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工作報告"附件五"故事:我們建議和名字出現在其中

2020-12-17 正義網

  「我們的建議和名字出現在最高檢工作報告中」

  ——最高檢工作報告「附件五」背後的故事 

  「最高檢工作報告『附件5』非常好,代表委員提出了什麼意見建議,在哪裡採納的,如何落實的,一目了然。」全國人大代表,民建福建省副主委、泉州市主委,華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戴仲川在福建團全體會議發言中說。

  「真的沒想到,去年兩會,我在一次發言中提出的建議會出現在今年最高檢工作報告『附件5』中,提出同樣建議的其他代表委員和我的名字也對應列出。」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公安局副調研員、惠農分局副局長張仙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從56頁到63頁,這個做得很好,我要為這個點讚。」全國政協委員王廉在民進界別小組討論上,將最高檢報告最後8頁的「附件5」朝外,展示給在場的委員們,並將小組裡出現的委員名字一一念了出來。

  「這體現了法治的意識、人民的意識。」3 月13日至14日,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審議和討論兩高工作報告時,對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附件5」紛紛讚不絕口。在「附件5」中,他們看到了最高檢是怎樣辦理和落實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意見建議的。

  「附件5」是什麼內容?

  最高檢工作報告「附件5」的題目為《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意見建議辦理和落實情況》。長達8頁的表格,共37項內容,縱向4列,分別是序號,代表委員的姓名和所在的團組、界別,意見建議內容,以及檢察機關辦理和落實的情況。

  以「加大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力度」的建議為例,有84位代表、委員提出這樣的建議。辦理和落實情況列明:邀請了11位全國人大代表視察江蘇省檢察機關反貪汙賄賂局工作,研究制定《關於進一步發揮檢察機關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職能作用積極有效服務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意見》《關於做好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服務和保障「一帶一路」戰略的十條意見》;部署開展懲治和預防惠農扶貧領域職務犯罪專項工作;會同國務院扶貧辦研究制定《關於在扶貧開發領域預防職務犯罪工作中加強聯繫配合的意見》。

  「我們匯總了675名人大代表、48名政協委員在不同場合對檢察工作提出的37項比較集中的意見建議。」最高檢辦公廳負責人告訴記者,「附件5」在以往的報告中是沒有過的,旨在體現檢察機關對代表委員意見建議的尊重和「件件有答覆、事事有回音」的努力。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教科院副院長胡衛說:「能把那麼多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通過列表展現出來,可見最高檢辦理落實意見建議的工作量很大,也能看出最高檢紮實的工作作風。」

  「代表委員們的意見建議到底在哪裡考慮到了,『附件5』列得很明確。」戴仲川說,我感到自己的建議在最高檢不斷改進工作過程中考慮到了,證明我發揮了人大代表的作用。

  「附件5」來源於哪裡?

  「我在去年全國兩會寧夏代表團全體會的發言中,提過加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建議,並沒有向全國人大提交過相關的建議和議案,沒想到最高檢會把我在會上發言的建議認真記錄下來,並給予重視和採納。」張仙蕊代表對記者說。

  每年全國兩會,各代表團和各界別分頭審議、討論兩高工作報告的現場,最高檢都會派院領導和廳級以上幹部提前到達各會場,認真記錄代表、委員在發言中提出的意見建議。

  「代表們拋出的一個個問題,提出的一個個建議,最高檢參加旁聽的工作人員分分秒秒不敢鬆懈,飛筆做著記錄。他們會把所有意見建議都原原本本地帶回來。」最高檢辦公廳負責人說,不僅在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一年中在不同場合提出的有關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均被全面記錄並原汁原味逐條梳理。這些意見建議的來源,既包括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審議討論最高檢工作報告的發言、書面提交的建議和提案,也有代表委員們在最高檢組織的每次座談會上的意見建議。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最高檢院黨組十分重視代表、委員聯絡工作。曹建明檢察長更是率先垂範,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向代表、委員徵求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建議。2015年,他先後14次到各地調研,每次調研都專門安排時間與代表委員座談交流。

