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奉旨做菜,身世及去向成謎,卻為後人留下蘇造肉的美味傳承

2020-12-24 騰訊網

有一種詩體,明明是詩,卻稱作詞,那便是竹枝詞。竹枝詞原本是四川民歌,唐朝的劉禹錫取其內容作成七言絕句,描述男女愛情和三峽風貌,傳誦一時。後來者紛紛效仿,都以「竹枝詞」之名,介紹本地的風土人情。雖然是遊戲文字,卻兼有旅行指南之用,故特別受到外地人的歡迎。

民國時期,有人作了一系列關於街巷美食的竹枝詞,合稱「燕都小食品雜詠三十首」,悉心刻畫,流傳至今。其中一首談「蘇造肉」的,道是:「蘇造肥鮮飽老讒,火燒湯漬肉來嵌。縱然饕餮人稱膩,一臠膏油已滿衫。」

先說饕餮,再講蘇造。饕餮是上古兇獸,著名的貪婪暴食。據《山海經》說,其狀如羊身人面,目在腋下。上世紀末,我國西北的陝甘寧地區曾發現距今六七百萬年的巨鬣狗化石,推測其體格要比現存的非洲斑鬣狗大出四倍,有兩三百公斤之重。有人懷疑這便是饕餮的原型。因鬣狗常有咧嘴怪笑之樣,神態邪惡,而且不避腐臭,正符合饕餮「窮兇極餓」的形象。至於「目在腋下」之「目」則不作「眼目」之謂,而是「孔眼」之謂。鬣狗四肢的皮毛上都有斑點,遠望去如孔洞密布,故云。古人以饕餮形容貪得無厭,至蘇東坡,則作賦以「老饕」自稱,只強調嗜食一面。後來者有樣學樣,漸漸把「饕餮」發展成帶有趣味性的雅稱。

▍饕餮紋

御膳房的蘇造鋪

詩中所說蘇造肉,其來歷據《清稗類鈔》稱:「蘇造糕、蘇造醬諸物,相傳孝全後生長吳中,親自仿造,故以名之。」吳中,就是蘇州。孝全後,是道光帝的孝全成皇后。此說顯然有誤。需知御膳房的《蘇造底檔》是乾隆二十一年(1755年)所立,對應御膳房一個專門烹製蘇州菜的廚房,稱作蘇造鋪,比1782年才誕生的道光帝早出近三十年,當然更不會和道光帝的皇后有關。

清宮烹調,宏觀上只有三類:一是山東菜,明朝御廚主要是山東人,清朝留之;二是關外菜,由滿族帶來;第三就是蘇造鋪的蘇杭菜。三者之中,只有蘇杭菜是後增加的。蘇造鋪成立以前,皇宮內只有「蘇宴」之謂,是效仿明廷,用來宴請國賓的國宴。但是國宴不常有,迫得乾隆帝常常設法變通。比如乾隆六年(1741年)四月初九日:「宮殿監督領侍李英、蘇培盛、謝成傳旨:皇太后五十萬壽,著怡親王、內大臣海望查例具奏……奉旨將折欽改:大宴不必,著改蘇宴三日……欽此。」借著給太后祝壽,順便就享用了三天蘇杭菜。

乾隆帝愛食蘇杭菜,所愛之深,簡直錙銖必較,非但認菜,而且認人。史料中有這樣一件趣事: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月初一,養心殿備了一桌十五品酒膳,其中四品標明是張安官所制,可是乾隆帝嘗了以後,斷定這絕非出自張安官之手,派人通知他親自重做。這位張安官,是當時御膳房主要的蘇州廚役,和他同事的另有趙玉貴、吳進朝等。他們拿手的是「燕窩黃燜鴨子燉麵筋」、「燕窩紅白鴨子燉豆腐」、「燕窩秋梨鴨子熱鍋」等菜,受到乾隆帝的特別眷顧。

