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母親河」清水長流!韶關傾力推進「碧水攻堅戰」

2020-12-20 澎湃新聞

全文共2900字,閱讀大約需要8分鐘。

去年9月底,我市及周邊城市共1000餘名遊泳愛好者參加暢遊北江活動,以中流擊水、奮楫爭先的昂揚鬥志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清澈的河水、優美的江畔風光,給每一位「泳士」留下了深刻印象。能在這樣一條穿城而過的江河舉辦如此盛事,這是我市對江河治理成效充分自信的表現,這種自信來源於不斷改善的水環境質量。

千人暢遊北江活動現場。童銅韶 攝

下面幾個2019年有關水環境的數據頗能說明問題:主要江河的13個省考斷面(含2個國考)水質達標率100%,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為100%,無劣V類水體,9個在用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水質綜合指數3.45,與2018年同期相比,汙染指數下降了12.58個百分點;城市建成區內無黑臭水體,考核點位地下水水質極差比例為0。

在過去的一年裡,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各項措施,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主線,以河長制為抓手,強基礎、補短板、抓源頭、嚴整治,在全市範圍內掀起一場保衛水源地,保護母親河的「碧水攻堅戰」,不斷推進治水工作邁上新臺階。

落實河長制,保護母親河

水清岸綠,風光旖旎,優美的武江河畔總是能吸引著眾多市民來此休閒、娛樂。在武江橋底熱鬧的河堤上,一塊寫著「母親河」三個遒勁大字的巨石格外引人注目。飲水思源,養育了韶關文明的湞江、武江以及北江一直在韶城人心中佔據著主要的位置,愛護江河,保護水源的思想已經深深地刻在韶關人的心裡。以保護江河為目的的「河長制」一經推出,很快就在韶關落地生根。

水清岸綠,風光旖旎,優美的河畔成為我市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馮兆宇 攝

「落實河長制就是要做到守河有責、守河擔責、守河盡責,以『河長制』促『河長治』。」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第一總河長、總河長和各市級河長帶頭巡河,深入一線,研究水汙染治理方案,推進各類涉河問題解決。在市級各河長的推動下,經過市直有關部門和所在縣(市、區)黨委、政府的共同努力,全韶關市東河片區截汙管網建設、第三汙水處理廠建設,新豐江縣城段水質汙染,南水水庫洩洪河道整治、全市河道水浮蓮等漂浮物打撈清理、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等一批河湖治理的「老、大、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或推動落實,有效推動了河湖治理工作。

我市建立了完善的河長制管理體系。全市共設有市、縣、鎮、村四級河長2240人,其中市級河長5人,縣級河長88人,鎮級河長607人,村級河長1540人。

以河長制為抓手推進河湖治理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19年底,2019年全市市、縣、鎮、村四級河長共巡河93733次,發現問題1103個,有效處理1103個,其中5位市級河長共完成巡河27次,發現並處理問題30個,有效推動了河湖治理工作。我市共排查的入河排汙口總數為185個,已全部完成治理;全市累計清理河道長度3366.96公裡,清理漂浮物37.26萬噸;清淤河長44.59公裡;清理涉河湖障礙物共113處(即「亂佔」),清理涉河湖違法違建的構築物共163宗(即「亂建」)。

緊抓汙染源,整治不放鬆

仁化錦江河蜿蜒穿行丹霞山,讓挺拔、雄偉的丹霞山多了份靈動,多了份嫵媚,形成山水相依、相得益彰的獨特景觀。江水清澈,山峰俊朗,泛舟江上,山水勝景迎面撲來,美不勝收。然而,錦江河以前卻是另一番景象:生活汙水直排江河,兩岸居民飼養家禽家畜並讓排洩物流入江中,網箱養魚侵蝕著優質水資源,還有無數「小散汙」企業向河裡排放廢棄物,河水渾濁不清,有時還出現水華現象。是什麼讓這條河流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呢?

