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立法禁止前政權高官在現政府任職

2020-12-14 中國日報網

利比亞國民議會5日投票通過「政治隔離法」,確定曾在原卡扎菲政權長期工作的政府高官不能在現政府任職。

利比亞國民議會發言人哈米丹當天通過電視講話說,在該法公布一個月後,即6月5日,「國家廉正最高委員會」將決定某些官員是否適用於該法並清除出現政府。他說,該法適用於利比亞議會、政府、公司,屆時只要經審核人選適用於這一法律,利比亞最高法院將依法取消其現有職位。

「國家廉正最高委員會」發言人納賽爾對新華社記者說,將有15名國民議會議員和5名臨時政府部長接受調查,國民議會主席馬賈裡亞夫也在調查範圍內。

馬賈裡亞夫曾擔任原卡扎菲政府駐印度大使。受這一法律影響的其他政府高官還包括利比亞「全國力量聯盟」主席賈布裡勒,他曾在原卡扎菲政府擔任建設部長、最高經濟委員會主席,而利比亞現臨時政府總理扎依丹也曾是原卡扎菲政府駐聯合國外交人員。

據報導,利比亞戰爭結束以來,部分利比亞民眾對現政府工作極度不滿,認為曾在卡扎菲政府工作的官員腐敗現象嚴重,因此部分議員向國民議會提交「政治隔離法」,要求這些官員不能在現政府任職。自4月28日來,一些武裝人員包圍了包括外交部、財政部、司法部在內的一些利比亞政府部門,以迫使當局通過「政治隔離法」。(原標題:利比亞通過法律禁止前政權高官不能進入現政府)

(來源:新華網 編輯:歐葉)

...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註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籤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300聯繫;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繫,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相關焦點

