業務拓展起來。
  • 縣城算不算城市:快來看看你的城市是幾線
    因為生長在農村,所以從小就對城市有一種嚮往,尤其是自己九歲的的時候,哥哥用自行車把我帶進縣城,雖然只有短短的半天時間,但那「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城市印象,便深深的刻在自己的心中。直到來到天府之國,在一家縣上做小報記者時,才知道這裡大山上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進過縣城,有幸進過縣城的人,在他們居住的大山裡,就會被視為「見過世面」的座上賓,誰家的紅白喜事,必須請到家裡「賞臉、壓陣」……直到自己進入省會工作後,方才明白,縣城和都市的不同,每每遊走在燈火輝煌街頭,都要感慨萬千一番。
  • 中國這座特大城市,曾被笑稱是大縣城,如今卻將趕超大城市
    讓大家有不同的風景,不同的知識,由於各地級市缺乏獨具特色的發展,許多城市發展很快,例如,從一個小漁村發展到大城市,只需要幾十年的時間,除深圳外,我國也有不少發展很快的城市,比如我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城市,曾經有一個時候叫大縣城,但是現在已經具備了趕上大城市的資格,這個城市就是武漢。
  • 千年寧波:曾經的世界級城市,如今的江南人才之城
    江南眾多城市中,寧波時常被人忽略。論經濟能力它抵不過蘇州杭州,論旅遊熱度抵不過南京揚州,可翻開歷史,它也曾是世界級都市,是中國最早揚名全球的城市之一。
  • 中國首個突破5000億美元的世界級超級城市,最有錢城市上海
    2018年上海市旅遊總收入為5092.3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54%。2019年,上海將進一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中外遊客提供更加豐富的旅遊休閒體驗。成為大中華地區首個突破5000億美元的世界級超級城市。
  • 山東將要崛起的縣城,未來有望超棗莊,成功撤縣立市發展潛力巨大
    如今中國經濟發展增長的速度很快,很多城市都在憑藉著自身的優勢慢慢崛起,甚至還出現了很多黑馬城市。就是這些城市之中處於低調的狀態之中,可始終都在努力之中,經濟上升也比較明顯。今天要說的是山東即將崛起的縣城,未來有望超棗莊,成功撤縣立市發展潛力巨大。
  • 2009上海書展十大好書:《上海崛起》
    ·推薦語   《上海崛起》是解密「上海奇蹟」、剖析「上海模式」的佳作。它全面突顯了上海作為中國全球城市的鮮明特點,以及造成這種發展軌跡的強大力量;並通過深刻的、比較的分析,將「上海模式」的理解上升到理論高度。主編之一陳向明為美籍知名全球研究專家,另一位主編周振華則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因此,本書既不是官方的政府報告,也不是學術的閉門清議;既不類本地學者坐井觀天,也不似國外學者隔岸臆測。
  • 立足國家戰略 北京萬科預造世界級城市綜合體
    立足國家戰略北京萬科預造世界級城市綜合體 世界級城市綜合體是現代城市文明的傑作,基於交通系統、產業系統、休閒空間與生態系統規劃的緊密結合與共生,實現世界對於城市新生態的規劃與設想。
  • 全球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被國內遊客稱為「小上海」,就在日本
    雖然日本的國土面積並不大,但是日本的城市建設非常的不錯,甚至有著全球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的存在。這個城市,便是日本的東京,作為日本的首都,東京為我們演繹了一個國際大都市的諸多特點。它時尚、繁華,卻不失古樸傳統;它是世界級的商業、金融中心,也是亞洲流行風潮的引領者,一座藝術之城;而小巷深處熱情親切的居酒屋、洋溢平民氣息的下町地區、動漫與高科技、各國文化的交融等,為東京增添了更加多元和包容的色彩。東京塔也叫東京鐵塔,正式名稱為日本電波塔,是東京觀光必遊景點,夜色下的東京塔,顯得格外嫵媚。
  • 城市中心物業,世界級財富象徵!
