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一山嶺只住了一家人,60畝田地養活了四代人,如今一人獨守

2021-01-11 圖集說事

河南省鶴壁市淇縣靈山街道趙莊村,緊鄰國家4A級旅遊景區古靈山,這裡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但是趙莊村地谷嶺,還是一片尚未開發的處女地。幾十匹馬兒正在悠閒地吃草。遠處望去,層巒疊嶂,風景如畫。

趙莊村地谷嶺位於趙莊村村委會東南方向,需要先走2公裡左右的水泥路,再沿著蜿蜒山路走約50分鐘,才能到達山頂。

地谷嶺上邊只生活有一家村民。這個家庭有兄弟四個,徐建光排行老大,還堅持居住在這裡,種田,並發展鄉村旅遊和養殖業。老二、老三在這裡養殖了數百隻山羊,只有白天到嶺上放羊,晚上則到城裡居住。老四工作和生活都在城裡。所以,確切地說,這個山嶺目前只有一個村民,就是老大徐建光。

徐建光正在把馬羊糞便發酵後的農家肥運到田地裡。徐建光說,這一塊地打算種小米,用這樣的農家肥種出來小米質量好。

這是徐建光的二弟,正在給山羊餵食玉米籽。徐建光介紹說,他們是不餵購買的飼料的。山羊滿山跑,以吃草為主,現在春天草剛剛長出來,需要配著餵些玉米籽。

徐建光最近在學習攝影。他說,不但要把祖上開荒拓地留下來的寶貴財富繼承下來,另一方面要通過鏡頭,把這裡漂亮的嶺上風光展示給大家。

地谷嶺上有60多畝田地,有6000多畝荒山,大部分荒山是草原。這幾年,別具經營頭腦的徐建光與趙莊村籤訂了6000畝荒山的承包合同,在這裡發展鄉村旅遊脫了貧。他建設了蒙古包、農家小廚房,給地谷嶺起了一個漂亮的名字「草原風情」。

現在徐建光的「草原風情」在當地名氣漸大,許多驢友和攝影愛好者慕名前往。每到周末或者假期,不少旅遊觀光團或者幾家人來這裡遊玩。不少朋友說,這裡猶如世外桃源,風景如畫,生活在這裡不是很愜意嗎,太羨慕!

徐見光介紹說,這個有點奇怪的建築,是用來靠著休息並避風的。徐建光自豪地給我們講,他兒子在北京一所名牌大學讀書,馬上就要畢業了。他兒子說,等參加工作,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社會經驗後,會幫助爸爸一起宣傳地谷嶺,爭取公司或者老闆投資,把祖輩留下來的風水寶地建設的更好。以上圖片均由《圖集說事》原創拍攝,看見鄉土,記住鄉愁,歡迎關注和留言。