  據介紹,2015年,最高檢其他院領導也通過當面走訪、邀請參加督察工作和有關工作會議等形式,主動加強與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聯繫,認真聽取對檢察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最高檢18個內設機構分別採取邀請視察、督導和調研、走訪、座談、電話、信函等方式,與代表建立起直接聯繫渠道,自覺聽取全國人大代表的意見、建議,加強和改進工作中的薄弱環節。

  堅持「走出去」,在全國各地廣泛聽取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檢察工作意見和建議的同時,最高檢採取「請進來」的方式,邀請各地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進京,走進最高檢機關,「零距離」了解最高檢的工作情況。2015年,先後舉辦2次檢察開放日活動,邀請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加。

  此外,最高檢工作人員與人大代表也一起「走出去」,赴各地檢察機關調研視察,2015年,最高檢先後邀請62名全國人大代表,分赴江蘇、安徽、雲南、甘肅、廣東開展專項視察、督導、專題調研活動,為人大代表履職、「把脈」檢察工作創造條件。

  最高檢是如何辦理代表委員意見建議的?

  「我們都是在前期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後,有針對性地向最高檢提出意見建議。」戴仲川告訴記者,「對於我2015年提出的意見建議,最高檢不僅在當年答覆,而且在今年的最高檢工作報告中以附件的形式告知我在哪方面採納了,予以考慮到了,這證明了我前期的調研和思考得到了重視和尊重。」

  最高檢辦公廳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辦理代表委員意見建議過程中,最高檢始終注重加強與代表委員的溝通聯繫,用心、細心辦理代表意見建議,認真聽取並積極回應代表委員關切,力求高質量完成好每一件意見建議的答覆,努力讓代表對辦理態度滿意、辦理過程滿意、辦理結果滿意。

  每一個意見建議在辦理前,最高檢各承辦部門均及時與代表委員取得聯繫,主動了解代表委員提出意見建議的目標指向,弄清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在辦理過程中,根據辦理工作的實際情況,再次與代表委員聯繫溝通,向代表委員介紹辦理工作情況以及相關檢察工作的進展,充分聽取意見,並根據代表意見修改完善答覆意見稿。對確實不能解決的問題,實事求是地說明情況和原因,取得代表委員理解後再正式起草書面答覆意見稿。在書面答覆代表委員後,辦公廳通過走訪、電話、簡訊或郵件等方式,對辦理結果及辦理情況及時跟蹤回訪,徵求代表委員對辦理工作的意見。

  工作中,最高檢不斷改進聯繫溝通方式,承辦部門在電話聯繫的基礎上,採取走訪、座談等多種形式加強與代表委員面對面溝通交流。最高檢對於獨辦、主辦和分辦的建議,在辦理過程中經徵求代表意見,儘量進行當面溝通。

  「代表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建議不一定完全正確,我們可能只看到了問題的某一方面,但對最高檢研究全局問題時也是具有參考價值的。」戴仲川認為,最高檢在制定具體的改革措施中注重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並在這個基礎上作出的決策應該說是比較科學的。

  (正義網北京3月14日電)

