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的猶太人國家,這裡的猶太人佔了全世界猶太人總人口的四分之一。這個國家的企業密度很大,平均1844個就擁有一家企業,納斯達克的指數甚至超過了中國、印度和日本,是整個歐洲國家的總和。
以色列的國土面積只是北京1.5倍,但人口不到800萬,這個國家鼓勵生育
以色列的人口比較少,是為數不多鼓勵生育的發達國家之一,經歷了納粹大屠殺以後,猶太人就意識到人口的重要性,繁衍子孫的重任也就落在他們的肩上。建國初期時,國家也對那些英雄母親做了表揚,她們完成了增加人口的職責,生育了保家衛國的士兵。
曾經就有人說過,提高猶太人的出生率,是關係到以色列生死存亡的大事,一個猶太人至少要生4個孩子才能完成使命。為了讓民眾多生孩子,以色列一些機構對家庭實施了獎勵措施,十二周的帶薪產假,由保險機構支付全部工資,而且還可以延長一年的不帶薪假期。如果女人沒辦法生育,就可以免費享受人工授精,採取試管嬰兒來延續下一代。
雖然以色列人以多生孩子為榮,但那裡的人很看重處女情結,傳統的穆斯林新娘到了新婚初夜的時候就會很焦慮,在結婚的那天,親戚們都會等著看帶血的床單。如果要是新娘在這一天沒有見紅,就會被男方的人遣回娘家,認為她失去了貞潔,到了娘家後,還要返還男方的彩禮。
90年代的時候,以色列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經濟和軍事力量都已進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
以色列經常爆發戰爭,但絲毫沒有影響到這個國家的發展,這裡的經濟比較發達,工業化的程度也比較高,在中東地區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在1973年發生第四次中東戰爭,儘管以色列取得了勝利,但也付出了代價,國內的經濟萎靡不振,當時的GDP只有100多億美元,而國內的財政收入都沒有20億美元,用於國防開支都不夠,民眾也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環境裡,經濟一度面臨崩潰。
那個時候,好在有美國給他們提供援助,在70年代的時候,美國每年就要向以色列提供30億美元的援助,這比他們國家的財政收入都要高。到了80年代的時候,受到戰爭的影響,以色列的通貨膨脹達到了400%,民眾手裡的錢根本就不值錢,這場危機到了90年代的時候才有所緩解,經過10多年的發展,2003年的時候,以色列的GDP達到了1100億美元,進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到了2015年,以色列人均GDP達到了3.5美元,這個數據甚至比法國都要高。
這麼小一個國家,周圍也有很多敵對國家,常年戰事不斷,為何能夠成為中東強國呢?這與他們的經濟體制也有一定的關係,主要實行的是混合型經濟體制。國有企業對大部分行業實行了壟斷的措施,而工會企業和私有經濟也得到了政府的鼓勵。外資想要進來受到了很嚴重的管控,用來保護本國的民族產業。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看,以色列戰爭不斷,也並是什麼壞事,最起碼軍工產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比如以色列製造出來的「巴拉克」艦空飛彈系統,在世界上就很有名氣,不管是威力還是打擊的範圍排在首位。除了飛彈以外,以色列的槍枝也很有名,並向其他國家出口,而印度就經常購買以色列的槍枝。
以色列之所以強大,這個國家非常重視教育
以色列雖然是一個小國家,但培養出來了很多的專家和歷史名人,還有多人獲得了諾貝爾獎。以色列人認為,教育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因此當地大力扶植教育產業。在過去國防開支只佔了GDP的三分之一時,政府對教育的撥款就沒有低於8%。以色列現在的教育體制,是在猶太人社團時期的教育基礎上發展而來,6~14歲就要接受初等教育,學制為8年制,之後就是中等教育,學制為2~4年,在當地差不多有85%的人都接愛了初等教育。
高等教育在以色列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1924年的時候,當地就創建了培養建築師和工程師的以色列工程技術學院,而耶路撒冷的希伯萊大學則是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地方。在以色列獨立時,這兩所大學招生的學生就有1600人。到了2000年和2001年,在校的大學生就有216000人。
總之,以色列雖然發生過無數次的災難,但是他們的傳統文化和習慣並沒有消失亡,長期處在阿拉伯的戰事中,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經濟還能如此強大,成為中東地區的強國,這與猶太人的性格也有關係。以色列在全球範圍來說,充滿了神秘感,這也與他們的民族精神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