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
派2000萬元「紅包」推「暖企十條」
東區第三產業佔全區GDP的九成,有11幢億元產值的樓宇,有益華利和、盛景尚峰、大東裕和中環廣場等四大商圈。
作為服務業強區,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如何兩手都要抓?東區和其他鎮區要走不同的路子。
東區黨工委書記周俊峰介紹,東區成立了領導班子掛點的隊伍,分4個片區指導廠企、商業樓宇等復工復產。截至昨日上午,全區規上限上企業470家,累計復工復產217家,復工率46.2%,其中總部企業5家(含三家A股上市企業),復工率100%。
面對轄區商業眾多的狀況,東區2月19日公布的工作指引中,除了廠企外,也對商業樓宇、建築工地的復工復產給予了具體指引。「我們東區有2萬多家企業、個體戶,社會經濟的主體是他們,我們要採取多項措施,幫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周俊峰說。
2月19日,東區推出《關於東區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十條措施》,投入財政資金超過2000萬元,與企業一起共克時艱。
這2000萬元的「復工紅包」裡,既有租金減免的,入駐區屬物業服務業行業企業免除2月、3月租金;也有補助的,以企業營業收入或經營面積等為參考依據,給予規上限上、億元樓宇等企業1萬到3萬元的補助;同時,在疫情更平穩後,還將投入300萬元舉辦促銷活動拉動消費需求。
與其他工業重鎮相比,東區人力短缺的問題不是特別突出。但也存在外地務工人員難以返回的情況。東區正聯繫扶貧單位將昭通勞動力優先轉移到東區,每人補貼500元路費。
目前,很多企業會遇到很多共性的問題,如融資問題、物流問題、國際訂單的履約問題,周俊峰說:「我們都在想辦法中,一方面和轄區內的金融機構協商,對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要給予支持,另一方面與有關部門溝通,對涉外貨物,加快通關速度。」
接下來,東區還將用好這「2000萬元紅包」,用於企業出口扶持、科技企業補助、抗疫補貼、商會協會補貼、用工補貼、貼息扶持補助等。
企業行動
派車跨省接員工
爭取早日全復工
昨日上午,時隔一周,記者再次走進廣東香山衡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山衡器),生產線比一周前多開了一倍,已到崗245人,到崗率約37%。
作為東區首批覆工的企業,企業復工也遇到了一些實際困難。「南朗的全資子公司沒有同時復工,後來經東區相關部門的主動協調,也在2月17日全面復工。」香山衡器總裁王鹹車介紹。香山衡器年前就有了充足的訂單,要交付300萬臺電子秤,由於目前產能不飽和,約有100萬臺的生產任務要延遲到下個月。
「恢復生產第一天,就趕出了一批電子秤,聯合年前生產的共計11萬臺,第二天裝貨櫃發往美國,上架沃爾瑪超市。」
企業目前產能不飽和與員工返崗率不高有關。這些天,香山衡器持續派大巴車前往封開、懷集、廣西等把員工接回來。
另一個實際困難是,上下遊生產鏈的復工時間不一致。部分原材料如鋼材、玻璃、不鏽鋼、電子元器件等廠企,分布在湖北、江西、溫州等地,「我們在年前有庫存,只要這些配套企業能在3月初復工,就能續得上,我們也在年前開始尋找替代廠家。」
昨日,記者還走進了中交路橋華南工程有限公司總部位於東區的中環廣場總部,這裡共有110多名管理人員在辦公樓上班,首批覆工的有50多人。
記者看到,入門要測量一次體溫並登記,入口處有一間防疫物資室,擺放了防疫物資和登記冊。「口罩等物資我們按周給員工發放。」復工前,該公司還全部排查了員工外出軌跡。中交路橋華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吳建峰介紹。
公司規定了員工上班前要進行雙手消毒,下班後會對接觸型設備、辦公用品、餐具等進行消毒;用餐採取打包製,在各自工位用餐。同時還準備了臨時隔離觀察室。
除總部逐步復工外,公司在國內有在建項目共57個,目前已推動49個項目進行復工,復工率超過85%,其中7個項目已形成產能,包括佛山地鐵、中山石岐總部等重點項目等,涉及合同額約75億元。海外在建項目2個,管理人員已分批返回,到達後,會在那邊先隔離14天。
目前,該公司還點對點安排專車從四川、貴州接送務工人員返回各項目點,累計返工1600餘人,800餘人已投入建設中。「預計2月底國內57個項目全面復工。」吳建峰介
西區
