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保險詐騙犯罪的難點與對策分析

2020-12-13 金融界

  □黃享細

  近年來,隨著保險業的快速發展,保險詐騙犯罪問題日益凸顯,損害了保險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影響了保險業的社會形象。如何針對保險詐騙犯罪的現狀和實際難題,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應對,防範化解保險欺詐風險,是當前保險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當前保險詐騙犯罪的概況和特點

  保險欺詐違法犯罪情況日趨嚴峻。據統計,保險欺詐行為主要涉及車險、意外險、健康險和農業保險,其中車險欺詐佔比90%以上。從2016年全年情況來看,廣西全行業排查保險賠案11萬多件,發現可疑賠案1.1萬件,涉案金額3.1億元,減損挽損2.01億元,後兩項分別同比增長214%和125%。其中,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13件,立案金額2257萬元,同比增長768%。農業保險成為近年來欺詐案件新發領域,廣西梧州市藤縣近期發生的一起涉案金額約2000萬元的公安部督辦森林保險詐騙案,目前案件仍在偵辦當中。

  保險詐騙犯罪出現新特點。一是出現隱蔽性較強的專業型欺詐犯罪團夥。犯罪團夥成員通常具備車輛構造和保險查勘定損專業知識,熟悉保險理賠工作流程,作案手法隱蔽,往往以車險虛假事故或擴大車輛損失冒充真實事故進行欺詐作案,作案時間長,涉及公司多,涉案金額大。比如,2015年法院判決多人犯詐騙罪,涉案356萬元的柳州5家修理廠系列車險欺詐團夥,通過專業化分工進行了長期作案。二是車險欺詐出現金額小數量多的情況。不法分子利用 「輕微財產損失道路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機制,大量製造小額賠案進行欺詐,2016年,廣西發現平均賠案金額在3千元左右的車險詐騙司法案件共4起,佔車險類司法案件的28.6%。三是欺詐分子內外勾結作案。不法分子勾結保險機構內部人員,操縱或假冒被保險人向保險公司報假案,並快速進行索賠、結案欺詐。如,2016年,某產險公司排查發現4名查勘定損人員與外部人員勾結,頻頻參與製作虛假車險賠案,經南寧市公安局立案偵辦,4名嫌疑人已被刑事處理。四是電話、網絡保險欺詐出現。不法分子利用保險電銷、網銷不見人、不見車的特點,先出險再投保,或購買巨額保險後製造虛假事故進行欺詐理賠。例如,2015年,廣西梧州警保合作偵破了一起「先死亡,後投保」的網際網路保險詐騙案,不法分子利用已死亡人員信息通過網際網路購買保險,編造虛假材料詐騙10萬元。

  打擊保險詐騙犯罪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法律威懾力存在不足。一是舉證難,影響打擊面。保險欺詐違法犯罪行為通常事後才能認定,保險公司現有的理賠案卷材料多數以正常理賠為主,因證據不足且難以符合刑事證據標準,導致大量高度可疑案件難以被刑事認定。例如,2015年,廣西南寧某涉案130萬元「捷豹」車系列碰瓷欺詐案,雖然公安機關已立案,但相關環境、條件已被破壞,結果是不法分子放棄索賠,因證據不足逃避了刑罰。二是立案難,影響打擊深度。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保險詐騙罪在立案時對個人的犯罪金額要求在1萬元以上,現實中大部分單個車險保險詐騙案件的涉案金額在1萬元以下,移交公安機關後也無法立案。三是定罪難,影響打擊效果。從法律角度看,保險欺詐可能涉及刑事和民事兩種不同的法律責任,其在表現形式、主觀動機上具有相似性,有時難以區分,在司法實踐中仍存在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重罪與輕罪的爭議。比如,近年來頻頻出現的汽車修理廠製造假事故騙保事件,因其不屬於《刑法》規定的投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範疇,往往難以被界定為保險詐騙罪。