▍《紫光閣賜宴圖》卷(清)姚文瀚繪

張東官的蘇造湯

可是相比之下,張安官又不如張東官了。張東官生平不詳,可能是乾隆帝第一次下江南(1751年)時,從南京帶回來的。據溥傑的夫人嵯峨浩所著《食在宮廷》介紹:「張東官本是蘇州人,曾在江寧陳家當廚,後來隨乾隆帝來到北京,在宮中執炊多年。」而且乾隆帝增設的那個蘇造鋪,從一開始就是由他負責。據《蘇造底檔》可知,乾隆帝經常點名要他做菜,比如:「乾隆二十一年十月初一日,張東官奉旨做菜。」又如:「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早膳後,太監胡世傑傳旨:叫張東官做菜。」再如:「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廿一日,早膳後,太監如意傳旨:叫張東官做菜。」早膳之後,就讓太監傳旨,自然是從一大早就惦念上了。當時的御膳房分作內膳房和外膳房,前者服務帝后妃嬪,後者則承辦內廷筵席及服務值班大臣。檔案顯示張東官做菜時常常使用外膳房的鴨子,所以其編制可能屬於外膳房,是內廷筵席的主廚之一。

御膳房高手如雲,張東官從中脫穎而出,有一鍋湯居功至偉。湯乃醬湯,深櫻桃色,宮內名曰蘇造湯。據學者吳正格先生《清宮醬膳考略》一文介紹:熬湯之時,先燒沸二十斤的清水,再添進二斤醬油、四兩紅曲、六兩精鹽和半斤冰糖,使湯色紅亮,鹹中有甜;再添加微量黃酒,增其鮮味;再添加半斤蔥莖、半斤鮮姜,以及花椒、大料各一兩半,除盡湯中異味;再投進布袋一個,袋中有砂仁、豆蔻、桂皮、丁香、羅漢果、草果、甘草、陳皮、白芷、香葉,共十味藥材,分量隨四季略變。湯成之後,可醬制豬肉、豬肘、豬肚和雞、鴨等物。醬肉之前,先把肉料用鹽和芒硝醃一整天,洗淨血水、汙物以後,用沸水焯透;而後將醬湯燒沸,投進肉料;待湯沸時,加上蓋子,轉文火煨燜,且每隔一段時間要翻攪一次,使肉料受熱均勻;最後將肉料撈出,用重物壓至冷卻。蘇造之物,根據肉料的不同,而稱作蘇造雞、蘇造肉、蘇造肘子云雲。

蘇造湯富含藥料,又久醬葷腥,常使不換,味道自然濃醇至極。吳正格先生推測張東官的蘇造湯,其實就是蘇州老店「陸稿薦」醬湯的加強版,只因「稿薦」是乞丐用的破草蓆,聽之不雅,所以更名蘇造湯。陸稿薦是康熙二年(1663年)初創,發展至乾隆朝,是當之無愧的百年字號。此說法從時間來看,足可成立,只是尚缺乏決定性的證據。

不止一個張東官

再說張東官不但來歷成謎,湯底成謎,就是其去向亦成謎。御膳房的《蘇造底檔》僅僅到次年(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就結束了,張東官就此下落不明。這個名字再出現,是八年後的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帝第四次下江南時。史載:「二月十五日早膳,遊水路船上,蘇州織造普福進奉菜餚多品,指明普福家廚役做。(總管馬國用奉旨,賞織造普福家廚役張成、宋元、張東官,每人一兩重銀錁二個。)晚膳,崇家灣大營碼頭。其中有二品系張成、宋元做,一品張東官做,二品宋元做。「次日十六日:」晚膳,揚州天寧寺,張成一品,張東官一品,宋元一品。「十七日:」晚膳,天寧寺行宮西花園,張成一品,張東官一品。「

