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花8塊8團購的菲力牛排,看到配料表中這3個字,寧願扔掉也不給孩子吃
哈羅,大家好,我是素言。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大家都愛吃的牛排。說實話,牛排的確好吃,但就是感覺有點貴。那如果有價錢不到10元的牛排,你買不買?
朋友們,你們愛吃牛排嗎?我猜百分之九十九的朋友會愛吃吧。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對西餐倒是偏愛有加。我家3個孩子也是一樣的,自從第一次去西餐廳吃了一頓牛排後,就經常會惦記著去吃牛排。可是想歸想,可那東西畢竟貴呀,一份牛排至少七八十,3個孩子加上我和孩子他爸,一家5口去一次至少也得500吧。說實話,一個月偶爾吃一次還可以,若經常想去,我這種普通家庭可真是承受不起。
今年比較特殊,受疫情影響經濟不太景氣,實體店不太容易。但是線上電商倒是越來越火爆了。1個月前有個鄰居把我拉入了一個社區購物群,裡面經常有一些比超市或實體店更便宜的蔬菜、肉類、水果,日用品等。價錢低廉吸引了不少的家庭主婦的加入。其中有一個商品特別的受歡迎,那就是牛排。總是一上線不久就售罄。
價錢相當的低廉,反正都不超過10元,價格相當吸引,據吃過的鄰居說口感也不錯。可是我每次都搶不到。孩子愛吃牛排,去西餐廳吃又太貴,如果能買到這樣的牛排自己煎,又美味又實惠,何樂而不為。前幾天好不容易有資格以8.8的單價團購到了幾塊菲力牛排,拿到貨後仔細一看配料表,我後悔了,寧願扔掉也不敢給孩子吃。
包裝上寫是寫著菲力牛排,形狀也是非常的圓,肉質捏上去也有彈性,而且還是醃製過的,只需要煎一煎就可以吃的了,確實製作方便,價錢實惠。但是配料表中卻出現了「食用膠、卡拉膠」等字樣,這讓我不得不心生懷疑「這到底是不是真的牛排?」
我想起一個專門做在西餐廳當廚師的朋友曾經跟我聊天時說過,真正的原切牛排是沒有任何添加劑的。買牛排時如果包裝上看到有「食用膠、卡拉膠」等字眼,再便宜也別買。因為這種一定是假牛排。看著自己花了幾十塊買的幾包牛排,為了不浪費也為了能安心,我特意厚著臉皮跟西餐廳廚師朋友通了個電話諮詢,最後得到的答案是這種牛排建議別吃,是合成牛排,不是真牛排。
合成牛排是最假的一種,如果是用牛的邊角料、碎肉合成的也就算了,最怕就是用一些不明來歷的過期肉、變質肉、甚至根本就不是牛肉的肉合成的牛排。這種吃了對人體百害無利,尤其是孩子。所以我果斷的還是把辛苦團購的牛排給扔掉了。
雖說我不知道好的牛排怎麼辨認,畢竟是普通百姓,貴族的好東西接觸不多。但至少以後我知道如何分辨不好的牛排。特意總結了3個特點:價錢低廉(低於60的牛排);配料過多(尤其是有卡拉膠、食用膠等字眼);醃製過的牛排(原切牛排都捨不得提前醃製,會破壞口感)。這三點,沾一點就建議放棄購買吧。
雖說牛肉好吃又營養,尤其是牛排更是美味。但也不能貪便宜,結果只會是牛排沒吃到,還損失了幾十塊,得不償失。您說是吧!
好了,素言今天就分享這麼多了,如果您對於牛排的分辨或知識有不同的看法,十分歡迎留言討論,或者轉發文章給更多的朋友。當然更加歡迎您關注我,我會經常分享一些家常的美食或者美食知識,一起討論進步也是一種樂趣。我們下期見!