    據Numbeo最新2月份核心城市中心城區的房價數據,如國內的北京、上海和深圳中心區域實際房價分別為21846美元/平方米、20315美元/平方米和19069美元/平方米的價格位居第四、第五、第七,排名十分靠前。
  • 成都崛起一座世界級CBD
    作為國內勢頭最猛的「新一線城市」,成都是不是該有自己的世界級CBD?最近,一則消息引起了UP君注意:成都「東站綠軸公園」1號地塊調整為公園用地,將於今年年底開建。其坐鎮成綿樂城市經濟帶和成渝經濟黃金走廊交匯處,依傍城市中軸,加上距兩大國際機場均不到半小時車程,多條地鐵、公路在此匯集,堪稱西部「紐帶」。
  • 城市群崛起,新的「城市坐標點」在哪?
    城市群崛起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重要標誌,同時對經濟發展具有巨大帶動作用。目前世界上有六大城市群,分別是美國東北部大西洋(600558,股吧)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601099,股吧)沿岸城市群、英倫城市群、歐洲西北部城市群和長江三角洲城市群。
  • 蘇州一縣城,有望「撤縣設區」,現今城市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
    在長期以來的發展中,蘇州已經成為了江蘇當地發展最好的城市。這座隸屬於江南的美麗城市,留下了給世人太多暢享的地方,此處優美的風景,高速發展的旅遊業。已經讓不少人對於這座城市樂不思蜀,現如今蘇州正在向國際大都市的方向發展。現如今此處GDP貢獻值已經是突破萬億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此處的GDP貢獻值的也會突破兩萬億。蘇州的旅遊業的確很強,這是毋庸置疑的。
  • 杭州灣新區是一座對標世界級灣區的城市,韜光養晦多年,已呼之欲出
    寧波杭州灣新區,一座對標國際灣區的城市 在百年前,誰都無法想到上海會成為東方明珠,東亞中心;幾十年前,誰都不敢預測深圳將崛起為超大型「人造城市」,擁有超200家上市公司!如今,傳奇再續:杭州灣灣區,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區域的內灣,將崛起中國第一大核心城市群。灣區時代,呼之欲出!
  • 梅新育:國家崛起對中國城市意味著什麼?
    本文以「《國家崛起,對中國城市意味著什麼?》」為題刊發於今天(2021.2.4)瞭望智庫,刪改甚少。這裡刊發原稿全文。(瞭望智庫文章連結:國家崛起,對中國城市意味著什麼?)為改善微信閱讀體驗起見,刪除原稿所有注釋腳註。若紙媒等其它媒體希望轉載,需要帶有注釋腳註原稿,敬請告知,本人提供。為方便看到本號文章,讀完後請點「在看」和「喜歡」。參考閱讀請看文末連結。
  • 沿海城市那麼多,為什麼是上海崛起,寧波、杭州地位並不比上海差
    上海的崛起,是由於吳淞江河道在 11 至 12 世紀的擺動,這種擺動使一度繁榮的青龍鎮永遠地衰落下去。上海的興起,得益於長江三角洲腹地從13 世紀開始引種棉花,以及不斷興起的棉花種植技術的革新。棉花是三角洲地區的大宗農產品,從元朝至明朝的300 年間,上海地區的農業、棉紡織業日益發展,逐步取代了漁業和鹽業。
  • 中國面積最小的省會,儘管只有一個縣城大,但卻是世界級一線城市
    我國有數百個城市,這些城市也分為一線、二線和三線城市,還有一些是小縣城,這些城市之間的差距很大,有些城市已經成為國際化的大城市,有些城市還沒有改名,今天要說的這座省會雖然面積只有一個縣城,但它的實力非常雄厚,現在已經成為全球一線城市。
  • 承德又一縣城崛起,距離北京140公裡,有望「撤縣設市」
    讓我們一起發現美,成為美說到河北,大家肯定不會感覺到陌生,這座城市不光靠近我們的京都,距離天津也是特別的近。周邊有兩座這樣的大城市,想不發展起來都難。河北省有很多著名的城市,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來聊一聊河北承德。說起承德,首先就會想到避暑山莊吧。
  • 繼遷安之後,河北又一縣城崛起,石油儲量高達9.3億,卻並非武安
    河北是華北地區的一大省份,是京津冀和環渤海城市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北方區位最好的一個省份,這個地方不論是資源優勢還是交通優勢都是華北地區的佼佼者,是我國的強省之一,境內也是我臥虎藏龍,不只有避暑勝地承德,還有旅遊大市秦皇島,更有交通樞紐地石家莊,這些城市都是國內的佼佼者,但河北不是只有這些大都市發展不錯,內部的小縣城也是光芒萬丈,其中小編今日說的就是這樣的一座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