  • 利比亞國家概況
    1986年4月改國名為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2011年,卡扎菲政權被推翻。2013年5月,國名定為利比亞國(State of Libya)。【政 治】 2011年2月利比亞局勢持續動蕩,民眾示威遊行遭到當局鎮壓後,迅速演變為內戰。反對派在東部城市班加西成立「國家過渡委員會」,與卡扎菲政權分庭抗禮。
  • 退休高官企業任職 公務員法規定須有兩三年冷卻期
    此次調整的重要意義在於,將監管對象範圍從行政分支擴展到立法分支和司法分支。重點之一就是將國會議員也納入到「旋轉門」監管的對象中來。  根據法律規定,無論官職大小,公職人員離職或退休後不得代表其他個人、企業或機構,為與他本人在政府任職期間職務範疇有關的事宜出現在相應政府部門、機構或法庭上。職務範疇可具體到某項合同或某項授權。
  • 澳門就高官離職修法 離任特首終身享7成薪水
    南都訊 澳門立法會經5個月小組討論,通過了管理特首等高官離職的法案。  特首等高官離職後還設置了2-3年禁止從事盈利私人工作的期限,違者最高可判刑2年。禁止工作期間內另發放70%薪酬。法案還豁免特首在任期間的刑事豁免權。法案在民間引起爭議,如司長離職獲發千萬是否過高?如何防範特首違法?立法緣何未公開諮詢?
  • 烏克蘭通過立法 禁止納粹和共產主義標誌及思想
    蘇聯的國旗、讚歌、紀念碑和領導人形象將在烏克蘭這個前加盟共和國中被封殺。 烏克蘭議會周四通過法案,禁止納粹和共產黨的標誌及其思想,違反者將被處以5到10年有期徒刑。出席議會的307名議員中,254人投下贊成票。法案在總統波羅申科籤署後將正式生效。莫斯科官員對此抗議稱,將共產主義和納粹等同是「玩世不恭」的。
  • 美國稱敘利亞利比亞古巴可能被列入邪惡軸心國
    美國稱敘利亞利比亞古巴可能被列入邪惡軸心國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美國副國務卿約翰·博爾頓表示,除了伊拉克、伊朗和朝鮮,美國「邪惡軸心」名單可能包括敘利亞、利比亞和古巴,因為他們都試圖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美國及其盟國構成了威脅。
  • 利比亞禁止持未翻譯成阿拉伯文護照者入境
    科威特《祖國報》今天報導說,兩天前,利比亞政府正式通知世界各航空公司:凡是所持護照未翻譯成阿拉伯文的乘客一律不準進入利比亞,但外交官除外。法新社引用一位西方國家外交官的話說,「西方國家駐利比亞使館12日與利比亞外交部官員進行了會見,當時利比亞外交部官員指出,已經把不準持未翻譯成阿拉伯文護照的乘客入境的決定通知了世界各國航空公司,不過航空公司沒有向乘客轉告利比亞政府決定的責任」。
  • 今日利比亞
    想不到首都的黎波裡這般繁華、整潔和美麗;想不到利比亞的小夥子穿著這般時髦西化;想不到好萊塢最新大片的海報竟然也出現在的黎波裡街頭……所見所聞讓記者幾乎無法相信,這是在利比亞,是在一個曾受到十多年經濟制裁而且解除制裁才3年多的國家。但這些現象的背後,如今的利比亞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國度?
  • 中東面面觀丨利比亞之殤
    如果要用最簡單的表述來涵蓋利比亞近十年所發生的一切,那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打著「拯救利比亞人民」的旗號出手推翻了卡扎菲政權,也一手把利比亞人民推進了到如今已經愈發看不到出口的深淵。長期關注利比亞局勢的人應該能記得,在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身亡後,利比亞於次年的7月7日就完成了自1969年伊德裡斯王朝被推翻後的首次選舉。而在這次選舉後不到兩年,也就是2014年6月,利比亞再次舉行了選舉。也就是說,如今國際社會指望利比亞能在明年底順利完成並藉此讓國家走上正軌的事情其實是利比亞在好幾年前就已經做過的事,而且還是兩次。
  • 利比亞和平進程艱難推進
    利比亞和平進程艱難推進(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利比亞衝突雙方近期同意「永久」停火併正式籤署協議,讓延宕近10年的利比亞危機解決重現曙光。專家認為,停火協議對利比亞結束長期戰亂具有積極意義,但協議能否真正執行仍需各方進一步努力。
  • 利比亞概況
    1977年3月2日卡扎菲發表《人民權力宣言》,宣布利進入「人民直接掌握政權的民眾時代」,取消各階級政府,建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委員會,改共和國為民眾國,同時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建立各級革命委員會。1986年10月,又改現國名。    政 治      【政治】卡扎菲執政40年來,致力於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興辦社會福利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 看到土耳其在利比亞勢力擴大發慌了?埃及計劃軍事幹預利比亞局勢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馬巖】據「今日俄羅斯」網站7月21日報導,埃及議會7月20日批准在國外部署軍隊,以打擊「恐怖組織」和「武裝罪犯」,而此前埃及政府已多次宣稱將介入利比亞衝突。當天早些時候,埃及總統塞西和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雙方同意努力維持利比亞停火,並避免衝突升級。報導稱,埃及議會的聲明沒有給出時間表,也沒有明確提及將把軍隊部署到的國家,但埃及的「西部前線」利比亞近來很不太平。
  • 競業禁止糾紛增多審案依據各有不同 判案法官呼籲完善競業禁止立法
    判案法官呼籲完善競業禁止立法  本報記者 王鬥鬥  經濟大發展,人才大流動。「跳槽」、「炒老闆魷魚」如今已成了一些人的家常便飯,這些人在頻繁流動的同時,也帶走了企業的商業秘密,此時競業禁止制度在一些企業「老總」的眼裡就顯得格外珍貴。
  • 利比亞危機難以化解_鳳凰網資訊_鳳凰網
    新華網羅馬5月5日電(記者王星橋 王慶欽)在利比亞衝突持續不斷、危機日益加劇的背景下,「利比亞聯絡小組」第二次會議5日在義大利首都羅馬舉行。但與會各方並未就政治解決利比亞危機達成共識,由此暴露出各方存在的分歧。儘管會後發表的「主席聲明」強調要「在政治上、軍事上和經濟上向利比亞卡扎菲政權施加更大壓力」,但從各方目前狀況看,輿論對此予以質疑。
  • 利比亞國民軍執行軍事任務,土商船不聽警告前進,當場被「教訓」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8日,利比亞國民軍發言人艾哈邁德-米斯馬裡對外宣稱,一艘懸掛著牙買加國旗的土耳其商船,在開進利比亞拉斯艾希拉勒港附近的領海之後,因為該地區正在進行利比亞國民軍海軍的軍事行動,所以禁止通行。
  • 蓬佩奧若敢在離任只前訪臺 將為蔡英文當局政權敲響喪鐘
    「如果他們跟著喪心病狂,美國現政府的最後幾天也有可能是臺灣民進黨政權存在的最後幾天。」
  • 利比亞士兵稱一夫多妻系獎勵 多數女性反對(圖)
    更重要的是,丈夫新娶妻子前必須得到現任妻子的同意。在記者的街頭隨訪中,絕大部分利比亞女性不同意丈夫娶多一個妻子。很多年輕的利比亞女孩表示,她們根本不會嫁給已婚男性。  記者了解到,儘管卡扎菲時代禁止一夫多妻,但仍有不少利比亞男人偷偷娶了第二個乃至第三個妻子。由於這些後娶的妻子無法得到合法身份,利比亞有錢的男人們就將目光投向了經濟相對落後的周邊國家,從那裡「進口」妻子。  丈夫娶新妻前必須得到現任妻子的同意  賽麗德就是蘇海熱父親從摩洛哥「進口」的第二個妻子,她並不是蘇海熱的母親。
  • 可可粉VS石油:象牙海岸為何不像利比亞
    有分析人士指出,象牙海岸和利比亞局勢明顯的不同在於,象牙海岸政權的紛爭已經從去年11月大選結束後持續了一段時間,逐步發展成為最近兩方的激戰,而利比亞的問題是近一段時間才出現的。但是,西方分析人士稱,象牙海岸和利比亞兩國都需要人道主義援助。「這兩個國家的暴力衝突彼此孤立,但相似之處在於暴力給普通老百姓帶來的危害。」倫敦大學從事東方和非洲研究的學者普爾·克拉克說。
  • 專家稱利比亞可能一分為三 面臨人道主義災難
    環球網8月22日報導 據俄新社消息,俄羅斯國際政治鑑定研究所所長葉夫根尼•明琴科表示,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寧願死在戰場上,也不願投降或出庭受審;而在利比亞現政權垮臺後,國家將面臨瓦解危險。明琴科是在接受俄新社專訪時發表上述觀點的。他說:「卡扎菲寧願死在戰場上或者到其中一個鄰國繼續反抗。
  • 利比亞石油合同受照顧 法英美對巴黎大會很滿意
    利比亞反對派領導人在會上許諾,他們將「照顧」那些幫助推翻卡扎菲政權的國家的利益。美國《洛杉磯時報》2日稱,法國總統薩科齊以東道主身份在愛麗舍宮主持了這次大會。除了法英美等利比亞軍事行動的參與國外,與會方還包括那些不支持空襲利比亞的國家,如德國、阿爾及利亞、俄羅斯和中國。這場大會敦促聯合國安理會迅速解凍1000多億美元的利比亞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