這個張東官是普福家的廚役,且名列張成之後,和當年主持御膳房蘇造鋪的張東官恐怕不是同一人。他和張成等人一路跟隨乾隆帝,前後三次受賞,最後一次是三月十一日:」總管孫進朝奉旨,賞蘇州廚役張成、張東官、宋元,每人一兩重銀錁二個,仍交給普福,就叫他們回蘇州府去。「張東官當晚所做的菜,是鴨子火燻餡煎粘團。

命運總是很難說的。這位張東官的主人普福,此前曾任兩淮都轉鹽運使。乾隆帝回京之後,乾隆三十三年,新上任的鹽運使奏稱普福貪汙,要求徹查。乾隆帝一查之下,發現以往三任鹽運使總共貪汙了六百八十一萬兩白銀,對比他們每年五千兩的薪俸,其貪汙總額竟然和一千三百餘年的薪俸相當!尤其這個普福,平時衣著簡樸,乾隆帝一直覺得他是難得的清廉官,哪知竟從他老宅地下挖出白銀二百萬兩,因此勃然大怒,把普福的腦袋砍了。張東官沒了依託,轉投杭州織造西寧的門庭。乾隆三十五年,西寧調任長蘆鹽政,他跟著來到北方。而他的同僚張成,則去了和珅府中當廚師。

▍(清)膳單 故宮博物院藏

西寧此人,甚會鑽營。乾隆三十六年,乾隆帝巡幸山東,西寧利用隨行之便,讓張東官進菜四品,其中一道「冬筍炒雞」讓乾隆帝很是滿意,賞了張東官一兩重銀錁二個。由此開始,西寧不斷讓張東官顯山露水,打算將他推薦到乾隆帝的後廚。直到乾隆四十三年七月,乾隆帝巡幸盛京(瀋陽)時,下旨將西寧所進廚役張東官一名,交膳房隨營做廚。當月廿二日,張東官進」豬肉縮砂餡煎餛飩「一品,乾隆帝覺得不錯,點名讓他做晚膳,次日(廿三日)又傳他再做一品。統計巡幸期間,乾隆帝共賞他五次,計有六個一兩重銀錁,以及燻貂帽沿一付、大卷五絲緞一匹。乾隆四十五年,乾隆帝到天壇祭天之後,又有口諭:」賞長蘆鹽政西寧家廚役張東官一兩重銀錁二個。"

稱霸膳桌 御送回鄉

到了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二月,御膳房的名單裡再次出現了張東官的名字,而且是領七品俸祿,是當時御廚能達到的最高級。此後,乾隆帝就算是去避暑山莊和圓明園的時候,都要讓張東官隨營供膳。張東官的推薦人西寧,至此該說如願以償,偏偏好景不長。當年閏五月,西寧年逾八旬,從長蘆鹽政的崗位退休,準備頤養天年;誰知次年八月,和珅突然傳旨給他,說他的鹽政事務辦理不善,命令他自行議罪。結果西寧東拼西湊,賣房賣地,才交出五萬兩「議罪銀」向朝廷贖罪。

另一方面,張東官任職御膳房,兢兢業業,勞苦功高。據《乾隆四十八年正月膳底檔》載:「正月十一日末正,同樂園進晚膳,用填漆花膳桌,擺肉丁酒燉鴨子熱鍋一品(張東官做)……正月十二日寅正二刻,請駕;卯正,淳化軒進早膳,用填漆花膳桌,擺燕窩膾五香鴨子熱鍋一品(張東官做)……正月十三日未初三刻,同樂園進晚膳,用填漆花膳桌,擺燕窩把酒燉鴨子熱鍋一品(張東官做)……」從新年正月的十一日至廿八日,張東官的名字總計出現二十七次,誠可謂一枝獨秀,稱霸膳桌。

到了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那年,乾隆帝第六次南巡。其時,乾隆帝七十三歲,張東官則是七十許間。乾隆帝知道他腰腿疼痛,特準他騎馬跟隨;行到蘇州,派人通知蘇州織造署,說是皇帝駕臨蘇州之日,就讓張東官回家養老,不用再跟去杭州和回北京了。所以當地人添油加醋,直說這是乾隆帝捨不得他,要親自把他送回家。

