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體力勞動者體質狀況:老師身最累 公務員心最累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廣州非體力勞動者體質及亞健康狀況研究結果公布

  今年8月8日是全國第一個全民健身日,配合此活動,全民健身科學大會於7日至10日在北京召開。廣州市體育科學研究所共有六篇文章入選會議的論文彙編,在全國體育科學研究所中名列前茅。

  日前,廣州市體育科學研究所向本報獨家披露了廣州非體力勞動者體質及亞健康狀況的研究結果。從研究報告的結論看,如果你是三十來歲、擁有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廣州女教師,月收入在6000元以上,而且偏愛甜食的話,那麼你的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更有可能處於亞健康狀態。

  醫學指導/廣州市體育科學研究所所長趙廣才

  七成受訪者身體亞健康

  廣州市體育科學研究所從2000年開始進行國民體質監測工作。從2003年開始,該所每年為廣州市直屬公務員進行體質檢測和亞健康評估,目前已將這項評估推廣到廣州市12區的市民。

  此次公布的研究為期三年,針對廣州市20~65歲非體力勞動者,如事業單位行政領導及公務員、教師、企業管理人員、科研人員和一般管理人員,以主觀問卷結合客觀檢測指標調查他們的亞健康狀況,一共得到有效問卷4260份。

  經過數據統計和分析,在被調查的4260個人中,處於亞健康狀態的有2996個,亞健康比例在七成左右。此外,調查還發現,亞健康人群的軀體症狀明顯比心理症狀嚴重,接近六成的人常感到疲倦、頭暈頭疼,睡眠質量差、咽部不適、免疫力低下(表現為容易感冒)、記憶力下降的發生率也都超過四成。

  情緒低落則成為最突出的心理症狀,困擾了四成亞健康人群,焦躁易怒、精神緊張、反應遲鈍的發生率也都超過兩成。

  握力改變反映衰老程度

  據了解,本次調查的主觀部分是通過廣州市體育科學研究所自編的非體力勞動者亞健康調查問卷進行的,內容包括軀體、心理、社會適應三個維度。

  現在,市民已經可以登錄廣州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的網站(www.health168.net),通過體質亞健康自測平臺對自己身體的亞健康狀況進行評估。

  除此以外,研究還提出了非體力勞動者體質及亞健康的客觀評價標準,並發現以下三個體質指標能分別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亞健康的情況。

  握力:是體質指標中反映肌肉力量水平的指標。一般情況下,肌肉力量均隨年齡的增加呈現先升後降的趨勢,35歲左右達到高峰,所以握力的改變可以比較靈敏地反映出機體衰老的程度。

  坐位體前屈:維持較高水平的肌肉力量和柔韌性,有利於延緩生物性衰老過程和保持旺盛的活動能力。坐位體前屈是通過測試靜止狀態下軀幹、腰、髖等關節可能達到的活動幅度,評價這些部位關節、韌帶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彈性。

  選擇反應時:是反映機體神經系統動態反應速度的重要生理指標。反應時越短,說明機體對刺激反應越快。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群,由於身心的疲憊,神經系統的反應能力下降,會出現選擇反應時的時間變長。

  據介紹,這一客觀標準填補了國內此類研究的空白,得到了廣州市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專家論證組的肯定,目前已編製成亞健康評價軟體。

  在研究報告中,廣州市體育科學研究所還抽取了其中20歲~59歲的人群,分析了性別、年齡、職業、飲食習慣等因素對亞健康狀態的影響,發現不同人群具有不同的健康分布狀況。其中,女性、30~39歲、教師和公務員及行政領導、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月收入3000元以上等人群的健康狀況更差。

  30~39歲組健康狀況最差

  *性別

  被調查者中,男性健康的比率要高於女性,而且男性軀體、心理的亞健康狀況都不如女性嚴重。

  專家分析:女性的軀體、心理及總體健康狀況均較男性差,可能與女性特殊的生理結構、敏感的心理特質、承擔過多的家庭社會責任有關。

  *年齡

  軀體亞健康狀況為30歲以下組最好,心理亞健康狀況40~44歲、45~50歲、50歲以上組要好於30歲以下、30~34歲、35~39歲群體。整體來看,30~39歲組健康狀況最差。