六個「大禮包」 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20日上午,西區黨工委書記黃偉東介紹了西區防疫生產兩不誤,大力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的思路舉措和成效。他表示,西區將繼續發揚「店小二」精神,強化服務功能,協助企業解決職工返崗、原材料供應、物資運輸、資金缺口以及防護物資保障等問題,有序組織好復工復產。
黃偉東表示,西區已經準備了六個「大禮包」送給企業:
一是補貼幫扶。按照中山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鼓勵重點企業復工復產的通告》要求,全面迅速落實300元/人的補貼政策。在此基礎上,從區層面加大補貼幫扶力度,西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於2020年2月10日至3月31日期間直接招用首次在西區就業的員工(以社會保險參保記錄為準),並依法申報、繳納社會保險滿3個月的,由區財政按照每人1000元的標準向相關企業發放用工補貼;
二是政策幫扶。採取「一企一策」的方式,對轄區企業進行精準幫扶,為企業復工復產護航;
三是租金幫扶。對承租區屬公有物業的非公有經濟實體和個體工商戶減免2020年2月、3月的租金,減免額達500萬元;
四是物資幫扶。西區規上企業復工所需的防疫物資,如有困難可找區辦事處協調解決,特別是口罩等防護物資,區辦事處儘量滿足;
五是指導幫扶。以社區為網格,成立九個工作小組,採取分社區包幹的形式,幫助、指導企業在復工復產的同時,落實防控主體責任,按要求實現防控工作「四個到位」;
六是招工幫扶。藉助現正舉行的「春風行動網上招聘會」契機,進一步促進求職者與企業供求的有效對接。
截至2月19日,全區有39家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工率達83%。億元企業復工率達79%,外貿企業100%復工。
企業行動
好來化工實行精細化管理提高生產效率
汽車銷售企業服務不降級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西區的好來化工(中山)有限公司。經過公司大門口、廠區入口兩次體溫檢測和雙手消毒後,才算真正進入公司區域。在生產車間外面的緩衝區,記者洗手消毒、戴上一次性防護帽、穿上無紡布防護服和套上鞋套之後,進入風淋室去除身上浮塵,三十秒後,進入了制管車間。車間內,機器快速旋轉,據介紹,一條生產快線一分鐘可以生產約500支牙膏管。
「我們從2月13日開始逐步分批覆工,剛開始約有250人,昨天又再到位了約1100人,員工到崗率達到8成。」好來化工生產及供應鏈總監楊永光說。
疫情發生後,好來化工在大年初二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贈100萬元款物。為確保復工人員安全,好來化工在原有的突發事件應對預案的基礎上專門起草了疫情應對預案,組成以公司生產及供應鏈總監為組長的疫情應對小組,形成了對外上報、對內疫情防控等共計約23項指引,包括消毒、就餐、住宿、出差等整套方案。
據介紹,作為GMP(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認證車間,好來化工日常就按時對車間進行消毒,工人進入車間前都要經過必要的消毒程序等。目前,車間內的員工全部戴上了口罩、消毒頻次從以前的每個班次一次到每兩小時一次,是以前的四倍。
楊永光介紹,為了保證客戶和消費者的正常需求,好來化工在嚴格執行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分成3批逐步進行了復工,生產秩序正在逐步恢復中。
記者了解到,制膏車間已經開通4條生產線,制管車間已開通7條線,灌裝車間已開通4條線,由於大多數工序已經實現了智能化,一條線上只需三五名工人即可。不過,由於人員還未完全到崗,加上下遊物料供應商還在復工的過程中,所以好來化工這段時間主要是根據情況靈活排期生產,既實現了精細化管理,也提高了生產效率。目前,工廠產能恢復了約6成,預計下周可以恢復正常。
西區另一家企業中山市溢華雷克薩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於2月19日正式復工,目前到崗員工68人,到崗率達50%。公司人事行政經理林芳對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已經備好了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資,並早在20天前開始建立人員健康情況臺帳。復工後,公司目前採取的是輪崗制,在排班時對從外地回來的同事一律延後一周到10天開始上班。
