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眾所周知,雞蛋是一種極具代表性的營養豐富的食物,那麼,寶媽們會給寶寶的輔食中加雞蛋嗎?
在樓下散步的時候,無意間看到小茵急匆匆抱著孩子往外跑,聽說是孩子突然難受急著去醫院。沒記錯的話,小茵的孩子還未滿1歲,這麼小就到了去醫院的地步,真是可憐。
沒過幾天正好碰上小茵,便關切地問了下孩子的情況。
一提起這事,小茵瞬間很低落地說:「哎!別提了,都怪我不上心。」
原來啊,孩子剛6個月便開始添加輔食,但是小茵覺得總喝米粉不是個事兒啊,她想著雞蛋有營養,於是給寶寶一天三頓都吃雞蛋。再加上婆婆一直說家裡的米湯放心又安全,不比外面的米粉差多少,何必再花高價買呢?
因此,「雞蛋+米湯」就成了小茵家孩子輔食的「標配」。
沒想到的是,寶寶光滑白皙的臉蛋上,突然長出了一小片疹子,這才有了抱著孩子趕去醫院的那一幕。
經過醫生檢查後發現,寶寶不適是由輔食不當引起的,給這麼小的寶寶吃那麼多雞蛋,非但營養低還加重了腸胃「負擔」,而且搭配的米湯也沒啥營養。
這才讓寶媽小茵想明白了,看來有些輔食真的不適合出現在寶寶的飯桌上。
有種「毒輔食」叫雞蛋+米湯,看似營養價值高,實則不然
雞蛋的營養價值無需置疑,在嬰幼兒發育過程起著重要作用,而寶寶正處於長身體的黃金階段,難道不能給他吃嗎?還能吃壞不成?
沒錯,倘若雞蛋吃得「不講究」,可能真的會把寶寶吃「壞」!
相關數據顯示:有8.4%的兒童會食物過敏,而其中雞蛋過敏佔比最大,尤其是年齡越小的孩子表現越普遍。
有些寶寶雖然雞蛋過敏,但注意用量和方式,並不會有什麼大礙,但是像小茵孩子這樣一天吃3個,肯定會有過敏等不良反應。
雞蛋雖然營養價值高,但是放在寶寶的輔食問題上,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不管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還是其他國外權威性的指南資料上,一般都不建議將雞蛋作為嬰兒的首選輔食。
如果真的要將雞蛋作為寶寶輔食,那麼建議6月齡應該先添加煮熟的蛋黃,8月齡左右嘗試一個雞蛋,1歲以後逐漸給寶寶添加雞蛋羹、炒雞蛋等。
當然了,添加的時候也要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則,一天吃一個就足以,不要頓頓吃、天天吃,而且要觀察寶寶的接受程度和食用反應。
再說起米湯,可能很多人都會說「老一輩都是這樣過來的,不也沒事嗎?」正因為現在講究精細化和科學餵養,不要總拿以前的「老一套」觀念與現在比較。
米湯中只含有少量的碳水化合物,能量密度極低,寶寶米湯喝多不但沒啥營養,反而會佔據腸胃空間,寶寶也就沒胃口吃別的了,影響其他營養物質的攝入。
新出爐的「輔食黑名單」值得寶媽深思:真的不適合出現在寶寶飯桌上
除了「米湯+雞蛋」這種常見的輔食搭配之外,還有幾種也進入了「輔食黑名單」,值得引起寶媽們的深思,最好別讓這些「毒輔食」出現在寶寶的飯桌上。
(1)果汁健康美味,不適合寶寶食用
外面買的飲料不能喝,但是自家鮮榨果汁新鮮有保障,為什麼不能喝?
根據澳大利亞專家的餵養建議,果汁對1歲之內的嬰兒基本沒什麼營養,更建議添加水果泥類的輔食,即便是1歲之後也要限制喝果汁。
從水果榨成果汁的過程中,損失了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降低了營養結構和價值。久而久之,寶寶會喪失對喝水的興趣,進一步引發牙齒健康和肥胖等問題。
(2)任何形式的鹽,都不要添加到輔食
老人的那些「吃鹽有勁兒」「吃鹽長個兒」其實都毫無依據,不要盲目聽信。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1歲以內的寶寶不要吃任何形式的鹽,包括鹽、海鹽、醬油等,即使到了1歲以後也要少吃鹽。
(3)煮菜水沒啥營養,反而還會傷身體
小寶寶沒辦法直接吃蔬菜,但是蔬菜又富含很多營養和維生素,乾脆煮點蔬菜水當成寶寶輔食吧,這是不是與很多寶媽的想法「不謀而合」?
之所以將煮菜水加入「輔食黑名單」,是因為其中並沒有什麼營養,反而會佔肚子,而且煮完菜後水中可能有化肥、農藥等有害雜質,會傷到寶寶的身體。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