  專家分析:30歲以下群體軀體健康狀況較好是年齡優勢的體現。一般人到四五十歲時,工作基本穩定,並有了一定的經驗,而且基本完成了生育、撫養幼小後代的任務,面臨的壓力比年輕人相對較小,所以心理健康狀況較好。30-39歲組生活上正處於生育、養育幼小後代的階段,工作上處於奮鬥階段,壓力較大;另一方面生理上卻開始處於衰減趨勢中。

  *職業

  科研人員和一般管理人員的亞健康比例明顯比公務員及行政領導、教師、企業管理人員低。而教師的軀體亞健康狀況最嚴重,公務員和行政領導的心理健康狀況差於其他受調查職業人群。

  專家分析:科研人員和一般管理人員(如學校行政教師)工作上競爭不如企業管理人員激烈;而教師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其較大的壓力,除了個人、家庭問題外,還要面對學生、學校、家長多層面的期望和監督。隨著對公務員執政能力要求的不斷升高,他們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亞健康狀況和教師群體相似。

  *月收入

  月收入3000元以下群體的總體健康狀況要好於3000~6000元群體、6000元以上群體,但是心理健康狀況和後兩個群體差不多。

  專家分析:收入高的群體,往往工作任務較重、工作壓力也會升高,容易加班、熬夜、缺乏運動,亞健康比率比低收入人群有所上升。雖然低收入人群不存在加班、熬夜、缺乏運動的身體健康隱患,但較低的社會經濟地位可能對心理產生一定影響。

  *工作時間和睡眠時間

  此次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每天工作時間的延長,軀體、心理及總體亞健康的情況趨向嚴重。與每天工作7小時以下組相比,每天工作7~9小時、9小時以上兩組人群的亞健康狀況明顯嚴重。

