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這件事,對於一個人或者說一個家庭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根據研究和數據表明,我國居民大多數財富都放在房子上面了,這就說明,很多家庭最值錢的可能就是房子,房子無疑是一個家庭財產,所以買房這件事,也必須要小心翼翼。
所以,現在很多購房者,都會遵循一些專家提出來的法則,比如說「買東不買西」、「買三不買二,面積不過120平米」、「地鐵1公裡法則」、「20%法則」等。但其中有一條一直爭議不斷,就是「買單不買雙」
那麼這個說法有依據嗎?真的靠譜嗎?為此,我請了一位建築學家,來幫我們解答下,「買單不買雙」這個說法究竟成立嗎?
01
買單不買雙,具體是指什麼?
在以往的買房經驗中,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都會儘量買單數,避開雙數。就是因為《宅書》中有一個口訣:「間數,宜單不宜雙,三間吉,四間兇,五間就有一間空」。在古代,三意味著吉數,反而是四,會被認為不是好兆頭。
像是樓層4,聽起來跟「死」的讀音相似,所以覺得不吉利,也不想買。而七樓和八樓代表著「七上八下」,「八」這個數字代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所以大家都不喜歡八樓。而18樓的話,就不用我多解釋了吧,還是有人比較忌諱。
所以很多人認為1樓、2樓、4樓、7樓、8樓、14樓、18樓等不能買,由此總結出來了「買單不買雙」的道理。
但筆者認為這個這個經驗沒有確切的依據和來源,並不可信。而在買房過程中,更重要的是樓層採光問題。
說白了,撇去這些說法的話,這些雙數樓並不差。以一層22樓的高層住宅為例,18樓可謂是二分之一以上的樓層,妥妥的黃金樓層,不僅採光、通風好,視野也不差。
所以,大家選樓層的時候只需要按照自己認為合適的光照或者空氣流通的情況來選擇就行了,大可不用去忌諱雙層。但是有幾種樓層是需要避免的。
02
一、頂天立地樓層。
頂天立地說白了就是一樓和頂樓,這兩個樓層在平時選擇的人確實比較少。因為底層的採光條件也較差,或者如果房屋靠近路面,居住者會聽到各種噪音,打擾日常生活。空氣循環也比較差,所以溼度都比較大,還容易受到蚊蟲的侵擾。而頂層房屋雖然在私密性、視野、通風採光方面都十分有優勢,但同樣也有著許多購房者無法忍受的問題,如滲水、保溫隔熱的困擾、出行不方便、對災害的逃生難度大等,很多人也確實不喜歡頂層。
二、設備層。
設備層就是住宅樓專門用來擺放設備的一個樓層,在選擇房子的時候如果可以的話,還是要儘量避開這類樓層。因為這些設備在運作的過程中會釋放電磁波和製造噪音,給購房者的生活帶來諸多的不便。
三、腰線層。
腰線層,說白了,就是就是突出樓棟立面,有腰線的樓層,主要是開發商為了美觀而設計出來的。買了這個樓層,首先採光會受到影響,因為腰線位於採光窗戶外面,會遮擋到窗戶,減少戶型朝南的採光面。還有,因為腰線凸出的地方,會導致衛生問題,容易積累垃圾,打掃起來特別累,很難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