「整治水汙染,關鍵要抓住汙染的源頭。」仁化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縣通過調查摸底,排查出畜禽養殖以及「小散汙」企業名單,然後大力開展清理整治工作。「由於整治範圍大,涉及面廣,分了三批進行整治,直到把所有汙染源清理乾淨。」該負責人說道。

錦江河整治是我市水汙染整治的一個縮影。據悉,為了確保境內江河不受汙染,我市印發實施了《韶關市水汙染防治攻堅戰2019年實施方案》,明確年度目標,分解任務,掛圖作戰,突出監督檢查,從多個方面入手斬斷水汙染源頭,全面推進水汙染防治工作,促進水質持續改善。

飲用水安全事關每個市民的健康,為此,我市十分注重加強水源地環境保護和加強飲用水源水質保護。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大力推進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整治,對整治進展情況實施每周一通報制;落實水源地水質定期監測,建立重點水源預警監測系統;落實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定期開展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

生態環境優美的小坑水庫。馮兆宇 攝

據悉,市級飲用水源地的18個問題,已全部完成清理整治。2019年3月我市還針對調整後的水源地保護區範圍,重新排查梳理縣級水源地問題共42個,截至2019年11月8日,已全部完成整治。建立了武江十裡亭水源一級保護區視頻監控系統,南水水庫一級保護區視頻監控系統也已建成運行。

針對畜禽養殖汙染和工業這兩類汙染源,我市環保執法部門聯合其他相關部門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整治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19年我市通過調整優化畜禽養殖禁養區,推進生豬散養戶整治,全市關閉取締「髒亂差」、汙染水體的生豬養殖戶5480戶,配套建設糞汙利用設施約1570戶,規模養殖場糞汙設施配套率100%;工業治汙方面,全市11個產業轉移工業園區全部建成汙水處理廠,並實現尾水排放在線監控聯網。

為補齊生活汙水治理短板,我市加快推動汙水處理設施建設。2019年我市新增縣級以上汙水管網141.16公裡,改造城鎮老舊汙水管網33.77公裡,提前一年完成省汙染防治攻堅戰重點任務;新建成31座鎮級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新增汙水處理能力3.295萬噸/日,新增鎮級汙水管網226.998公裡 ,為全面完成「十三五」全市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始興縣選陂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可有效收集處理村民的生活汙水。馮兆宇 攝

此外,為全面改善水質,我市不斷擴大監測範圍,完善河流水質預警監測體系。我市在主要江河已建成16個水質自動監測站的基礎上,2019年新增7個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全市水質自動監測站達到23個。2020年將再新建10個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全市水質自動監測站總數達33個。通過不斷完善北江流域上遊預警應急體系建設,水環境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

治理小流域,改善水環境

江湖水系互相貫通,小流域不治理,整體水環境則難以改善。為打好這場「碧水攻堅戰」,韶關突出抓好市區小流域治理,嚴防黑臭水體的產生。我市想方設法籌集資金,大力推進市區冷水坑、大陂河、沐溪河、東衝河和梅花河等市區小流域水環境治理,全面完善市區汙水管網,減少汙水直排。

2019年6月,我市印發並實施《韶關市區重點河流整治實施方案》,每月對市區冷水坑、大陂河、東衝河、沐溪河、梅花河等5條河湧開展水質黑臭預警監測。同時,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均對市區河湧整治進行了專題研究,通過市委市政府督辦,強力督促有關單位加強市區河湧沿線區域截汙納管整治。

2019年完成了《市區汙水管網建設與提升工程項目建議書》《市區汙水管網建設與提升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含14個片區),總投資約23億元。《市區汙水管網建設與提升工程(首期)可行性研究報告》,於2019年10月16日取得了首期工程立項批覆,由市水投集團負責實施推進。