相關焦點

  • 最高檢工作報告,有哪些「第一次」?
    5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最高檢工作報告。與前幾年的工作報告相比,今年的報告有哪些亮點和不同?  檢察履職戰疫情況單獨成篇,突出展示  2020年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遭遇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
  • (訪談實錄)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主任王松苗解讀最高檢工作報告
    為了反覆打磨這個報告,從去年12月初,最高檢就啟動了起草工作。報告起草組由張軍檢察長負總責,負責日常工作的邱學強副檢察長統籌協調,下設正文起草小組、附件起草小組和素材準備小組。在報告起草過程中,張軍檢察長多次與我們一起討論報告,對報告的寫作思路、框架結構、重點內容、語言風格和具體表述等提出一系列明確要求。  報告初稿形成後,就開始了密集的全方位徵求意見。
  • 2019年最高檢辦理代表建議工作綜述
    將代表的眾智眾力轉化為做好檢察工作新動力2019年最高檢辦理代表建議工作綜述「建議承辦人認真負責的態度和紮實穩健的法律功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對面回應代表的詢問,點對點逐項梳理建議辦理成效,實打實地解決了我們代表提出的難題。」
  • 貪官前三名,為何集體現身最高法報告附件?
    觀海解局記者發現,今天的最高法工作報告給出了答案,不過並非在正文,而是以名詞解釋的形式出現在報告附件裡——白恩培、魏鵬遠、於鐵義。  而且,在十八大以來查處並落判的貪官中,受賄金額排在前三名的正是他們,分別是受賄2.46億元、2.11億元、3.06億元。
  • 代表委員熱議最高檢工作報告 用了哪些高頻詞?
    聽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報告。聽取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關於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的報告。記者張哲 攝  連日來,代表委員圍繞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進行認真審議和熱烈討論。  【及時】   正如2018年最高檢工作報告在兩會上的及時出爐,報告裡提及且社會普遍關注的嚴懲電信網絡詐騙、打黑除惡、產權司法保護等,檢察機關也做到了「及時」。經筆者梳理發現,「及時」已成為代表委員熱議最高檢報告時的高頻詞。
  • 1999年至2019年刑事犯罪變化首次寫進最高檢工作報告
    20年來刑事犯罪變化背後的法治考量——1999年至2019年刑事犯罪變化首次寫進最高檢工作報告5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作工作報告。按照慣例,最高檢年度工作報告只報告過去一年的工作,全國人大換屆時報告過去五年的工作。而今年,最高檢別具匠心,專門集中分析刑事犯罪20年來的變化,在附件中還用圖表清晰標註出20年來主要犯罪趨勢、走向。這種大跨度的縱向分析,在檢察史上尚屬首次。最高檢工作報告既是重要司法文件,也是司法政策的風向標,書寫著國家法治的進步,記錄著整個社會的變遷。
  • 浙江3起案例入選最高檢工作報告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深入人心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以下簡稱最高檢工作報告)提到多個典型案例,浙江檢察佔其三。惜字如金的最高檢工作報告分別提到了上述3起浙江檢察機關承辦的案件。為何提到浙江的這3起具體案例?這些案例背後有何深意?詮釋了哪些司法檢察理念?
  • 關注最高檢工作報告中的信息
    其中,審查逮捕案件935432件,審查起訴案件1413742件,刑事、民事、行政申訴案件258520件,公益訴訟案件126912件,訴訟活動違法監督案件411686件。起訴嚴重暴力犯罪60654人5月25日下午,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 貪官前三名為何集體現身最高法報告附件?
    觀海解局記者發現,今天的最高法工作報告給出了答案,不過並非在正文,而是以名詞解釋的形式出現在報告附件裡——白恩培、魏鵬遠、於鐵義。而且,在十八大以來查處並落判的貪官中,受賄金額排在前三名的正是他們,分別是受賄2.46億元、2.11億元、3.06億元。
  • 最高檢前四號檢察建議,發給誰了?
    ……最高檢新一屆黨組對做好檢察建議工作高度重視,多次強調要將檢察建議做到精準、規範,做成剛性、做到剛性,通過制定完善一系列制度規範來加強和改進檢察建議工作。最高檢作為全國檢察機關的最高領導機關,「吐辭為經、舉足為法」,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風向標。記者採訪了解到,2018年以來,最高檢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立足監督工作實際,已向有關國家機關制發了4份檢察建議書——2018年10月19日,針對校園安全管理規定執行不嚴格、教職員工隊伍管理不到位,以及兒童和學生法治教育、預防性侵害教育缺位等問題,最高檢向教育部發送「一號檢察建議」。
  • B類建議是什麼?最高檢為何第二次答覆代表建議?
    B類建議是什麼?最高檢為何第二次答覆代表建議?代表在每年全國人代會上提交的議案建議,有些是當年就辦結的,當年也就答覆完畢。但也有部分建議,是一時難以落實到位需要長期推動的。最高檢把這類建議歸為B類建議。由於工作是動態推進的,這就決定了B類代表建議答覆工作也具有動態性。為了讓提出B類建議的代表及時了解檢察機關持續推動落實的努力,就有了第二次答覆。
  • 最高檢召開「十四五」時期檢察工作發展規劃徵求意見座談會