相關焦點

  • 山嶺上杜鵑花開了 有400畝呢(圖)
    山嶺上杜鵑花開了 有 畝呢  咔嚓地:臨安大峽谷鎮分界嶺  咔嚓者: 黃丁寧 鄭蘇雲 陳雪峰 吳薇  一直以來,很想親眼看一番那漫山遍野的映山紅。日前從臨安傳來了「花訊」——大峽谷鎮分界嶺上,有一大片連綿不絕的杜鵑開花了!我們立刻趕到那裡,終於看見了滿山盛開的杜鵑花。
  • 農民不喜歡種地,但又想盡辦法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原因就為這
    對於農民來說,土地就是他們的命根子,種田就是他們的本分,為了生活,他們靠種田養活自己,養活一家人,哪有什麼喜歡不喜歡的,難道不喜歡就不種了嗎?那一家人吃啥?對於一項工作喜歡不喜歡,說一說,抱怨一下都沒關係。可是因為喜歡或不喜歡而決定幹不幹,那就先得有足夠的財務自由,可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說,哪有這個經濟底氣呀!現在有比種田更好的賺錢途徑。
  • 河南鶴壁濬縣:糧田新麥黃
    河南縣域經濟網鶴壁訊 河南省鶴壁市濬縣30萬畝高標準糧田示範方整合五大涉農項目,投入3.5億元統一建設。目前已成為「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設施完善、農機裝備齊全、技術集成到位、優質高產高效、綠色生態安全」的標準化、永久性高標準糧田。
  • 廣西欽北「花卉專業村」 一畝花草十畝稻
    道路兩旁,寒風呼嘯著沿路的草木,灰壓壓的雲朵擠下幾滴雨絲,冬日的一切讓人感受到幾分蕭肅。忽而拐入一條黃泥小道,一大片開闊的綠色植物撲面而來,生機盎然。推開車門,不經意從鼻子旁邊溜過的涼風中,夾雜著淡淡的桂花清香。當地人告訴記者,這裡就是花卉育苗基地——榃頭村委會寶鴨坪村。聞香尋去,村民廖應基和妻兒正在路旁的旱田裡忙碌,他們將達到標準的四季桂苗木熟練地裝進黑色的營養袋裡。
  • 一畝等於多少平方米?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算
    一畝等於多少平方米?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算在農村,總是會聽到那些農民叔叔會說自己幾畝田,但是有的人聽到就覺得很疑惑,一畝是多大,如果換算成平方米的話,一畝等於多少平方米?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計算,在國際上,其實「畝」這個計量單位是很少見的,國際上一般用的都是平方米,平方千米這樣的計量單位,但是中國的農民習慣就畝來計量田地,所以可以說只有中國僅有這個單位的計量。那麼一畝等於多少平方米呢?
  • 鶴壁又一「網紅」小巷!紅旗電影院、老教室……帶你...
    鶴壁又一「網紅」小巷!大伾巷以懷舊為主題,打造「678」特色懷舊小巷,擬建設成以鶴壁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特色建築風格和場景主題的體驗式情景街區。「懷舊小巷」中60年代溫馨的「家」,70年代的「教室」、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的鶴城人休閒娛樂的「紅旗電影院」等建築,勾起了不少市民對過去的回憶。
  • 往後餘生,守一畝三分地每月300元生活費,你願意這樣度過嗎?
    這讓只有30歲的年輕小夥不斷的嚮往著田園生活,也許是見慣了在大城市緊湊的生活了,比較排斥職場上的勾心鬥角,討厭凌晨6點擁擠的地鐵,沒有一分鐘能安心吃個早飯。當看到網上新聞說道一個中年男子因為在大城市找不到工作而哭泣街頭。作者不由得嘆息,這又是誰家小孩的父親?誰家父母的孩子?又是誰家女子的丈夫?從他的身影上折射出每個人青年人在城市打拼的不容易。
  • 四代騎兵人 一脈報國情
    跨越60載的崢嶸歲月,一個不變的旋律伴隨著高原騎兵一路前行。如今,當年的戈壁荒漠已經豎起了高高的紀念碑。而直到今天,那裡還有一群身負重任卻默默無聞的士兵,繼續鉚在忠於職守的陣地上。讓我們走進火箭軍某旅騎兵連,探尋四代騎兵人的成長曆程。騎士雄風【人物名片】王金倉,1969年入伍,1993年自主擇業。
  • 中國一家人帶一娃,外國媽一人帶幾娃,同樣是帶娃為啥區別這麼大
    而國外就不同了,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在一些外國電視劇或者電影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外國寶媽出門都是帶著一窩小孩的,一人帶幾娃根本毫無壓力。 中國是一家人帶一娃,外國媽一人帶幾娃,一樣都是帶娃為啥差異如此之大呢?
  • 什麼,我在東北有一畝田了?聽說你也有一畝!
    22日下午,正在吉林省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平市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範區,走進玉米地中,察看黑土層土質培養和玉米長勢。習近平說,東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是「黃金玉米帶」「大豆之鄉」,黑土高產豐產,同時也面臨著土地肥力透支的問題。一定要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