點擊下方圖片可查看

「粵康碼」使用指南

↓↓↓

文字:韶關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少華 通訊員 歐陽群麗

原標題:《為了「母親河」清水長流!韶關傾力推進「碧水攻堅戰」》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共同守護母親河碧水長流(法治頭條·法治長江調研行③)
    為了讓母親河碧水長流,長江流域各地司法機關依法打擊破壞生態環境各類違法犯罪,同時不斷創新司法理念,以司法之力護航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創新機制,跨行政區域辦案更順暢今年7月30日,重慶市兩江地區人民檢察院正式掛牌。
  • 石嘴山:讓青山常在碧水長流藍天永駐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汙染防治攻堅戰決勝之年。  五年來,石嘴山市緊緊圍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排頭兵,加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加快星海湖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治,鞏固提升賀蘭山生態恢復治理成果,狠抓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保衛戰,讓青山常在、碧水長流、藍天永駐。
  • 韶關:落實治水「十五字」,換來江河碧水流
    山雲流動,碧水流經,魚翔淺底。在水林密布的粵北韶關,縱橫三江,水利興、市井美,汩汩碧水流經處,是一場保衛水源地,保護母親河的「碧水攻堅戰」,更是溯本清源——「截汙水、治豬場、打偷排、保好水、防風險」的治水思路。
  • 韶關環境質量改善幅度居全國前列
    高位推進打好「三大戰役」聚焦短板精準發力持續優化生態環境漫步在韶關市區三江六岸,碧水藍天下,花木鬱鬱蔥蔥,空氣清新怡人。在各縣市區、鄉鎮、村莊,越來越多的綠色,顯著減少的揚塵,清澈見底的河水,美麗清潔的村鎮,持續優化的環境讓韶關市民的幸福感越來越強。
  • 為了這條母親河,湖南人真有「蠻拼的」!
    湘伴導讀湘江,湖南的母親河。湖南日報今天刊髮長篇通訊《為了一江碧水重現》,講述湘江保護與治理省「一號重點工程」實施5年來走過的不易歷程。讀完這篇長文,你會懂得,為了湘江母親河,湖南人有多拼。滔滔南來,汩汩北去,千裡湘江,一路逶迤,匯入洞庭。作為長江主要支流之一,奔騰不息的湘江,孕育了一代代三湘兒女,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湖湘文化。
  • 溫州市治水辦:「護甌越清水」長流
    2019年以來,溫州市將「汙水零直排區」建設作為治汙水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推進治水工作不斷向源頭治理轉變。以前我們將窨井蓋打開都是油,現在乾淨多了,我們身邊的母親河輪船河也乾淨多了」。小區業委會主任張思久說。  小區零直排的推進明顯改善了周邊河道環境,如今在沿岸綠道上處處可見健身休閒的市民,龍灣區在實踐中創出的畫好「施工圖」、開出「整治單」,建立「管理網」的「三步法」也得到了省驗收組的充分肯定,並在溫州全市予以推廣。
  • 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鶴壁市全力推進環境汙染防治工作...
    為了打好環境汙染防治攻堅戰,鶴壁市成立了以市委書記任政委、市長任指揮長的環境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市委常委分包縣區,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今年年初以來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聽取匯報、部署環境汙染防治工作。市委書記、市長、常務副市長、主管副市長現場辦公,暗訪督導環境汙染防治工作成為常態。
  • 守護好一江碧水丨汙染防治攻堅戰「夏季攻勢」月考答卷,你給湖南打...
    6月5日,以「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為主題的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在長沙舉辦,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在會上強調,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殷切囑託,大力開展碧水、藍天、淨土、清廢行動,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以環境治理擦亮山清水秀的名片。
  • ...築碧水藍天 ——記工商銀行吐魯番分行2020年世界環境日公益活動
    工商銀行吐魯番分行貫徹新發展理念,發揮青年志願者協會主體作用,持之以恆踐行公益事業,奮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在第49個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該行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開展「美麗中國·青春工行在行動」第三季「保護母親河」plogging 主題公益環保活動,組織發動青年參與生態環保實踐,用青春正能量加快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匯聚起助力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強大力量。