  警保協作打擊力度不夠。一是反保險欺詐組織體系有待進一步增強。目前,反保險欺詐組織體系主要以各省區市警保共建的反欺詐中心、工作站為主,還沒有形成全國性的監管部門、行業協會、保險機構、公安司法機關等廣泛參與的上下聯動組織架構。二是定期專項打擊行動有所欠缺。目前,全國範圍的打擊保險詐騙犯罪專項行動仍然較少,從到各地市反保險欺詐工作站督導調研了解的情況看,各地公安經偵部門普遍存在警力緊張的情況,對涉案金額小、案件數量多的保險案件有時無暇顧及。三是缺少警保雙方信息共享平臺。目前,保險業還沒有建立與公安機關開展打擊保險領域違法犯罪信息交流共享的信息平臺,保險業的違法犯罪可疑案件線索還無法與公安機關的相關數據進行串並、比對,未能適應大數據時代的偵辦協查工作要求。

  打擊防範基礎不牢。一是保險機構意識不到位問題。少數保險機構沒有從風險防控的角度認識打擊保險違法犯罪的重要意義,工作積極性不高,甚至為降低監管部門統計考核案發量、避免被問責等原因對業內外犯罪案件進行遮掩。二是保險機構反欺詐專業能力不足。保險機構反欺詐人才數量、素質與工作要求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大部分機構都是兼崗人員,專業性和獨立性不強。三是社會理解度不足影響打擊工作大環境。當前,社會公眾對保險欺詐及其危害的認識較為有限,部分消費者還缺乏分辨保單真偽的基本知識,甚至認為誇大損失多獲賠償最多是道德層面的事情,往往也會被違法犯罪分子所利用而不自知,社會公眾的理解度和支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打擊效果。

  打擊保險詐騙犯罪的對策建議

  完善打擊保險詐騙犯罪法律法規。推動細化保險詐騙罪相關標準和司法解釋,從法律層面進一步改善懲治保險詐騙犯罪的取證難、立案難、定罪標準不統一難題,特別是推進完善《刑法》中對保險詐騙罪犯罪主體的限制性認定,除了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及可能作為共犯論處的保險事故的鑑定人、證明人、財產評估人外,依據「是否利用保險合同關係實施詐騙」,認定保險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和主體,更有利於嚴厲打擊屢屢出現且影響惡劣的不良汽車修理廠和專業碰瓷團夥等,進一步增強「保險詐騙罪」的法律威懾力。

  提高警保協作打擊工作力度。一是強化專項行動,突出打擊威懾力。加強頂層設計,每年聯合部署各省區市開展打擊保險詐騙犯罪專項行動,將「假機構、假保單、假賠案」這些社會危害性大、屢打不絕的保險詐騙犯罪行為列為打擊重點,持續加大案件查辦工作力度。二是建立警保協作信息共享平臺。聯合公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平臺,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開展保險詐騙犯罪案件線索分析、串並、共享、移送,提高打擊工作成效。三是強化督查督辦工作。保險監管部門與公安部門上下聯動,橫向聯合,每年組織開展對各地打擊保險領域違法犯罪活動的督查督辦工作,強化執法聯動和打擊效果,進一步提高執法協作工作成效。

  夯實打擊保險詐騙犯罪工作基礎。一是建議儘快制定出臺全行業《反保險欺詐工作指引》。指導行業進一步規範和建設反保險欺詐打擊防範體系。二是加強反保險欺詐現場檢查工作。監管部門每年持續開展反保險欺詐和案件風險防控現場檢查工作,進一步督促保險公司完善內控管理,提高打擊協作工作水平。三是加強警保聯合宣傳教育工作。警保雙方定期開展交流互訓,採取多種形式開展打擊保險領域犯罪的公益宣傳和專題教育,提高社會公眾認知和支持力度,警、保、民聯合,進一步提高打擊保險詐騙犯罪工作成效。

  (作者單位:廣西保監局)