蘇造肉的宮外傳承

乾隆帝傳位嘉慶帝以後,大抵是父子倆口味不同,蘇杭菜受到冷落。民間卻開始流行蘇造肉。特別是從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開始,東華門外來了個專賣蘇造肉的滿族人,名喚克興阿,又有個漢名孫振彪。他的祖父和叔父都是御膳房的人,故此懂得蘇造肉。東華門是文武官員上早朝的指定宮門,皇帝五點上朝,大臣們凌晨三點就要集合完畢。所以孫振彪通常是凌晨兩點鐘開始擺攤,就做這些官員們的生意,天亮了也就收攤了。據說他手藝極好,所制蘇造肉味道濃鬱,有些官員就算出門前墊了肚子,都要來他這兒再補一碗。直到1924年,溥儀被逐出皇宮,他才把攤子挪到什剎海的荷花市場。

東三省淪陷後,北京物價上漲,老百姓消費的能力下跌,孫振彪生意難做,欲求降價,只好縮減肉量,混以當時較輕賤的豬肺、豬腸,居然使口感變脆,生面別開,同時再加售火燒一枚,使大家都能吃飽。這就符合前引《燕都小食品雜詠三十首》中的「火燒湯漬肉來嵌」一句所述了。

由這句詩中,又可知蘇造肉尚有另一脈的傳承。蓋因《雜詠》原載《正風》雜誌第九期,出版時間是1935年5月。據詩前文字,此乃七年前的舊作,作者是王蔭齋和雪印軒主。換言之,早在1928年,民間就流行拿火燒搭配蘇造肉,只是沒想到豬肺和豬腸罷了。畢竟生意人控制成本,其方法往往一致。(責編:沈灃)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的六件無價之寶,去向成謎,這些國寶你了解嗎?
    中國歷史上的六件無價之寶,失蹤成謎,這些國寶你都知道嗎?文|老馬談收藏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文物多如牛毛,數不勝數。我們都知道中國近代有一段悲慘的歷史,被列強搶走了不少文物。但是同樣也有非常多的文物被保存下來了。
  • 去向成謎的六大歷史名人,鬼谷子只能排第三,第一位悲慘且神秘
    去向成謎的六大歷史名人,鬼谷子只能排第三,第一位超乎想像! 華夏民族自炎黃部落開始至今五千年歷史,這麼漫長的時間裡無數名人留下濃墨重彩,或功成身退,或身死道消,但也有那麼一些人在歷史記載中其去向卻成了謎,千百年來無人能找到相關的蛛絲馬跡!
  • 慈禧太后葉赫那拉身世之謎
    這一說法不僅為部分史學家的認同,同時也得到慈禧娘家後人的認可。慈禧的曾祖父名叫吉郎阿,鑲藍旗人,曾在戶部做官,後來因為戶部錢糧虧空的問題受到牽連被罷了官。慈禧的祖父叫景瑞,曾在刑部做官,因為受到曾祖父錢糧虧空案的牽連,也被革了職。慈禧的父親惠徵開始在吏部做筆帖式,是一個類似於現在的秘書的八品小官。慈禧出生在於1835年陰曆十月初十,當時他的父親惠徵正在吏部筆帖式的任上。
  • 康熙造48座墓,後人打課桌缺木料都挖開,挖到最後發生詭異事件
    古代有錢人死後有造疑冢的習慣,傳說曹操就造了72座墓,只有一座是真的,就為防止後人盜墓。清朝的康熙也曾造48座墓,想隱藏真墓,誰知後人打課桌缺木料,把48座墓都給挖了,挖到最後發生了詭異事件!康熙造的這48座墓不是給自己造的,而是給愛臣胡作梅造的。胡作梅是康熙朝的翰林院學士,青藏叛亂時,他奉旨督糧,病死於徵途中。康熙下旨祭葬,還親自撰寫祭文,並命荊門地方料理胡作梅後事,為胡作梅造48座墓,其中一座為真墓,47座均為衣冠冢,以防後人盜挖。
  • 我讀論語:孔子的一句「人不知,而不慍」,卻給後人留下了一個謎