據林芳介紹,19日到店裡看車的有4批次,成交1批次,售後25批次,主要是汽車維修、保養等業務。如何保證進店顧客的安全?林芳說介紹待客更為小心,但服務不降級,如員工鞠躬、微笑代替握手;瓶裝水代替以往供應的咖啡、奶茶;客人就餐採用一次性快餐盒等,試駕將對車輛做好多次消毒。
石岐區
全力打通復產復工「最後一公裡」
石岐區以總部經濟、商貿服務業為代表的經濟業態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現階段,為全面有序加快推進轄區內企業復產復工,石岐區致力於打通復產復工「最後一公裡」,為企業提供高效指導和精準服務。
2月20日,石岐區黨工委副書記吳坤滿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根據《石岐區主動上門促進企業安全有序復產復工工作方案》,該區住建局、發改局、經信局和衛監所等32名工作人員分成14組,對轄區內342家規上企業進行主動上門服務,協助企業做好「四個到位」防控措施、解決復工所遇到的困難。
據統計,截至2月20日中午12點,石岐區規上限上企業已復工194家,復工率達58.26%,其中包括工業20家、建築業26家、房地產業16家、批發零售業55家、住宿餐飲業21家、服務業56家。
吳坤滿表示,石岐區制定了從六方面主動上門為企業服務、全面落實「十項全力協助」清單、重點聚焦規上限上企業和重點項目等一系列助力企業復工舉措。譬如,該區統一安排2萬個口罩派送規上限上企業和重點項目建設單位;協助企業招工,從2月18日起一周時間內、給予急需員工的企業招聘到位的技術管理崗位員工每位補貼1000元。
2月18日及19日,石岐區還接連召開了助推企業復工復產座談會、總部經濟區與大型文旅綜合體項目推進工作會議,進一步落實細化系列助力企業復工舉措,並對中山(石岐)總部經濟區等重點項目復產復工做了詳細部署。
據悉,石岐區決定從區財政安排1000萬元對區重點企業、規上限上企業及其新招錄員工進行補助。
企業行動
沃萊科技公司訂單充足
正發力加大產能趕上訂單進度
「前些天,市政府《關於進一步鼓勵重點企業復工復產的通告》提出全面迅速落實300元/人的補貼政策。我們決定在這一基礎上『加碼』,2月底前上班的員工再補貼700元/人。」昨日上午,廣東沃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瑞軍告訴記者。
沃萊科技位於石岐民營科技園,2月10日起復工,是石岐區首批獲批覆工的企業之一。該企業主要研發生產智能健康軟硬體產品,藉助亞馬遜、天貓等電商平臺,有7成多的產品銷往海外市場。
記者現場看到,間隔排隊、手部消毒、測量體溫、更換口罩……完成一系列安全流程後,員工才能進入廠區。此外,該企業已按照「一人一檔」推進建檔篩查工作,其研發場地、生產車間、設備設施等由專人定期進行消毒。
在生產車間3樓,兩側牆壁上有序張貼著防疫須知及衛生提示,多組大抽風機呼呼轉動,室溫比室外低之餘顯得更為乾爽。戴著口罩的工人們,每人間隔2米以上,都在流水線上忙碌著。據PMC部(生產計劃控制部)經理李驥介紹,當天趕製的這批貨是一位美國客戶下訂的4300多件廚房秤,組裝好的成品還需通過稱量測試、偏載測試、藍牙功能測試等11項指標檢測才能出廠。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生產,時間不等人啊!」高瑞軍透露,該企業春節前夕已接到二三月份產能近半數的訂單。目前,研發及管理團隊90多人已基本到位,不過受疫情影響,260多名一線員工到崗率只有35%左右,預計到2月底可以恢復至80%以上。「這就意味著,3月份我們要完成3000萬元的產值才能趕上訂單進度。」
距沃萊科技不遠,是太力集團旗下企業——中山市簡居家庭用品有限公司的生產基地。該公司同樣是石岐區首批獲批覆工的企業之一,有110多名員工,由於前期準備比較充分,復工率已超90%。
在節奏聲響起的自動組裝車間與吸盤生產車間,智能化設備隨處可見。「我們的員工數量不多,更多的是依靠機器人等先進設備,因此生產環節受疫情影響不大。」太力集團副總裁饒志明表示。
除了防疫常規手段,該公司還提出了包括「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在內的「疫情6S管理」理念。
文/記者 李瑋瑋 周映夏 黃啟豔 周振捷
圖/記者 孫俊軍 繆曉劍 文波 餘兆宇
編輯:汪佳
二審:張鵬
三審:魏禮軍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
今日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