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改變,現在老師找家長的方式也在進行改變,記得以前上學的時候,老師要找家長無疑是2種方式,要不讓孩子通知家長第二天去學校,要不就直接給家長打電話。
不過,這2種方式都已經成為過去式,現在老師想要找家長或者家長想要找老師,通過「家長群」就可以了,而老師公布作業或者一些其它的事情也直接從家長群去告知家長。
但是,「家長群」有利也有弊,平時沒有什麼,假如某一天老師或者家長發錯消息,無意間發到家長群裡,那麼就會引起不小的轟動。
紅霞是一名90後的寶媽,性格屬於大大咧咧的那種,做事也是那種馬虎大意的類型。
有一天,她在公司受到領導的批評本身就有一些賭氣,回到家後,又看到自己家孩子新衣服上出現了好幾個洞。
要知道,孩子身上穿的這個衣服是新買的,而且還不便宜,這一下子就讓紅霞有些不開心了,先是批評了孩子,然後又想跟閨蜜吐槽一下,來緩解心中的憤怒。
但是,紅霞卻不小心把這件事發到了幼兒園的家長群裡,就在她想撤回的時候,卻發現已經有家長做出了回應。
隨後,家長群裡開始針對紅霞說的話進行討論,家長們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不過,老師和院長卻一直沒有在群裡說話。
不過沒過多久,幼兒園的校長直接給紅霞打個電話,告訴她,不打算讓她家的孩子繼續在這個幼兒園上學了,學費會全部退還的。
紅霞聽到校長的話當時有點懵,隨後,校長又說道,既然認為幼兒園照顧不周,那麼幼兒園也只能選擇讓她家孩子退學,換一個更好的幼兒園了。
發錯消息,可能大家都遇到過,但是把一個吐槽的話,發到了本應該去的地方,那麼就有點過分了,最主要的是,紅霞在發完之後,還得到了回應,這就非常的尷尬了。
1)有效溝通
當家長對幼兒園的活動或者對幼兒園老師的處理方式有所不滿時,要第一時間去跟老師進行溝通,不要認為跟老師溝通會讓她們煩自己和自己的孩子。
事實上,一兩名老師要面對好幾十個學生,總會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或者忽略的事情,當家長第一時間去跟老師溝通的時候,老師也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並不會因為家長的提醒而且討厭孩子的。
2)遇到事,先想自己的原因
有些家長一遇到事情就去找老師的問題,但是家長們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問題和孩子的問題呢?
一個班級裡二三十名孩子,幾個老師是很難全部照顧到的,總會有忽略的地方,因此,當孩子遇到事情的時候,家長應該先找找自己的問題,看看是不是自己沒有教育到孩子,才會發生這樣的錯誤。
3)換位思考
家長疼愛孩子的心情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長也要學會換位思考,有時候孩子犯的錯誤其實跟老師是沒有關係的,家長要懂得換位思考,多去替老師想一想,就會明白其中的問題了。
很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空看我的文章,有寫的不好的地方也請大家多多包涵。
其實,幼兒園老師和家長的心情是一樣的,都是希望孩子可以越來越好,只要幼兒園老師和幼兒園沒有犯本質上的錯誤,家長們可以適當的去包容一下,畢竟誰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