  • 郵遞員:曾經的「鐵飯碗」,一人工資養活全家,如今風光不再
    郵遞員這個行業,在80年代可謂是金飯碗,但如今郵遞員的行業,工資水平卻不如80年代。郵遞員:曾經的"鐵飯碗",一人工資養活全家,如今風光不再。80年代的鐵飯碗提起鐵飯碗這個詞彙,許多年輕人是非常排斥的,因為他們認為做鐵飯碗工作,就意味著你要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奉獻一生。沒有任何的選擇的空間,只能每天做枯燥的重複的工作。
  • 今天,許多鶴壁人齊動手,為櫻花谷濱河溼地公園等地添新綠!
    會上,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劉金山和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原永勝對我市國土綠化提速行動,特別是高速公路高鐵沿線鶴壁段廊道綠化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希望鶴壁進一步總結好先進做法,為豫北乃至全省積累經驗、提供樣板。在淇濱區淇河沿線,原本有不少荒山、荒灘。如今,早已樹林遍布。牛家山位於淇濱區大河澗鄉牛橫嶺村,屬於太行山的一部分,土壤薄、石頭多,灌溉困難。
  • 一畝田聯手延安大學鄉村發展研究院,啟動「一村一人一百萬」新農人...
    基於一畝田平臺2000萬用戶沉澱出來的數據,鄧錦宏這樣描繪新農人群體:年齡大約在20-35歲之間,普遍在城市裡工作、生活過,是移動網際網路的重度用戶者,平均每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超過6個小時。他們的思想是開放的、手裡的工具是先進的。相比其他人,他們能更加熟練的掌握運用數據的能力。鄧錦宏說,通過新農人群體生產的數據,會在出村、入村兩端發揮重要作用。
  • 「我在扎賚特有一畝田」推進北京市場
    到了秋收時節,這一畝田裡的所有大米,將通過快遞直接將大米配送到顧客家中。如果長勢好,一畝田可以產400斤左右大米,夠三個家庭吃一年。這種區別於直接購買上市農產品的消費扶貧形式,被稱為「參與式」消費扶貧。如今走在好力保鎮的田壟上,田地前豎起了一塊塊藍色的牌子,上面寫著認領人的姓名。「這些都是北京市民和商家認領的稻田。」
  • 73歲老太堅強養活一家四代人 照料99歲婆婆(圖)
    在很多人眼中,73歲的張心蘭是個苦命的女人。  53年前,張心蘭嫁給鄰村長她13歲的吳東海,日子雖清苦但和睦。  之後,命運的枷鎖向她襲來,公公因病去世,老伴勞累成疾不能幹活,於4年前過世。好不容易熬到3個孩子成家,唯一的兒子卻因觸犯法律入獄,留下12歲的孫子。後來9旬婆婆意外摔倒又癱瘓在床。
  • 農村這種樹,有「活化石」之稱,如今成了搖錢樹,一畝能入10萬!
    導讀:農村這種樹,有「活化石」之稱,如今成了搖錢樹,一畝能入10萬!嗨嘍大家好,很高興又能夠和大家再次見面,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三農話題是農村這種樹,有「活化石」之稱,如今成了搖錢樹,一畝能入10萬!
  • 小娘惹:陳盛目睹菊香被欺負,拔槍英雄救美,美玉一人獨守空房
    大家好,我是秋天不穿秋褲、人醜也要風度的小編明月,每天都跟大家分享不一樣的精彩影視資訊,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小娘惹:陳盛目睹菊香被欺負,拔槍英雄救美,美玉一人獨守空房。
  • 鶴壁國土綠化方案出臺,今冬明春計劃新造林超7萬畝
    【大河財立方消息】11月18日,鶴壁出臺《今冬明春國土綠化會戰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全市完成造林和補植補造91030畝、森林撫育53000畝。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持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目標,以森林河南、森林鶴壁生態建設規劃為依據,以「全域植綠、綠滿鶴壁」國土綠化提速行動為抓手,以國儲林、山水林田湖草項目為支撐,全面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參與,組織開展今冬明春國土綠化會戰,打造綠量適宜、布局合理、功能完善
  • 田園文:穿越成農女,守著二畝薄田,養活一家五口,她內心崩潰…
    現在小編以「田園文:穿越成農女,守著二畝薄田,養活一家五口,她內心崩潰…」為主題繼續給道友們分享幾本小說,希望道友們會喜歡!(點擊下方在線免費閱讀)↓↓↓片段: 秦墨便來到這田間,這東郊很大一遍田地,現在都所歸自己,地契自己在去秦墨手中,秦墨現在便是這裡的主人。
  • 打造生態鶴壁 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淇水河畔,太行山下,有「仙鶴棲於南山峭壁」而得名的鶴壁,正邁著秀美的步伐,款款而來。放眼今日之鶴壁,城內綠樹蔭蔭、鳥語花香,城外太行掩翠、淇水如碧,連呼吸都透著一絲清甜。2014年「國家森林城市」為鶴壁再添一張閃亮的「國」字號名片。    曾經,因煤炭而揚名的鶴壁,一度在發展的道路上暢快奔跑,可資源帶來的除了真金白銀,還有汙染和消耗,山水不美了,資源也慢慢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