  *體育運動

  每周的運動量及有規律的鍛鍊時間,均對亞健康有很大影響。不鍛鍊的人比鍛鍊人群軀體、心理健康狀況更差,堅持鍛鍊3年以上人群比1年以下人群軀體、心理都更健康。

  *飲食習慣

  經常食用高鈣食物比很少食用高鈣食物的群體軀體、心理及總體健康狀況都比較好;飲食無特殊偏好的群體比偏甜食、肉食的群體心理、軀體及總體健康狀況都更好。

  專家分析:合理膳食、均衡營養不僅對身體有影響,對心理也有調節作用。

  文/記者伍仞 通訊員徐勇靈

相關焦點

  • 做人,寧願身累,不願心累!
    寧願身累,不願心累,因為身體累了,有人看得到,心累了,沒有人能懂你!我們之所以會心累,那就是對某些事情,對某些人,拿不定主意,舉棋不定,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和如何對待。仔細想想,這關鍵還是心態問題,只要捨得放棄,將一切事情看淡,看簡單,只要這樣想,心就不會再累了。前幾年,照顧父母親,大人孩子們吃穿用,每天忙碌著,只是身累,心裡覺得挺充實,沒有現在社會很現實的人,遇到一些人,一些事,真的讓心疲憊更加累心了,一旦傷了原氣,再想吃山鮮海味,大肉都難補回原氣了。
  • 你現在到底是「身累」還是「心累」
    在上一篇文章中講過「微笑抑鬱」,看過的人應該還有印象吧,今天我們來說的就是:你到底是身累還是心累呢?在這一生當中,我們奔波勞碌,成年人的世界沒有誰是容易的,當你感到忙,覺得累的時候,一是因為價值的迷失,二是因為過多的欲望。其實真正的忙不是身忙,而是心忙,真正的累不是身累,而是心累。人之所以會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堅持和放棄之間,舉棋不定。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值得我們記憶的東西,也有一些必須要放棄的東西。
  • 夜讀|人,不怕身累,就怕心累
    人,不怕身累,就怕心累 06:16 主播:高熹心太累了,就慢下來休息有句話說:「困身,會難受;困心,會煎熬。」很多時候,人的痛苦都不是在身體上,而是在內心裡。心只有一顆,裝太多東西,就會累。
  • 夜讀丨人,不怕身累,就怕心累
    心太累了,就慢下來休息有句話說:「困身,會難受;困心,會煎熬。」很多時候,人的痛苦都不是在身體上,而是在內心裡。心只有一顆,裝太多東西,就會累。很贊同一句話:「在這個世界上,最不開心的人是想太多的人。」
  • 帶孩子最累的那個人,往往是因為心累了
    身體累都不是事,最怕的是心累,帶孩子最累的是人就是那個不想帶,但是卻不得不帶的人。菁媽的表妹,未婚先孕,懷孕後想去打胎,而醫生說表妹的體質不合適打胎,打了之後可能以後再也生不了孩子了,不得已奉子成婚,而沒結婚前那個把自己捧在手心上的男人,有了孩子之後覺得表妹就跑不掉了,特別是知道表妹不能打胎之後更加是放飛自我。
  • 人到中年,好苦好累,最累是心累
    早睡早起成為奢望,晚睡早起才是常態,身體被透支,人到中年,好苦好累,但最累的還是心累。 這些年,真的很苦很累,最累的是心累,沒有人懂自己 成為單親媽媽十年,從最初的不敢與人言,到如今依舊不敢去碰觸這段糟糕的回憶,每一步,走來都是那樣艱辛
  • 身體累、腦子累、心累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你會覺得很累?
    身體的累,多是由過度的體力勞動帶來的,腦子的累,多是由過度的學習和工作帶來的,心裡的累,多是由複雜的思緒和情感帶來的>……這三種不同的累,其原因究竟是什麼呢?……」孩子累,父母跟著累,不見得家家如此卻也差異甚微,一切盼到了歸宿自己也有了歸宿……「讀書學習,耕耘勞作,奔波忙碌,謀求生存;成家立業,娶妻生子,傳宗接代,繁衍生息……」越發覺得人們沒了時間享受生活,有時間不會享受生活,享受生活形式單一、方式枯燥、效果反而累……有了錢不見得快樂,沒有錢也很難快樂,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快樂
  • 幼師行業身累心更累,你還羨慕當老師的他們嗎?
    近日,一名老師發布了一天動態,曝光了2個幼兒園老師的幼兒園老師的聊天記錄,只見這些聊天記錄中,兩人紛紛在吐槽,家長們簡直都是大爺,心太累了。現在的老師真的越來越不好做了,也許在之前,大家覺得老師是一份讓人羨慕的工作,可現在卻有很多人都害怕當老師,因為大家發現,當老師會讓人崩潰。
  • 為什麼大學比想像中更「累」?高中是身累,大學是心累
    客觀來講,大學和高中一樣累,只是累法不同,高中是身累,而大學是心累,心累才是真正的累。 似乎高中的生活就是很單純,只有一項學習任務,但就是這麼一項,也繁重得讓高中生們苦不堪言,身體天天都在透支,累到極致。但好在目標簡單明確,為了能被理想的大學錄取,其他的幾乎都可以不用管,考試得高分才是王道,只需力爭每次獲得更高的考試分數即可,很快就能獲得成就感,不管身體有多累,都是值得的。
  • 帶寶寶哪個階段最累?媽媽:沒有最累,只有更累