  • 江蘇在武進召開推進會:保護母親河爭當「河小青」
    常報全媒體訊 昨天,2019年江蘇省「保護母親河、爭當『河小青』」推進會在武進召開。來自全省各設區市團委、水利等部門負責人,省十大「河湖衛士」代表、「母親河獎」獲獎代表以及省「保護母親河、爭當『河小青』」試點項目負責人和環保組織骨幹、志願者等100多人參加會議。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守護母親河,為了「長江天使」的微笑
    2020-12-31 09:03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守護母親河,水清「豚」先知——為了
  • 藍天碧水繪新卷 生態環境日益佳 ——安慶市「十三五」全力打好...
    抓整治 「活水工程」確保碧水長流 城市美不美,關鍵要看水。我市襟江帶湖,水系縱橫交錯,做好水文章,做優水生態,是提升千年宜城獨特品質的重要抓手。 「十三五」以來,我市人居水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老百姓感受最深切的,莫過於昔日令人掩鼻而走的花亭河、大寨河等臭水河,今朝搖身變成了人們休閒散步的景觀帶。
  • 榮昌按下一鍵美顏,全域駛上「攻堅戰汙染·綠色促發展」快車道
    據悉,10月16日榮昌區「攻堅戰汙染·綠色促發展」主題短視頻徵集展示活動,將帶我們走到瀨溪河保衛者身邊,看他們如何身體力行保護河流;帶我們走進我國西部最大、配套最完善的重慶西部電子電路產業園,看這片沃土上有怎樣的「生態土壤」!
  • 民間河長志願者巡河護城,以己之力守護「母親河」
    九曲瀏陽河,作為湖南母親河湘江的一級支流,蜿蜒流過5個區縣(市)、30個鄉鎮(街道)、102個村(社區),是長沙市的母親河,重要的飲用水水源地、農業灌溉水水源地,同時也承受著較大的環境壓力。因此,開展瀏陽河生態環境保護,進行生態修復示範,還一河清水,保護流域內百萬居民的水安全,勢在必行。
  • 湖南招募「民間河長」保護湘江母親河
    >     「共飲湘江水,保護母親河」——2017年「民間河長」招募正式啟動。 據悉,目前已有3000餘人報名「民間河長」選拔,覆蓋湖南14個地市州,他們中既有公務員、教師、的士司機,也有退休職工、在校大學生等,都希望為保護母親河奉上自己的一份力量。王歡(左一)攜家人與親子家庭一起進行環保手工比拼。
  • 仁化:呵護藍天碧水淨土 當生態環境領跑者
    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重點是打贏藍天保衛戰。2017年以來,仁化縣抓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先後淘汰整治一批燃煤小鍋爐,關閉整治一批「散亂汙」企業,引導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和綠色化技術改造,開展11個綠色工業相關技改項目。
  • 安徽休寧:三百河長帶頭守護「母親河」
    休寧三百河長帶頭守護「母親河」。黃影攝休寧縣地處新安江正源,擁有大小河流237條,水系發達,有「一源兩水三百河,七十水庫五千塘」之說。其中,橫江、率水是當地的母親河,流域面積1947平方公裡。活動當天,來自各行各業的志願者不辭勞苦,積極撿拾垃圾、清除雜物。
  • ...新成就】碧水、藍天、淨土,六字告訴你這5年鐵嶺環境拾掇啥了……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成就】碧水、藍天、淨土,六字告訴你這5年鐵嶺環境拾掇啥了…… 2020-10-28 20:1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目標:藍天、碧水、淨土
    、淨土小亦從經開區城市運行局獲悉,《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汙染防治攻堅戰2020行動計劃》已經發布,此次計劃明確了2020年藍天、碧水、淨土這三大保衛戰目標,並對各項工作進行了任務分解。、推進揚塵管控精細化、推進生產生活排放減量化、推進能源消費清潔化、強化空氣重汙染應對並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強化基礎保障能力6個大項內容,同時細分為20餘個小項,涉及城市運行局、綜合執法局、交通大隊、商務金融局、經濟發展局、開發建設局以及轄區內兩個街道等多個部門。
  • 人民日報新知:一渠清水,長流千年
    一渠清水,長流千年,接續造福一方的使命,積澱可持續灌溉的經驗。未來,如何延續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生命力?一方面,要保護好、傳承好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進一步挖掘、展示其豐富內涵,讓大眾了解治水管水的智慧與價值。另一方面,要科學、合理、可持續地利用好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使其適應時代發展,充分發揮工程效益,讓文明瑰寶熠熠生輝,讓千年智慧綿延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