    歡迎大家來到靜心閣文化,本文為《我讀論語》第2期:孔子的一句」人不知,而不慍「,卻給後人留下了一個謎,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就是說從遠方而來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訴他,他還不懂,我卻不怨恨。這樣的話,「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講述的知識」了。
  • 漢朝第一美男子,皇帝為他神魂顛倒,還給後人留下個成語!
    董賢,漢哀帝時期的著名美男子,他的父親在朝為官,官居御史大夫,所以董賢憑藉父親的關係,很快就被任命為太子舍人,就是陪伴在太子身邊,負責用自己的高尚德行來影響太子,所以董賢能自由出入宮廷。史料具體沒說,但能夠讓皇帝為之一振的人,想來肯定是超級無敵帥的那種類型了,要知道皇帝後宮佳麗三千,各種燕瘦環肥的類型都有,作為一個男子能讓皇帝看中,這份帥氣自然非同一般,史料記載董賢「為人美麗自喜」,也就是說他長得帥,而且還比較自戀,常把自己成一個美男子。
  • 穿越古言文:特工穿越成奶娃娃,看她揭開身世之謎,抓住他的心!
    今天小編推薦的是穿越古言文,第一本《冷王爺獨寵調皮妃》被炸彈炸死的特工文洛傾居然穿越成一個奶娃娃了,算了,既來之則安之。看她如何小小年紀就抓住男主的心,看她如何玩弄那兩姐妹花,看她如何打跑窺視她男人的女人,看她如何揭開她的身世之迷。一起來看看吧!
  • 寧王去向成謎,阿水超話暗示?SKT再引強援!
    1.寧王去向成謎 最近TES打野選手Xx直播時被問及寧王轉會TES事件,他笑稱"人家不一定瞧得上咱們呢","放著the shy不用來跟369
  • 尤裡.加加林機毀人亡之謎:是誰駕駛蘇——15飛機撞擊了他?
    死者正是尤裡.加加林和他的助手,著名飛行員弗拉基米爾.謝爾蓋耶維奇.謝列金。燒毀的飛機是米格——15教練機。他們的死,為後人留下了一個不解之謎。尤裡.加加林是蘇聯著名的太空人,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
  • 《惡魔少爺別吻我》第二季都會發生什麼故事 安初夏身世之謎揭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惡魔少爺別吻我》第二季都會發生什麼故事 安初夏身世之謎揭露 惡魔少爺別吻我》第一季已經播放完畢了,眾劇迷朋友們正在焦急得等待著第二季的到來!在第一季結尾安初夏被韓七錄前女友突然出現,還把安初夏給抓走了!究竟他們之間又會如何發展?
  • 《一人之下》馮寶寶苦心守候碧蓮的原因,身世之謎是重點
    在這麼長的歲月裡,馮寶寶就沒有考慮過要追查自己身世這件事嗎?答案當然是有的,為了能找回自己的家人,馮寶寶可謂是吃盡了苦頭,不過,她已經失憶,完全想不起從前,所以有價值的線索並沒有找到。但是有一個人可以幫她找回身世,他就是不搖碧蓮張楚嵐。
  • 董鄂妃身世之謎_未解之謎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董鄂妃的身世有多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就是正史說,第二種是秦淮八豔之董小宛說,第三種是襄昭親王博穆博果爾福晉說。順治帝與董鄂妃之事,歷來為世人所矚目。
  • 為留下後人,父母安排他回家成親,24歲壯烈殉國只留下6個字遺言