    「今天的座談會既是一次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學習研討會,也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會,還是四級檢察機關聯動的調研會和求計問策、傾聽心聲的意見會,請大家各抒己見,多提寶貴意見! 」12月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十四五」時期檢察工作發展規劃徵求意見座談會。座談伊始,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開門見山徵求意見建議。
  • 最高檢:2019年共承辦全國兩會建議提案212件
    5月2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松苗在做客「縱論『四大檢察』新格局暢敘『十大業務』新願景」最高檢廳長網絡訪談時透露,2019年,最高檢共承辦全國兩會建議、提案212件。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提案辦理方面,王松苗介紹,最高檢推動建議提案辦理日常化,無論是實際辦理、還是反饋答覆,都更精心更走心更務實。
  • 最高檢召開「十四五」時期檢察工作發展規劃徵求意見座談會_新聞...
    「今天的座談會既是一次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學習研討會,也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會,還是四級檢察機關聯動的調研會和求計問策、傾聽心聲的意見會,請大家各抒己見,多提寶貴意見! 」12月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十四五」時期檢察工作發展規劃徵求意見座談會。座談伊始,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開門見山徵求意見建議。
  • 最高檢大檢察官為了這些案件整夜失眠……
    ——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下基層,對基層領導班子提出的「見面一問」是什麼?——疫情期間,什麼案件讓最高檢黨組的大檢察官整夜失眠?——惜字如金的工作報告中,最高檢寫了哪些「分外之事」,讓媒體驚呼「硬核」?在此後的工作中,最高檢多次通過召開座談會、現場答疑會、培訓班等方式直接面向四級檢察院幹警講解「三個規定」有關問題。最高檢檢務督察局工作人員記得,在一年多的時間內,最高檢領導對落實「三個規定」工作提出要求、作出批示多達40餘次。最終,全國四級檢察院全員覆蓋、逐月報告。落實「三個規定」正是檢察機關強化「三個自覺」的縮影。
  • 【聲音】主動記錄報告重大事項18751件,最高檢這次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截至2020年3月,全國檢察機關共主動記錄報告2018年以來過問或幹預、插手檢察辦案等重大事項18751件,其中反映情況、過問了解的佔96.5%,幹預插手的佔3.5%。這表明過問的佔了絕大多數,其中更多的是當事人陳述情況、了解進展、擔心對方有人過問而不能公正辦理,或者認為處理不公進行反映、舉報等等。我們認為這也很正常,體現了社會各方面對檢察機關辦案的監督,我們是歡迎的。
  • 小豬佩奇被最高法寫進工作報告
    今年年初走紅的「小豬佩奇」又火了…因為它被寫進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3月1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聽取「兩高」工作報告。「小豬佩奇」著作權跨國糾紛案、「崑山反殺案」、「趙宇見義勇為案」等多個備受社會關注的熱點案件被兩高報告提及,都有哪些熱點案件出現在兩高報告中?一起看!
  • 最高檢公布修訂後的《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工作規則》
    下一步,最高檢將圍繞《工作規則》的貫徹實施,開展培訓解讀工作,並按照相關工作要求,積極推進各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工作規範化建設。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告《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工作規則》已經2020年6月1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三屆檢察委員會第三十九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7月31日起施行。
  • 「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意味著什麼?最高檢「點題」回答時代之問
    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會議甫一結束,3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便召開黨組會,專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對檢察機關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提出初步意見。「《建議》不僅謀劃未來5年發展,還勾畫未來15年藍圖,是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勝利的綱領性文件。
  • 500字簡讀最高檢工作報告
    5月25日下午,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作最高檢工作報告,要點如下:1、2019年,檢察機關全年共辦理各類案件3146292件,同比上升9.7%2、去年共起訴涉黑惡犯罪近10萬人,起訴「保護傘」1385人,同比上升295.7%3、去年起訴金融詐騙、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