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米倫教育出版社的hats on top教材是一套螺旋式上升的教材,教材四個級別,級別之間的內容有所關聯,並在課程內容梯度上推進知識學習,結構嚴謹,螺旋上升。
「螺旋式上升」的課程設計和教材編排興起於「螺旋式課程」。「螺旋式課程」 (Spiral Curriculum)是美國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布魯納(J. S. Brune r)在20 世紀60 年代提出的, 意指根據某一學科知識的「概念結構」 , 以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發展為目的的一種課程設計。其基本假設是, 任何教材都可以用某種合理的形式來教給任何發展階段的兒童。「螺旋式課程」提供了一套具有邏輯先後順序的概念組合, 讓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學習、探索一套逐漸加深、拓寬的複雜概念體系。
根據這一理論,一些深奧的理論性的內容,也可以化為當前兒童容易理解的形式,例如一些拓撲學和集合論的知識,可以轉化成趣味互動遊戲,讓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參與和體驗,雖然不能學到背後深邃的理論,但能在感知上有個整體性的淺層概念。再如hats on top教材中會涉及到各種方面的知識和內容,例如大小概念、斜坡概念,雖然幼兒不能在物理學的層面上對之分析,不過可以從感性認知上建立起對世界和自然的樸素認知。
影響螺旋式上升的難度的主要有三個要素,知識深度、知識廣度和學習時間。這三個因素構成課程難度立體結構的三個不同維度。其中, 課程廣度是指課程內容所涉及的範圍和領域的廣泛程度。對此, 可以用通常所說的「知識點」的多少進行量化。知識深度泛指課程內容所需要的思維的深度, 這是一個非常難以量化的要素。學習時間是需要多久的時間將課程中的內容講完,通常可以以課時來量化。
通常而言,教材針對的兒童年齡越小,其廣度大而深度小,這是與兒童發展的年齡段特徵和認知能力階段相關的。Hats on top教材的知識廣度就比較大,其內容不僅涉及英語的語言認知和運用,同時在此基礎上拓展延伸,納入許多科學、數學、運動健康、藝術創造以及品德情感的概念點。
在知識深度遞進方面,教材也是精心設計,因為我們會發現,越是簡單的知識越難教,對3-6歲的兒童而言,每一個進步都值得歌頌,而對成人來講他們只邁出一小步。Hats on top為幼兒打造了一系列詳細的培養方案,在語言認知方面,在3歲就培養兒童對筆的使用操控,讓他們體驗不同的方式繪製不同的曲線和直線,4歲時會讓兒童沿著筆記描摹,使零散的曲線和直線書寫出有意義的字母和數字,年齡再大些又會讓他們將字母連成單詞,將單詞連成短句。
這樣每個級別都有符合年齡特徵的學習目標,級別之間又密切聯繫,一步一步地培養,最終讓兒童準備好,迎接小學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