    應該已經上幼兒園大班了吧,真是羨慕你啊,我兒子現在才一歲半,剛會走路,正是最難帶的時候,眼睛要一刻不停的盯著他,真的是累死我了。」小蓮搖了搖頭,回答:「當初我也是像你這樣想的,覺得小孩過了1歲之後就很好帶了,好不容易熬過了1歲、2歲,才發現依然要很操心,還是累的讓人崩潰。」
  • 「寧願身累,不願心累;寧可放棄,也別將就」
    不真誠的人不入心,交往越久就越寒心。真懂你的人又太少,裝裝傻人才能逍遙。生活中誰都有難,難能可貴的是有人陪伴。一顆心,解讀憂傷,一個人,傾聽苦樂,如若有誰可以相互依偎,即便他幫不上什麼,也是一種安慰和值得。寧願身累,不願心累;寧可放棄,也別將就。不斷打破自己原則和底線堅持的感情,結局一定會爛尾。
  • 你會選擇一份心累的工作還是身累的工作?
    工作就是累,沒有哪一個行業的錢是好賺的,你想站著把錢賺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選擇工作,我一直都選工資高的,活著就是賺錢,你只有跪著把錢賺了,才能夠站著做選擇,你只有實現經濟自由,才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
  • 為什麼老師不願意做班主任?累,主要是心累
    「累,主要是心累」,在「心累」的過程中,班主任工作也就很難顯示出它應有的魅力了。儘管很多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都在倡導「幸福教育」,但現在班主任很少有幸福感可言,他們所面臨的教育困境、勞動強度以及家庭角色定位等考驗,是前所未有的。
  • 身累心累,你們小學也這樣麼?
    身累、心累,就連晚上做夢都想著千萬別遲到,要準時接孩子。這幾天真是痛並快樂著!太懷念幼兒園的幸福時光了,想問問高年級的寶媽們,你們都是咋熬過來的?01小學一年級一天跑的8次 ,累並快樂著這幾天小學開學,最不適應的可能就是一年級寶媽了,每天接送孩,累並快樂著。
  • 身累心累,你們小學也這樣麼?
    身累、心累,就連晚上做夢都想著千萬別遲到,要準時接孩子。這幾天真是痛並快樂著!太懷念幼兒園的幸福時光了,想問問高年級的寶媽們,你們都是咋熬過來的?01小學一年級一天跑的8次 ,累並快樂著這幾天小學開學,最不適應的可能就是一年級寶媽了
  • 很累很累怎麼辦?
    但儘管人人都懂這個道理,還是有人甘心為了這些名利而受苦受累,等到老去那一天,才發現,最珍貴的是身體,最珍貴的是身邊的人和事。為什么女人比男人更容易感受到幸福或者不幸?男人看到和想到的總是在未來,往往忽略的當下的美好,所以更容易累,因此壽命也更短。而女人對身邊的一切都很在意,好的或者不好的,她都能感受到,因此女人往往是活在當下的動物。人為什麼得勞累病?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 兩個孩子的媽媽:還是自己帶娃好,除了身體累點,最起碼心不累
    但當我在媽媽群裡羨慕那些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寶媽們時,有位寶媽發出無奈的表情「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覺得還是自己帶好,除了體力上累點,但起碼心不累」。寶媽說,家裡老大今年上一年級,老二還不滿一歲。她幾乎每天晚上十二點多才睡覺,半夜還得醒過來給老二餵夜奶,一天最多也就睡六個小時。第二天早上六點就得起床給老大做早飯,然後趁老二還沒有睡醒,趕緊把老大送到學校。
  • 公務員最累最辛苦的崗位,到處都是坑,一般人還是別報了
    公務員是很受大家喜歡的一個職業,一方面是鐵飯碗待遇好,另一方面則是工作輕鬆,坐辦公室。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尤其是現在中年一輩,大多希望自己的子女去考公務員。不過,公務員待遇好是真,工作輕鬆可就未必了。現在公務員是非常辛苦的,已經上岸的網友總結出最辛苦的幾個崗位,又累又坑,不懂的人千萬不要去!1.基層公安基層公安民警真的很辛苦,穿上這一身制服,就代表你身上肩負著的重大責任。
  • 中國十大職業勞累排行榜 公務員最累
    十大最辛苦行業第一位:公務員11月30日上午9點,200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國考
  • 學生累!家長累!老師累
    這是一張某學生練習書法在書法班寫的字然而,不知何時起,我們的耳邊總傳來這樣一種聲音:累!太累了!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抱怨?難道「十年寒窗苦」,累點不好嗎?「累」,到底從何而來呢?家長說:孩子從小到大,小學、初中以及高中階段,有多少孩子沒有上過輔導班,報輔導班所花費的費用且不計,家長們花費了多少時間,天天圍著孩子轉,付出了多少精力……累!能不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