    為留下後人,父母安排他回家成親,24歲壯烈殉國只留下6個字遺言在抗日戰爭時期,有很多少年郎為報效祖國而參軍,他們年紀都很小但是他們在戰場上卻從來沒有懼怕過。可是這些少年郎,很多都犧牲在了戰場之上。他很幸運,因為他是當時葉家「成」字輩裡唯一一個可以有機會念書的孩子。但在國破家亡之際,葉成煥知道自己有更重要的使命要做。1929年,年僅15歲的葉成煥參加了革命,並且在同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來,葉成煥成為了鄂豫皖紅軍的一員,立下不少戰功,擔任了師長和師政委等職。那時候他才16歲,小小年紀就已經是紅四方面軍的一位著名戰將了。
  • 《幸福觸手可及》黃景瑜「身世」成謎,迪麗熱巴美豔,小演員出戲
    劇中唯一不足的是小演員出戲,作為男主的黃景瑜「身世」成謎,宋凜家中有阿姨照顧妹妹的生活起居,但卻沒有見到宋凜父母的身影,也沒有對此交代,其他成員關係兩集以內都交代清楚,唯獨黃景瑜「身世」成謎,相信隨著劇情的發展應該會有所了解,家中阿姨和妹妹的出現也是前期身世鋪墊。
  • 蔣緯國身世之謎:是否蔣介石親生?蔣介石去世後,廚師道出真相
    蔣緯國已經24歲,為什麼蔣介石對他的身世諱莫如深?就連妻子宋美齡也不告訴呢?1941年2月12日,宋美齡才從香港返回重慶,蔣介石親自前往機場迎接。夫妻倆之所以能消除誤會,是因為宋美齡已經得知蔣緯國的身世之謎。蔣緯國與宋美齡見面後,獲準可以在宋美齡的書房裡看書。有一天他翻到一本美國人寫的書,是關於蔣家的事情。
  • 《天命奇御》身世之謎怎麼觸發 觸發最低條件分析
    導 讀 天命奇御中身世之謎最低觸發條件是什麼,很多小夥伴可能都不太了解,下面九遊小編就為你們帶來了天命奇御中身世之謎觸發最低條件
  • 蔣緯國身世之謎:誰是他的親生父母?[組圖]
    據說,在修譜期間,蔣緯國曾探問,譜中有沒有寫他的母親。修譜者只得告知他,這是根據他父親手稿編列的。蔣緯國默然,後來說:「過30年再說罷。」過了30多年,1984年,當蔣緯國上將由聯勤總司令被貶為聯訓部主任時,也許由於心情煩悶,他終於自揭身世謎底。他曾面告採訪他的香港女記者孫淡寧說,他並不具有「第一世家」的血統。生性坦率的蔣緯國能說出這種話,似可印證幾十年來在政壇上有關他身世之謎的傳說。
  • 《劍來》中陳平安是個孤兒,他有怎樣的身世?他的身世和瓷器有關
    烽火戲諸侯的網絡小說《劍來》中,我們大家都知道,陳平安在小鎮上是一個孤兒,但是我們有多少人又了解陳平安的身世呢?有多少人又讀懂了陳平安的身世呢?難道陳平安的身世是個謎嗎?當然不是!陳平安的身世與瓷器有關!
  • 白雲山有個「蘇家山勝跡」 迎東坡後人祭祖
    重陽節後的11月初,500多名來自廣州車陂、順德碧江等30多條村的蘇紹箕後人聚集在蘇家山勝跡,誦讀祭文,祭拜先祖。本次蘇氏秋祭負責人蘇應昌介紹,慎終追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既能加強蘇氏各宗親和支親的聯繫,同時也激勵後人,培養後人「飲水思源」的品格。目前,包括蘇氏族人在內,普遍認為蘇紹箕是蘇軾次子蘇迨的兒子,但也有人指出,蘇紹箕或並非蘇軾後人。
  • 《天命奇御》趙妽列傳四怎樣解鎖 身世之謎任務介紹
    想要解鎖趙妽列傳四需要完成「身世之謎」任務,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篇「JAXyf123」介紹的《天命奇御》趙妽列傳四解鎖方法解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天命奇御》中如何解鎖趙妽的列傳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