相關焦點

  • 畢節市公安局與太平洋產險畢節中心支公司聯合成立打擊保險詐騙...
    畢節市公安局與太平洋產險畢節中心支公司聯合成立打擊保險詐騙犯罪辦公室 發布時間:2018-09-17 09:47:34      來源:畢節日報
  • 「套路貸」犯罪的偵查難點及其對策研究
    例如,在對「套路貸」的認識上,過於關注「套路」現象,而忽略「套路貸」是一種詐騙犯罪活動這一本質;在定性上,過於強調「套路」所呈現的形式要件,而忽視了詐騙犯罪本身所要求的犯罪構成要件。由此,國家秉持扼腕刮毒之決心,在掃黑除惡的背景之下,在全國範圍內紛紛發起了打擊「套路貸」刑事犯罪的專項整治行動。
  • 瑞昌重拳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
    10月10日,《人民公安報》視點欄目刊文《瑞昌重拳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報導我局結合全市電信網絡新型詐騙案件發案特點,採取多項措施全力遏制案發 瑞昌重拳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瑞昌市公安局建立完善與銀行、通信等部門長效防範、打擊詐騙犯罪聯動協作機制,形成合力;針對詐騙犯罪特點,緊抓犯罪實施重要環節,明確聯動協作負責人,定期召開公安、銀行、通信等部門聯席會議;快速調查、快速取證,及時聯合各方阻斷作案通訊、凍結相關帳戶,力爭將案件控制在初始階段。
  • ISC 2020:聚焦打擊新型網絡犯罪新技術探索論壇
    來自公安部刑偵局電信網絡犯罪偵查處副處長張軍結合「貸款類通信網絡詐騙犯罪打防策略」的議題對貸款類通信網絡詐騙犯罪的特點及作案流程進行了分析。>警企合作打擊網絡詐騙生態鏈隨後,四川省公安廳刑偵局副局長楊林以「通信網絡詐騙犯罪形勢分析與治理對策」為題,重點分享了針對通信網絡詐騙的治理對策,楊林表示新型通信網絡詐騙呈上升速度快、發案數量高、破案率低、損失金額大的發展趨勢,呈犯罪環節鏈條化、犯罪群體年輕化
  • 準確適用法律精準打擊信用卡詐騙犯罪
    據悉,在該案中,犯罪團夥利用POS機進行信用卡虛假交易、非法套現9700餘萬元,同時通過虛假報案、否認交易等方式,騙取銀行、保險公司、第三方支付等金融機構賠退款300餘萬元,作案地橫跨多個省區市,總案值逾億元。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犯罪屬於經濟犯罪,不只侵害個人財產法益,而且破壞國家經濟秩序,侵害國家法益及社會法益,事關防範金融風險。
  • 重慶南岸警方積極探索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打擊新機制
    然而,面對電信網絡詐騙花樣翻新層出不窮的新情況,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非接觸性」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呈現出高發態勢,重慶南岸警方堅持人民至上,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福祉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他們緊盯形勢、勇於突破,集約優勢資源,創新技戰方法,強化宣傳防範,始終保持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高壓態勢,取得明顯的階段性成效,堅決守護了人民群眾「錢袋子」的安全。
  • 案例分析臺灣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揭秘詐騙黑幕
    2009年4月,兩岸籤署《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加大了對電信詐騙的聯合打擊力度,詐騙團夥繼而向東南亞、非洲、大洋洲等國家轉移,一些團夥還向俄羅斯遠東地區轉移,實施跨境電信詐騙。「詐騙的窩點越設越遠,像這次的肯亞,他們主要是考慮遠離中國大陸,增加抓捕難度,從而逃避打擊。
  • 山東重拳打擊「白領犯罪」破案158起
    山東重拳打擊「白領犯罪」破案158起   中新網濟南3月8日電(劉耀輝)經濟犯罪因其高度智能性被稱為
  • 「打擊網絡電信詐騙犯罪」始終保持打擊高壓態勢!山西公安機關成功...
    為堅決嚴厲打擊各類網絡電信新型違法犯罪,強化對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的保護,依託公安大數據強大功能,山西公安機關創新戰法,不斷加大打擊網絡電信詐騙犯罪的力度,以精準分析、精準發力、精準打擊,持續開展打擊網絡電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始終保持對網絡電信詐騙犯罪的嚴打嚴防高壓態勢。
  • 省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我省法院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有關情況...
    截至今年11月25日,全省法院共審理涉疫情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162件174人,在全部涉疫情經濟犯罪案件中佔比分別為51.76%和49.86%。有的犯罪分子甚至利用大數據對人員信息進行篩選、分析,針對不同人員實施不同的詐騙手段,犯罪更多地由「隨機詐騙」向「精準詐騙」轉變。
  • 林思明律師出席商業保理合同詐騙風險案例分析及對策研究交流會
    12月9日,由上海市商業保理同業公會主辦、盈科保理與供應鏈金融律師團隊協辦的「商業保理合同詐騙風險案例分析及對策研究」交流會在上海盈科律師大廈圓滿落幕。會議邀請了各保理公司的總經理、法務、風控高管等各級領導。
  • 莆田市公安局組織召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新聞發布會
    殺豬盤、兼職刷單、網絡貸款、冒充客服……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頻發,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段更是讓人防不勝防。10月23日上午,市局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我市今年以來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詐騙犯罪工作有關情況。
  • 從源頭打擊電信網絡詐騙
    手機卡「實名不實人」、銀行卡倒賣行為高發,失控的「兩卡」為犯罪行為作掩護  「斷卡」!從源頭打擊電信網絡詐騙  閱讀提示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案高發,大量非法獲取和轉賣的手機卡、銀行卡成為犯罪分子傳遞詐騙信息、攫取非法利益的重要「媒介」。
  • 法網恢恢 疏而不漏:一職業保險詐騙團夥被繩之以法
    保險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製造、虛構保險事故,騙取數額較大的保險金的行為。金融詐騙犯罪是洗錢罪的七種上遊犯罪之一。抽絲剝繭近幾年,保險詐騙,特別是熟悉保險業務的人員利用專業優勢實施團夥作案的現象越來越多。為履行金融機構反洗錢義務,打擊洗錢的上遊犯罪,人保財險湛江市分公司對該汽修廠的案件做了重新梳理。人保財險湛江市分公司調取該汽修廠自2014年6月以來,在該公司發生的賠付金額在1萬元以上的所有案件進行篩查。
  • 保險詐騙:「外賣小哥碰瓷」,現已落網
    11月24日消息,近日,遼寧瀋陽市公安局刑偵禁毒局會同和平分局破獲一起保險詐騙案件,犯罪嫌疑人吳某(男,30歲)被警方抓捕歸案。今年11月,瀋陽市公安局在全市公安機關部署開展了依法打擊「碰瓷」違法犯罪專項整治行動
  • 詐騙犯罪七|南京李某保險詐騙案控訴方入罪思維探究
    月12日,根據當時網絡流傳信息,於辯護人視角,擇取詐騙類犯罪的客觀構成要件要素,撰文《南京鼓樓警方抓捕的李某不可能構成保險詐騙之罪》,闡述了我的無罪觀點。根據本次通報的內容,如果李某虛構航班延誤的事實屬實,並進而索賠的,則本案李某確實會涉嫌詐騙類犯罪。至於最終構成的是普通詐騙,還是合同詐騙,或者保險詐騙,那得看具體案情。但今天本文探討的目的不在於此。
  • 金昌公安再掀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潮
    近期,金昌市公安局迅速貫徹落實全省、全市打擊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相關會議精神,在市局黨委的統一部署指揮下,強化責任擔當,高位謀劃推進,多舉措狠抓打擊。成立了由主要領導親自掛帥的工作專班,緊盯電信詐騙重點案件,以電信詐騙窩點地、黑灰產業作為打擊重點,以打擊「兩卡」犯罪為切入點,堅持以打開路,以打促防,連續破獲6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37人,扣押作案銀行卡176張、手機35部、pos機35部,掀起破案攻堅新高潮。
  • 霸州警方嚴厲打擊整治電信網絡詐騙
    為堅決打擊電信詐騙犯罪,有效遏制此類案件的發案,確保全市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霸州市公安局始終對電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保持高壓態勢10月1日,全省公安機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電視電話會議後,霸州市公安局迅速落實上級公安機關部署,在宣傳防範、摸排管控、打擊追逃上精準發力靶向施策,確保工作實效。截至目前,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3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4名,其中打掉電詐窩點1個,取得了初步成效。
  • 創新機制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南岸警方反詐品牌效應凸顯
    這是重慶南岸區反詐中心監測、處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的常態。據了解,南岸公安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工作成績名列全市前茅,反詐品牌效應日益凸顯。2020年以來,共抓獲電信網絡詐騙團夥19個,破案273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91餘人,止付凍結資金6180餘萬元。
  • 海峽兩岸打擊有組織犯罪比較研究
    海峽兩岸打擊有組織犯罪比較研究   │王 樺*   隨著兩岸自由行的逐漸開放,兩岸交流不斷密切,但與此同時犯罪案件亦逐漸增加且更加複雜,如販賣毒品、拐賣人口、開設賭場、電信詐騙、洗錢等有組織犯罪類型日益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